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一时之间,朝堂大乱。
这已经不是赵睿第一次发病了,不过这一次显然很严重,与他第一次发病那般严重,内侍监甚至已经开始偷偷准备白布,要替成康帝举哀了。
政事堂五位宰辅,连夜赶到凌虚阁门口,左相陈静之更是脸色苍白,拉着进出的太医问个不停,但是这些太医一个个战战兢兢,哪里敢多说半个字
到了天色将明的时候,五位宰辅聚拢在了一起,各个面色严肃。
挂着中书令虚衔的杨吉率先开口:“诸公,陛下人事不醒,但是国事不可片刻稍误,老夫建议我等五人之中留下两人在这里守着便好,其余三人回政事堂处理政务要紧。”
年纪最高的门下侍中高明玉不咸不淡的看了一眼新入政事堂的谢康,随即沉声道:“杨相所言极是,我等身负大启国运,即便再如何担心陛下,也不能耽误了国事,否则陛下苏醒了,也要问我们一个尸位素餐之过,这样罢,老夫年纪最长,也没什么大用处,就由老夫与谢尚书留在这里守着陛下,三位这就回政事堂吧。”
谢康是顶替了原门下侍中黄晋的位子进了政事堂,但是他如今仍旧只是礼部尚书而已,并没有继承黄晋侍中的位置,所以高明玉称他为谢尚书。
这个高老头的意思很明显了,你谢康资历还浅,就在这里跟老夫一起守着吧,政事堂那边你就不要去了。
他话音刚落,谢康还没来得及说话,政事堂的首相陈静之就轻声开口:“既然要留下两个人,就由老夫与谢相在这里守着吧,政事堂的事情就麻烦三位了。”
他这话一出,无论是高明玉还是李宴清,心里都为之一惊。十余年来,陈静之把控政事堂相权可以说是一日不曾懈怠,今日怎么就主动要撒手不管了
三个人面面相觑,年纪最长的高明玉倒是无所谓,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点头道:“陈相留下来也好。”
五个人之中,只有新晋政事堂的谢康胡须还是黑色的,他皱了皱眉头,开口道:“陛下昏厥,那政事堂里需要陛下亲自定夺的奏章该如何处理”
三位宰相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
陈静之闭目道:“如果事情不急,就留下来,如果事态紧急,就先按政事堂的意见处理,记得留下一份备份,等陛下苏醒再让陛下重新看上一遍。”
“明白了。”n
谢康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如今帝星衰微,要不要召集各地宗室入京”
这话一出,几个宰相心里都吃了一惊。
谢康表面上是在问要不要唤宗室进京,其实是在问要不要把那位肃亲王赵宗显唤回京城来。
陈静之果断摇头:“陛下只是病了,必然不会有什么大碍,这时候召集宗室做什么”
他挥了挥手:“好了,眼下局势紧张,各位也不用多想,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只等陛下醒来,临安还是那个临安,变不了天!”
“陈相所言极是。”
中书令杨吉微微一笑:“临安还会是那个临安。”
五位宰相总算议出了一个章程,三位宰相回了政事堂处理政务,陈静之跟谢康两个人,各自坐在凌虚阁外殿的小木墩上,静静的守着人事不醒的成康皇帝。
陈静之紧闭双眼,面无表情,而一旁的谢康则有些好奇,朝着陈静之拱了拱手:“陈相,晚辈有一事不明。”
他今年才四十五岁,比起陈静之来,的确是矮了一辈。
陈静之睁开眼睛,淡然说道:“谢相可是想问,为何老夫会选择留在这里,而不是回政事堂攫取权柄”
谢康默默点头。
在这种关键时候,主事政事堂可以带来的好处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比如以前需要皇帝点头的人事命令,现在只需要政事堂一句话就可以做成!
&
第四十八章 赵显的朋友们
赵睿出事的第二天清晨,青衣卫副大统领赵炳,一如既往的坐在自己的班房之中,处理全国各地青衣卫送来的情报,然后从中择出三四份,抄录成两份,一份送到皇宫,一份送到肃州。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静静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等候着宫里的小李公公前来把昨日的情报取走。
可是今天与以往大不一样了,他等了许久,从辰时初等到巳时正,他仍旧没有等到那位大太监李怀的干儿子。
出事了
赵炳皱了皱眉头,挥手唤来负责临安事务的甲字卫统领宋甲,轻声问道:“临安可有异动”
宋甲轻轻抱拳:“回大统领,暂时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不过……”
“说。”
“今日本该小朝会,陛下应该是罢朝了,不仅如此,今天一个早上,除了政事堂的五位宰辅进了宫里,其余文武百官一个也没能进宫。”
赵炳心里一沉。
难道是陛下…出事了
不应该啊,如果陛下当真出事了,那么现在临安的禁军应该动起来了才是,最起码临安十二门兵马司也该紧锁城门,禁止任何人出入才是!
