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好女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国成

    对福建对郑家的布局早就开始,现在进入了实施阶段,钱枫林能力非凡,对他陈越非常放心。接下来便是商议战事了。

    现在的情况已经十分明显,满跶败退已经不可阻挡,现在北伐军要做的是尽可能的把他们留下来,然后收复所有大明国土。

    可是也不能逼得过紧,毕竟满清还有一万多骑兵,北京城内还有一两万军队,若是逼得紧了,满跶甚至会全民皆兵,北京城里满清旗人凑巴凑巴凑个七八万人没有问题,八旗兵全民皆兵,男丁从小便接受军事训练,这些人也许正面作战不行,守城却毫无问题。

    若是明军迅速进攻北京的话,恐怕将会不得不陷入一场攻城战,即便能攻破北京,自己还不知道会有多么大的伤亡。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陈越不打算攻城,这也是他没有急着进兵的原因。

    当然不急着进兵还有其他原因,便是今天要商议的议题。

    满跶败局已定,用不了多久便能收复北京,所以现在是考虑布局的时候了。顾君恩道,他等待这一日已经等了很久。

    作为读书人的一员,顾君恩却一开始选择加入了顺军,跟着李自成攻略天下,是因为他知道大明已经**透顶,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要想使得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撤退推翻大明,重整山河。

    一开始顾君恩把希望寄托在李自成身上,认为李自成有推翻大明一统天下的能力,所以才尽心竭力的辅佐李自成。可谁知道李自成志大才疏,大局观太差,虽然如愿攻下北京灭了大明,却惨败在满清手里。

    连续的兵败使得顾君恩知道,自己的理想恐怕要破灭了,便生出归隐田园的心思。可谁知道陈越横空出世,屡次击败不可一世的八旗兵,挽狂澜于既倒。顾君恩也被郝摇旗出卖给了陈越,然后被掠到东藩岛那些时日,顾君恩真正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真正知道了天外有天,对陈越的见识佩服的五体投地,从而成为陈越真正的拥趸。

    在顾君恩看来,能够改变天下者,非陈越莫属。而现在陈越带领北伐大军击败了八旗兵,打下北京收复国土指日可待,而现在整个北方,在满跶撤退以后处在权力的真空,正是进行布局的好时候。

    顾君恩和陈越等人要做的不是推翻大明取而代之,而是要按照自己的方法改变大明,改变世界。赶走满跶不过是个开始。

    王爷,时机已经到了!单明磊也满含激动的说到。随着军事上的胜利,齐王陈越的威望一时无两,随着北伐军收复各地,做什么事情都会事半功倍!




第908章 布局(下)
    按照陈越等人的构思,并非驱逐满清剿灭流贼这么简单,他要彻底改编大明的各项制度。

    大明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事实上权力都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

    和历朝历代不同,历朝历代还有宗室外戚内宦干政。而大明,宗室被当作猪一般养着没有任何权力可言;明朝皇帝都是和平民联姻,勿论是皇后还是嫔妃都是小户人家的女儿,外戚根本行不成势力;

    再说内宦,看起来像刘振魏忠贤这样的太监飞扬跋扈,但实际上太监们的权力都是来自皇帝都是依附皇帝而存在,哪怕魏忠贤那么厉害,刚登基的崇祯一句话也不得不拱手把权力交出。

    因为文官们勾连起来逼迫太甚,皇帝才不得不倚重太监和文官争权,所以明朝太监和汉唐时那种动辄废立天子的内宦完全不同。

    在大明,真正掌握权力的只有文官,朝堂上如此,乡下更是如此。且不说州县的官员都是文官,乡下更是士绅们当家作主,百姓们听士绅的话甚于官府。进者为官,退则士绅,官绅本就一体,牢牢控制着整个大明。

    官绅们牢牢掌握着权力不说,还掌握着天下大部分土地财富,整个大明七成的田地掌握在士绅们手里,而且都是不交纳任何赋税,天下大部分的生意也都掌握在士绅们手中,朝廷根本收不到什么商税。

