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的誓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蝉鸣无声
第95章 应对
征服反对者,单纯的利用权势并不能让其心服口服,打击反对者,单从限制行为上无法证明自己的正确。
冯锦飞能料到会有接下来后续动作,却料不到是这样的结果。事情都是人做,可人心却是最难测!
第一份报道出现了。
“咱们省居然有亩产万斤的稻田这得去看看!”肖成汉翻看着报纸,随意的跟冯锦飞聊。现在总算稳住了,也有闲心扯淡了。
“我没种过地。市长,您信吗”冯锦飞认同上面提升工农业发展的做法,这毕竟是让在农场里改造的那群人,认清自身错误最好的办法。没有比高速发展更好的可以让他们跪服的证据了。可不该是这样!
冯锦飞的一句话让肖成汉醒了,也郑重起来。他是农家子,虽然是北方人,没种过稻谷,可种过麦子,想来也差不多。
“你觉得不可能”
“市长,您可以设想一下万斤稻谷的秸秆,也可以设想一下万斤稻谷的稻穗,或者设想一下农夫怎样插秧。我是想不出来。”冯锦飞在想着像玉米棒子一样的稻穗,像高粱杆一样的稻谷秸秆,再想想农民伯伯提溜着能下一斤稻米的稻穗。多美好的景象!可是,这可能吗
肖成汉也在努力的想象,以他的经历和想象力,真的无法让这万斤稻田呈现在脑海。主要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一亩田是多大,一万斤是多少,稻穗是啥样。
“走,咱俩出去转转。”肖成汉特想让这是真的,可对于冯锦飞的疑虑他也有。唯有真实看过才能明白。
“就这样出去”冯锦飞想过,就他俩这样子,再开车,最后转一圈只是转一圈,能问到真实情况才见鬼呢。
肖成汉也不是菜鸟,早年打游击什么装束没有过。
两人先是找了两身衣服,这玩意儿到了他们现在的生活圈子还真不好找。又开车去了郊县,当然不是已经亩产万斤的那个。把车也隐藏好,真想俩农民那样,溜溜哒哒的转地头了。
“老伯,这块地有多少”肖成汉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一屁股坐地岸边,掏出临时买的便宜烟。自己往嘴里塞一支,还给老农一支。
“三亩多点。”
“亩产多少”
“这是村里的零碎田,不算好。亩产五六百斤吧。我们村好点的稻田亩产差不多能有七八百斤!在咱们武汉也算是高产了!”老头估计没看报纸,也没被村长交代过。全是大实话。
肖成汉阴沉着脸,午餐都没去食堂,是冯锦飞打回来的。他不管工农业,这些事按说跟他无关,可这种毫无顾忌的欺骗上级,他真的看不惯。关键是这报纸……宣传部门就认可了还是说有更高层的意思在里面
“锦飞说说吧,这事你怎么看”肖成汉现在很多事都找冯锦飞商量,他越发觉得冯锦飞很有大局意识和远见。他想着错几年,他使使劲把冯锦飞放到一个县区,绝对可以带动一个县区的发展。
他可不知道冯锦飞根本没权利,也没心思去担那副担子,就是为他服务也是稀里糊涂的走到了这步。
“市长,这事怕是……的意思。”冯锦飞指指天。“这两年下放农场改造的人,怎么说呢,除了权势上无法抗衡政府,可在所谓的名流圈子里绝对有极高的声望,甚至在知识分子阶层也算是中流砥柱吧”
肖成汉点头,这点不可否认。
“现在这群人是被下放了,不是灭失了,他们还在!那么怎样让这群人心服口服怎样让他们不再生反抗的念想怎样证明对他们的处理是正确的这些都需要事实!唯有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冯锦飞是从自己对事情的处理意识入手,尽量去体会上面的意味。
任何政策的推行都不会是孤立的,必然有其推行的基础。冯锦飞所有的考虑出自人的基本思虑,而组织同样是由人组成,一旦组织里太多的人有一个一致的倾向,那么就可能成为一项政策来推行。
肖成汉认为虽然冯锦飞是小我的见解,有些情绪化。可这也未必不是事情的真相。很无奈的叹息一声!
