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这一条何等厉害!

    这几乎就是要断了人的根了!

    大启这么多人,能够取中进士的,一年也就那么一两百至多两三百人,而大启的人却有千千万万,因此许多人就压根没有想过自己能考中进士,一个举人的身份,便是他们最大的目标了!

    为什么要考举人

    因为取中举人之后,就是有了功名,有了免赋的特权,只要有了这个特权,一些乡绅地主就会自动找上门来,把他们家的田地挂靠在举人门下,这样一来,不说大富大贵,举人老爷至少也是衣食无忧的。

    范进中举之后,为何这般激动,大抵就是因为如此。

    现在朝廷要取消免赋的特权了,无疑是断去了人的根基,那些对科考趋之若鹜的人,至少有一大半要失了兴致。

    他们科考,也就是为了这个免赋的举人特权而已,至于当官,官员名额才多少个,哪里有考举人来的实在

    这一条规定,谢康或者说谢家,都是最直接的利益损害者。

    要知道,谢康出身的山阴谢氏,家里有数十万亩种桑树的桑田,这些桑田中至少有一半是挂靠在谢氏一门的几个举人名下,如果赵显这条政策试行下去,山阴谢氏一年至少要搭进去几十万两银子。

    谢康面无表情的放下最后一张纸笺,抬头看向赵显,声音嘶哑:“肃王殿下,这些东西都是你一个人想出来的”

    赵显喝了口茶,摇头道:“不全是,有些是项樱帮忙整理出来的,本王今天早上看了一遍,大体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就拿来给二位看上一看。”

    说到这里,赵显看着两个宰辅阴沉的表情,不由开口笑了笑:“两位莫紧张,这只是一份草稿而已,具体怎么来,还是要我们慢慢商议。”

    谢康坐回了自己的太师椅上,也喝了口茶,声音晦涩:“肃王殿下,只这一条身负官身功名之人也要纳赋,殿下您就立刻会变成满朝文武的公敌,这事主力太大,还请殿下三思而后行。”

    高明玉脸上也罕见的出现了凝重的表情,他接着说道:“谢相所说极是,老夫知晓殿下有意改革朝廷吏治以及一些国制,但是这些新制几乎每一条都会动摇国体,殿下您手中权柄尚不稳固,此时推行这些,只怕”

     




第一章 谁算计谁?
    大启成康十六年四月,昭皇帝崩,皇太子寿即位,次年改元隆武。

    这一年,是西楚的天元二十八年,同时也是北齐的元庆十三年。

    隆武元年新春,隆武帝下诏大赦天下,并在奉贤殿大宴群臣,临安群臣俱皆到场,让冷清许久的皇城再次热闹了起来。

    这种级别的国宴,最次也是五品京官才有资格赴宴,能够参与自然是百官的荣幸,只是当临安百官悉数到场之后,却意外的发现了那个勋贵之中最上首的位置空悬无人落座,于是这些殿陛重臣纷纷变了脸色。

    在这些人确认赵显的确不会到场之后,短短半个时辰,就有数十位官员称病提前退场,于是这场酉时初开宴的国宴,到了酉时末就不得不惨淡收场,到了最后,整个奉贤殿只剩下萧太后母子还有十余个零零散散的官员。

    这些官员,应当是整个隆武朝为数不多尚且效忠皇权的忠臣了。

    小皇帝在主位上伸了个懒腰,稚声道:“今日国宴便到这里,诸位留到现在都辛苦了,都散了吧。”

    这些官员能够留下来,自然都是忠耿的性子,有些怀念先帝的老臣,见到小皇帝此时的惨淡处境,纷纷跪地垂泪道:“陛下”

    赵寿愤愤然拍了拍桌子,叫嚷道:“哭什么哭,朕今日一早就跟着礼部官员去祭天,忙活到现在,就你们几个不晓事,留到现在,早点散了去,朕早就可以回去歇息啦!”

