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阴间商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道门老九

    “怎么了”他有些奇怪的问道。

    “难道,你们都没发现吗”

    “发现什么”张冬月一脸不解,黄道长也很是疑惑。

    这就奇怪了!

    碑文上的阴影确实存在,那一道道浓黑色的墨迹也清晰可见,可他们俩却怎么好像什么都没发现一样呢。

    “你们没发现这石碑上的字迹吗”我问道。

    “字迹”张冬月又盯着石碑看了看:“哪有什么字迹啊。”

    就连一直镇守在此的黄道长都很是奇怪的解释:“这是中岳无字石碑,自从建碑之初,就是如此。怎么你看见这碑文上的字迹了那上边写着什么”

    “你让尸体退回来。”我解释道:“本来我也什么都没看见,可是当这具尸体从碑前走过的时候,经月光一照,反光之中就显出了字迹来。”

    黄道长闻听略有惊愕,赶紧挥动木剑,又让那怪尸退后了几步。

    果然,那阴影之中的字迹再次浮现而出,龙飞凤舞,笔劲苍穹,是一副狂草隶书。

    只可惜,我对书画的造诣不深,有些认不周全,于是赶紧远跑几步,捡了一根长树枝,依葫芦画瓢一个个的在地面上刻画了出来。

    张冬月低头看了看,一字字的念了出来:“天地何其大,唯我立中央。呵呵!好大的口气,这是什么人留下来的。”

    “无量天尊!”黄道长宣了一声道号后也不言语。

    这两句话的确口气不小,甚至有些狂妄自大,可却刻在了无字石碑上,他身为镇守在此的全真弟子,自是不敢妄加评论。

    可我一听到这两句话,却不由得心头大惊。

    这两句话是来自《阴符经》上的的!

    据经上所说,一旦冲破九幽极境,便可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灭杀无上神级只在点




第两千三二六章 九幽门徒司马迁
    司马子长,那不是太史公司马迁吗

    难道他也是九幽门徒

    而且从这遗留千年,仍旧威力不减的藏痕咒来看,他的修为极为高深,甚至和日本神武天皇都相差无几。

    如果实情真是如此的话,那当年太史公惨受宫刑一事,可能就大有隐情了!

    当时,以董仲舒为首的儒家风头正盛,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草野民间,都对其他各派疯狂打压。若是一旦证实了司马迁九幽门徒的真实身份,以汉武帝狠辣多疑的脾性,太史公落此下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自然很清楚,历朝历代都在刻意抹杀扭曲九幽门,所以在正史之中半字未提。

    可他不仅是九幽门徒,更出身于史官世家,如此埋没真相、混淆是非的事,无论从道义还是情感上都很难接受。所以他就暗中偷偷的制了一块石碑,记明真相,随即又封以九幽秘咒。他在等待着后世门徒揭开真相,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昭告天下!

    只是他也未曾料到,千年之后早已物是人非,当年门徒广众的九幽一门竟会凋零至此。

    “九麟,你又发现什么了”张冬月见我在石碑前凝立良久,有些不解的问道。

    “没什么。”我淡然回道:“我原本想从这无字碑中找些线索出来,可这人的手段是在是太过玄妙了,根本就无从下手。”

    有关于九幽门的事情,我自然不会向任何人提起——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其实,除了司马迁留下的碑文之外,我还发现了另一层隐秘之处。

    取自《阴符经》上的那句“天地何其大,唯我立中央”,无论从笔体还是修为上来看,都不是司马迁所为。而且从切割这座石碑的四下轮廓,乃至雕刻周边花纹的工艺上来看,这都是清朝晚期的工艺。

    很显然,当年太史公刻字之时还未成碑,这是被后人移转至此的。

    也就是说,在我之前,还有一个九幽门徒也见过这座石碑,并且大生感叹,随手留下了这两句话。

    既是对司马前辈的祭慰,又是对自己的激励!