“你觉得我该不该出声这也太出格了!”肖成汉不死心。
“肖副市长,这时候出声怕是很快会被淹没。除了自己被异类,恐怕没一点用!”冯锦飞相信肖成汉能看到这已经形成共识,也是一种趋势。说与不说都无法改
第96章 到顶
今年真不是个好年景,已经是晚春了,自大年到现在,没记得下过雨。江岸都缩回去很远,堤坝墙画着一层层的水面印记,能清楚的看到水面是怎样回落的。
干涸的稻田扎进去一尺没一点湿润,别说水稻,就是旱地土豆也下不了种。本是多水的武汉,在城郊转一圈快见不到大点的流水了,到处是干巴巴的河道。
“今年要欠收了,可按照上报的产量征收却很高!各个公社的大锅粥快能照镜子了!”肖成汉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拧开冯锦飞递过去的水壶,灌了一口。
“天不遂人愿,没办法的事。”冯锦飞没肖成汉那样焦急,他没有忧国忧民的觉悟,只是做一个合格的秘书而已,陪着肖成汉感叹一下可以,还不至于像他那样忧虑。
“也不能全怨天。组织人挖渠引水灌溉还能熟一季稻!”肖成汉自从万斤稻差点跟风凑热闹,这段时间就在农业上下了功夫,现在说起农事也头头是道。可惜,他还是个分管文教的副市长,还是再次被冷落边缘的副市长。
“您看,这田里有人吗还能组织起人来吗”冯锦飞也有些怨气。都没脑子呀眼看今年都没了过冬的粮食,还热衷着把家里的锅勺砸碎了往土窑里扔。把本来好好的器具化成铁疙瘩,还美其名曰是响应号召,为争取今年钢铁产量翻一番贡献力量!
都等着吧!看你们准备吃啥啃铁疙瘩去吧!钢铁产量翻番就靠你家那些破铁锅漏勺子
肖成汉往远处看看,入眼的全是无边际的土黄,连野草都萎了。
“得赶紧补救啊!”可是,谁组织谁号召人从哪来肖成汉也是空有想法,独发感慨罢了。
自作自受啊!拼命的拔高产量上报,几乎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夸大了产量。让上面认为民间的存粮太多了,可能三五年都吃不完。
总不能浪费粮食吧得,这下好了,万拦猪圈有了,万只鸡场也有了。人的嘴都喂不饱,还喂猪养鸡
就这还不够,这粮食产量提升是一浪高过一浪。鸡场猪圈还吃不完,怎么办还是不能浪费粮食呀!
农业已经满足要求了,工业还有差距特别是钢铁产量还有待提高,完成一年翻一番的任务还有差距。好了!放下农田,全民炼钢!
稻田都旱成这样了,没人理没人看,更别说挖渠引水了。都围着公社的大锅,在锅边收拾锅巴吃呢!
“走吧,回吧!”肖成汉的话带着浓浓的无奈,感觉根本就没法化开。
赵锦成带着裴青和两个儿子又来老苗家了,之所以说是他带着裴青而不是裴青带着他,是因为裴青很不好意思一直来混饭吃,一直是赵锦成连拖带拽又哄又蒙的把她弄来。
裴青知道自己家里那点粮也就刚刚够她爹娘两个人吃,若是全家人都在家里吃饭,估计早揭不开锅了。这还是赵锦成时不时的会鼓捣些粮食回来。她想过问,又觉得信任自己男人,时间长了,反倒觉得正常了。无所谓粮食从哪来,有粮食就行。
厂子食堂做的粥,凉了切开都成不了块状。每天都处于饥饿状态,胃搅和的一阵一阵难受。也就每晚来老苗家能饱餐一顿。
两个孩子都不小了,仁锋都十来岁了,都知道羞了。还好冯迪待他兄弟俩像亲弟弟,有什么也想着他俩。也从来没跟他俩恼过,每次来都是满心欢喜的。裴青觉得可能冯迪一人太孤单了,需要玩伴儿。也感谢老天让自家遇到怎么好的人家,还走动的怎么亲!
