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钟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蒙面虾
伴随着不绝于耳的清悦之声,似孩童般在欢呼雀跃。众人都目瞪口呆,以为神异。
“阁下是谁,为何夺我紫阳宝剑”赵清扬见师门重宝被他人握在手里,众目睽睽之下也是对紫阳观的一种蔑视,他不禁大怒。
这紫阳剑大发光芒,更是让他惊异不已。他虽然很少使用此剑,因为这宝剑自身的损伤太过厉害,害怕彻底报废了,但每天也算是剑不离身,时常擦拭,不忘温养,可以说当成老子一样伺候,却没有想到这紫阳剑还有如此奇异之处。
“紫阳”朱允炆忽然抬头说道,“此剑名曰‘赤霄’,何谓紫阳你这娃儿不读书吗”
台下众人哗然,传说中赤霄宝剑,乃是汉高祖刘邦所佩之剑,因而号称帝王之剑。其剑本身就不是凡品,有汉一代三四百年,都由每代皇帝佩带,因而此剑本身就蕴含着帝王的运势和龙威。
此剑剑身上本有大篆书“赤霄”二字,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那赤霄二字如今已经不可辨识,而此剑又是紫阳观的重宝,轻易不可视人,所以现代人只知道这是紫阳剑,而不知赤霄剑了。
这也是紫阳观的秘闻,历代观主也没有去宣扬此事,否则必会引起外人贪念,或许这剑为何为落到紫阳观的手中的原由,也不是那么正大光明。
“阁下倒是好见识,可这与尔何干”赵兴扬却是知道这剑本名就是叫赤霄剑的。
“此剑应运而生,汉高祖斩白蛇而起事,提三尺剑而成不世之功,故而此剑遂成帝王之剑,非帝王无法真正掌握此剑。汉末黄巾之乱后,此剑不知所终,到了元末时又忽然出现,我大明太祖皇帝佩此帝王剑,上马治军,下马治民,驱鞑击寇,逐亡追逃,安抚天下,遂得宇内一统。”
朱允炆的情绪忽然激动起来,接着说道:“后来此剑传至皇太孙,为皇太孙十岁生辰时太祖所赐,及至那燕逆谋反,金陵丧乱,此剑怕是在丧乱之际被歹人所得。”
“与我何干大明皇朝远矣,然我朱氏子孙仍在!”朱允炆大声说道。
赵兴扬脸色数变,紫阳观中仍保存着许多先贤的私人笔札,他曾读过关于这件秘闻的记载,那时身处燕京北平的紫阳观也不得不陷入皇权的争斗漩涡之中,当然是站在当时的燕王朱棣一方,这赤霄剑属于战利品,但这种皇家重器,不应该被紫阳观私吞了。
显然当时的紫阳观观主既贪心又心虚,所以把剑身上的“赤霄”二字故意抹去,生怕被大明的皇帝知晓。
台下吃瓜群众听了其中缘由,十分至少信了八分,因为朱允炆不仅能一口说出其中的秘闻,此剑握在他的手中还能发出如此奇异光芒,显然连赵兴扬都不曾想到过。
“阁下如何称呼,明代皇族的后人”赵兴扬试探地问道。
“我姓朱!”朱允炆道。
赵兴扬忽然笑道:
“那又如何阁下既便是朱重八重生,此剑也非今日之他所有。诚如阁下如言,此剑有史可查,而且还是野史,它的第一个主人是刘邦,假如今天有一个姓刘的站出来,我是否应该把此剑归还给他况且千百年来,甚至数千年来,此剑经历过的主人不知有多少。”
台下许多人都觉得赵兴扬这话也有几分道理,每个大一统的皇帝都曾拥有天下,难道每个自称是皇族的后代,隔了几百年一千年都能堂而皇之地说当今全华夏的土地都属于自己的
站在人群中刘少云抱着胳膊,也对左右笑着说:“这话有道理,比如我就姓刘,祖上二千年前也曾阔过,所以那赤霄剑我是不是也有份”
“刘老弟你上啊!”韩亢咧嘴笑道,“我看好你!”
