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梁山庄园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玉苍闲人

    周侗听了不禁莞尔,心想这小子终究还是好强的性子,随后从怀里掏出一枚青铜虎头挂件递于古浩天。

    “我这儿还有一物你且收好,此乃师门信物,你的几位师兄各有一枚,若异日相遇凭此相认。”

    “弟子谢过师傅。”

    古浩天恭敬接过,但心里一个困惑了前世和今生的疑问,实在太好奇,终究还是问了出来。

    “师傅,不知弟子有几位师兄,也好让弟子心里有数,来日有幸得见,免得尴尬。”

    周侗到底有几个徒弟,后世莫衷一是,今日真人在前,他当然想弄个清楚。

    “师门之事为师本想告知于你,在你之前,收入门内的有三人。你大师兄叫卢俊义,北京人氏,精于棍棒,号称“玉麒麟” ,他广有田产,不愿作官,现于家中作富家翁;二师兄叫林冲,现于东京八十万禁军中当一个教头,一杆枪罕见敌手,也有一个“豹子头”的名头;三师兄叫史文恭,他弓马娴熟,武功不凡,只可惜太过于好强,唉,不说也罢,你日后若是遇见,就说为师不怪他当年之过。”

    周侗手抚白须,沉吟一下,又接着说。

    “除此三人之外,还有三人曾得老夫传授,但未列入门墙,其一是栾廷玉,此人为人忠厚,生性淡泊,在为师身边也有年余,可惜后来奔母丧回乡,不知何故不曾再回,不然必会成为你四师兄;其二是孙立曾授其枪锏之术,后来随俺老友宗泽去了登州赴任;另有清河县武松武二郎俺曾授于他腿法。此三人不曾有师门信物,但栾廷玉和孙立二人识得师门信物,武二郎却是不曾知晓。”

    古浩天此时才了然,但一想到这些牛人都是自己的师兄,心中又是一阵火热。

    师徒两人聊的投入,不知不觉船到了古家庄码头,周侗进庄依旧赶了那辆牛车,自顾去了。古浩天自知留他不住,只好送到路口,恭敬的行了大礼,目送其远去。

    古家庄内,此时古波刚从卞祥那儿得知小官人调他回梁山的消息,顿时兴奋不已,上回为了脱身他新招了三十余名队员,一个月的训练,如今也有一定基础,本以为还得熬两个月,谁曾想好事就这么来了。

    “古波,你且带两位兄弟把这封信送到县衙,交于朱仝督头,烦他呈于徐大人。”

    古波正高兴着,却听得古浩天在外头叫他,他跑过来接过书信,带着人就住县城去了。

    古浩天这才去看了古桢,询问了上次拜访徐知县的经过,父子二人一起吃了个午饭,便回东厢房歇去了。潘金莲早上跟着回来,一路上为师徒两人倒茶添水,如今在厢房里见小官人进来,不免又想起那羞人之事,昨晚小官人对她恣意怜爱,让她差点沦陷,若不是小官人自制,恐怕……一时脸上发烫。

    午休之后,古浩天对新招三十余名队员的训练进行了指导,傍晚时分古波回来了,他带来了徐处仁的亲笔回信,约他明日巳时于后衙见面。

    对于这位长者,无论是前世从史书上的了解,还有是今生直接的接触,古浩天都是发自内心敬重的。当晚,古浩天为明日的见面认真进行了准备,礼物在山上时他已经挑选了一些字画古籍,他主要针对所要请教的秋闱之事,做了一些思考,免得到时显得浅薄。

    这一个月时间他东奔西跑,根本没时间静下心来向闻焕章请教科举之事,只是在平常做事之余闲谈之中断断续续的了解到,这个时代的科举基本延续隋唐的制度,科举除进士科之外,还有诸科,包括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

