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甜婚似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桃渔

    退一万步说,就算人家景坚喜欢张莲莲,张大妈觉得,她们自己也得考虑个门当户对,各方面的条件合不合适。

    莲莲这样儿的,既没文化也没见识,唯一的优点就是吃苦耐劳,勤快能干,人师长家需要的是这种媳妇吗

    她嫁过去会不会受气受委屈,能不能得丈夫看重,丈夫带着她出去交际应酬的时候,莲莲那没见过大世面的村姑相儿,会不会丢丈夫的脸。

    张大妈立刻就改了口风,让张莲莲歇了这心思,还是踏踏实实的把心放到地面上,重新瞅一个合适的人选。

    根本不用张大妈说,张莲莲自己也是个有主意的,从听说景坚是副师长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自己犯蠢了。

    景坚那可是师长啊,就她这样儿的,竟然还肖想人家,还亲自对人家表白,还拦了师长的媳妇,让人家把师长让给她。

    她的脑壳子莫不是坏了哟。

    为了避免再遇到景坚,张莲莲把买菜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每次都匆匆忙忙买了菜就离开,平时也小心翼翼躲躲闪闪的。

    不过张莲莲躲也没用,景坚显然看到了她,大步地就朝着她走了过来。

    “张莲莲同志你好,你这是买菜呢”

    张莲莲像是做错事的小学生一样,低着头不敢看景坚,嘴里讷讷地答应一声。

    “正好,我也买点菜,一起吧。”景坚说着话,就回头看了王栓柱一眼。

    王栓柱跟在首长身后,这时忽然福至心灵,自觉地对张莲莲说:“张同志,我帮你拿菜篮子。”

    景坚立即满意点头:嗯,孺子可教。




第三百六十章有诗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从菜市场回来之后,景坚就再也没找过王栓柱。 x王栓柱抓心挠肝地等了几天,终于忍不住去找解小安。

    训练场边,谢小安坐在双杠上,王栓柱站在下面仰头看着他。

    “解文书,那个,你能帮我个忙不”

    解小安经常给部队内部的报纸投搞,大家都尊称他解文书,接过王栓柱递过来的一包干炸里脊,拿出一块扔在嘴里,解小安边吃边问:“什么事这里脊炸得不错呀。”

    王栓柱满脸是笑:“你能不能帮我问问景首长,还需不需要买菜了”

    解小安停止咀嚼,斜着眼睛看他:“你什么意思,买菜不是你的本职工作,怎么还需要给首长打报告”

    王栓柱抓耳挠腮的不知道怎么解释,那天他送张莲莲回家,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一会儿,倒是挺能合得来。

    了解了张莲莲的情况,王栓柱越发觉得首长肯定是想给他介绍对象,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部队里这么多的战士,这种好事怎么就落在他的头上了。

    而且那个大姑娘对他好像也挺有好感的,分别的时候一个劲儿地问他,啥时候还来买菜,王栓柱答不出来,只能含糊其辞。

    他以为首长还会带他去,可这一晃几天过去了,首长再也没提这事,咋办呢

    王栓柱今年都二十八了,家里困难,一直没给他订亲,这几天那大姑娘的影子总在他眼前晃呀晃的,好几次他都把菜炒咸了,或者辣子放多了,战士们怨声载道,要不是平时他的为人还不错,非得被摁在操场上操练一番不可。

    “解文书,是这样的,那天首长带我出去买菜,”王栓柱唯唯喏喏的不知道怎么说好,抓耳挠腮了一阵子,终于鼓足勇气说出来:“首长让我送一个女同志回家,我……我……我想问问,以后用不用再送。”

    呼,终于说出来了。

    解小安把最后一块干炸里脊放进嘴里,跳下双杠:“行,我帮你问问。”

    王栓柱高兴死了,嘴里说着感谢,跟在解小安身后。

    “这里脊炸得不错呀。”

    王栓柱赶快答应:“好说,下次我再炸点!”