“呵呵,我就是这么一说,依我看,那位姓朱的,来历怕真的是朱明皇族的后代。”
“那也不一定吧”汪龙质疑道,“我还是觉得,他只是比紫阳观的人更清楚那把剑的妙处罢了。”
“我也同意汪老板的说法。”袁自立咂巴咂巴嘴,也开口附和道,他又转头问区新,“区前辈,你觉得呢”
“我”区新一大把年纪,精神反比当初在凤凰山时更加富有神采,越活越精神,“我没看法。”
“怎么会没看法”刘少云不满道。
区新瞥了他一眼:“年轻人,剑归谁,跟你我何干专心看戏不好吗”
“你……”被呛了一下,刘少云却找不到反驳的言语。
唯有雷浩京知道台上朱允炆的来历。
作为个人,他倒是乐见朱允炆来搅局,越乱越好,无论是紫阳观还是别的什么人,都是野心家。
那孙如海的理念和不择手段的作风他并不认同,但站在所谓大局来看,孙如海将紫阳观推到前台,又拉拢各大势力,试图将一片散沙的修行势力统合起来,完全符合政府当下的意志。
想到此处,雷浩京就感到一股无力感,他名义上继承了前代盟主秦祖海的遗泽,二十年来成果却是寥寥,而在大人物的眼里,自己已经成了边缘人物。
高台上,朱允炆努力压抑的情感,不可阻挡地爆发了,此刻他满腔都是愤怒,似乎看到大臣的背叛,看到皇宫被燕军攻破时的可怕情景,看到自己如一只丧家之犬般仓皇逃亡,受尽屈辱。
他的面孔甚至因此而变的扭曲,赤霄剑被他高高地举起来,然后狠狠地砸向面前的赵兴扬。
剑气纵横,带着强横无匹的力量,一挥而就。
朱允炆从未真正地学过剑法,甚至修行的天份都很一般,但在秘境中的几百年间,绝望之下的修行,变成他的自觉行为,这让他体内丹田的真气雄厚无比,但他的武技几乎等零。
然而这饱含愤怒的一剑,却是不含任何其他杂质情绪的一剑,正所谓大工不巧,妙手偶得,强横无比。
赵兴扬由轻蔑到正视,再到惊骇,他的身形凌空倒退,在半空中甚至无须借力就可连续变向,很好地展现了紫阳观的轻功绝技。
剑气扑了个空,斩在高台上,无数的木屑横飞,生生地犁出一道深沟,将高台一分为二。站在一边的疯僧和癫道二人急忙躲闪。
那赵兴扬翻身落地,再看他的道袍,被剑气生生地割去一块衣角,连头上的发簪也掉了,披头散发,看上去很是狼狈。
朱允炆发疯般地挥舞着赤霄剑,赵兴扬则以鞘为剑,堪堪守住。那赤霄不愧为神兵,剑气纵横,将台上的一切横扫,唯有张诚铭、薛云等高手泰然自若。
渐渐地,赵兴扬发现自己的对手,剑法看似凌厉,却是只凭强横的真气胡乱挥舞,武技一般,身法更是稀松。就像一位壮士,空有一身蛮力,动作笨拙。
想到此处,赵兴扬心头一震,转而仗着师门高超的轻身之法,避其锋芒,围着朱允炆,腾挪闪躲,冷不丁地反击,逼得他不时地手忙脚乱。
场面急转而下,几个呼吸间,朱允炆已
第一百六十二章 龙虎令(九)
钟魁的左掌已经轻轻地按在赵兴扬的右肩之上,却重若万钧。
赵兴扬的个头要比他高上半头,然而他就像一个长辈在教诲一个晚辈,在语重心长地交待着什么,赵兴扬低着头不敢稍有异动。
在这一刻,赵兴扬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他所能想到的反抗手段,都如一条撞向冰山的小舢板,只有粉身碎骨的结局。
实力,这是绝对的实力,蛮横无比的实力。
赵兴扬曾经骄傲的内心,被抹杀的一干二净,甚至连他的道心都有崩溃的迹象。
钟魁回头望去,那张诚铭站起身来,面色很是紧张。
有传言这赵兴扬是他的私生子,尽管二人年纪差距甚远,也许人家身体棒,人老心不老,但张诚铭将赵兴扬视为自己的禁脔,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这位来自紫阳观的张观主有何指教”钟魁明知故问。
“不敢当。”张诚铭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很久没有这么情绪激动过,他即便实力超绝,也投鼠忌器,“我这小徒不知天高天厚,冒犯了道友,看在老道的面子上,请阁下收手吧”
“那这赤霄宝剑不要赔了”钟魁反问道。
“慈悲、慈悲,区区身外之物,不要也罢,既然那位朱道友说这是他朱氏之物,那就物归原主吧。”
张诚铭不得不释放出善意。
反正宝剑已毁,对于修行之人来说,这种神兵可遇而不可求,对方即便同意赔偿,纵有一座金山也换不回来另一把神兵,但他相信爱徒在对方手中,对方绝不会那么手软。
赵兴扬这时却顶不住肩头的万钧压力,终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钟魁的脸上浮现着诡异的笑意:
“唔,你知错了,好、好,孺子可教也!”
钟魁将自己的左掌收回,那赵兴扬如释重负,这才畅快地呼吸空气,待他灰头灰脸地回到张诚铭的身后,这才发现自己全身已经汗透。
“师父,我……对不起!”赵兴扬低下头,脸有愧色。
身为天之骄子,这是他自幼时记事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状况。
钟魁这时冲着孙如海道:
“孙处长是吧方才我听说有人质疑这台上的嘉宾,或者说见证人并不具有代表性,阁下以为如何”
孙如海沉静着脸,他没想到这场大会变成这个样子,见对方实力深不可测,连张诚铭都退避三舍,心中反而有某种喜色:
“来人,加三张交椅。”
疯僧与癫道二人面面相觑,齐齐冲着钟魁拜谢道:“承这位道友的盛情!”