    其中以进士科最牛,中进士者日后仕途非常乐观,往往能爬到宰辅的高位,其次是明经,是指全部经书的统考,其他各小科一看就知道,即使考中




第七十五章 陶宗旺的爱情
    进入六月,便进入了一年中的酷暑时节,但是梁山因为有八百里水泊的拥抱,有满山林木的掩荫,并不是十分的炎热,却是一个避暑的绝佳去处。

    自郓城县拜别徐知县后,古浩天便回到梁山,他把外头的事务一一交待完毕,静下心来攻读诗书。他似乎又回到了初来时的生活,早起晨跑、练武,然后研读科考书籍,下午小憩片刻,再择题做一篇策、论,晚上便去请闻先生指点。

    几日下来之后,古浩天便摸到了这时代策论写作的门路,再加上他自带着一千多年的知识积累,自然视野更宽更远,看问题更精准更犀利,因此所作策论,常常令闻焕章赞叹不已。

    而令古浩天更意想不到的是,他发现自己记忆力超乎寻常的好,几乎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境界,前世读来晦涩难懂的古文,而今都能过目成诵。他思来想去,觉得要么是穿越时雷电激发了他的某一项潜能,要么是二仙山的灵药所致。不过总归是好事,他只管安心享用就是。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正是他目前生活的最好写照。平日里在家中红袖添香读读诗书,间或也会与兄弟们到梁山食府放纵情怀喝喝小酒,日子过得惬意无比。

    夏日傍晚,落日方下,余晖尚存,暑气消去,凉风徐来,正是梁山夏日最美好是时光,每当此时,古浩天总会带着潘金莲,或者卞祥他们,有时也会和家人一起到街上散步消食。

    后山的街市如今已经像模像样了,民政处把沿街的店面低价出租,于是各色商铺纷纷开张。最多的莫过于各色小吃,

    山上目前有近七千百姓,来自河北、沂水、金岭以及郓城等地方,他们把各自家乡的美食也带到了山上的街市。而山上的百姓自从薪俸由实物改成银钱后,每个家庭每月至少有三、五两银子的收入,所以也舍得花钱。于是每到傍晚,各式小店便顾客盈门。

    古浩天每每漫步于此,心里总会不由然的升起一股自豪感。半年多时间,一个荒芜的山岙,变成如今繁华的街市,却是在自己的努力下一点点演变而来的,在他的眼里此处便如看着其长大的孩子,与他有着血肉的联系。

    这日傍晚,古浩天在高大夫的回春堂闲坐片刻,便带着潘金莲沿街散步。雷家铁器铺、阮妈鱼头汤,是山上新近开张的两家铺子。铁器铺是雷横父母所开,这两人只会一般的打铁手艺,所以山上的军器作坊就没有招他们,而雷妈却有经商头脑,在街上开了一家铺子,专售生产、生活的用具,生意也是不错。鱼头汤却是因为古浩天当日在阮家吃鱼头时的一句笑话,阮妈听了却放在心上,日前在街上租下一家铺子张罗起来,不想红火异常。

    “小官人,今日如何得闲,快进来坐坐,正好尝尝新鲜的鱼汤。”阮妈看到古浩天两人,便热情的招呼。

    “世母的鱼汤,我也是好久不曾尝了,这会碰上了倒有口福。”古浩天也不推辞,带着潘金莲就进去了。

    阮妈的店面倒也不小,一楼摆着十余张桌子,二楼还有雅座。此时店里已有不少食客,阮妈端了两碗鱼汤过来,叫两人上二楼的雅座,古浩天却在大堂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他知道自己如今是梁山上的头号名人,光临那家小店无形中会给它带来不少的人气,这便是后世的名人效应。

    “小官人,你看那不是陶宗旺处长吗”两人正喝着鱼汤,潘金莲突然指着窗外说到。

    古浩天看去,果然见陶宗旺在不远处的街上朝这边走来,正要起身出去招呼,却被潘金莲一把拉住。

    “小官人你恁不识趣,人家正柔情蜜意,你却要横插一脚。”潘金莲眼尖,一眼看到陶宗旺身边的女子。

    还有这事,古浩天仔细一看,陶宗旺身子侧后果然跟着一个低眉顺眼的女子,倒也有几分姿色,只是看着十分眼熟。

    “莲儿,这妇人是山上谁家的女子,我咋觉得有几分眼熟。”

