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上之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铜穗
长缨感到歉然,都知道她已经出凌家了,昨日喜宴她都没去,可纪家还是备了她的礼,这是还把她当凌家姑娘的意思呢。
而这一切若不是姑母有这个意愿,纪家也是不会自作主张的。
这么一想更是愧疚,竟是再也坐不住了,望着凌渊道:“我该怎么回谢”
凌渊起身:“我正要回府,我去替你说。”
长缨点头。又让他等等,回房取了袭貂皮来,给他道:“是王爷给我的,你帮我带回去给姑母做件衣裳吧。纪家那里,我改日再请芷媛出来答谢。”
凌渊应了。
回到府里,凌夫人正忙着与丫鬟整理喜宴之后的剩余物件儿,收了貂皮,未免也问起长缨。
凌渊边说边坐下来,想起先前所议之事,便望向凌夫人:“当初我在湖州,写信回来给母亲,请母亲翻查父亲书房,当真是没有查到任何东西么”
凌夫人身姿微顿了下,抬头道:“当然。”
凌渊又再问:“那么当年铃铛失踪那段时间,不知父亲可查到了一些什么”
凌夫人静立片刻,也扶桌坐了下来:“铃铛失踪当夜,你父亲就带着人往通州去了。一去就是好几日,具体怎么查的,我不可能细细过问。
“但据同去的人说,他们分头在出事地点方圆百里进行搜寻,都没有发现踪迹。不过——”
“不过什么”
凌夫人缓吸气,说道:“后来他又去了一遭,应该是在铃铛有消息回来的前几日,究竟是几日,我也说不清了,那段日子我也病糊涂着,但我记得他的确是去过。
“因为去之前那天夜里,他刚给我喂完药。原本说是要去冯家坐坐的,结果不知怎么就去了通州。”
凌渊顿了下:“这次去了几日结果如何”
凌夫人手扶桌沿,幽幽道:“去了两三日,自然是没有结果。”
“他回来没跟您说什么”
“没有。”凌夫人摇头,“如果有线索,我一定能记住的。”
凌渊凝着眉头,没有再问。
……
长缨下晌就在衙门里听凌渊说得了结果。
“方圆百里”锁定这个关键,长缨提出疑问,“我虽然不记得具体路线,但是按照当时的情况,我带着重伤的王爷也不可能走出百里,他怎么可能会没有找到我”
关键是当时山下四处还有不少人在暗中窥伺,她坠崖不是什么需要遮掩的事,凌晏必然也不会掩饰他武宁侯的身份进行搜寻,那么他如果找遍了方圆百里,难道没有发现山下的人
“先去找他问问看!”凌渊起身。
杨肃在五城衙门,听完他们来意之后也觉得奇怪:“我当时重伤,走都走不太顺当,几十里或许是有的,但绝没有百里之遥。
“要知道通州地界总共也才那么大,没有理由。”
长缨看看天色,道:“你下晌可有闲不如我们现下就去通州走一趟”
杨肃想想,把公务移交给了谢蓬,而后起身:“走吧。”
第326章 他为何杀妻?