二人也不推辞,齐齐坐下。台上的众人各人默默地看着,各有心思。钟魁却没有坐下,他又冲着台下众人说道:
“在下复姓令狐,乃是当今天师门掌门。何谓天师门那替天行道斩妖除魔的钟天师便是我天师门的掌门祖师,世有不平事,锋刀把试君!那天师庙供奉的便是他老人家,本地太乙村居民都是我钟天师之后裔,所以那太乙村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
人群哗然。
天师门没人知道,但传说中捉鬼的钟馗却是妇孺皆知,已经归入神明的存在,却没想到钟天师原来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这个世界有太多今人不知道的事情。
“我祖天师,生于太乙村,幼时便天资过人,早慧好学,五岁求道,十五岁已神功大成,十七岁仗剑走天涯,斩妖除魔,在江湖中创下赫赫威名,一百五十岁时归隐太乙。”
“自此以后,我天门虽蛰伏在此,但这一方水土便是在我天师门庇护之下,那些歪门邪道之辈胆敢在此地撒野,便应受惩罚。”
钟魁这时面向孙如海道:“听说有人不服,要召开什么捞什子龙虎大会这是要找我报仇吗”
钟魁这话虽说的不太明白,却是暗示那丁义成为白痴是天师门干的,与吕诚志并不没有关系,全是无妄之灾。
丹霞门众人听了,全都面色发白,惊惧万分,唯有那掌门左天赐勉强维持着面上的沉着。
联想到那赵兴扬在钟魁的手下没有走过一招,这个局面就不令人奇怪了。
孙如海道:
“江湖惯例而已。如果令孤前辈愿意替吕道长接下这龙虎令,只要没人反对,我可以代表政府支持。”
他毫不犹豫地作此表示,反正他跟丹霞门非亲非故,这也是他本来所持有的立场。而同时,政府这次颇为高调地出头,也只是借这个龙虎大会达到某种目的的由头而已。
“谁反对”钟魁霸气十足的冲着在场两千多人问道,他故意运起了一门类似于佛门狮子吼的法门,名曰龙象之音,犹如来自九天之上,震得众修士心神震动,离的近的修为浅薄之人,几乎要神魂俱散。
黑压压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往后退去,空出了一大片,没人敢出声。
钟魁又回头望向坐在嘉宾席上的众位头面人物,张诚铭、薛云、徐灿东等大佬默不作声,算是默认了。
左天赐见状,不由得在心中哀叹了一声,时运不济,恐为天下笑柄。
“有请丹霞门代表上台!”孙如海见状立刻喝道。
不料,左天赐却站起身来,冲着台上拱手道:“不好意思,吾等仔细思量,关于我小徒丁义遇害一事,其中怕是有些误会。故而,我丹霞门决定收回龙虎令!”
人群立刻哗然和哄笑起来,众人都觉得太刷三观了,大家千里迢迢而来,本以为是一场难得的龙虎斗,没想到这丹霞门真是光棍,堂堂一个掌门,欺软怕硬,见凤使舵,令人耻笑。
面对众人的讥笑,来时盛气凌人的丹霞门众人,此刻都觉得脸上发烧,不敢抬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孙如海这时宣布道:
“按照江湖规矩,丹霞门既然主动收回了龙虎令,那么从此以后,既使有新的确凿证据,也不可再找吕诚志道长或者天师门寻仇,愿赌服输!左掌门,你是否代表丹霞门上下承认这个结果”
左天赐脸色很是难看,勉强点头道:“愿赌服输!”
“好!”孙如海心中也为对方默哀,这次丢了大脸,以后恐怕很难洗清,他又冲着台上众大佬道,“诸位前辈和江湖道友可有异议”
众大佬纷纷点头称是,至于周正江这样的虽然顶着名门大派的名号,但属于小字辈,本身实力还不如一招败北的赵兴扬,更是不敢有异议。
薛云这时笑道:“呵呵,薛某自然也没有异议。国有国法,家有家替,这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也有自己的规矩。正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任谁都能随便发出龙虎令,将江湖同道召集而来,却又视龙虎令为儿戏,不承认这个结果,那可不就乱了套了吗我薛氏完全赞同孙处长的处理结果,薛某身为江湖一员,如果将来丹霞门敢再次向天师门寻仇,我薛氏愿同天师门站在一起。”
面对薛云别有深意的示好,钟魁坐到自己的交椅上,抱拳笑道:
“呵呵,承蒙薛道友的美意。”
“好说、好说!”薛云隔
第一百六十三章 龙虎令(十)
由云雾汇聚而成巨大的漩涡,忽然停止旋转,又瞬间破碎。
地面上肉眼可见的烟尘四处飞溅,那是由两人真气外放而成的巨大压力造成的,临时搭建的木质高台在同一时间四分五裂,木屑横飞。
一名武者,仅就力量的运用水平而言,由低到高,可分为明劲、暗劲和化劲。其最高阶段化劲,已经无限接近于跨入修士的门槛。那些高明的武者,在淬炼体质,增长力量和熟练运用力量的过程中,其中最有大气运的,可能会摸索到修行的门径,经脉中出现了对“气”的感知,所谓“以武入道”。
从本质上来说,所有修士在境界上的高低不同取决于真气或真元的雄厚程度及运用技巧。这并不是说武技并不重要,而是相对来说,真元才是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