    江南之富冠绝天下,家资十万者比比皆是,家资百万者也是为数众多,可普通百姓依然极为贫困,北方的百姓甚至大都活不下去。朝廷国库一贫如洗,一年国库收入连几十万军队都养不起。

    百姓穷,朝廷穷,富的只是那些士绅,这便是大明现在的事实。

    所以要是不改变这种制度的话,哪怕陈越武功再强,能够消灭满鞑。可是没了满鞑还有蒙古人,还有西方殖民者,他顶多能够让大明多支撑几十年,到头来还是避免不了灭亡的结局。

    所以,陈越要做的便是对士绅们开刀,取消士绅们种种特权,进而取消科举取士这种选派官员的方式。

    当然,陈越要做的事情是与天下的士绅为敌,阻力实在太大,哪怕以陈越现在的权力地位,也不敢轻易暴露目的,只能默默的施行。比如齐王一系的大本营江西,还是不得不接受朝廷委任的府州县官员,陈越委任的乡正村长还是只能以武官的身份存在,并非朝廷吏部承认的正式官员。

    因为以前时机一直不到,而如今,随着陈越大败八旗兵,即将收复北京,时机终于到了。

    一是因为灭清之功,陈越的威望一时无两,又掌握着天下最精锐最庞大的军队,已经没人能够压制。

    再就是,北方先是经历顺贼之乱,又经历了满清两三年的统治,士绅们的势力削弱到了极限,近乎是权力的真空,完全可以按照陈越的意志在这片新收复的土地上随意挥洒。

    第一步要做的是出兵占据所有山东北直隶所有府县,然后全部实施军管,府县官员都由军官充任,陈越在军队中一直注意文化教育,以识字多少为提拔军官的很重要标准。这些军官也许读不懂四书五经,但粗通文墨绝对没有问题。

    比如一个营正,能够管理一营两三千士兵,能把营中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如何就当不好一个县令?

    一个总旗,能管理五十名手下,带着他们行军训练,自然能管理一个乡村。

    而营中管粮食后勤的辎重官,军械官,镇抚官,负责一县钱粮,工程,司法更是没有问题。

    实在不行,还可以吸收原来县中的胥吏,那都是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士。

    所以,陈越决定,派出一支支军队收复鲁北以及北直隶各个府县,然后开始组建地方政府,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过并非没有经验可寻,毕竟在江西的时候经历过一次。

    当然江西时,也只是组建了乡村两级机构,对府县官员陈越也没敢擅自伸手。而现在委派军官当县令知府,必然会引起朝廷的惊惧。不过陈越会以战时军管临时委派的方式先应付着。

    王爷,现在有一个问题在,顾君恩皱起眉头道,山东有6府15州89县,北直隶更是有9府19州72县,每一个府县州都派驻军队,需要派出的军队实在太多。咱们兵力虽多,可抽调出这么多的军队对战斗力影响也非常之大,咱们可还要和满鞑作战,彻底消灭他们呢。

    陈越道:和满鞑大规模作战,以攻占北京把满鞑彻底驱逐出去为止,然后咱们便全力进行此事。

    军队分散派出不用害怕,可以从各地招募训练新军,只需半年到一年时间,再训练二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王爷,难道咱们不出兵辽东,把满鞑犁庭扫穴吗?单明磊禁不住问道。

    出兵辽东,攻占沈阳,把辽东以及辽北广漠的土地重归大明治下,彻底消灭满鞑,这是多么庞大的功业,这种诱惑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得住。

    彻底消灭满鞑是迟早的事,不仅满鞑,便是蒙古人也都得解决。不过前提是要把大明的内政弄好,现在咱们还没打到北京,朝廷便已经无力供给大军的粮饷,若是打到辽东苦寒之地,战线拉长了数千里,朝廷哪有能力供应粮食!

