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铜穗
这就是依附政权的悲哀,但她是没有办法给出同情的,如果东宫不倒,那么晋王府所有人也将覆灭。这就是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上晌与凌夫人上福清寺上了香,在梅林里漫步的时候,她便将杨肃求亲的事给说了。
凌夫人停步望着她,眼底有波澜。
“你表哥跟我说过这件事。这样,看来你是想好了”
长缨道:“除了名正言顺的矢志相守,我目前也想不到和他之间还能有更好的未来了。”
仿佛为她着想的人都不看好她嫁入宗室,尤其又有晋王府态势摆在眼前。
她确实也没有觉得成了亲就一定会很轻松,但既然是不能退,那又何妨往前迈进
“想好了就行。”凌夫人缓步往前走,“人生也不过短短几十载,过得自在痛快就成了,好过遗憾。”
长缨抬头看她,梅枝不住干扰着视线,但那殷红梅朵后的姑母看起来又平添了一丝清寂。
一眨眼,凌晏离世四年了。她正在考虑与人长相厮守,而姑母却孤独了四年,而且还要一直孤独下去。
凌晏
第312章 侯爷不吃腥
杨肃对皇帝的信赖是有理由的,除去那是他亲爹之外,还有前二十年对他的保护和栽培,就连让他夺储的念头也是明晃晃——
长缨就算没有亲耳听到过,但能想象到,皇帝必然是跟杨肃有过明确旨意,否则很多事情也难以在皇帝配合下做的这么顺利。
但她不一样,那不是她爹。
当然这话她不会说出来,不想惹他不高兴。
但皇帝所言不虚,果然很快礼部就奉旨操办起晋王大婚事宜。
长缨近来去往卫所,沿途都有不少熟络或半熟络的人跟她拱手道贺。原先长缨这腾骧卫指挥使的差事就是因着杨肃的缘故当上的,腾骧四卫是禁军里的禁军,是皇帝的亲信,如今这个亲信的头儿之一成了皇帝准儿媳妇,让人头一个想到的是,这宫里的防卫又更加安全了。
这日刚巡宫回来,谢蓬竟然在公事房等她。他迎面便道:“吴彰死了。”
长缨有好片刻没有出声。
吴侧妃与高诉明勾结鬻官,这事儿是要紧,但其实没到要吴彰的命的地步。
“怎么死的”她下意识看了眼门外。
“服毒自尽。”
长缨更无语了。
这就叫死的不明不白了。
徐耀奉旨前往辽东,且频繁接触吴彰,究竟是否出于皇帝授意呢
而吴彰替东宫办事,此番吴侧妃敛财究竟是为遮掩什么还没查出来,他就死了,究竟他的死是因为徐耀还是东宫这边呢
她望着谢蓬,谢蓬也在望着她,两个人都好久没有说话。
……
长缨回府用过饭,打算去徐家拜访,让谭奕去邀邀凌渊。
沈家如今也在全面应付礼部这边的采纳事宜,这种事情总不好长缨自己出面,杨肃做为夫家,自然也不能派人帮忙。
凌夫人便派了凌颂过来坐镇,同时纪芷媛也自告奋勇前来,凌夫人没意见,就当是让他们小夫妻先熟悉着如何操持家政。
凌渊自然是无暇的,但事情到了这步,少不得也会时常抽空过来看看。
长缨在秀秀房里坐了会儿,听她说了说铺子的盈利,谭奕就回来了,说凌渊还在兵部有点事忙,让她先去,他回头就到。
长缨想想也好,便准备了点伴手的小礼,让泛珠拿着,上了马车。
随着礼部近来频频往各部协调晋王纳采的事,城中大部分人都知道长缨要嫁给杨肃了。
徐夫人听说长缨到来,便与徐瑾若迎到了二门下。
随后正见客的徐澜闻讯,也先结束了会谈,往正堂来,引着他到了自己院中。
徐澜目光几度落在长缨身上,克制的最后,他问道:“婚期定了不曾”
长缨道:“我还不知道。”
徐澜点点头,又撑膝笑道:“金陵徐家来了人,给我捎来了几坛好酒,回头侯爷来了,一起用过饭再走。”
长缨答应了。想到正是要问徐耀,又见他提到徐家,便顺势道:“都督没说什么时候回京看看么”
“家父是戍边将军,往来不如咱们自由,能不能回来,还得看皇上恩赏。”
“辽王府情况怎样”长缨问。
“听说已经归于平静。”徐澜望着炭火慢慢升上来的炉子说。
长缨同看着,又说道:“前不久东宫那个吴侧妃,我打听到她娘家只有个叔父,而且也在辽东任职,你有没有听都督提起过这个人”
徐澜抬眼看她:“吴彰”
长缨心思微动,面上平静:“不确定是不是叫这名字。她只有一个叔父吧”
徐澜将壶提上炉子,隔了片刻道:“吴彰在辽安,在矿藏上有些不清不楚。
“我父亲毕竟才过去半年,而且他是武将,吴彰是文官,公务上也没有什么瓜葛,只不过卫所里偶有自辽东那边派来下公函的差役,我听说的。”
第313章 我是“质子”吗?
