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不过看在帝姬心诚的份上,本王可以做主,卖你们一些雷震子。”
雷震子这东西,初现世之时着实骇人无比,就连林青这种见过大风大浪的大将,也呼之为“神物”,第一次作战的战果也惊人无比,但是用的多了,就会发现这东西弊病很多,一是射程短,基本靠人力投射,二是威力不够大,伤人或许还可以,但是基本没有致死能力。
甚至只要有经验的人,稍微规避一下要害,连致重伤的可能都不会有。
现在的启国高层里,对于火药配方自然还是最高机密,但是对于赵显第一次设计的那种雷震子,已经不算是什么机密,早在成康十五年末,齐楚两国的高层恐怕都能够人手一颗雷震子把玩了。
话说到这里,赵显嘴角露出一个嘲讽的弧度:“这就算是本王给他姜无忌一个机会,像他那样的人,如果憋死在燕京城,倒也有点可惜。”
姜无忌的才干,在姜家这一代人里头,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而且他虽然因为江宁一战被元庆帝责罚,甚至罚没了王爵,但是元庆帝仍旧对他殷切无比,就以现在的情势来看,哪怕姜璇没有任何动作,姜无忌最后承继皇位的几率也是最大的。
毕竟王爵这种东西,只是元庆帝一句话的事情而已,身为皇子,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兵权,二是圣眷。
姜无忌向来很得姜堰的喜爱,十三岁就开始在齐国的北疆掌兵,后来,这个北齐的老皇帝更是把重要无比的明镜寺交给姜无忌的胞姐姜璇,就很是能够说明问题了。
元庆帝现在始终对皇储的人选讳莫如深,导致姜家上下人心浮动,本就沉不住气的姜无忌更加心浮气躁,这才想着通过外力来争夺皇位。
本来他安安心心在燕京城装孙子,静静的等待着姜堰老死,这皇位起码有七八分可能落在他的手里,但是他现在想要搞事…
赵显嘴角露出一抹邪恶的微笑。
如果姜家的皇子因为储君的位置大打出手,甚至于在北齐境内兵变,这对于启国来说,绝对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了。
最好某个皇子在睡觉的时候,被一颗雷震子给炸上了天,那就完美了…
&nbs
第二百一十一章 心理博弈
江宁城酒楼的二楼雅间之中,姜璇凭窗而坐,淡淡的瞥了一眼楼下曹钦带来的百余名江宁军卫士,嘴角露出了一抹意味难明的微笑。
雅间门口传来曹钦低沉的声音:“帝姬殿下,曹钦求见。”
姜璇学着赵显的模样,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曹将军请进吧。”
曹钦轻轻推开木门,神色比起上一次要恭谨了不少,他的幼子曹骏已经被齐人给救出了临安城,眼下整个曹家上下百余口的身家性命,都要托付在这个齐人公主身上了。
进了房间之后,曹钦抬眼看了一眼蒙着青纱的姜璇,恭声道:“殿下,曹某已经开始慢慢撤回江宁军的斥候,用不了多久这些斥候就会全部回归江宁军大营,到时候江宁军就会变成聋子瞎子,只等大齐的淮军一到,曹某就带着亲信在营中纵火,到时候江宁军这十万人必然被大齐淮军一战而下!”
姜璇眼睛动了动,轻笑道:“曹将军好利索的手脚,此战如果能够大破江宁军,本宫奏请父皇,给你封个世袭罔替的一等侯。”
曹钦恭谨的低下头,语气恭顺:“殿下,末将不敢居功,只求殿下能够救出我曹家家小,不至于让他们落在那赵宗显手里,末将于愿足矣。”
姜璇假模假样的皱了皱眉头,然后展颜一笑:“曹将军啊,这临安城到处都是赵七手下的青皮狐狸,你又不是不知道,本宫为了救出你的幼子,已经死了十几个执镜,而且已经给赵七的人发现了马脚,再想动手,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曹钦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
而姜璇则是目不转睛的看着曹钦。
她虽然跟赵显达成了交易,但是这个交易是建立在曹钦诈降的前提下,如果可以确定曹钦是真心投齐,那么姜璇会毫不犹豫的上报元庆帝,引淮军南下伐启!
