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如来必须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鸟云

    当然。

    妖狐向着镇元大仙说道:我叫妲己。

    孙悟空叹息一声:你从哪听来的名字?

    妖狐得意的看着他:那当然是小妖们告诉我的了!

    大王你可真小气,为何不想让《封神演义给我知道?

    妖狐问道。

    这妖狐喜欢听故事,孙悟空就是不希望她知道苏妲己的事情,才不许小妖们把《封神演义告诉她。

    他却没想到,妖狐靠自己的魅力得到了。

    说起来,大王。

    妖狐对着孙悟空说道:你不许我离开森林,条件是每年给我讲一些故事,今年的还没给我呢!

    孙悟空点头:我叫你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他拔出一根毫毛,变作一只猴精走到了妖狐身边。

    妖狐领着猴精高高兴兴的走了。

    你要给她讲什么?

    镇元大仙看着猴精和妖狐的背影消失在森林。

    一些民间故事。

    孙悟空回答。

    猴精给妖狐讲诉的故事,都是古代的一些怪谈故事,以及一些符合妖狐爱好的心灵鸡汤。

    算算时间,那些鸡汤也差不多该发酵了。

    十天之后,猴精回到了孙悟空身边。

    成功了,她很有天分。

    孙悟空收回毫毛,忽然一笑:我没有看错她。

    镇元大仙心里一阵疑惑,不知道孙悟空做了什么。

    两人继续研究结界,然后在某天两个妖王走过森林的时候,镇元大仙才从他们的话里知道了孙悟空的成果。

    我昨天给媚狐送花,结果看到她穿了一身黑衣,捂着右手,一个人在雨中行走,还很痛苦的在叫喊。

    哎,你也见到了?

    两个妖王似乎都很惊讶:你听见她喊什么了吗?

    好像是麒麟臂什么

    我还以为我听错了。

    两个妖王停了下来,满脸不解。

    不知为什么,看到那一幕,我突然不想送花了。

    我也是

    远处的镇元大仙竖起耳朵,听完两个妖王的对话,忍不住想象了那样的场面。

    那妖狐的媚态似乎消失了。

    贤弟到底使了什么法子?

    镇元大仙又惊又喜,这是什么功法,怎么能让一个人的媚态尽失。

    他连忙拉住孙悟空追问。

    孙悟空无奈,只能说了一句:我改变了她对美丽的认知。

    他给妖狐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后世审美。

    所谓气质,是很容易改变的

    媚态,毕竟是一份气质。

    把衣服换得奇怪点,再改变行为举止,再怎么天生的媚态也会消失了。

    不过这种方法,也只能用在那位自爱而又有超常审美观的妖狐身上。




第二十六章:太白金星
    稳妥的方法是设立节点。

    不行,节点会把结界的弱点暴露出去。

    一天,孙悟空和镇元大仙正在树下讨论结界的设计。

    两人讨论的激烈,敖鸾走了过来。

    兄长。

    她向孙悟空报告:第一批止血草开花了。

    嗯?

    孙悟空回头看去:这么快?

    止血草交给妖怪们不到半年,妖怪们就培育了出来。

    孙悟空决定去看看,镇元大仙自然也跟了过去。

    止血草栽种在一座小岛的试验田里,开花之后,风景优美,空气里飘荡着一股芳香。

    孙悟空在田里检查止血草,镇元大仙欣赏完美景,看到一些妖怪跑了过来。

    这些妖怪听说大王过来,就拿着创造出来的灵物向他邀功。

    镇元大仙拦住了他们。

    他顺手拿起一个灯笼:这灯笼可以亮多久?

    一天的日光和月光,大概能维持三个小时。

    女妖回答。

    镇元大仙摇头:那不是和原来差不多吗?

    他听过孙悟空改造灯笼的事,这个女妖怪显然没有做出很大的提升。

    把它拿回去。

    镇元大仙把灯笼递给女妖,说道:省得你们大王生气。

    等等

    这时,孙悟空走了过来。

    他接过灯笼一看,却是笑了起来:这个灯笼做得很好啊!

    妖怪们提升了符文的效率,然而提升有限,灯笼能用三个小时,已经是最好的技术了。

    比起当时孙悟空做的灯笼,这个灯笼有了很大的改善——用宝石粉末绘制符文,提高了储能,而且多了一个开关。

    在不能增加照明时间的前提下,增加开关是一个正确选择。

    它可以卖给人类了。

    孙悟空说道,夜间三个小时的照明,可以满足多数人类的需求。

    只是材质变化,让灯笼的成本提高了不少——价格没降下来,恐怕只有王公贵族愿意去买它。

    但总体而言,孙悟空还是满意。

    罗刹,你想要什么奖赏?

    他询问女妖。

    罗刹女没想到他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心里高兴,连连摆手,说自己不要什么奖赏。

    但她请教了孙悟空对改进灯笼的建议,孙悟空一一回答,罗刹女得到不少启发,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在她离开之后,孙悟空又检查了其他妖怪的造物,给了不少建议。

    妖怪们散去后,孙悟空转头一看,镇元大仙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远了。

    镇元大仙站在一个水车下面。

    孙悟空走过去:你对水车好奇吗?

