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四五只雪白的信鸽从东南方向飞进了夔州城,准确无误的落到了原先的夔州州牧府,也就是现在林青的帅府之中。
一名看起来三十多岁的青衣汉子很是熟稔的把这四五只信鸽脚上的纸筒给解了下来,然后从纸筒中取出四五份宽不过二指的纸卷,但是他只留其中一份,把其余的纸卷用火折子依次点燃。
这名青衣汉子,是赵显留在西陲负责联络双方的青衣卫,名字叫做王陶,职位是青衣卫的辛字卫副统领,也青衣卫之中难得的外姓副统领之一。
之所以把这些纸卷点燃,是这些纸卷的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为了消息能准确无误的送达夔州城,所以肃王府那边往往会派出五只信鸽左右。
王陶拿了仅剩的这份纸卷,走到帅府的正堂,此时大将军林青正在跟军中的将领议事,他不敢打扰,只是静静的站在门口等候。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正堂中的将领各自散去,早已发现王陶的林青挥手笑道:“让王统领久等了,进来吧。”
王陶恭声应是,迈步走了进去,把手中的纸卷递在了林青手上。
“这是卑职刚刚收到的消息,王爷亲笔所写。”
征西大将军点了点头,轻轻展开手中的纸卷,纸上的字数并不多,他只是扫视了一眼就已经看了七七八八,但是脸上的笑意却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过了许久之后,林青才吐出一口浊气,缓声道:“殿下他被那些文臣绊在临安,这下不好办了。”
王陶是自小进入宗卫府,在青衣卫里打熬了几十年,与赵慷乃是知交好友,为人聪明,办事也向来牢靠,所以才被赵显放在了西陲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听到林青这么说,王陶也不敢插话,躬着身子说道:“军中事物繁忙,卑职就不打扰大将军了。”
“嗯,你且去吧。”
林青挥了挥手:“下次有什么消息,直接禀报就成,不必在门口等候,眼下临安的局势,比西陲的局势更加重要。”
“是。”
王陶抱拳行礼,随后躬身退下。
当他彻底退出正堂之后,一直跟在林青旁边的副将齐简开口劝道:“大将军不必太过担心,王爷他对属下人向来放心,更是从来不过问大将军的军务,把王陶这一批青衣卫放在这里,也只是为了互通消息。”
说到这里,齐简抬眼看了一眼林青,低声道:“恕卑职直言,夔州城的事情一直全凭大将军自己做主,王爷来与不来,都是一样的。”
“你懂个什么”
林青瞪了他一眼,轻哼道:“前几日朝廷派来夔州主政的那个叫燕山的文官,乃是政事堂首相陈静之的得意门生,这人虽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是一旦给他掌了夔州城的政务,必然要跟咱们过不去。”
说到这里,林青看了一眼南面的函谷关方向,语气复杂的说道:“还有那个坐镇在函谷关领着三万人马的的什么“镇西大将军”,也是先帝留下来恶心王爷与本将的,早知道王霜这厮背后生有反骨,当年他给老子做副手的时候,老子就该用军法办了他!”
“这两个人,有一个人跟老子不对付,我们这五万人就会难受无比,如果两个人都有歪心眼,那咱们几乎是动弹不得,根本无处使力!”
齐简缩了缩脖子,轻声道:“即便大将军您说的在理,可这些事情已成定局,就是王爷到了,又能如何”
“你不明白。”
林青长叹了一口气:“王爷他一旦出京,最少也是一个西陲总督的官职,到时候整个西陲,从夔州城到江陵郡再到函谷关一带五六个郡,所有大小官员见他矮一级!届时我大启西陲的军力才能拧成一股,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不成气候。”
林青说到这里,语气之中是掩盖不掉的忧虑:“现在北齐从凉州撤军,如果齐人当真偃旗息鼓,那么我们跟陈王项云深将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只伤了皮肉没有伤到筋骨的西楚,西楚天元帝盛怒之下……”
大将军吐出一口浊气:“且不说陈王父子能不能挡得住,最起码夔州城就要成为一座孤城。”
“这时候,如果肃王殿下不能亲临西陲主持大局,那么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狡诈的齐人撤出凉州的举动是使诈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动荡
西楚最终还是动兵了,暴躁的天元皇帝并没有理会完全空虚的财政,而是执意发动这一场大战。