这曹钦先前说,要齐国帮忙救出他的家人,他才愿意投降,如果自己跟他说没有办法救出曹家上下,他还是愿意投降,那这曹钦就八成是赵显安排的诈降!
曹钦脸色阴晴不定,过了许久之后,这位江宁军的大将军才脸色发白,颤声问道:“帝姬…当真没有办法救出末将的家人么”
姜璇冷漠摇头:“我明镜寺埋在临安的寺人本就没有多少,再动手救人,只怕在临安的寺人死完了,你曹家人也活不了多少。”
说到这里,这位太康帝姬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轻声道:“曹将军,据本宫所知,你父母早已经不在人世,临安城里所剩不过是一些族人还有妻小……”
说到这里,姜璇语气幽幽:“等你到了我们大齐,自然有数不尽的美人做伴,给你再生出更多子嗣出来。”
“大丈夫何患无妻…”
曹钦瘫坐在椅子上,过了不知道许久之后,他才狠狠咬牙:“就……就依帝姬所说……”
姜璇脸上笑意绽放,但是心里却冷笑连连。
这个曹钦,先前还百般强调要救出他的家人才肯投降大齐,如今自己轻飘飘两句话,他就可以放弃自己满门老小,以此来看,此人如果不是薄凉到了极点,那就必然是诈降!
再说,即便这曹钦当真是要投齐,为了自己胞弟的嗣位大业,自己也不得不放弃这个很可能有毒的巨大诱饵!
心念到了此处,姜璇心里再无什么顾虑,这位明镜寺的主人脸色冷漠,对着曹钦说道:“曹将军,你再情深意切一些,本宫说不定就信了。”
说完她拍了拍手,雅间之外,刀剑之声锵然!
两三个身着麻衣的削瘦武士,从侧间破墙而入!
曹钦脸色骤然大变,他睁大了眼睛看向姜璇,大惑不解:“帝姬…”
他只说出两个字,身后短剑破空而来,曹钦狼狈不堪的一个地滚,躲开了这柄短剑,然后朝着楼下自己的亲卫长大喊:“曹焘!”
只是很可惜,他带来的百余名亲卫此时已经自顾不暇,禁军大都统林青亲自带着上百名禁军精锐,就躲在这酒楼的后院之中,已经等候了曹钦许久了!
聂依依跟两名明镜寺的掌镜,悄无声息的出现,把姜璇挡在身后,聂依依轻声道:“
第二百一十二章 曹钦的死法
此时的江宁军统共十万人,八万新兵刚刚入营不过半年工夫,剩下的两万人,都可以算是林青的旧部,本来以林青的威信,直接带着圣旨去江宁军大营宣旨,都有五六成机会可以直接拿下曹钦,只是赵显担心曹钦会垂死挣扎,用亲信害了林青,这才不惜动用禁军开赴江宁。
眼下曹钦给林青生擒,林青手里又有正儿八经的朝廷圣旨,赶到江宁军大营之后,直接把曹钦扔在营门口,此时江宁军的一众将领,虽然有大部分投靠了曹钦,但是这些人多半都是曾经的江宁军老人,也都是林青的旧部,因此接收江宁军的过程还算顺利,等到林青在禁军的千余名亲卫军赶到江宁军大营的时候,整个江宁军就彻底掌握在林青手中了。
掌控了禁军之后,林青第一时间把整个江宁军编制打乱,然后把所有的江宁军在职将官就地解职,一些仅次于曹钦的将官,更是被禁军直接锁拿,要一起解送进京,接受宗卫府审查。
“秦干戚!”