    第一次见到实物。

    镇元大仙抬头看着十几米高的水车,感慨道:难怪别人说《天工造物是世界第一奇书。

    他把《天工造物看完了,水车的设计就在里面,在此之前,没人制作过这种灌溉工具。

    然而书里的东西看完,毕竟也只在脑袋里有印象,真正看到水车运行的效果,镇元大仙才明白《天工造物的可贵。

    孙悟空的止血草,以及妖怪们栽培的其他作物,都在水车的帮助下,被浇灌得更加健康和艳丽。

    这种水车对于人类各国都是宝物。

    镇元大仙旁边还站着一名人类老者,主动向孙悟空行礼:猴王所著《天工造物,对人类有大恩。

    孙悟空一早就注意到他了。

    你是什么人?

    老夫是一名教书先生,从汉朝而来,来这里学习技术。

    老者说道:我一路走来,看见不少农夫为了学习《天工造物,也开始识字读书,这都是猴王你的功劳。

    你可别乱夸我。

    孙悟空心里闪过一丝警惕,笑道:我在人间行走数年,见过许多农夫,他们不能为了一本书而读书。

    不是不会,而是不能。

    就算知道《天工造物的重要,那些位于社会底层的人类也没钱没有时间去识字和读书。

    孙悟空谨慎应对老者,这老者身份不一般,一开口就这么夸他,心里也不知道安得什么心。

    老者笑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缘,但却有很多农夫为它而读书。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道:在傲来国,《天宫造物影响最深,人人都让孩子识字。

    你只说对了一半。

    孙悟空摇头,说道:傲来国的孩子个个读书是真的,但不是因为《天工造物。

    那是因为什么?

    因为富有。

    孙悟空说道:傲来国是一个小国,这些年国库充盈,自然就能照料贫民子弟。

    老人点头,但也发现,孙悟空百般推脱,就是不想承认自己的功劳。

    没想到猴王如此谦虚。

    老人笑了笑,而后转身离去。

    你是傲来国国王的恩师,那些孩子识字之事,不也是你教给他的吗?

    孙悟空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他是哪位仙人?

    他问道。

    镇元大仙一点也不惊讶,孙悟空法力通玄,当然能看清对方的仙灵之气。

    你不接受他称赞,是不是担心他别有所图?

    镇元大仙问道。

    孙悟空点头,天宫竟然有人过来了,这让他吃了一惊,不得不小心应对。

    镇元大仙大笑起来。

    贤弟,这次你肯定是误会了,他是真的夸你。

    他抚摸长须,看着老人消失的地方:他是太白金星。

    孙悟空睁大了眼睛。

    太白金星?那个老好人?

    难怪了

    不过这太白金星也真是的,明知道自己能看出他的仙气,还装什么人类!

    这不是故意让自己小心吗?

    孙悟空摇了摇头。



第二十七章:多好的兄弟
    止血草的花期结束后,孙悟空就让商船就带着草种和第一批灵物离开了花果山。

    太白金星悄悄买了一些回到天宫。

    太白金星,这就是你带回来的宝物?

    凌霄宝殿上,众仙把玩灵物,一个个都啼笑皆非。

    我看那花果山也不过如此。

    太白金星,你一直说那妖仙聪明,现在一看,不就是一只喜欢玩物弄器的猴子吗?和凡人有什么区别?

    众仙都看不上这些灵物。

    这些灵物哪里说的上是什么灵物,没有灵智不能攻击不能防御——只能做些扫地照明的小活,天宫随便一件物品都超过它们。

    一只玉笛传到了托塔李天王手上。

    他伸手一捏,玉笛顿时变得粉粹。

    李天王。太白金星微微皱眉:你这是干嘛?

    李靖转身向玉帝说道:陛下,这些凡间的玩具,怎么能登上凌霄宝殿!

    玉帝点头,确实如此,这些东西在他眼里和小儿的玩具一样。

    太白金星,把这些东西收下去。

    玉帝说道:要是被其他人知道,我们在凌霄宝殿研究玩具,岂不是被人笑话!

    陛下,这些不是玩具。

    太白金星连忙说道:它会对人间产生很大的影响。

    无碍,都是些假灵物。

    玉帝挥手,让人把东西捡下去了。

    陛下。

    太白金星接着说道:那猴王是个人才,我建议把他招揽上天。

    这句话一出来,二十八星宿立刻就有人笑了起来。

    太白金星,你招一只猴子上来做什么?

    他也不过是做了十几天的妖王,你太看得起他了。

    说的没错!

    其余仙人也都迎合。

    玉帝沉思片刻,太白金星如此看重那猴王,多半有原因。

    千里眼顺风耳。

    玉帝叫出两名仙卿,让他们多加注意花果山的情况。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天宫的时间过了半天,花果山就已经过了半年。
1...1415161718...3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