    这些老臣闻言,各自对视一眼,纷纷摇头叹息,擦了擦眼泪,退出了奉贤殿,只留下小皇帝跟萧太后二人,在这偌大的宫殿之中,显得颇为凄凉。

    赵寿坐在主位上发了会呆,然后起身去搀扶萧太后的衣袖,轻笑道:“母后,今天忙活了一天,咱们回吧。”

    萧太后轻轻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声音平缓:“方才为什么要赶走那些还有些良心的大臣”

    赵寿笑了笑:“孩儿刚才要是多跟他们说几句话,那十来个人恐怕都没有了活路,与其这样,不如装装傻,救一救他们。”

    萧太后摇头,叹了口气:“你做的很对,只是可惜了这些忠良,此时空有一颗忠君之心,却不得不委屈了他们。”

    小皇帝神秘一笑:“母后放心,这些人的名字,孩儿都已经记下来了,此时暂且隐忍,保全住他们的性命,将来若用得到他们的时候,孩儿自然会想法子联系他们。”

    “难为你小小年纪,心思就这般缜密。”

    萧太后美目流转,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你现在,有些像你父皇的样子了。”

    母子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携手,从奉贤殿回转后宫去了。

    同样是大年初一,今年的肃王府比起往年来,不知道要热闹多少,从早上到晚上,迎来送往至少有数百人之多,搞得赵显也不耐其烦。

    偏偏这些人情往来,是赵显没有办法推掉的,以赵显现在的地位,如果他在大年初一闭门谢客,只怕会在临安城里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恐慌,甚至会让一些本就不是那么死忠的依附者离心。

    等到了傍晚时分,赵显总算有理由把这些前来采访的来宾统统请出府去,整个肃王府顿时清净了下来,赵显这才有时间跟阿绣小丫一起,包上几只饺子,有了些过年的气氛。

    赵显跟高雅儿还有阿绣等人,一起下了一大锅饺子,开口吃了半盘饺子之后,赵显挥了挥手:“雅儿,去盛一碟饺子,等会我去给王妃送过去。”

    高雅儿点了点头,一边盛饺子一边笑道:“王爷,您今天也累了,就让妾身给姐姐送去吧。”

    赵显犹豫了片刻,还是轻轻摇头:“不用,我自己去。”

    “诶。”

    高雅儿很是干脆的点了点头,认认真真的盛了一碟饺子。

    这会儿,项樱的身孕已经有了七八个月,平时都很少再出来活动了,自然也不可能出来见客,赵显亲自提着饭盒,三拐两拐的进了项樱的房门,

    此时项大公主身上裹着锦被,正躺在床上假寐,赵显把饺子放在了她的床边,轻声笑道:“懒虫,天都黑了还不起床,大年初一不许睡懒觉。”

    项樱睁开眼睛,白了赵显一眼:“这是你们启人的规矩,我们大楚才没有这么多穷讲究呢。”

    话是这么说,但是项樱还是勉强坐了起来,赵显亲自给她喂了几颗饺子,项樱吃了两三颗之后,觉得有些恶心,于是死活不愿意吃了



第二章 天下事
    小皇帝赵寿虽然聪明,但毕竟太年轻了,以他现在所能想到的手段,几乎都不会超出赵显的掌握。

    比如说这一次,赵显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连苦肉计也没有用,就让自己的几个棋子,成功取得了小皇帝的信任。

    日后,小皇帝如果想要有什么动作,必然要通过这些“忠君爱国”的属下,届时只要他轻轻一动,赵显就会通过这几颗棋子立时察觉,然后再加以反制。

    这样一来,至多经过个一次两次,小皇帝估计就再不会信任自己的身边人,哪怕当真有人想要帮他翻盘,他也是不会再信的了。

    这就是釜底抽薪。

    项樱眨了眨自己好看的眼睛,看向了赵显,感慨道:“真不知道你这个脑子怎么长的,怎么动不动就能想到害人的点子呢”

    “谁害人了”

    赵显毫无形象的翻了个白眼,轻哼道:“安插这几颗棋子只是为了防人,不是为了害人,我要是想害他们母子俩,此时他们的尸骨都凉了。”

    “那你以后到底该怎么办呢”

    项樱斜躺在赵显肩膀上,伸手握住了丈夫的一缕头发,用很轻的声音喃喃自语:“你现在的权柄,是你硬夺来的,你要是一直在这个不上不下的位置上不动,即便你一直能够制住你那个侄儿,但是咱们总有老去的一天。”

    “到时候”

    项樱拉着赵显的手,摸了摸自己鼓起来的肚皮,轻声问道:“到时候你我二人可以撒手而去,他可怎么办”

