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梁山庄园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玉苍闲人

    “我于春未时节倒也去了京城,后来又到了大名府梁中书处,前番受命押送生辰纲进京,谁料到昨日在黄泥冈着了贼人的道,财物丢失一尽,只身流落于此。”

    “却是老天的有意安排,若非二叔押运生辰纲,咱俩又不知何时才能相逢,如今却是好了,便一起到庄园里快活,那甚么梁中书、生辰纲却不鸟他。”

    杨再兴近日在庄园里过的痛快无比,见杨志说到丢了生辰纲,却全无替他忧愁之意,反而开心的邀他前往梁山庄园。

    杨志本来也没有地方可去,刚才林冲相邀时已经心动,这会见侄儿也在庄园里,再无犹豫,便想且去看看再说,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当下众人收拾启程,曹正夫妇求的师傅的恩准,也带着亲信细软一同去了。

    一路行来,众人闲聊之间,才知道杨志是杨再兴三服内的堂叔,杨再兴打小受其疼爱跟其学武,两人十分亲近,所以在听说杨志出事之后,杨再兴便不顾年少进京打探。

    只两日时间,古浩天等人便回到了梁山,庄园的一番日景象自是让杨志惊叹不已,待到了中华堂跟前,正好遇着了公孙胜与马灵。

    “杨制使怎的也到了庄园来了,莫非那生辰纲已被小官人得手了。”

    公孙胜暗中跟踪生辰纲多日,自然认的杨志,这会见其上山,首先便想到这此事,于是便脱口说道。

    “道长误会了,那生辰纲倒是被劫了,却不是我们做的,杨制使只是与我等巧合相遇而已。”

    古浩天边回着话,边让杨志与公孙胜、马灵等人相见。当日晚间,庄园里护卫队及各处头领为杨志及先前到来的孙胜、马灵两人举行接风宴,三人看着济济一堂的英雄豪杰、仁人智士,各自震撼不已。

    特别是杨志看到徐宁、王禀、林冲等禁军同僚,鲁智深、韩世忠等西军悍将,甚至赵鼎这等翰林清贵,都在庄园里效力,心里再无一丝疑虑,剩下的只是对这座庄园的好奇了。

    一场接风宴,端的热烈无比,直到酉时未才尽兴散了。而古浩天却被公孙胜拉到后山的一座亭子里,正是平时闻焕章等人登山赏景的地方。

    此时正好入夜时分,亭子里晚风习习,舒适无比。公孙胜斜倚在石栏上,注视着后山街市的点点星火,反而不急着说话了。

    这公孙胜上山之后,古浩天特意交待管理处要随他自由,因此数日来,他与马灵走遍山上的角角落落,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内心的震撼却无以复加,想不到两年不见,这个小子竟然建立恁大的基业,不由的对恩师当年的神算由衷的佩服,同时也坚定了内心的一个想法。

    “小官人建此基业,便是为了预防女真人南下吗”

    两年之前,两人在郓城县相遇之时,曾探讨过这个话题,沉思之后,公孙胜开口问道。

    “女真人当然是要对付的,但眼前更大的危机却在于朝廷,道长以为朝廷会任由梁山庄园做大吗,我们近来处处于它作对,若是有一日消息走漏,便是双方刀兵相见之时。所以无论是为了女真人,还是为了朝廷,庄园当前这一点力量,却是远远不够,如今还谈不上什么基业啊!”