    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又和当下这番惊天阴谋有没有什么关联,可在隐隐之中,却萌生出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黄道长,咱们继续往前走吧。”我暂时压住满心的困惑,转向黄道长说道。

    黄道长闻言未动,紧盯着我手中的乌木杖看了半晌,突而打着稽首念了一声道号缓缓说道:“早年家师尚在之时,我曾与灰鸽子大师有过一面之缘,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施主所持之杖可是……”

    “不错。”我点头应道:“灰鸽子老前辈对我有救命之恩,教化之德。又承蒙厚爱,受了他的衣钵。”

    灰鸽子老前辈行走在世之时,这柄乌木杖就是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但凡见过此物施威的人,都会记忆犹新。不过即便如此,也绝少有人知道他九幽传人的身份——就比如刘六爷一样。虽然早就见过灰鸽子老前辈,可却对他的底细来路一无所知。

    正因如此,我才会当着黄道长的面拿出乌木杖来,并且毫无掩饰的承认这木

    杖就是灰鸽子老前辈亲传之物。

    “原来如此!”黄道长微微点了点头,可能就此了解为什么连他都看不见的碑文,而我却能一望而知。随而他又紧盯着我重声说道:“灰鸽子大师虽以阴邪之术闻名,可却一身正气,浩然长存。但愿施主……也不负所望。”

    说着,他又舞动着桃木剑,驱动怪尸向前走去。

    他虽然没有明说,可那话里的意思,却是再也清楚不过了。



第两千三二七章 封神之地
    听了黄道长的解释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他并不是带着我们故意绕远,而是在行走之间破除禁锢。

    而化三门的名字,并非是像那个导游所说,是由什么“一气化三清”的道教传说而来,也不是黄道长所言倒宫推星而来,他真正的含义却是九幽三门!

    这门廊上的三个孔洞,象征着生,死,不生不死,这正是九幽一派的道理核心。

    佛家讲的是万物皆空,儒家的思想是天下一统,道家的理念是阴阳万象。相对应的就是零,一,二,只有九幽门以三为正。

    也就是说,眼前这座化三门,根本就不是什么全真教的禁制门庭,而是来自于九幽门!

    可令人极为不解的是,无论此处是道家重地中岳庙也好,还是供养灵魂的养神台也罢,为什么这最为重要的禁阵却是运用的九幽禁制呢

    如此相同的禁制,我已先后遇到过两次。

    一次是在乌苏里江下,一次在天照神墓。

    这两座阵法的设立者全都是幽子的亲传弟子,阵法威力极为惊人,白鹤道长就是误闯其中,因此毙命的。可眼前这座法阵的威力却更加令人震撼,就连那些参与过封神之战的上古亡魂都无法挣脱而出!

    那么,这法阵到底是由谁所创

    难道是幽子亲手建立的吗

    当然了,这些猜测和推断,我自然不会告诉黄道长。

    我转头应道:“当初得遇灰鸽子老前辈的时候,我曾有幸亲眼见过他破解过一道一模一样的法阵,由此胡意猜测而已。既然真是如此,那就劳烦黄道长了。”

    黄道长瞪着小眼珠,有些狐疑的扫了我两眼,却也没再说什么,随即把两张灵符接连贴在我和张冬月的脑门上,挥舞着桃木剑念念有词,突而高声断喝道:“起!”

    我只觉身子一轻,整个灵魂便出窍了。

    张冬月虽然没有经历过这般离奇的脱魂之法,可他毕竟阅历丰富,定力极强,稍一惊愕就平静了下来。

    那具怪尸三颗头颅上,分别冒出三股烟气来,分呈黑,白,灰三种颜色,随而凝聚成团,变成了一个不断涌动的魂气球。不等黄道长操控,嗖的一下,从中间那道门里钻了进去。

    黄道长的魂魄也离身而起,指了指左边那道门,飘飘荡荡的轻身而入。

    这道禁制虽然看起来和我此前所见的完全一样,可不同的是,这道门只能离魂而入,肉身无法跨越而过。内中更是自成一个小世界,囚禁着众多上古亡魂。

    可直到此时,我仍有几分不解和担忧。

    如果我们的灵魂进入其中的话,从本质上来说,不就和那些上古亡魂没什么区别了吗

    既然连他们都逃不出来,那到时候我们又怎么回来呢

    眼见黄道长和张冬月已先后进入,我也来不及多想了,紧随其后跟了进去。

    一过门廊,眼前立时通亮光明,展现出了一个灿烂耀眼的新世界!

    整个天空宛若青丝锦缎一般了无边际,朵朵白云缓缓飘行,阵阵烟气四下弥漫。万里云巅之下,青山如画,满眼苍翠。条条江河白光闪耀,流光溢彩,宛若玉带宝珠一般。

    三色魂珠直飞向前,黄道长引领着张冬月紧随其后,灵魂在天空中飞跃。

    这般景象何等震撼!

    &n

    bsp;我满心惊奇,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此前我先后经过两次九幽三门,可无论那禁制多厉害,也不过就是禁制本身而已。可在这禁制之中,又附加了一片如此浩大广阔的世界,却是连想都没想过。

    能拥有这般手段,制出如此惊天大阵的人,说他不是神,恐怕也相差无几了。

    可是,还没等我极为震惊的心绪平复下来,眼前的景象却更加令我惊愕不已!