cpa300_4;长缨只觉面前这些景象十分陌生,她边走回头:“这里距离先前的山崖最多五十里,姑父扩展百里搜寻,不可能没有搜到这里来。看书阁.『ksnhuge『ge.la你当时没有听到我提到山下有什么动静”
“没有。”杨肃挽着袖子,瞅了眼她:“你压根没提过有人可能救援。只是每日跟我转述哪座村庄遇到了什么可疑的人什么的。”
长缨无语。看了眼山上,问道:“那庙在哪儿”
“翻过这座山,在那边的山腰上。”
杨肃当年虽然不能视物,但越是如此越是警觉,因此当时上山和下山途中他皆有用心留意。
花了两刻钟,终于在背面山腰找到了一座庙宇。
庙建在两山之间的山腰上,又面西,藤木林立,怪石遍布,倒是个容易藏身之处。
到了山门下,杨肃迫不及待地跨进门。
殿里满眼皆是尘埃,当中的菩萨已经残破不堪。他举目四顾,绕过香台进入后堂,同样残破的内堂里,空地上余下一堆灰烬,而后空无一物。
杨肃抚着墙壁,气息浮动。
“这就是我们呆过半个月的地方。”他说道,“我就躺在这儿,是你拿树枝和麦杆给我铺成的床,这是你烧过的取暖的火堆。”
他说着蹲下来,伸手在墙角摸了摸,尘埃被拂去,露出几道细小但是又深刻的刀痕。
长缨辩认出来,是刻下记录天数的数字。
她看着四面,脑海里依旧想不起来这一段,但看到了实景,终究比起听他口述要受感触得多。
她前后里外细细找了一遍,在通往后门的墙角又发现了一根用来绑门褪了色的红绫带。
虽说经风雨侵蚀已经变成了粉红,但她仍然能一眼看出来她原先该有的是嫣红才对。
这根红绫带,是她从前随身携带,用来有需要的时候绑袖子的。
她解下来,比了比,刚好她一条胳膊长,是她裁下的尺寸无疑。
她跟杨肃在这里呆过半个月,已是没有疑问的了。
“出去看看四周。”
凌渊看了一转过来,催着他们道。
长缨对凌晏前后不解的地方有几处,一是她和杨肃分明在不足百里的这座山上呆着,为什么他没找到他们
而他若找了过来,理应会跟埋伏在附近的人发生冲突,为什么她却从未跟杨肃说到山下有异动
是凌晏没找过来,还是说她当时的消息也不准确
二是在凌晏第二次来通州会是临时决定他是否收到了什么消息如果有消息,为何他又没有追查到底
如果说凌晏赴死的确是因为遇到了什么坎,那么,她几乎能确定事情就发生在她失踪那段时间了。
可他究竟又遇到了什么呢
再想想,她记得有关五爷的那段,是跟杨肃分别之后发生的事情,既然那伙人还在,那就说明当时应该是还没有被凌晏查到。
小小一个通州而已,他们到底什么组织,能躲得过堂堂武宁侯的搜捕
最奇怪的是,她在佃户家醒来回府,凌晏居然也没有追问怀疑……
她忽然又想起了荣胤和东阳伯的反常。
凌晏这里有不对劲是明摆着的了,荣胤和东阳伯的反常,会否与凌晏这些不对劲有关
“没有什么了。”杨肃望着自不同方向回来的凌渊道,“也没有恶意踩踏的痕迹,周边的草木看着也还正常,应该是当年也没有人发现过这里。毕竟我们撤走的也还算及时。”
凌渊点头:“天色不早,先回城再说。”
……
回城路上的长缨依旧满腹疑云,荣胤明显有秘密,而姑母又说凌晏第二
第327章 姑父找过他?
“那日事出那么大,先是荣璧如险些出事,而后是秀秀险些小产,再后来是处死俞氏,荣胤从始至终都很冷静。
“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先后见了几拨人,就把所有事情摆平得妥妥当当,绝对不像是临时应变!”
长缨坐下来:“难道他杀俞氏是预谋”
她只知道荣璧如涉险有疑,可能是荣胤决定收拾俞氏,可没往他早想好要夺俞氏的命头上想去。
他大将军若是早有杀妻之心,那么俞氏犯的就绝对不会是寻常过错了!
杨肃道:“荣胤这里的确是关键。倘若他能透露出一些真相,哪怕不是全部,都比我们漫无目的地找要好得多。
“而俞家人明显是知道俞氏之死的内幕的,所以,我们可以先问问俞家这边,到底怎么回事。”
长缨来了精神:“有机会么”
“俞氏的二哥俞志平好些劣迹不少,此人不像他大哥磊落,贪婪又手脚不干净,要拿捏他倒不算特别难。”杨肃道:“总之没机会我也给你整出机会来,可成”
听到这样说,长缨哪里又能有不成的
翌日恰好刘炳也带回来了消息。
“头儿交代的几件事,小的都买通前往鲁家给鲁谦益写祭文的私塾先生打听了一轮,鲁谦益的确在四年前孙如晦家的喜宴上跟人起过口角,而提拨他则是兵部提交的正常升迁流程。
“此外还有件事,小的意外查得,鲁谦益有个走动极密切的表兄,大前年也得暴疾死了,而他这位表兄,便是曾经太医院的太医左青然!”
这倒是大为出乎长缨意料,她提笔道:“此事当真”
“绝无虚言!左青然的母亲与鲁谦益的母亲,是堂姐妹!”
左青然便是当年替长缨诊治的太医,他居然跟鲁谦益是表亲!