    彻底消灭满鞑,说的简单,实现起来何其难也!陈越忍不住叹道。

    战争从来不是两军对垒那么简单,考虑的更多是后勤是组织力,更别说陈越手下步兵严重依赖后勤,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打到北京已经是极限。

    收复北京,十万军队足以,剩下军队的任务便是收复山东北直各个府县组建各地政府,山东的事情还是由明磊兄负责,君恩兄则负责北直隶之事。

    咱们先弄好山东北直隶两省,咱们先弄好山东北直隶两省,再把这种模式往其他各省扩展!

    是,王爷!顾君恩和单明磊恭声听令。



第909章 满清要撤回关外
    一支庞大的骑兵行走在通往北京的官道上,旗帜卷起,所有八旗兵都垂头丧气,因为他们是败退。

    仗打到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败局已定,中原这块花花之地再也不属于他们,用不了多少时日,他们便不得不撤回关外,回到他们世代生活的苦寒之地,继续过茹毛饮血的苦逼生活。

    若是没有见识过关内的繁华也就罢了,见识了中原的繁华之后,谁还想再回到从前?

    可是不退回关外又有什么办法?战败了,五万主力全军覆没,大清已经再也拿不出军队,以现在的实力,想守住北京都不可能。想到这里,绝大部分人对导致此战大败的罪魁祸首都心生不满。

    而此时,罪魁祸首多尔衮骑在一匹战马低着头满心苦闷,昔日作为摄政王那种霸气那种俾睨天下的气势早就荡然无存。

    多尔衮知道,仗打到现在,自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是他的决策,把三万骑兵派出攻略广德府等地,试图吸引明军主动出击。而明军出击后,他再次做出错误决策,放弃临清城全军出击,试图歼灭三路明军中的一路,反倒中了明军的计策,致使临清城轻易落入明军手中。然后吴三桂率部叛变,一场大战之后,出击的军队溃败,他不得不带着剩下的军队突围。

    可是,自己的决策真的错了吗?多尔衮仔细寻思,除了没有预先判断吴三桂叛变进行制止以外,自己的指挥作战并无多少问题。

    和明军作战也是正面作战,然后被人数是自己三倍的明军击败。怪,只能怪明军战斗力越来越强,而八旗兵的战斗力严重削弱。可八旗兵战力变弱归根到底还是两年前的伐明失败,损失四万真满八旗主力导致,可战败的两个主将多铎和阿济格却正是自己的同胞弟弟。

    所以,还是应该自己承担所有责任!

    感受着军中八旗兵们隐隐传来的敌意,多尔衮满脸的沮丧,他知道从今天开始,自己在军中再也没有威信可言,在大清也再没有任何地位。将士们也绝不会再信任他,这行军中便能看到,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博洛从来就没有问过他这个摄政王的意见。除了身边的几个戈什哈以外,其他的八旗将士都和他保持着距离。

    一万多骑兵从临清撤退,行军速度极快,五日的功夫便过了通州。

    安排手下将领安置将士,博洛向着呆呆看着北京城门发愣的多尔衮走去。

    摄政王,咱们入城吧!叹了口气,博洛请道。

    多尔衮默然的点点头,策马向着城门洞走去。

    就在此时,几骑飞快从城中奔出,出了城门放勒住战马,然后几个身穿黄马褂的侍卫跳下马来。

    皇上有旨,摄政王多尔衮接旨。一个侍卫拿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喝道。

    多尔衮嗫嚅着,缓缓跪了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多尔衮丧师辱国,致使五万八旗勇士惨死战场,犯下了滔天罪行,着革去其摄政王王位,关入宗人府等待发落!