毕竟西楚人向来彪悍,立国百余年,的的确确没有丢过一寸徒弟,陈王藩国土地就将近三郡有余,再加上江陵郡和夔州城附近的土地,西楚失去的国土说是五郡都是少的。
如此深仇大恨,莫说脾气暴躁的项云都按捺不住,就算是换成那个相对温和的赵睿来做这个西楚皇帝,八成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凉州的十五万精锐被项云都抽出了十万人调往与西陈对峙的辰州,郢都的户部衙门硬着头皮从各地抽调粮饷,供给这支已经多达二十万人的精锐部队。
至于朝廷没钱,拿什么去供给这只庞大的怪兽,自然就活该西楚的百姓们倒了血霉。
整个西楚境内,距离秋收还有月余,朝廷征收秋税的官吏就已经到了百姓的田里,家中有存粮的富农们还可以对付过去,家中本就处在断粮边缘的百姓们,直接便家破人亡了。
不止如此,在相国成愈的带领下,郢都城的御史台开始疯狂参奏贪官污吏,短短十余天就有百余位贪官下狱,紧接着被下旨抄家,这种毫不顾忌后果的举动固然让西楚国库的压力减小了不少,但是同时也让整个郢都城变得风声鹤唳,满朝文武人心惶惶。
西楚的政局,不稳了。
——
此时,陈都的陈王府之中,即大王位短短大半年的陈王项云深,脸上的皱纹愈加深邃,面容也苍老了许多,他端坐在自己的王座之上,看着自己下首的这些“文武百官”,有些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罢了,寡人累了,今日朝会到此为止,诸卿散了吧。”
陈国群臣依礼叩首:“臣等告退。”
片刻之间,原本熙熙攘攘的陈王宫,又只剩下了项云深一个人。
项云深唤过自己身边的一个宦官,眯了眯眼睛:“太子最近在做什么”
他口中的太子,是指项少阳。
这名宦官也算是项云深的心腹,闻言低下了头,恭声道:“回禀大王,太子他最近一直在忙着训练那些新征募的玄甲军,经常十几天不见回太子府,很是勤奋。”
“是啊。”
项云点头道:“好一个勤奋的太子啊。”
“你去,把他唤到王宫里来,就说寡人有要事跟他商议。”
宦官低头道:“奴婢遵命。”
此时的陈都城之中,父子二人早已经彼此离心,偏偏南启给陈国援助的资金,统统都是交到项少阳手里,让项云深这个名义上的大王有力使不出,很是难受。
好在新征募的玄甲军战力还远远及不上原先的那五万玄甲军,正因为如此,项云深的“王位”,才可以固若金汤。
玄甲军训练的校场距离王宫并不是很近,大约一个多时辰之后,这名宦官才把项少阳领到了王宫之中,项少阳见了项云深之后,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儿臣见过父王。”
他这番礼数,可以恭敬至极,比起以前陈王府不曾立国之时,要孝顺了不知道多少倍。
项云深呵呵一笑,挥手道:“你这段时间劳烦太子你着忙军务,辛苦你了。”
项少阳摇头道:“能为父王略尽绵薄之力,是做儿子的本分。”
项云深冷冷的眯起了眼睛:“你那批五万人的玄甲军,也拉起来有小半年了,训练的如何能上战场了么”
项少阳心中薄怒。
自打自己组建玄甲军以来,父王就对自己百般刁难,玄甲军需要的“墨马”不配备也就算了,甚至就连平日里用来训练的兵器也短缺的厉害,自己去朝廷衙门一问,得到的消息永远都是“国小缺物”四个字,这让项少阳如何不气
这新征募的玄甲军,明明半年就可以形成基础战斗力,如今已经大半年过去了,项少阳也只教出了五万新手步卒!
甚至由于弓箭短缺的原因,这只步卒里头,居然没有一个精通射箭的弓箭手!
想到这里,项少阳勉强压制住心中的怒气,低声道:“回父王,新征募的玄甲军已经在训练之中,但是由于我陈国国小缺物,这只玄甲军还远远没有到可以参与战事的地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秋宴
就在西陲各方势力争相涌动的时候,表面上平静依旧的临安城也开始暗暗泛起波涛,牵扯临安文武的朝争终于要第一次摆在台面上。
从赵显入朝以来,他总是一次又一次被动的面对各种事情,然后被迫应对,比如说江宁一战,再比如说西行郢都,一次又一次,都是命运的大潮拍打过来,然后他被迫的去接受命运的安排。
而这一次,赵显准备自己做这个弄潮人。
……
成康十六年八月十五,天朗气清,月满如盘。
启国是个江南朝廷,更是一个以文治武的朝廷,所以朝廷上下文气甚重,每到中秋佳节,皇帝就会在奉贤殿摆中秋宴,招待满朝文武的官员。
每年的中秋宴,都是朝中文官们的盛宴,这帮养尊处优的老爷们,总算可以暂时拜托自己头上那顶沉重无比的官帽子,回归到自己本身的文人身份,聚拢在一起举杯邀月,吟诗弄词。