凌渊到来,紧接着长缨见徐瑾若端了点心来,也留下她,气氛便活跃了很多。
长缨他们仨聊的自是正经事,徐瑾若安静地给他们夹核桃,剥松子,后来连煮茶的差事也揽了下来。
屋里烧着薰笼,暖洋洋地,凌渊看到徐瑾若剥核桃剥得手指通红,而徐澜则浑然不觉地拣一颗吃一颗,又想起从前长缨在凌家时他对她肆无忌惮的冷脸。
心想大约世上做哥哥的都天生爱欺负人,倘若当年他不那么自以为是,如今也不会在杨肃面前输得这样惨。
本来好好的要娶进门的人,如今却要等着送她出嫁,想想是够窝囊的。
他伸手拿过徐瑾若面前的核桃锤,边砸着核桃边道:“傅容最近在忙什么”
徐瑾若没了锤子,想等他用完再拿过来,谁知他砸完竟把它放在了那一边。
她自是不可能绕过去取了,便索性坐着看他堂堂武宁侯拿着小锤子砰砰地跟核桃过不去。
……
离搬府日子越近,似乎琐事越多。
杨肃上晌在衙门,下晌则去了晋王府,根据长缨日常习惯作了几处改动,再想到她怕冷,特地在承运殿以及后面作为起居的寝殿又作了保暖处理。
又觉还是不稳当,便着佟琪去接长缨亲自来看看。
获知长缨在徐家,看看天色不早,他便乘了马车前来接人。
长缨刚好用过饭,先告辞出来了,上了马车,看他还穿着朝服,便道:“还没回府呢”
“没。”杨肃捏捏她的手,让太监启程,问她:“吃了什么好吃的”
长缨想如实照说,话到舌尖一转,又改道:“你让人送来的饭最好吃。”
杨肃猝不及防被她表白,扭头看了她好一阵,然后笑着摸她的头发:“长进了哈。”
又问她:“到时你过了门,桂花胡同这边宅子怎么处置”
主子都嫁了,吴妈他们当然是要跟着走的,但关键是还有个穆秀秀,以及黄绩周梁。
“还是留着让黄绩周梁他们住着吧。他们也没有什么积蓄,目前置宅是没有能力的。秀秀这里……”
长缨停了下,望着他:“她有身孕,我能让她先跟我进王府住么等孩子生下来,大点了,我再让她搬回沈家。”
不然她是真的不放心。
杨肃把她揽了揽:“你是主母,你张罗就好。”
“毕竟那是你的王府,自然要问问你。”长缨听到他表态还是高兴的。
杨肃又看了她好一会儿,道:“我的王府也有你一半。”
长缨笑而不语。
话是这么说,可这年头谁会真认为一家主母享有一半主权呢婚前她是在杨肃这里捞到了不少保障不错,可姑母的话也提醒了她,他终究是皇子,是亲王,她不可能当真处处都展示强势。
不会有人觉得家里住个亲戚不知会丈夫是理所应当的吧
杨肃知道她近来变得思虑多了,但也难得看到她会因为他而牵动心思,因此并不说破。
等过了门就好了。她要是再见外,他一定会好好跟她“理论”的。
马车刚到王府门口,凌渊就追上来了。
除去公务,还有他们俩的婚事细节。
杨肃还没吃饭,秦陆便着厨下又备了桌饭菜,随意些,边吃边议了。
……
送走了凌渊,徐澜在廊下略站,便去了上房。
徐夫人在抄经,徐澜等她落了笔,才落坐在她对面,道:“长缨方才向我问起吴彰。”
徐夫人笔尖顿下,神色也微微收敛。“这么说前些日子在辽安打听的吴彰的人,是她的人”
“不确定。”徐澜抚了抚额,“她让我保重。我总
第314章 这名字好耳熟
荣胤站定想了想,让他走了。
自袖口里掏出两张满满有字的纸看了看,原地站了片刻,他又折身回了营。
长缨要嫁人了,冯家最为感慨的当数少擎。
晌午在母亲房里用饭,他口不停地跟父母亲说起长缨那几年的艰苦,一面摩拳擦掌地要给长缨准备一份好贺礼,让母亲帮着出主意。东阳伯夫人看了眼丈夫,说道:“铃铛出阁,我们也得去添妆吧”
原本这话压根不消说,妆礼自然是要添的,但有凌晏的死横在那儿,作为凌晏的至交好友,冯家要不要去添这个礼,自然又是要斟酌一番。
东阳伯夹着菜,咀嚼着,直到吃下去也没吭声。
少擎心里不爽,道:“不管你们添不添,我总是要添的!”