    对于公孙胜,古浩天并没有一丝的保留,他很直白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以当下的朝廷,小官人若没有称王称帝,他们便不会下死力来攻打,以我看来庄园里头如今将才颇多,只是兵源缺少,若再添一些人手,朝廷官兵足以应付,贫道以为无须对其顾忌什么。”

    这公孙胜不愧是原《水浒传》里的二名军师之一,分析问题也相当的精准。

    “只是这征集兵源很难啊!这两年来庄园里也是想尽办法,但总归不敢明目张胆,当前这些人手已是不易了。”

    公孙胜见说,也明白古浩天的难处,他思考了一下说道:

    “贫道看这庄园里有不少河北民众,应是逃难过来的流民,其实河北边地这样的百姓数不胜数,若是都能过上庄园里这样的日子,尽皆迁来也是不难,所虑的只是怕引人注目而已。”

    “河北灾民无数,人皆尽知,只是无法明面里大肆收留,道长可有妙计”

    古浩天见其说的从容,便知已有计策,连忙开口问道。

    “贫道去年在北边游历时,在蓟县经过一处山寨,那里四围都是高山,中间一条驿路。因为山势险




第二一四章 南下江宁
    生辰纲连续两年遭劫,当朝首相蔡京大为震怒,随即一纸公文快马送到济州府,严命济州府限时捉拿劫匪并在逃军官杨志,顿时济州官府压力山大,而各级缉捕官吏更是无日无夜的四处搜查,忙的叫苦边天。

    这一日上午,古浩天正在中华堂里看着一张赵能传出来的消息,说的正是缉查生辰纲之事,但看到一半却发现里头说的知府却不是张叔夜,不由大为惊奇。自己走了大半年时间,难道济州官人场又有变化,可是自己回来十余日却怎没有听人讲起。于是便着人请来闻焕章,一听之下果然前月刚刚离任。

    “这些日匆匆忙忙,倒也忘了把此事告知于你,据我所知,张大人的离任也与浩天有所关联,前番京城里反对周金联盟的声音日多,朝中有人查知是张大人暗中传播浩天秋闱的观点,便一纸文书把其调走了,依我看怕是也没什么好结果。”

    古浩天听了闻焕章一番话这才明白。不过想想离开也好,梁山下一步必会与朝廷发生冲突,这个老大人在济州自己难免碍手碍脚,也就不再纠结了。正待他欲继续看下去时,却听的高大夫前来求见。不由有些惊讶,这个老夫子甚少来此,今日所为何事,便起身和闻焕章一同迎了出去。

    两人刚出到门口,就见高大夫从走廊过来,古浩天笑问道:

    “高大夫,今日甚事来此”

    “倒是打扰小官人了!便是徐大人病情之事,半个月来老夫试了多种方子,均无明显疗效,小官人得另请高明才好,不然恐耽误了。”

    竟然还有这事!古浩天听了愣了一下,这高大夫在郓城一带已经是很有名望了,他若无能为力,那一时还能找谁。

    “不然派人到京城或江准一带看看,或许有好的大夫。”闻焕章见其一脸愁色,在一边出了个主意。

    古浩天见说立时想起一个人来,便问高大夫:“若我去外地寻大夫,但须得一些时日,可拖的起”

    “一个月左右,应是没事。”

    “那便请高大夫用心,我定在一月之内找到妥当的大夫过来。”

    高大夫见说再无余话,便告辞去了。

    “浩天莫非已想到了甚么好大夫”闻焕章好奇的问道。

    “正是师傅方才提醒,我想起有人说过江宁城有一个名医,叫做安道全,据说手段十分高明,我明日即刻动身,前去请他过来。”

    “那又何须浩天亲往,择一得力人手过去不就成了。”

    “此次还得我亲去,除了安神医,还有其他事情要办。”

    江宁至江州一带还有很多好汉,古浩天早就想走上一遭,昨日许贯忠、阮小二等议及水兵紧缺之事,这次南下正好顺便走上一圈,趁机招揽一些,以后有没有时间不说,如今生辰纲案件已经发生,那黑三郎也不知何时要杀老婆,若被他走在前头,那就亏大了。

    下午,古浩天便叫过闻焕章、萧嘉穗、许贯忠、赵鼎以及林冲等人,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又特别交待盯紧生辰纲之事,几人见反正也阻止不了,便答应下来,安排了得力护卫让他去了。