    圣旨读完,几个大内侍卫按着腰刀靠向多尔衮,皮笑肉不笑道,请吧。

    多尔衮的几个戈什哈相视着,均不敢乱动,眼睁睁的看着多尔衮被带走。

    曾经统帅十万八旗入关,击溃闯贼占据北京,战无不胜的摄政王多尔衮,就这样被几个侍卫拿下。

    看着经过身边的多尔衮,博洛神色复杂,他不知道该不该恨他。博洛知道,多尔衮为大清立下了无数的功绩。可此战大败,终归要有人负责,除了多尔衮再也没有谁能够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而朝堂上,济尔哈朗和代善恐怕也希望借机把多尔衮搬倒,多尔衮虽然势大,可损失了这么多的勇士,几乎家家戴孝,很多人以前便是支持多尔衮,现在也只会恨他,恨他害得自己的兄弟儿子战死沙场。

    正在博洛发呆时,一个侍卫笑着走了过来,贝勒爷,太后口谕,请您立刻进宫。

    奴才遵旨。博洛连忙答应下来。

    骑马走在北京城内的街道上,昔日繁华的北京再也没了往日的模样,行走的人们都脸上带着悲痛之色,隐隐的哭泣声从街道旁边的宅院里传出。

    五万将士丧命沙场,基本上家家戴孝,每一户都有男丁战死,整个北京城处于一片哀痛之中。

    虽然自己不是此战大败的主要责任人,博洛还是满脸的发烧,好像是自己害死了这么多人一样,不由得催动战马,快速向皇宫而去。

    承天门外,博洛跳下战马,喝令亲卫戈什哈在宫外等着,自己则在太监的带领下向着宫内走去。

    慈宁宫,孝庄太后端坐在锦塌之上,礼亲王代善,辅政王济尔哈朗陪坐在侧,宫内的气氛极其压抑。

    奴才博洛叩见太后!博洛跪地行礼。

    罢了,起来吧。孝庄太后摆摆手,语气冰冷的道。

    博洛站起身来,又向代善和济尔哈朗行礼,然后肃立一旁。

    博洛来了,两位王爷问吧。孝庄太后道。

    代善和济尔哈朗相视一眼,由济尔哈朗率先发问,博洛,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到底是何原因?

    回太后,回二位王爷,大战之时,奴才带着骑兵被隔绝在运河以西,明军水军封锁运河甚严,奴才和勒克德浑二人不得不带着骑兵向北绕行,试图突破明军水军阻拦进入战场。然而我们从德州渡过运河之后,便得到消息,大军已经败了。

    后来从败军口中得知,就在我们还未到达德州的时候,明军发起了总攻,吴三桂被明军劝降反叛,从背后向我军捅了一刀,不到一日的时间,五万大军便被明军击败。

    当然,具体的战情,战斗的部署得问摄政王,奴才也只是道听途说。

    济尔哈朗皱眉道:多尔衮的情况,自然会加以审问。本王问你,抛开吴三桂叛变,我军还有四万多,却顶不住明军一日的进攻,究竟是明军战斗力太强,还是有其他因素,比如行军布阵的错误?

    博洛愣了一下,这才明白济尔哈朗的问话的真正意思,原来并不是问战败的责任是谁的,而是想弄清楚明军真正的战斗力。之所以战败是出于多尔衮错误的指挥加上吴三桂的突然叛变,还是明军的战斗力真的强悍到能够正面击败八旗兵的程度。若是前者还好说,毕竟战败有其他原因,出于意外。若是后者,明军的战斗力真的强悍到可以正面击败八旗,那大清还有什么前途可言,想想都令人害怕!

    博洛沉思着,他知道在所有满人的眼里,明军懦弱战斗力低下,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他也不愿意相信,明军已经强到能够和八旗正面作战的程度。

    可尽管不愿相信,博洛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明军已经今非昔比,齐王陈越麾下的军队不是其他明军所能比拟。

    再有吴三桂叛变,五万八旗在和明军正面作战中战败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虽然明军兵力是八旗两三倍,可是以往哪次大战,八旗不是以少敌多并战而胜之。所以,明军的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这也是事实!

    太后,两位王爷。摄政王的指挥也许有失误之处,可五万大军一日即败,这说明明军现在的战斗力确实比以前强了很多,博洛艰难的道,齐王陈越的麾下,士兵训练有素,更装备着大量的火器,火炮火铳还有火箭的数量实在太多,咱们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1...369370371372373...4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