……不对,如果鲁谦益是替“五爷”做事的,那么他升迁背后就应该能看出点什么来才是,怎么是走的是正常章程
长缨没有琢磨出结论,杨肃这边提审俞志平已经有了消息。
午饭前佟琪把俞志平的卷宗呈上来,杨肃边吃饭边翻了两齐遍,下晌就把他传到筒子河附近一家茶馆。
长缨到来的时候俞志平已经在房里不住地抹汗。
“王,王爷有什么指示,请尽管开口。”
俞志平上次在荣家已经被荣胤狠狠拿捏了一回,领教过荣胤的套路,这回又栽在了杨肃手里,他更是不敢耍什么花招。
俞家上下包括他在内,跟晋王府没有半点瓜葛,如果不是杨肃想从他身上有所图,绝不可能闲着无事对付他。
再看到沈长缨进来,他隐约就猜到点什么了。
“没想到俞大人竟是个痛快人。”杨肃道,“你这么痛快,不知怎么会任凭令妹丧命在荣家,却一声都不吭”
长缨坐下来,静默地盯着俞志平。
俞志平咽了口唾液,说道:“舍妹是暴病身亡,与大将军无干。”
“那这暴病来得还真是时候。”杨肃轻哂,“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事发当日沈将军也在荣府,荣夫人怎么死的,俞大人还是痛快说出来吧。
“也免得小王拿着这些丢去都察院,你说呢”
俞志平两眼又直了直,随后道:“既然沈将军在场,又何须来问下官此事下官不能多言,否则也是后患无穷,还请王爷和将军高抬贵手,饶恕则个。”
“既然没找你上王府,而是把你带到了这里,当然你今日所说的就传不到外头去。”杨肃神色敛了敛,透出耐性不够。“少废话了,说吧。”
俞志平噎了下,又转头看了眼寒脸坐着的长缨,吞着唾液,最终败下阵来。“这事得从四年前老武宁侯出事那夜说起。”
沈长缨听到这里,环臂坐着的身姿蓦然抻直。
第328章 荣叔大忙人
杨肃安抚她:“虽然还没有答案,但至少可以确定,荣胤的确知道一些事,而且这些事情,跟你姑父的死直接相关。m.xx
“长缨,别太着急,我们一步步来,一定可以查得水落石出的。”
长缨攥着拳,用力地摇头:“你刚才听见了吗我姑父既然还在没出大事的时候送讯给了荣胤,那就说明他不是抱着必死之心被围剿的!
“他原本或许可以不用死的,可是俞氏却害死了他!”
杨肃抚她的头发,没有吭声。
找俞志平过来只打算看荣胤是否有漏洞可捉,他也没有料到这当中还存在过这样的转折。
俞志平是俞氏的亲哥哥,他这么说当然不会有假,如果凌晏的确是来求助荣胤的,那么俞氏不光是间接害了凌晏一把,还间接使得长缨背负骂名颠沛流离了四年!
她确实死有余辜,只可惜死的太早了!
“你还有没有问题要问”他说道,“你要是不想出去,我帮你问。”
长缨环臂望着地下,静默片刻道:“我暂时想不到什么,我坐会儿,你先去吧。”
杨肃轻拍拍她的背,起了身。
俞志平知道的也就只有那么多,杨肃正面侧面地盘问,没有再挖出新鲜的东西。
长缨回到府里已是晚上。
天上明月朗朗,在石阶上停了停步,她才又进院。
饭后在院里消食的秀秀伸颈望见,走出门来,却又看到她进了院门。
“姑娘这几日似乎很多心事。”盈碧同望着正院方向,轻声说。
秀秀也看了出来,长缨回京之后到现在,经常会有为心事烦恼的时候,但最近一些日子又特别明显。
“是不是因为快大婚了,所以紧张”盈碧道,“要知道从前姑娘并不打算成亲的,是王爷费了好大力气才获得她的心的呢。”
秀秀看了眼她,又转向正院,半晌道:“铃铛不会的。她那么有主见,绝不会没有信心就去做一件事。既然有信心,她就不会患得患失。她与王爷早已交心,怎可能还会紧张大婚呢”
即便是有,也不至于令她紧张如斯。
“吱呀”
二门下院门响起来,吴妈端着托盘,径直往正院里去了。
秀秀道:“你帮我拿件衣裳来吧,我也去看看铃铛。”
吴妈进了房,见长缨默立在帘栊下出神,放下汤碗走过去道:“我炖了老鸭汤,您喝点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