大胡子将军秦干戚跃马而出,躬身抱拳:“末将在!”
这位曾经的江宁军先锋将军,原本是被赵显留在夔州城暂领夔州兵马的,只是后来赵显把西陲的兵事都交给了他那位师兄王霜,秦干戚也就被召回了临安,仍旧跟在林青身边,辅助林青掌控禁军。
“你留在江宁,暂领江宁军,无论如何必须维持江宁稳定,维持这十万江宁军不乱,江宁一带的事宜,等本将回了临安,请示王爷之后,再做决断!”
秦干戚彪悍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恭敬抱拳:“末将遵命!”
林大将军现在是禁军大都统,不可能从临安分身,不出意外,等大将军回了临安,自己身上这“暂领”二字,就可以摘了去了。
他秦干戚虽然是江宁军老将,但是并不是原先“肃王军”一系的人,所以尽管他这两年也跟着赵显南征北战,但是品级却没有明显的提升,如果这次能坐上江宁军主将的位置,那么他就会从原先的一个四品先锋将军,一跃成为最少正三品的实权大将!
离开江宁之前,林青找到了秦干戚,嘱咐道:“老秦,替王爷好生把守江宁门户,只要你不出错,这个江宁守将的位置就逃不脱。”
“王爷他很是看中你。”
说到这里,林青拍了拍秦干戚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整个大启,目前也只有江宁军这么一支军队有整整十万人,看王爷的意思,似乎并不准备裁撤,你这个江宁主将只要做得好了,以后前途无量。”
秦干戚半弯下腰,抱拳道:“他日秦干戚若有小成,全赖大将军提携!”
“还是靠你自己。”
林青眯了眯眼睛,轻声道:“你也跟着王爷南征北战了一两年时间了,应该知晓王爷的手段,你以后主掌江宁军,就会一跃成为大启权柄最重的武将之一,但是无论你日后如何煊赫,本将有句良言相告。”
秦干戚躬身抱拳。
“大将军吩咐!”
林青语气幽幽:“不管是你,还是我,或者是主宰西陲的王霜,我们三人的权柄皆出自肃王府,出自那场临安兵变,肃王府倘若倒了,你我三人都是诛族的罪名,谁也逃不脱。”
说到这里,林青再次拍了拍秦干戚的肩膀。
“所以,无论如何,不可对肃王殿下生出二心。”
秦干戚猛然跪在地上,对着临安城方向指天发誓,郑重道:“大将军放心,末将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林青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笑呵呵的说道:“本将言尽于此,齐人奸滑,老秦你在江宁要仔细用心。”
说罢,林青翻身上马。
秦干戚躬身抱拳。
“末将恭送大将军!”
——
五万禁军开拔,动作很是缓慢,林青等人为了赶路,直接抛弃了大股部队,带着一队禁军精锐,押送着曹钦以及江宁军的一众核心将官,在第三天下午,就赶赴到了临安城下。
这时,已经是十二月的月中,距离隆武元年的新年,只有不到半个月的工夫了。
林青想也没想,直接越过了三法司衙门,把曹钦送
第二百一十三章 赵家族长
杀了曹钦之后,江宁军就彻底被赵显掌握手中,自此,启国最强大的两个边军,统统都落入了肃王府手中。
剩余的军队,也只有几个类似于姑苏大营那种半民兵性质的兵营,就算这几个大营联合起来,战斗力也超不过五万禁军,已经对赵显形不成任何威胁。
此时,临安城迎来了成康十六年的最后十天。
每到这个时候,临安朝堂的重臣们就会聚拢买一起,综算这一年的开支用度,报与户部衙门确认,然后再商议来年的用度,算是启国的会计大会。
这场朝议,以往都是由政事堂陈静之主持,户部陈廷玉来打理大小事情,成康帝赵睿高高在上,俯视着这些密密麻麻的账册,但是今年的财务会议,主持人变成了稍嫌年轻的谢康,而严靖致仕空出来的户部尚书之位,则由户部资历最老的左侍郎闻莒代掌,这位闻侍郎比起严靖要识时务的多,也是兵变之后第一批倒向肃王府的文官之一。
这场朝议,在谢康不温不火的声音之中慢慢进行,令所有重臣侧目,那位年轻的肃王殿下仍旧没有到场,因此这场在崇政殿的朝议,就显得没有了太多味道。
此时的赵显,并没有在肃王府睡大觉,他也不是不想参与崇政殿的财务会议,不过临安城里有一场更为重要的大会,远比崇政殿那场朝议要重要的多。
那就是赵家的宗族大会!