    “我却不知,莫非是小官人的旧相好。”

    潘金莲与古浩天相处日久,胆子也大起来,却开起他的玩笑来。

    两人正说笑着,陶宗旺带着那妇人竟也走进阮妈的店里来。

    “小官人也在此啊!”

    陶宗旺进店一看见古浩天顿时不自在了,他之所以不去梁山食府,就是怕遇见熟人,谁知到了此处竟撞上了小官人,而且坐在大堂里避也避不开。

    “陶处长也来吃鱼汤啊,你倒是有眼力,阮妈的手艺可是一绝,来、来,一并坐下。”

    古浩天此时,已经认出那妇人,却是卧虎庄的三房小妾张杏儿。

    陶宗旺看着身后的女子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一时尴尬不已。

    “这位姐姐,好生标致,难怪陶处长看的恁紧,今日俺们也是缘份凑在一处,且一起喝碗鱼汤。”

    潘金莲鬼精灵,她一把拉过那个妇人,陶宗旺也就顺势坐下来。

    且说张杏儿早已认出了古浩天



第七十六章 浪漫夏夜
    后山古家的后园,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花园渐渐也有了一些模样,房子也建起了二、三幢,古浩天便把前院的房间作为待客之用,自己搬到了后园安静读书。

    撮合了陶宗旺与张杏儿的好事,古浩天心情不错,他躺在阳台的靠椅上,静静的享受着夏夜的清凉,潘金莲为他泡一杯茶,然后静坐在一边为他轻轻的摇扇。

    此刻正是月上之时,朦胧的月光下,花草、树木、小楼以及阳台上的那对年轻男女,便构成了一幅致美的景致。

    刚刚见证了一对年青人爱情的古浩天,此时却想起一个后世流传的经典爱情故事,那首他曾经挚爱的片头曲《爱在人间》的旋律,在脑子里不由的响起了,他不知不觉轻轻的哼唱了出来。

    天若无雨 地上无伞

    思念西湖边 杨柳飞雪堆烟

    茫茫人海心无岸

    修炼一千年一万年也无怨

    心若不安 痛能看见

    泪淹没视线 化火焰烧红天

    剪不断理还乱前缘

    再苦再难 我心不变 做人不做仙

    水如若有情 水漫那金山

    不管是地覆 还是天翻

    魔咒任你念 我心不会乱

    有爱在人间 瞬间也是温暖

    水如若有情 水漫那金山

    不管是地覆 还是天翻全不管

    人间只瞬间 我心温暖

    古浩天突如其来的歌声,却让潘金莲诧异了,她跟随小官人时间也不短了,似乎从没听过他唱歌,而且是这么古怪的歌曲。可是听着听着,随着“西湖杨柳、水漫金山、爱在人间、我心温暖” 等诗情画意的意境,被小官人磁性的声音唱出来时,她便慢慢的沉入了这新奇而又优美的曲调中。

    一曲终了,两人都没有说话,似乎都沉浸在方才的旋律里。

    “小官人这是什么曲子,这般好听,俺从没听过哩。”过了一会,潘金莲才问道。

    “这曲子我也是在一本书上,偶然看到的,是一个才子有感于一对年青人的爱情,专门填词谱曲的。”

    “这对年青人的情爱莫非有甚么不同寻常的地方,竟会有人帮他们填词谱曲,小官人你且说于奴听听可好。”

    这时代深闺女子对情爱故事,总是缺乏抵抗力,潘金莲也很想知道这动听的曲子唱的到底是做么样的男女。

    潘金莲缠着不休,古浩天也兴致颇高,于是他便讲起那千年后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白蛇传》。