    解小安双手背在身后,晃悠着回去,瞅个景坚不忙的机会,就问了。

    景坚:“……”眼看着婚期临近,这几天太忙,他把这事给忘了。

    他咳嗽一下:“行,告诉王栓柱,明天我再带他去一趟。”

    以后的事,就要靠王栓柱自己了,毕竟就连景团长自己,也是靠自己努力了两年,才把媳妇追到手的。

    解小安连忙答应,心里又有点不平:“师长,你看我。”

    景坚把文件放下,抬眼看他。

    解小安讪笑:“其实我也不错,师长,下次有这种好事,考虑一下我呗”

    景坚的目光中是深深的鄙视:“人家姑娘要的是炊事班长,你会做饭吗你写的那些诗能当饭吃吗”

    解小安面若死灰:“……首长,你可以侮辱我,不能侮辱我的诗。”

    做为一个诗人,解小安觉得自己遭到了有诗以来最沉重的打击。

    景坚又宽慰他一句:“不说诗也行,你今年多大了”

    “报告首长,我二十三岁了。”

    解小安说完,想起有关规定,立即就蔫了。

    好吧,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天,两块“老姜”又去了槐树胡同附近的菜市场,张莲莲的脖子伸得长长的,老远就看到了他们,红红的脸蛋儿上满是喜悦。

    景坚让王栓柱下车,他自己开着车离开了。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媳妇交给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他得赶紧把自家媳妇娶回家。



第三百六十一章凭什么
    可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两个老人都病着,她还没把检查报告交给张金铃,万一张金铃看到检查报告,想到这上头,那……

    景坚见她纠结,摇了摇头:“子矜,我建议你不要告诉你同学,当然,如果她自己发现这事,那就另当别论。”

    林子矜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她也不能确定,张金铃知道这事以后会是什么反应。

    能拖一天算一天吧,最好能拖到两位老人的病情痊愈再说。

    “可是我真的不敢相信,张家叔叔和婶子对张金铃可真好,有时候我看着都羡慕,如果不是检验结果放在那儿,打死我我也不信哪。”林子矜说,目光还看着病房那边。

    因为张母生病,这几天张金铃在医院里呆的时间比较多,说起张家的事,林子矜莫名的就有点心虚,担心张金铃从病房出来看见。

    景坚看看表:“好了,别纠结了,跟我回家吃饭。”

    林子矜心思还在这件事上,有点懒得动:“就在食堂凑合一口得了,我下午还有手术呢。”

    景坚不由分说拉着她就走:“走吧,我给你做了好吃的,还有,媳妇你交待下来的任务,我也完成了。”

    林子矜早忘了这回事:“什么任务”

    “你不是让我赔给张莲莲一个炊事班长吗,我看这事十有八.九能成。”景坚打开车门让她上车,又转到另一边上车。

    林子矜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真的,给我说说呗。”

    这边林子矜刚走不久,张金铃就去检验科取单子,检验科的同志告诉她,已经被肝胆外科的林医生取走了。

    张金铃就有点埋怨:“林子矜这家伙也是忙抽了,取了单子也不跟我说一声,害我白跑一趟。”

    回去肝胆外科问了医办室的医生,那位医生也认得张金铃,从一叠单子里找到张母的化验单,交给了她。

    张金铃自己也是医生,拿着单子边走边看,看着看着就在走廊里停下了。

    再看一遍上面的名字,是王金娥没错。

    再看看底下的内容,她就觉得有点眩晕。

    怎么可能

    要么就是检验科出错了,要么就是她这几天太累,眼花了。

    她把单子捂在胸口上,左看右看,去休息区的长椅上坐了下来。

    闭着眼喘了几口气,张金铃才慢慢地把单子拿起来,放在眼前。

    还是原来的检查结果,一点没变。

    愣了半晌,张金铃就像发疯了一样,跑到医办室,跟刚才那个医生提出要父亲的病历。

    医生知道这位病人家属是林医生的大学同学,更知道她也是医生,病人家属要看病历也不是不允许,于是就找出来,拿给她看了。

    “张同志,病历可以给你看,但是不能拿到外面,你就坐在林医生的位子上,在这儿看可以吗”

    张金铃连连点头,顾不得多说,坐下来开始翻看父亲的病历。

    她没看错,父亲和母亲都是a型血。

    而她自己,张金铃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她记得很清楚,自己是b型血!

    她叫了二十多年的爹和娘,竟然不是她亲生的父母!