就在距离宗卫府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很是古朴的大院子,院子占地极大,在寸土寸金的清河坊里,已经大到了不合时宜的地步,不过整个临安城,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打这座大院子的主意,因为这院子的大门口,挂着宗人府三个烁金大字,经历百年仍旧熠熠生辉。
可以说,赵家一日不倒,这宗人府的金字招牌就会一日亮堂。
每年年底,赵家都会在宗人府召开一次宗族大会,就算就藩外地的藩王,也会派出一名子嗣来代替那一脉参与宗族大会,这些赵家人便聚拢在一起,或者商议一些族地的归属问题,或者商议一些藩王郡王的爵位封地问题,甚至会对某些触犯重大族规之人的处罚问题,也是在这里商量出个结果,最后由宗正领头,向族长大人,也就是当今陛下汇报,协商解决。
此时到了年底,赵家历年的宗族大会自然如期召开,宗人府宽大的正堂里,摆放了几排上百个木椅子,赵家除了就藩外地的藩王没有办法到场,但凡是在赵家辈分高一些了,威望高一些的,乃至于在宗人府有一个职司的,都坐进了宗人府里的大堂里。
其中位于最前面的十把椅子,最为醒目。
大约到了正午时分,这些一个个或者油头粉面的,或者肥头大耳的赵家宗室,都坐进了宗人府正堂里。
其中,最前面的十把椅子之中,那位退位的丹阳郡王赵成器赫然在列,
宗正赵成晋微微咳嗽了一声,轻声道:“诸位同宗,成康十六年就要过去了,大家有什么需要在宗族大会上商议的事情,不妨提出来,商议出个结果之后,老夫便会同几位宗老上报陛下,能解决的,必然与诸位同宗解决。”
这话一说完,宗人府正堂里头,顿时就吵嚷开了,有人说官府强占了他祖传的封地,也有人说某个衙内对他不敬,更有人说朝廷不公,收没了他家的公爵等等,一时之间,整个宗人府吵成了一片。
此时,已经成为九名宗老之一的赵成器微微咳嗽了一声,声音严肃:“诸位,宗人府乃我赵家太祖皇帝亲自开辟之处,还望诸位肃静!”
这老头一言不合就搬出了太祖皇帝,这些赵家人自然再没
第二百一十四章 签字!
赵家族长这个位置,虽然在有名无实,只是由历代皇帝随意挂着这个名头,但是这个名分却极为重要,别的不说,一个赵家族长的位置,就足够让赵显在法理上跟小皇帝平起平坐了。
一旦成为赵家的族长,赵显一直为人诟病的“名不正言不顺”,在名上面,就会正上许多。
赵成晋脸色阴晴不定,他身为宗人府宗正,职责就是执掌赵家宗法,宗法里定死了赵家族长只能是大启的皇帝陛下,或者说大启的皇帝陛下只能是赵家族长,这两个身份是绑死在一起的,可是这赵宗显现在居然光明正大的开始索要族长的位置了!
终于,这位宗正大人掩盖不住内心的怒火,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低吼道:“赵宗显,这里是宗人府,更是宗族大会!在座哪一个不是你的长辈你仗着自己得势,连最基本的长幼规矩都不懂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