    “杭州西湖,景甲天下,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这一日湖边来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她俩一个叫白素贞,一个叫小青,正在此时突然天不作美,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一时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俊俏的少年郎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与少年郎四目相交,顿生爱慕之情。”

    ……

    “这白素贞却是一条在西湖里修炼了五百年的白蛇,小青也是一条青蛇变的,那少年郎名叫许仙,他们互相爱慕,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济世救民,人们亲切的称白素贞为白娘子。”

    阳台上,随着明媚春日,西湖断桥,一个美丽的蛇精与一个善良的伙计一见钟情、订下终身等奇妙的情节,被古浩天娓娓道来,潘金莲便如进入了一幅神奇的画卷,整个人如临其境,如痴如醉。

    ……

    “后来,金山寺法海和尚识破白娘子为蛇精,他把许仙骗到寺内关押起来,白娘子带小青寻夫过来,水漫金山,奈何紧要关头胎动产子法力大减,被法海和尚用法器金钵将其收进钵内,压在了雷峰塔下,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被活生生地拆散了。”

    ……

    而随着白蛇现形、吓死许仙、盗草救夫、水漫金山、压入塔下等紧张情节的交替出现,潘金莲的心又被扯的七上八下,沉浮不定。

    正当听到白娘子被压入雷峰塔,骨肉分离、不见天日之时,古浩天却停了下来。潘金莲良久不见后音,急得连连催问。

    “后来呢小官人,后来呢”

    “后来啊,就没有后来了,这对恩爱夫妻只能隔塔相思,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终老一生。”

    古浩天有心作弄潘金莲,故意把故事讲成悲剧,他



第七十七章 穿越的足球
    连日来读书作文,不觉到了六月中旬。 古浩天想到前次招的新兵差不多也一个月了,便叫过卞祥等人前去看看。

    刚刚到了前山兵营,却听得里头喊声震天,几人进去一看,只见里三圈外三圈围着一大群人,原来是李逵和焦挺两人赤着膊在里头摔跤,马勥在一边当裁判。

    焦挺如今正在新兵营训练,马勥和李逵知道古浩天要他俩任新建步兵三营,即刀盾营的正副营长,反正手下暂时也没有兵可带,便天天一起泡在新兵营,一则想与新兵混混熟,联系一下感情便于日后带兵,二则却存了通过观察找一些好苗子的心思。

    此时正是训练之余,金岭来的新兵都知道焦挺相扑功夫了得,也不知谁带头起哄,要李逵和焦挺比试一番。这两个精力没处发泄的家伙,谁也不服输,立马下场斗了起来。

    却见两人都身高马大,便如两头公牛一般顶在场子中间,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声中,进退攻防。但焦挺毕竟出生于相扑世家,那怕李逵在力气上胜过一筹,在技巧上却是大有不如。两人斗了十余个回合,李逵便被焦挺寻机摔了一跤,众人轰然喝彩。

    “焦挺哥哥咋恁高明的相扑手段,来来,再来一场。”李逵却不服输,爬起来又要再来一局。

    “铁牛兄弟,且歇一会,那焦挺兄弟可是家传的相扑手艺,你一时怎赢得了他。”

    古浩天在人群后开口制止了两人,这时大伙才注意到古浩天他们的到来。

    “难怪焦挺哥哥这般了的,原来是家传,俺却白白吃亏了。”李逵听了嚷嚷两句,也息了再斗的心思。

    看着围在一边意犹未尽的人们,古浩天心想梁山兵营的业余生活太匮乏了,得想办法搞一些活动让他们调剂一下,不然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憋出问题来,到时就麻烦了。于是他又想起前次想到的足球运动,他对足球虽不是十分在行,但前世上大学时好歹也是班足球队的队员,对该运动的规则和一些粗浅的打法还是懂得。如今他刚好相对空闲,不如乘机推广足球,正好学习健身两不误。
1...2324252627...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