    张金铃推开病历起身出去,张母的检验单在她手心里,被攥成一团,她走到张父的病房门口,犹豫半晌却不敢进去,最终默默地转身下楼,在医院后面的园子里坐了下来。

    做为一个医生,同时也做为家中的独女,张金铃从来都没有想过,她自己的身上,有一天会发生这种狗血的剧情。

    怎么可能

    父母亲对她是那么的疼爱,百依百顺,她的家庭状况在村里只能算中等,可从小到大,她吃的穿的用的,



第三百六十二章二大娘腌咸菜,有盐(言)在先
    林子矜和景坚的婚礼定在国庆节。

    林家的人除了大女婿李志强,因为工厂里机器出了故障,实在离不开他,其它的人都提前几天买票,坐上了火车。

    这时候列车还没提速,绿皮火车的速度慢得要命,从金海市到京都,火车要走三十多个小时。

    卧铺实在太贵了,而且也不好买,林家明就想了个折衷的办法,连大人带小孩十一个人,买了四张卧铺票,四张硬座票。

    郑老太和三个孩子在卧铺休息,另外七个大人就轮换着去卧铺休息,这样下来,大家都有休息的机会,倒也不算特别累。

    车行到七原县,郑有志夫妇抱着孩子也上来了。

    两口子挨着车厢一节一节地找过来,就看见乔秀娥用力地挥手:“这边,美丽,这边来!”

    那边的座位上也有几个人挥手:“小舅,小妗,妞妞!”

    这时候的火车座位也还没有对号入座,除了始发站有座位,中途上车的人,谁抢到座位就是谁的。

    乔秀娥早就给他们占好了座位,她拍拍座位把郑有志的小女儿拉过来坐下,稀罕地捏捏孩子的小脸蛋,又摸摸小辫子。

    乔秀娥生了儿子,偏偏特别稀罕女孩,候妞妞穿着新衣服,扎着小辫,脸蛋儿粉嫩嫩的,乔秀娥就稀罕得不行,抱着她不撒手。

    妯娌两个逢年过节的时候经常见面,性格也算合得来,郑有志去了两个外甥那边,候美丽挨着乔秀娥坐下,两人的话题就扯到婆婆身上了。

    “娘和姐姐呢”

    乔秀娥撇撇嘴:“和姐夫有才在前面卧铺呢,姐夫买了四张卧铺票,除了妈那张铺不动以外,其它的咱们轮流过去休息,这还有三十个小时呢,一直坐着怕累坏了。”

    “姐夫可真细心,不过让别人过去吧,我就不去了。”候美丽也撇撇嘴:“免得咱娘看见我心烦。”

    乔秀娥深有同感:“可不是嘛,我也想好了,就在这儿凑合一下,能有多累啊,再累也没有和老太太相处累。”

    车厢里闹哄哄的,两人说话声音也不大,那边的郑有志自然也听不见。

    他坐下来,就开始向林卫国询问农机厂的事,打算着在七原县也开个同样的农机厂。

    两人正说着,郑有才过来了,把卧铺票交给郑有志:“娘让你过去一趟。”

    郑有志挥挥手:“让她等等——卫国你的意思,车床可以买旧的,旧车床能用得住不”

    “能啊,机器其实可耐用了,只要检查了没毛病就行,旧的比新的便宜好多。”林卫国说:“小舅你先去卧铺,和姥姥说完话,回来咱们再说这边的事。”

    卧铺那边,环境安静得多,就显得郑老太的嗓门尤其的大。

    林家明沉着脸不作声,郑老太正唠唠叨叨地骂着,也不管会不会影响到车厢里的其它人:“那彩礼咋就能给子矜,明明就应该给桂花的!辛辛苦苦把女儿养这么大,现在给了别人家,收的彩礼还要给赔钱货带回夫家,这成什么啦”

    老太太口沫横飞:“不订婚就不说了,咱家心善,考虑他家里没大人,可彩礼必须得给桂花!”

    郑桂花脸色变了变,有点为难地拉长声音喊了声娘。

    林家亮变了脸:“娘,我是子矜的父亲,这事谁说了也不算,我就做主了,那一千块钱的彩礼,给子矜带回去,孩子新成家,家里用钱的地方多,手头有钱好添置东西。”

    其实林家亮也知道,女儿怕是不差这一千块钱,可他不能收这彩礼钱。

     



第三百六十三章蛤蟆车
    偏偏她还不敢多说,真怕林家明和郑有志联手把她送回金海市,那可就再也去不成京都了。

    京都啊,那可是祖国的首都,郑老太虽然不讲理,可像她这种从旧社会苦日子过来的人,对新社会,对京都其实都抱着极深重的感情。

    好容易有机会去京都,她哪能耽搁了,不管因为啥,都不能耽搁去京都!

    郑老太立即闭上嘴不说话了。

    郑有志得意地对林家亮笑了笑,他太了解他娘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他才是真正能治得住他娘的人。

    郑老太一出车站就惊呆了,就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两个儿子一左一右地扶着她,她左看右看,只觉得头晕目眩。
1...9899100101102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