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所以,只有赵显交出象征着指挥权的虎符之后,萧太后才能安下心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飞速流逝,赵显跟林青并马而行,两个人身后跟着的是,整整四万人的“右营禁军”。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着临安西门而去。

    向来身临战场都面不改色的林青,此时心跳猛然加速,他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这四万禁军,心里仍旧不是特别踏实。

    于是他小声问道:“王爷,这些人……靠谱吗”

    赵显此时心里也有些紧张,不过他决不能在外人,尤其是林青面前表露出一分半点,于是他微笑道:“林叔叔放心,他们既然能跟着咱们到了临安,就必然是听话的,这些人又不是新兵了……”

    “再者说了,他们如果不听话,岂能逃的出我大启国境……”

    如果外人听到了这两个人的对话,必然要骂他们一句失心疯,跟在两个人身后的四万人,明明都是一身白衣白甲的临安禁军,这两个人竟然说这些禁军要逃到大启境外去……

    四万右营禁军的步履整齐,看起来丝毫不像是一支新军,他们几乎个个脸色冷漠,只是静静的跟在赵显身后,显得有些可怕。

    时间到了午后,赵显跟林青终于到了临安西门口,两个人抬头就看到了临安西门前的那个高大的高台,以及高台上那个身着通天冕服的小皇帝。

    当然,还有小皇帝身边那个丰姿绰约的萧太后。

    赵显跟林青对视了一眼,然后都微微的点了点头。

    在距离高台还有一里左右的时候,林青回头下令四万右营禁军原地待命,这四万右营禁军,立刻毫无凝滞的停下脚步,同时在原地盘坐。

    &nb




第一百七十一章 爪牙
    是的,赵显从西陲一路带回临安的这四万“右营禁军”,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右营禁军,全部是由西陈的玄甲军假扮而成的。

    赵显带去西陲的五万右营禁军,本身就是生面孔,再加上萧子俊以及他麾下几百个将官,至今还被赵显关在了夔州城,所以整个临安城都没有人察觉出这批右营禁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对劲,那就是这四万个人都过分精锐了。

    要知道这只陈王府麾下的玄甲军,本身就是在整个西楚否战力靠前的军队,当年老肃王赵长恭兵锋最盛的时候,就是被这只玄甲军给挡在了函谷关以内!

    同时,这五万玄甲军老卒也是项云深留给项少阳的宝贵遗产,项少阳带着这五万玄甲军老卒还有他刚组建起来的五万玄甲军新兵去追击韩当的时候,那五万玄甲军新兵几乎死了个干净,但是这些玄甲军老卒,存活下来了近四万人!

    这就是沙场之前,百战老卒的厉害之处,他们或许未必能杀死多少敌人,但是他们永远是最难死的那一拨人!

    在夔州城的时候,赵显亲自开口跟项少阳借兵,项少阳是扭曲着脸孔,才答应下来的。

    但凡项少阳有一点拒绝赵显的余地,赵显就不可能从他手里把这只玄甲军接手过来。

    更为致命的是,赵显只是借兵,并没有把项少阳一起带到临安来,此时的西陈国主项少阳,还在陈都对着那四万真正的右营禁军发呆呢!

    借玄甲军来临安翻盘,是赵显压箱底的最后手段,他想主宰临安不假,但是在被临安断粮之前,赵显从未想过从用这种直接撕破脸皮的暴力手段来获取政权,这一切,都是被萧太后跟陈静之逼出来的。

    赵显,或者说整个肃王府势力,已经被萧太后跟陈静之逼到了墙角,退无可退!

    想到这里,赵显抬头看了一眼萧太后,目光微冷。

    萧太后被赵显的目光盯的浑身不自在,她硬着头皮微笑道:“七郎,你这番立下大功,哀家跟政事堂几位宰辅商议过了,你已经是一肩双亲王,爵位上没有什么封赏的余地了,所以朝廷准备把肃州府附近的三个州府,都封在肃王爵名下,以后肃州附近的衢州府跟信州府,都算是你的藩国了!”

    说到这里,萧太后脸上的笑意十分真诚。

    “另外,虽然世宗皇帝留下了的祖制规定藩王不准干涉藩国政事,但是七郎你功勋卓著,哀家跟陈相他们议过了,以后包括肃州府在内的三个州府的人事任命,都由肃王府说了算。”

    说句实话,这种级别的封赏,放在启国任何一个藩王身上,都已经是荣宠无限了,毕竟大启的各地藩王权力十分弱小,根本无力干涉自己藩国的军政问题,朝廷甚至一度规定藩王要定时去当地衙门点卯,可见大启的赵氏藩王,可怜到了什么地步。

    如今萧太后能说出让赵显自主藩国政事,明摆了是对赵显表达自己的歉意。

    赵显微微低下头,语气漠然:“臣奉天子诏令亲征,只不过尽人臣本分,如今托陛下鸿福侥幸取胜,也都是陛下的功德,臣不敢居功。”