东阳伯夫人轻睨了他一眼,见丈夫没出声,自然也没出声斥责。
“禀伯爷,大将军来了。”
丫鬟进来道。
东阳伯接水漱了口,又凉凉瞥了眼埋头扒饭的儿子,起了身。
出得院来,刚遇上荣胤跨上庑廊。二人便皆有默契地往书房走去。
“璎丫头要成亲了,竟果然是嫁给晋王,我听说凌家嫂子打发颂哥儿他们在桂花胡同作主张罗婚事,这么看来,惜之是死心踏地要归附晋王一支了。
“我又听说这婚事是宋逞为媒,宋逞为着海运之事被顾家视作眼中钉,晋王府有这两家撑着,如虎添翼,再加之璎姐儿一旦成亲,便足有能力与东宫抗衡了。”
进了门,东阳伯便率先说道。
荣胤道:“晋王与惜之还有璎姐儿是旧识。”
东阳伯怔了下。
荣胤把手上那封信递过去:“前阵子我让人去南康卫查过,年初自东宁卫调过去一个昭毅将军,是自璎姐儿走后也离开了的。
“这个昭毅将军在南康卫时曾言明与璎姐儿立过婚书,璎姐儿也未否认。
“之后这位昭毅将军不知去向,而璎姐儿回京之后即与晋王有了往来。”
东阳伯纳然半晌,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昭毅将军,离开南康卫的时候,与晋王从湖州启程进京的时间,算起来是合拍的。”
东阳伯震惊:“你是说,晋王这么多年都被养在湖州!”
荣胤没回答,立在桌旁边,执着茶碗盖轻划着茶水,却道:“你知道这个昭毅将军,叫什么名字吗”
“什么”
“霍溶。”
东阳伯凝眉:“有点耳熟。”
“当然耳熟。”荣胤瞅了眼他,“因为霍明翟的长子,也叫霍溶。多年前你我去徽州游玩,还在霍家见过他。”
“霍明翟!”东阳伯坐不住了。
徽州霍家虽非朝臣,却于他们这些权贵而言,并不陌生。
霍明翟进出京师数十年,也常与他们小聚吃茶。
荣胤把茶盅盖住:“收到湖州来信,我又着他们去了趟徽州。据说霍家少主霍溶于半年前北上行商,一直没有在徽州出现过。
“而这个霍将军不但出自东宁卫,而且还在东宁卫建立下许多功绩,他的昭毅将军头衔,是完全走正常授封程序得到的。”
东阳伯凝眉定坐了半晌,说道:“霍明翟与皇上少年时即有交情,霍家财力雄厚,且家族颇大,霍明翟常年在外,当时妻子也长伴左右,带个孩子回府,不见得找不到理由。”
“所以我又查到,晋王出生那年,霍明翟正好带着妻子在外呆了两年才回徽州。”荣胤道。
东阳伯转过身来:“如果霍明翟的长子霍溶就是南康卫的霍溶,那么他出身东宁卫,又获封昭毅将军,则足能说明皇上私下这么多年一直与霍家在栽培他。
“如果是这样,晋王就的确还是有实力可与东宫一争!”
因为除去政党力量,霍家的财力也能够支撑起他夺嫡的花销。
&n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