赵炳低声道:“让临安的兄弟们警醒一些,着重盯一下政事堂五位宰相的府邸,如果他们的家人有什么异状,立刻来禀报本统领!”
“是!”
宋甲是赵炳十几年的老部下了,他或许不会听真正的大统领赵显的命令,但是对于赵炳,宗卫府里头无人不服。
……
凌虚阁里,面色苍白如纸的赵睿,被泡在了一桶药汤里,腾腾热气蒸的他满头大汗,守在一旁的李怀是不是掏出锦帕,替他擦着额头的汗水。
太子赵寿一脸茫然的站在旁边,手足无措,年仅八岁的他甚至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知道自己的父皇似乎是生了病。
一身宫装的萧皇后,伸手紧紧的拉着太子,面色凄然。
仍旧在思索着该如何救治赵睿的陈希夷面色不快,他几乎被这个“勤政”的皇帝气个半死!
赵睿的身子之所以这么差,动不动便头痛欲裂,就是因为他每日没日没夜的处理政事,十余年来身子早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只是以前他还算“年轻”,没有体现出来,现在他人到中年,以前遗留下来的问题就一股脑的涌了出来。
这种情况,平常的大夫来看,只需要一些安神的药剂,就可以痊愈。
但是赵睿的身子被他耗的太厉害了,甚至是再也经不起太过剧烈的药性,陈希夷只能每日里给他行针,然后用尽量温和的汤药,让赵睿能够睡个好觉。
昨天,他费了好大的心力,熬制出了一剂足够温和又极有作用的宁神汤药,赵睿喝了之后果然安生的歇息了一天,按照这样调理下去,让赵睿这个几乎油尽灯枯的人再活一年半载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皇帝还能大半夜爬起来,挑着灯批奏章!
当时陈希夷赶到皇宫的时候,看着散落满地的奏章,伸手掐死赵睿的心都有了!
事出无奈,他也只能用先用药浴吊着赵睿的性命。
萧皇后拉着儿子赵寿,来到陈希夷面前,语气恭敬:“希夷先生,陛下他如何了”
“听天由命!”
陈希夷总算找到了发泄的地点,他没好气的说道:“老道来临安也有半年左右了,自从替他赵睿治伤以来,每日里叮嘱他早些休息至少十几遍,可是!”
“你这位丈夫当真是勤政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老夫真该直接用一剂蒙汗药,让他睡个三五天才是!”
他这话当然是气话,以赵睿的身子,碰到了那种极伤身体的麻药,只怕就不是昏睡三五天,而是与世长眠了。
萧皇后此时再不复平日里母仪天下的样子,而是面带凄然,她拉着赵寿直接朝着陈希夷跪了下来,哀求道:“希夷先生,无论如何,求
第四十九章 大侄子
肃州府距离临安城并不远,那名送信的青衣卫只走了两夜一天就走到了肃州府,把这封信送到了赵显手里。
接到这封信的时候,赵显正在给肃王小学的那帮丫头们上课,当时他还带着一脸笑意,等到他拆开这封信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就变成了骇然。
成康帝病危
不是说好的四百天吗,现在才三月底,距离自己出京才两个多月而已啊!
赵显有些慌了。
原本留给自己的时间足足有四百天,那时候西陲的战事就能打的七七八八了,林青就能带着天大的军功,成为自己一大臂助!
一年之后,陈国立国的事情应该也可以尘埃落定,到那时自己的声音也能更重一些。
一年以后,自己就能把白家的财产消化的干干净净,自己藏在苍凉山里的那一支先登营,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
总之,这一年里面,赵显可以做太多太多事情了,可是成康帝病危的消息传来,打乱了赵显所有的计划。
他怔怔的发了会呆,手里拿着这封书信,有些不知所措。
到现在为止,他才发现,自己需要一个多谋善断的谋士,因为这个世上的事情,不都是他自己能够想的明白的。电视剧里的那些大人物,碰到事情了,就会召集麾下的谋士,集思广益,而自己,只能跟项樱商议…
对了,项樱。
赵显挥手说了一句下课,连忙跑到后院找到了正在练习十段锦的项樱,她现在的身体逐渐恢复,每天开始做一些适当的运动来加速恢复的过程。
赵显走到她面前,低声道:“媳妇儿,进屋里来。”
项樱停下动作,脸色有些发红。
“你要死了,大白天呢!”