做个傻女人挺好!她可不知道为了造成这样的局面,冯锦飞、赵锦成、苗素馨包括老苗,以及早熟懂事的冯迪,一起费了多大劲!
冯锦飞针对自家儿子的心智,讲述了他们三兄弟的事,以及现在包括以后跟赵锦成家相处的应该注意的事宜。冯迪很好,做的很严密,可以说滴水不漏。就连老苗都感谢天老爷送给他这么好的外孙。
“土窑又塌了!”赵锦成说着还带着笑,纯粹的嘲笑。他夫妻俩现在都是留用查看阶段,给他俩机会,让参与棉纺厂炼钢事务。至于棉纺的事儿,就别
第97章 艰难
时隔一年,今年这该是第五次来那个村口了,肖成汉带着冯锦飞,特别想遇到曾经在地头闲聊过的老伯。
不是说不能进某个村,也不是他俩的伪装不过眼,是不忍。他俩也曾进去过一次,看着大队食堂的饭食,真不忍再去。
前几天下了一场雨,很暴烈,像是要把今年一直的欠债一次还清。这雨刚停一天,也就是雨水刚渗入地下,肖成汉就迫不及待的带着冯锦飞,来到当初他们遇到老伯的地头。
很幸运,他俩真的遇到了。
“老伯,好久不见!”肖成汉没理会地面的湿气,一屁股坐岸边,很热情很熟络的跟人打招呼。
“哦,有一年多了。还记得你俩来这打探消息。你俩不是农户吧别看穿着挺像,你手上没茧!还有啊…你们的脸没有菜色,就是这一年你俩并不像我们这样,虽然也清减了。想知道什么我老汉都给你说说!”老伯很低沉,揭穿他俩也没一点兴奋,就像单纯的叙述。
肖成汉也丝毫没有尴尬,没有开口,眼望着这三亩田。
“补了秧了”
“补了,若风调雨顺,秋后或许能吃上饱饭!不只是看天,还得看人!原不该到这种地步的。”老汉擒着泪,沧桑的脸庞很想挤出一丝期望。
“老伯您……”
“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我不信谁想着饿死他的子民,哦,该叫人民。没了人民别说是政府,就是皇帝老儿也是个屁!就是…就是这群糊涂蛋,混账!”老汉有些激动,手拍着地岸,潮湿土地被他锤瓷实了。
“老汉我经过满清,经过国民政府。要说解放后,老汉我才觉得自己活成了人。改造没错,公社也没错,好事。从前几年就看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可惜,这群混账,为了上报纸,为了放卫星,做的这狗屁倒灶的事儿!”
肖成汉再次点燃一根烟,递给老伯,没有继续装腔作势掏来时故意买的便宜货。没说话,心里很揪,老伯的几句话拽的他心疼。多好的人民,境遇却如此艰辛。
“娃啊!人家要账,咱就该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没错,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也要还了这债!咱穷不怕,但不能丢了志气!老汉我也拥护!可……”老汉再次停住了,有些愤懑,也有些无奈,或许是对自己的想法不确定。
“不该剥了口粮啊……”老汉哽咽了。起身,还拍拍屁股上根本没有的灰尘,蹒跚着走了。
肖成汉就坐在那里,不言语。不停的抽烟,不停的叹息。冯锦飞能体会,即便肖成汉此时流泪也能理解。
冯锦飞做不到熟视无睹,也做不到听而不闻,他不是铁石心肠。当晚,他留下了赵锦成一家。也是自解放后第一次。他讲述了老汉说的那些话。除了孩子们,其他人都沉默。
“飞哥……”苗素馨把孩子交给裴青照顾入睡,借口出来看看。她能感觉到冯锦飞有事说。
“帮不了太多人。见着了就帮一把吧。爹,咱能拿出多少”冯锦飞很少有冲动的时候,这次就是错,他也想冲动一次。
“你准备怎样送粮”苗老头没说自家有多宽裕,就是想看看女婿怎样奉献。他可没那么心慈,经得事儿多了,见的也多了。