    赵显这句话说出口之后,萧太后微微色变。

    这赵七想做什么,这种封赏都不要了

    但是接下来赵显的话,让这位年轻的太后娘娘放心不少。

    “臣这趟是代天子西征,臣立下的功劳不足挂齿,但是臣麾下的一众将士,个个浴血奋战,都是为大启效了死力的,还请朝廷不要忘记他们。”

    萧太后连连点头:“这个自然,哀家会跟政事堂几位宰辅尽快拿出章程,只要七郎功劳簿上有名字的,朝廷悉数按军功封赏,一个也不会漏掉。”

    赵显点头致谢,然后瞥眼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林青,继续对萧太后抱拳道:“太后娘娘,林大将军自去年江宁一战开始,再到年尾夔州一战,以及此次的大胜韩当之战,均居功甚伟,臣替林大将军请功。”

    萧太后面露难色。

    “林大将军已经是二品武官,大启肱骨,对于他的封赏,哀家一个人也拿不了主意,不如先放一放,等七郎你回肃王府歇息几日,再政事堂跟七郎你一起商议如何封赏林大将军,如何”

    赵显冷眼以对。

    “臣弟跟那些读书人没有什么好说的…”

    赵显说到这里,指了指簇拥在高台四周的临安禁军,冷笑道:“臣弟不过离开临安两个月左右,政事堂就商议出了十万禁军来迎接臣弟!这份厚礼,着实让臣弟心寒,今日就在这封赏的高台之上,还请太后娘娘定下封赏林大将军的章程,否则臣弟一个人寒心不要紧,只怕整个征西军都要跟着寒了心!”

    林青半跪了下来,低头不语。

    萧太后面带犹豫之色。



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君侧!
    见赵显缴了虎符,退下了高台,萧太后长出了一口气。

    以目前的表现来看,七郎他虽然受了委屈,但是还是尽力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并且对临安朝堂有些心灰意冷的味道。

    不过这样也好。

    虽然自此之后,临安朝堂可能失去一个可以让大启变强的王爷,但是相比起这个王爷对于自家儿子的皇位威胁程度,萧太后宁愿永不启用赵显!

    这就是人性的自私之处了,就算你赵显再强再利害,能够把大启带的再强,可如果皇位上做的人都换了,那国家再强还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里,萧太后低声叹了口气。

    她挥手唤来随侍一旁的大内官,声音低沉:“去给王象打个招呼,告诉他七郎的兵符已经没了,这十万禁军可以回禁军大营去了。”

    “还有,七郎带回来的这四万右营禁军,也算是见过战场的人了,让禁军右营留在临安的将官把他们领回右营禁军大营,不要被王象混水摸鱼了。”

    李怀看了太后娘娘一眼,随即低头,语气恭谨。

    “老奴知道了。”

    萧太后叹了口气,对着李怀轻声道:“前些日子劳烦大伴远赴西陲宣旨,辛苦大伴了。”

    李怀摇头道:“老奴跟了先帝一辈子,先帝临终前还特意嘱咐老奴,要老奴好生服侍太后娘娘跟陛下,现在老奴这身子骨,能替娘娘多办点事,也算没有辜负先帝的恩德。”

    萧太后听他说起成康帝,原本颇为兴奋的神色黯淡了一些,她也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哀家的弟弟还被七郎关在西陲的夔州城呢,劳烦大伴再从内侍监派出一批宦官,去一趟西陲,把子俊他们接回临安来。”

    “毕竟这新组建的右营禁军还要他来主持才行。”

    李怀连连点头,下去做事去了。

    此时,肃王赵宗显,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身影,而大将军林青,在接受了小皇帝的封赏之后,也悄悄退出了高台之上。

    萧太后跟小皇帝肩并站在高台之上,小皇帝出面对着“远征归来”的四万禁军夸奖了一番,然后宣布了朝廷对征西军的大致封赏,只不过小皇帝的位置距离这四万人太远,这些禁军仍旧矗立在原地,如同什么也没有听到一般。

    场面虽然有些尴尬,但是无伤大雅,萧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高台之上观礼的几个宰辅轻声道:“诸位,今日犒军已经七七八八了,哀家就先带着陛下回宫,后续的事情,还要劳烦几位宰辅操心。”

    陈静之仍旧面无表情,对着萧太后跟赵寿拱手:“老臣恭送陛下,恭送太后娘娘。”

    谢康等人,不得不随声附和。

    “恭送娘娘,恭送陛下。”

    母子二人对着几个宰辅点了点头,然后进入皇城兵马司保护的辇驾之中,摆驾回宫。

    此时,原本把这座高台包围的水泄不通的十万禁军,如同潮水一般缓缓退去,涌向了原本就在临安城外的禁军大营。

    而赵显从西陲带回来的四万“右营禁军”,还静静的等在原地,等候着下一步的指令。

    陈静之走到高台边缘出,眯着眼睛看向了远处的这四万禁军,眉头紧皱。

    “老夫总觉得,今天的事有蹊跷,赵七他绝不是什么逆来顺受的人物,他这次受了这么大委屈,居然轻描淡写的掲了过去”