    回来也不到半月,匆匆的又要出去,李氏虽说知道轻重,但不免的埋怨了几句。最不愿意的是李师师和潘金莲,古浩天回山这半个多月来,每日早出晚归的,连个独处的时间也设有,心里自然是不舍的。

    其实古浩天心里也觉愧疚,特别是对李师师,她到了梁山之后,自己还没像样的陪过她。当晚他让厨房送几个小菜到了后楼,叫了李师师、潘金莲,三人一起喝酒谈情直到半宿。最后李师师“不胜酒力”醉倒在古浩天的房里,古浩天“酒后乱性”做了一夜的糊涂事,至于潘金莲却是比醉酒还难受,生生煎熬了一夜。

    次日,古浩天带着卞祥、时迁、杨再兴,还专门带了阮小七、卜青两名水中高手,以及二十个亲卫营队员和十余水兵营好手,在金沙滩上了船直往南去。

    数日光阴,两只船抵达扬子江北岸宣化镇,众人歇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便启程过江而去。

    扬子江便是后世长江在南京附近一段的别称,在原历史上的两宋之交时,这里曾是南宋朝廷抵抗金人南侵最关键的防线。宋高宗赵构曾于南岸的江南府建都,并把他改为建康府。

    古浩天挺立甲板上,看着滚滚东逝的大江,心潮澎湃,不由然的想起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

    正心驰神往之际,突听的阮小七在边上叫道:“小官人那边江水里有一个死人!”

    大家看去,果然一边的江面上浮着一个肥大的男子,身边的江水上还飘着一些血迹。

    “那人可能还未死绝,小七快带两人下去看了下。”

    古浩天视力超人,见那人浮在水面好似还有动静,赶紧叫人下水施救。

    正是六月天气,江水并不冷,只一会阮小七等人便救了那人上来。众人看去,竟然是一个肥大的和尚,只见他腰间一个硕大的酒葫芦,后背一个巨大的口子,还冒着血丝。

    “小官人这和尚果然还有气呢,赶紧施救或许还来的及。”

    阮小七一上来就与卜青两人把那和尚翻身压在船帮上,一番推揉之后,那和尚吐出了一堆脏物,然后轻微的哼了一声。

    “活过来了,赶快处理伤口。”阮小七兴奋的叫了句,随即叫人拿来烈酒针线。

    且说自从发明了伤口缝合术之后,在庄园的大力推动下,各营里都有几个人学会这救命的法子,以备不时之需。

    处理好伤口之后,阮小七又给那人灌了一碗米汤,便见那和尚的气息渐渐的平稳起来。

    “这和尚真是命大,受恁重的伤,掉大江里竟然不死,赶快送往江宁城里找大夫医治。”

    古浩天不知道伤口缝合后能不能控制得住伤势,吩咐加快航速赶去江宁城。

    江宁城乃数朝故都,江南大城,繁华非一般州府可比。古浩天一行人晌午时分赶到城内,稍一打听,便得到安道全的地址。几个人雇两辆马车,拉着那和尚在街巷之间穿行了一会,到了一处槐桥边,便看到街口一家医馆,门上挂着一匾额,写着“安氏医馆”。

    马车停在门前,



第二一五章 安氏医馆
    且说古浩天听了那和尚说出一番话之后,震惊不已,却是因为他听到了郑元觉三个字。

    这郑元觉可是原方腊手下武功排名前三的牛人,宋江南征方腊之时,他和鲁智深在杭州城外有一场精彩的对决,武松见鲁智深战宝光如来郑元觉不下,出手夹攻,他审时度势全身而退。可以说与鲁智深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实在是一个比肩梁山五虎的高手。

    只是想不到这样一个牛人,却在小阴沟里翻船了。据他说今日清晨搭一条小船过江,不想着了两个船夫的暗算,他在未倒之前有所觉察,但已无济于事,挨了一刀之后,知道在船必死便投入江中,也不知是身躯肥大的缘故,还是身边那个大葫芦救的命,总之他没有沉入水中,最后侥幸遇到了古浩天等人。