……
卧房里,项樱刚刚看完这封书信,她的脸色很是古怪,全然没有赵显的凝重,而是有些如释重负的味道。
“你哥终于要死了,他一日不死,你就一天要被他压的喘不过气来,只能在启国朝堂里委曲求全。”
赵显皱了皱眉头:“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现在是要考虑咱们要不要进京,皇兄他昏迷不醒,京城的大小事务统统落到政事堂的手里,估计类似于十二门兵马司这种大小机要之地都会落到陈静之等人手里,万一皇兄他撒手而去,到时候我再想进京,只怕连城门也进不去了!”
项樱白了他一眼:“你心乱了。”
她白生生的手指指了指信纸上的一句话。
“陛下油尽灯枯,寿数无几,醒则月余,睡则年余。”
这是赵炳亲手所写的,信件下面还有陈清玄的落款。
项樱低头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皇兄他要么醒着活一个月,要么躺着活一年。”
赵显皱了皱眉:“这个我看的懂,我的意思是万一皇兄他醒不过来呢”
信里并没有写明白,赵显以为“醒”和“睡”都有可能,因此他才有些着急,因为如果成康帝一睡不起,他现在不进京,以后可能就再也进不去京城了。
项樱轻声道:“不可能的,希夷先生一定有能让赵睿醒过来的办法,就算他现在不能,你那位皇嫂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赵睿醒过来!赵睿如果就这样长睡不起,最担心的不应该是你,而是萧皇后才是。”
赵显沉默了下来。
过了片刻,他轻轻闭上眼睛:“如果皇兄他当真醒不过来了呢”
“那就更好玩了,到时候萧皇后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你请进京城,那时她们孤儿寡母,可就要全靠你赵大王爷了!”
“你现在私自进京,只会给政事堂那几个老头子落下口实,不如安安心心在家等着,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像请大爷一样,把你请进京城里去。”
项樱微微一笑:“区别就是,请你的这个人是赵睿还是萧后。”
赵显豁然开朗。
的确,按照项樱所说,无论赵睿醒或者不醒,自己都会被召进京城,只要进了京城,自己就会有施展的空间。
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轻声笑道:“长公主果然是长公主,平时傻乎乎,遇到事情还是眼光独到的。”
“本宫说了,是你自己的心思乱了。”
项樱轻哼了一声:“你呀,中了赵睿的圈套,那颗心早就被他收买啦,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你的心神第一时间就乱了,本宫劝你趁早改了这个毛病,你那个皇兄就算死了,八成也会留下对付你的后手!”
赵显呵呵一笑:“我又没什么把柄落在他手里,他能有什么后手对付我”
项樱冷笑。
“这段时间本宫让赵慷帮忙查了一些事情,查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赵慷怎么没跟我说”赵显微
第五十章 传旨
四月初,肃州的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赵显正在偏厅里跟赵慷谈些事情。
“白家的财产清点妥当了么”
赵慷点头道:“咱们查了白家以后没几天,吏部的官员们就到了,顺带着帮我们清点了一下白家的财产,扣去吏部要拿走的二百四十万两现银,白家剩余的流动资金就所剩无几了,不过白家的那些铺面跟织坊很是可观,吏部的人估算了一下,至少值七八百万两白银。”
赵显呵呵一笑:“好肥的白家。”
“吏部的那些官员有没有带有白家资产的清单”
“没有,他们很是懂事,只清点了二百四十万两白银之后,就回京城去了。”
赵显点了点头:“先去给张若谦打个招呼,让他去那些织庄布行看一看,张家吃得下的,都给他。”
张家现在已经全然依附了肃王府,给他们好处,跟给自己好处没什么区别。
“再给谢呈带个话,让他去白家的产业看一看,只要谢家愿意买,价格不过分,就优先处理给他们。”
赵慷点头应是。
“至于剩下的部分,让吏部衙门的人再来走一趟,让他们处理之后入国库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