    陈静之低头自嘲一笑:“老夫本以为要赔上自己这条老命,才能平息这位肃王殿下的怒火。”

    右相李宴清也微微皱着眉头。

    “陈相说的不错,今日的肃王很不对劲,居然只是摆几个脸色,就把这么大的事情掲了过去”

    这位右相大人大惑不解:“以往咱们跟他在朝堂之上吵嘴的时候,随便骂他几句,他都要啃几口回来,这一次他居然这般大气。”

    新入政事堂的陈廷玉本来一直找不到插话的机会,这会儿终于找到一个话头,这位执掌启国财政十数年的财相微微一笑:“两位宰相多心了,当年老肃王受的委屈不比如今的肃王少,不也是硬生生的咽下了反正都是他们姓赵的一家人,自然能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夺门
    千钧一发!

    原本默坐原地的四万“右营禁军”突然暴起,嘴里大吼“清君侧”,然后开始冲击皇城兵马司的官兵!

    此时他们距离皇城兵马司簇拥的萧太后母子,仅有一箭之地!以这些玄甲军精锐的速度,这个距离至多片刻之间,就可以追上!

    萧太后本来正在辇驾上,牵着小皇帝的手,跟小皇帝说着闲话,骤然听到身后大吼的“清君侧”,她身子猛地一震,回头望去,只见整整四万身着右营禁军白袍的甲士,正手提兵刃,朝着自己这边冲了过来!

    萧太后当场愣在了原地!

    怎么回事赵显的兵符都已经上交了,兵部也核实过了,天子就在近侧,这些护卫天子的禁军,怎么会,怎么敢冲击王驾!

    萧太后瞪大了眼睛,娇好的面容变成惨白色,她一眼就看到自家的那个七郎,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这些禁军中军之中,朝着自己的辇驾冲了过来!

    萧太后愣愣的转过头,看向随侍在辇驾之上的大内官李怀,声音隐隐带着颤抖。

    “大伴,这是怎么回事……”

    李怀的额头也渗出汗水,好在这位大内官跟随赵睿几十年,也算是见过不少风浪,他果断咬牙道:“娘娘,此时没有工夫计较这么多了,咱们赶紧进城要紧!”

    “只要咱们进了临安城,临安西门还有一两千十二门兵马司的官兵,加上皇城兵马司的千余人,怎么也能挡住肃王殿……”

    李怀硬生生把那个“下”字咽回肚子里去,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王象大都统的禁军尚未走远,不管肃王他意欲何为,只要咱们能拖住一个半个时辰,大局就定了!”

    萧太后惊魂未定。

    一旁的小皇帝赵寿已经反应了过来,他不顾询问自己的母后,脆生生的对着一旁皇城兵马司的都统吩咐道:“快,进城!”

    “是!”

    近千名皇城兵马司的官兵闻言,立刻呼喝起来,加快了步伐,护拥着母子二人,朝着临安西门涌去!

    此时,他们距离临安西门,不过一两里的路程,但是这短短的一两里路,却分在遥远!

    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有整整四万名脸色漠然的老卒,步履一致的追赶过来。

    反观这些皇城兵马司的官兵,拥挤之中互相推搡,甚至还踩死踩伤了不少人。

    双方的距离正在缓缓拉进!

    赵显骑在一匹枣红色的大马上,跟随者这些玄甲军精锐一起冲锋,林大将军跟他并马而行,两个人都神情肃穆。

    林青看了看玄甲军的速度,微微松了口气,恭声道:“王爷,这些玄甲军不愧是西陈的底牌,虽然大多是骑兵,但是奔行起来步伐有致,不输江宁军的步卒了!”

    赵显目光紧盯着前方的萧太后辇驾,然后回头看了看已经反应过来,慢慢回涌的左营禁军,沉声道:“在萧后进城之前,能拦下他们吗”

    林青重重点头:“皇城兵马司的官兵都是一群少爷兵,素质极差,以咱们的速度,在萧太后辇驾入城之前,咱们就可以尽数扑杀他们!”

    赵显抬头看了一眼前方紧闭的临安西城门,随即快速判断局势,果断道:“减慢速度,放萧太后他们入城!”

    “为何”

    林青在马上大惑不解。

    “咱们这是政变清君侧,若是在十数万人面前杀了萧后母子,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必须借着萧后扣开临安西门,然后借着城门把王象的禁军挡在临安城外!”

    赵显停下马匹,看着一拥而上的玄甲军,声音冷然。

    “等占了临安城,咱们就可以摆开桌子,跟那位萧太后谈一谈生意了!”
1...137138139140141...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