    众人听了也皆感叹他的命大,安道全叹道:“大师确是命大之人,若非小官人清晨渡江,再过一会只怕不是沉入水中,也会失血而亡。而且船上又有懂医之人,把你腹中污物全部逼出,又缝合背上刀口,不然也是无命。”

    “洒家在江淮行走,常常听得小官人的大名,想不到自己一条命也全靠小官人的恩赐,这恩情也不知何时还的清。”

    郑元觉一番感慨,而古浩天却心里却在说,无须还情只跟着我就是。想想日后阵前两个金刚般的和尚,那该是多快意的情景,只是眼下心急不的,便劝道:

    “大师只管安心养病,老天安排咱俩相识,便是缘份,那有甚么恩情不恩情的,若是看的起在下,日后我俩便是兄弟。”

    郑元觉见古浩天说的真诚,也不做作,只说既然小官人不嫌弃,洒家便高攀了,日后若有甚事,只管言语一声绝无推辞。

    古浩天听其一说心里大安,大家也都高兴。安道全便说大师初醒过来,不宜多讲。大家便别过出来,这时差不多到了午时,安道全领着众人出了医馆,准备找一家酒楼一起吃个午饭。

    正出了大门没走几步,突听的身后,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安神医可在,快与俺老娘瞧一瞧!”

    几人闻听一齐转过身去,只见一个二十七、八年纪的男子,背着一个老妇进了医馆大门。

    “小官人你看这便如何是好,吃个饭也是无法安心。”安道全苦笑着对古浩天等说。

    “没事,救人要紧!”古浩天回道,于是大家又陪安道全回到了医馆里。

    这时那男子把老妇放在一张椅子上,说其老娘背上前些日长了恶疮久治不好,日日疼痛难忍,后来听到安神医的名头,才赶了过来。

    古浩天此时细细打量了那个男子,只见他头上扎一条青纱巾,身穿一领白布衫,腰系一条绢搭膊,脚穿一双麻鞋,身材匀称、一身白肉。

    这时安道全仔细看了老妇人那个病痛之处,却面露沉思之色,那男子不由有些紧张,着急的说道:

    “安神医,俺却是从江州赶了几日的水路,才寻到这处,你无论如何要尽尽心,把俺老娘的病瞧好。”

    “你老娘这病倒也可治,不过要一段时日用药,耗费不少。”

    “能治便好!耗费——耗费,这些银钱可是够了”

    说着那男子从腰间的荷包里掏出几块碎银子和一把铜钱,总共也就三、四两的样子。

    安道全看了那些碎银子笑了笑,说道:“银子里远远不够的,不过……”

    “那便如何是好,劳烦安神医先给俺老娘瞧了,药费日后定然补上。”

    且说古浩天正在猜测眼前这个男子的身份,便听他说了“江州”两字,顿时想起一人,《水浒传》写到江州英豪之时,曾说到一人“一身雪练也似的白肉”,而且为治老母背疮曾找过安道全,那人与当前这汉子倒也相符,心里便暗暗留意起来。这时见他为着药费着急,便说道:

    “这位兄弟千里送母求医,孝心可嘉,安神医,我那兄弟正好也在此治病,这位兄弟的药费由我一发结了就是。”

    那男子正着急之时,突听得一个陌生的少年要替他出了药费,一时有些不敢相信,他看着古浩天吃惊的问道:

    “这位小郎君可是当真!”

    “哈哈哈!这位兄弟也是太过着急了,我并无说无钱不治啊。不过这个小官人的话你却不用怀疑,想他堂堂的玉面孟尝,去年江淮救灾活命数万,断不会差你老娘一个。”

    安道全见那汉子慌乱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玉面孟尝!安神医说的是那个玉面孟尝可是京东的古小官人”

    那男子听了安道全的话之后,一面震惊的盯着古浩天,似是不信的样子。
1...7879808182...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