    云端之上,迷雾之中,隐隐约约的浮现出了一座座小岛。

    说是岛,那只是形容词罢了,其实也不过三五平米大小,那每座岛上都端坐着一个人。



第两千三二八章 死者雕像
    乌云之中黑烟滚滚,遮的双眼望不了多远。

    突然间,我眼前一亮,进入了一片空旷无比的区域之中,即便我此时只是灵魂,可一经穿破乌云屏障,仍像落进湖面的石子一般,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而且,此时的我们也无法像方才一样随风飘行了,踩踏到地面之后,竟然还能发出阵阵轻微的响动。

    这里边的空间极为广大,差不多有十几个足球场大小。

    到处都矗立着一座座青白色的石雕,一个个如同真人大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唯一相同的是,每人眉心处都扎着一根七寸多长赤血鲜红的长针。

    就在这满地石雕的中心处,建着一座高台。

    一条笔直的台阶直冲而上,根本就看不清上边的景象。

    黄道长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已不再透明的双手,紧皱着眉头很是不解的说道:“这是……域中域”

    张冬月活动了下手脚,苦笑着反问:“黄老弟,这养神台可是你们全真教龙门一脉誓死守卫的地方,连你都犯迷糊,我们可就更不清楚了。”

    黄道长猜测的没错,这的确就是域中域。

    据《阴符经》所说,阴气凝重或者阳气浩瀚之处,都会萌生出一种隔绝外境的独立空间,简称为域。阴气凝重之处称为:鬼域,阳气浩瀚之所称为:神域。

    就比如乌苏里江下的鬼域,便是由那只妖龙凝聚了万千亡灵的阴气所形成的。

    可是修为高深的阴阳大家却能在原有‘域’的基础上,再加以为封印,凝造出另一个域中域。

    就像酆都鬼城,就是一个类似这般的存在。

    只不过,想要凝结成域中域所需要的灵力极为庞大,遍寻整个世间也是寥寥可数。

    而且,有能力做到一点的人更是绝世罕见,几千年来也不过三两个而已。

    就连乌云之外那些修为惊人的上古亡魂也做不到!

    黄道长面色凝重的捏起两指,竖着桃木剑念念有词。

    嗡!一道赤黄色的光芒四下散去。

    被黄光照射到的石像,微微晃动了起来,碎石粉末噗噗直落。

    咔!

    随着一声炸响,桃木剑上突然裂开了一道长痕,黄道长也随之身子一晃,险些摔倒在地。

    “不好!赶紧走。”黄道长来不及掩盖狼狈之相,慌忙叫道。

    可刚一回头,就立马楞住,连连退了好几步。

    我和张冬月转头一看,只见身后那一圈乌云之中突然出现了一片眼睛!

    对,就是眼睛!

    乌黑的云团之中,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千万只眼睛。有的愤怒,有的哀伤,有的绝望,有的凄凉……满布着血丝定定的看着我们。

    “这……”黄道长仓皇退了两步,骇然叫道:“我们中计了!不是我们引尸寻源一路追踪到这里来的,而是有人故意想把我们引进来的!”

    张冬月奇道:“是你带头冲进来的,这里边到底是什么景象,难道连你也不清楚”

    “每年我都会来一次养神台送祭献礼,这片云团也在敬献之中。可这里边只是一片混沌之地而已,哪曾有过这般景象家师尚在的时候,我还曾问过他,这处云团到底是什么所在,为什么和外边那些阴灵不一样。家师也只是长叹一声,没再多说。谁知道……谁知道竟会变成这般模样。”

    从语调里听得出来,黄道长已然有些惊慌。

    以他的修为和定力,能让他畏惧成这样的东西,定然厉害非常。

    “既然来都来了,那就上去看看吧!”我说着,直向高台上走去。

    这倒不是说我的修为比他更高深,定力比他还强。

    而是我发现远处那道斜冲而上的台阶,非常的眼熟。

    九生塔幻象之中也有一条直通殿门的长阶,如果把这满地的石雕看作是万千骷髅头的话,几乎和内中景象一模一样!

    九生塔是九幽三宝中的重中




第两千三二九章 何为公道?
    我眼望着面前这一座座或是陌生或是熟悉的青石雕像,满心的疑惑越发浓重了起来,沿着长阶步步登高,直向顶端走去。
1...671672673674675...7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