这一年虽然西陲战事频繁,但是连函谷关都固若金汤,整个大启境内风平浪静,造成的影响远远没有波及到临安,因此这中秋宴自然也不会取消,尽管小皇帝还不曾到亲政的年纪,但是主持中秋宴这种小事,他还是做的来的。
时间过的很快,就在百官鱼贯进入奉贤殿的时候,夜色也渐渐黯淡了下来。
随着夜幕降临,深宫之中被一盏盏宫灯点成白昼,一桌桌丰盛无比的酒席摆在奉贤殿的后院里头,文官们都只穿便服,跪坐在一个个矮桌之前,觥筹交错,伴随着一声声诗词之声,灯火阑珊,犹如梦境。
位于最上首的一张大矮桌之上,坐了四个人,分别是萧太后母子,跟赵显夫妇。
小皇帝喝了半盅酒,脸色有些发红,他跑到项樱身边,拉着项樱的衣袖低声说道:“皇婶,小玲儿妹妹还住在你们家么”
项樱瞥眼看了一眼仍在一旁喝酒的丈夫,低声回应道:“回陛下,马家的那个小姑娘身子虚,离不开药石,所以仍旧住在王府里头养病……”
“那便好,那便好……”
赵寿有些担忧的说道:“小玲儿妹妹的身子确实太过虚弱了,要不这样,我派几个太医到婶婶家里住下,帮着照看照看小玲儿……”
项樱微微皱眉:“陛下不可胡闹,马姑娘的身子是希夷先生亲自调理的,希夷先生乃是杏林国手,比起太医院那些太医,可要厉害多了。”
“厉害个什么…”
赵寿有些不满的哼了一声:“我父皇就是给他治……”
项樱微微叹了口气,摇头道:“先帝那是忧劳过度,已经是油尽灯枯,当时太医院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若不是希夷先生……”
她说到这里,及时止住了这个话题,没有继续说下去。
赵寿心里也明白这个,他眼珠子转了转,嘻嘻一笑:“婶婶你临安话学得真快,眼见着就没有西南口音了,旁人要是不认得婶婶,估计都会把婶婶当成咱们临安的姑娘呢……”
项樱知道这个小屁孩是在取笑自己略带西南口音的临安话,但是偏偏又没有办法发作,只能瞪了赵寿一眼,转过头去不再理会这个小祖宗。
“在说什么呢”
一声轻笑从旁边传了过来,两个人抬头一看,只见萧太后满脸笑意,看了过来。
项樱连忙低头道:“没什么,陛下在跟妹妹说一些宫中趣事。”
萧太后瞪了一眼赵寿,随即拉着项樱的手笑道:“这孩子毕竟还是年幼,贪玩的心思太重,没有先帝一半的沉稳持重。”
赵显本来在一边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水酒,闻言插了一句:“若是陛下现在这个年纪,就像先帝那般沉稳持重……”
他说到这里,心里也想了想赵寿变成赵睿的那副样子,随即摇头笑道:“那也太没有意思了……”
&
第一百二十章 告御状
小皇帝给陈静之敬完酒之后,仰头一饮而尽,陈静之原本是跪坐,此时已经是身体靠前,跪了下来给自己倒满了一杯水酒,仰头一饮而尽。
赵寿拉住了陈静之的手,轻声道:“父皇在位十六年,期间全赖陈相辅佐,如今朕年纪尚幼,不能亲临政事,因此这朝堂大事还要多劳陈相挂心了。”
赵寿这些话,都是萧太后让他刻意背下来的,当然显得情深意切,老丞相闻言,感动的眼泪都快流了下来,伏地叩首道:“陛下放心,先帝对老臣恩重如山,老臣未能报之以万一,先帝便大行而去,天恩浩荡,老臣也只能报之于陛下,此身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陈静之这番表忠心,也同样是情真意切,配合着他的几滴眼泪,可以算是与小皇帝打了个平手。
赵寿微微一笑,拎着酒壶从陈静之面前起身,走到大都统王象身边,给王象斟满酒之后,举杯一饮而尽。
“姑爷爷执掌禁军十余年,成康一朝几乎全赖姑爷爷护卫,如今父皇大行,朕的隆武朝,也要仰赖姑爷爷了。”
王象翻身下跪,把赵寿斟的酒双手捧起,恭恭敬敬的一饮而尽。
“承蒙先帝信任,老臣得以执掌禁军,请陛下放心,老臣但有一息尚存,临安城绝对片瓦不伤!”
赵寿伸手把王象扶了起来,微笑着跟王象说了几句话,然后负手朝着下一个目标走去。
四大辅臣,他已经笼络了三个,只剩下最后一个了。
杨吉。
赵寿脸上挂着一抹微笑,拎着酒壶朝着杨吉走去。
先前三位辅臣都得到了陛下的礼遇,让杨吉心中也有些激动,能够得到天子亲自斟酒,这是何等样的荣光想到这里,他把自己面前的酒杯里的酒倒了干净,然后正襟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候着新帝的到来。
几个人的位置隔得并不是很远,赵寿三两步就已经走到了杨吉面前,他弯下腰把杨吉身前空荡荡的酒杯斟满,正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异变陡生!
正现在杨吉左翼的一个禁军,突然越众而起,朝着赵寿所在的方向扑去。
“有刺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