“我和锦成去送,就送今晚一晚!”冯锦飞也真没有想着要怎样,就是图个心安。
苗素馨看她爹的样子,撇撇嘴走了。苗老头也歇心了!就凭俩小子哼放开了让他俩搬吧。
冯锦飞和赵锦成忙乎了一夜,也就往那个村子的大队送了三四百斤。
“二哥,咱俩算是给师门破例了。盗门的不拿却是送”赵锦成跟冯锦飞瞎咧咧。
“不是!听师父说,早年师门的前辈做这些事倒是常事。不过不是拿自家的,是拿别人家的。可你看…现在还有谁家有粮”冯锦飞也觉得好笑。盗门的劫富济贫,没想到哥俩这样用了。
“肖副市长,您这是偷吃啥了”冯锦飞进门就看见肖成汉嘴里嚼吧。他也逐步了解了肖成汉,也接纳了肖成汉,倒再没以前的那份戒备,也随意了。
“诺……你也可以试试,管用!”肖成汉把手里的药丸递给冯锦飞。
“补脾丸……您吃这个充饥”冯锦飞跟诧异。
“嗯,这玩意儿供给没断,也没减少,我领了些。扛不住时嚼几口,顶饱!”肖成汉拉开抽屉,一样一样的拿出来。
山楂丸、补脾丸、补中益气丸……。能想到的不治病又吃不死人的那些药丸,肖成汉都备了。
&nbs
第98章 休养
天遂人愿,气候终于温顺了。风雨没有再悖着节令发怒,配合着人们的祈愿,促发着补种的稻谷茁壮成长。
地头那个老汉一直盼着肖成汉和冯锦飞再去找他唠唠,一直没等到。这份喜悦只能独自享受了,还有凭空出现的几百斤粮。老汉能猜到是他俩帮的忙,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也算是自己幸运,都艰难,照顾不过来的。
肖成汉自那次回来就再没出去过,他担心自己压不住怒气,也不想看到那么好的百姓活的如此艰难。他在躲,不管是不是有用,眼不见心不烦吧,省得看着难受。
面对如今的情形,他是无力的,有深深的挫败感,根本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样!对于组织他是忠诚的,对于未来他也有坚定的信念。可这两年来所看到,所经历都在一点点抨击他的坚守。他无法想通,都是泥腿子出生,怎么会不在意底层百姓的生存。
肖成汉再次走出办公室是因为冯锦飞的米浆饼子。抛开内容不提,从形式上这是干粮,真正的干货,可以让人嚼着吃的干货。不用担心一天吃的饭,被一泡尿撒完。
开始肖成汉是不太相信,毕竟冯锦飞的老岳丈攒下些粮食很有可能。更何况当初就有过那么一档子,平价趸给公家那么多粮,说不准还有余粮。有些避人的隐秘也能说的过去,他也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有先人后己的觉悟。
肖成汉选择的第一站是富源学校。冯锦飞很理解,也很坦然,对于肖成汉的做法也配合。事实就是事实,最不怕验证。
看着煮了三遍的米粥,经过大火烤干,成型。肖成汉掰一块放嘴里:嗯,一样的味!
随后肖成汉疯狂的在各个学校推广。两个月时间,武汉所有的学校都开始煮米浆,烤米浆饼子。一下子所有的师生仿佛都吃上了干饭。吃饱就别想了,能有个嚼吧的,人们已经笑逐颜开了。
肖成汉只在自己分管的口子里推广,没去到处宣扬。不是他敝物自珍,是他这人这两年太讨人嫌,市政厅大楼里没一个领导喜欢听他说话。烦!
冯锦飞对于是谁发明的的这码事根本不在意。那怕全天下人们都竖长生牌,最好也与他无关。自家能吃饱饭,不费心让大家都能有干粮嚼吧,多少松松心口的闷,行了。
苗老头就腻歪的不行。整个武汉都在感谢肖成汉的米浆饼子,真快立长生牌了。苗老头很是为自家女婿鸣不平,这是自家的办法,让肖成汉给占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