    “我知道你喜欢自在,不想像你皇兄一样,被那个龙椅拘住一辈子,可你总要为身边人考虑考虑不是”

    赵显笑了笑:“你现在说话的语气,怎么跟谢康林青他们这么像”

    从兵变以来,谢康就不止一次劝说过赵显,干脆即位登基,一步登顶,免除后患,黑脸的林青虽然没说过话,但是言辞之间也颇有劝着赵显登基的意思。

    他们两个人年纪都比赵显要大上不少,如此行为自然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要为了谢家跟林家谋,不至于让自己的子孙因为自己,被牵连,乃至杀头。

    对于谢康的建议,赵显总是笑着摆摆手,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只不过现在是项樱开口问,赵显并不想瞒她。

    项樱紧皱眉头:“不是我跟谢康他们说话像,而是整个临安城无数人都是我们这个想法,先前你不即位我还可以理解为是惧怕江宁军,可是现在江宁军也没了,所有的阻力都消失殆尽了,我不明白”

    赵显笑了笑,趴在项樱耳边轻声道:“你放心,虽然我不太可能会去做这个皇帝,以后的事情我都已经想好了,咱们的孩子不会有事,跟在我肃王府身后的那拨人,自然也不会有事。”

    项樱瞪大了眼睛:“我不信,什么计划在没实现之前,都是假的,你说给我听一听,到底是什么办法”

    赵显把头往被子里缩了缩,把目光看向了项樱高高的肚皮,然后趴在项樱耳边说了句话。

    项樱顿时眉开眼笑。

    北齐燕京城。

    太康帝姬府里,姜无忌正宗小刀削着一枚苹果,等他把苹果削的差不多了,姜璇一把夺了过去,狠狠一口啃了下去,一个苹果就这样直接去了一小半。

    “阿姐,你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姜璇理都不理姜无忌的哀鸣,而是淡淡的从袖子里取出一沓白纸,语气平静:“这是我大齐去年十二月的兵马调动,以及燕京城里一些主要的情报,你拿去看一看,希望能对你有用。”

    姜无忌目光灼灼其华看向姜璇手里的白纸,良久之后,他才艰难的咽了口口水,摇头道:“不行,这是明镜寺的消息,一旦给父皇知晓了你把明镜



第三章 被迫装逼
    大年初七,肃王府正式闭门谢客,赵显也结束了每天在家迎来送往的日子,换了一身便装,晃悠悠的走在临安大街上。

    按照朝廷的规定,从初一一直到十五的元宵节,都是休沐的日子,也就是说整个临安的官员包括那些胥吏,统统都不用上班,这样一来,这临安大街上反倒显得熙熙攘攘,格外热闹。

    赵显穿着一身云白的棉袍,负手走在热闹非凡的临安大街上,左右看了看过往行人,又掏钱买了几个大街旁的吃食,显得悠哉悠哉,肃王殿下逛了一圈之后,负手走进了一家古玩店。

    启国地处江南,崇尚文风,因此古玩瓷器这类行当在才子汇聚的临安颇为吃香,别的不说,只清河坊的一条后巷街,就有七八家古玩店,这七八家店,每一家的背后,都有一些朝廷大官或者勋贵的背景支撑,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在清河坊生存下来。

    赵显走进的这家古玩店,名字很有意思,叫“弄玉斋”,主攻玉器一类,在后巷街上颇有些名声,在清河坊居住的达官显贵们如果想要购置玉器,大部分都会来这家店里转上一转。

    店面分二层,一层摆放着一些质量普通的摆件,玉饰,或者一些精心打磨过的玉石,这些东西虽然也颇为值钱,但是碰到真正的贵人,却并不被放在眼里。

    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赵显还是第一次亲自来逛这个时代的店面,只见一件件玉器被摆放在一个个木架子上,虽然这些玉器每一件都称得上精美,但是不知为何,就是透露着一股媚俗的味道,让赵显大摇其头。

    他边走边看,体型健硕的少年赵希寸步不离的守在他的身旁,二人站在一起,让赵显像极了一个带着恶仆的富家少爷,这副模样引得在一楼看玉的一些公子小姐频频皱眉,很是嫌弃。

    赵显现在是什么身份,自然不会跟这群“小孩子”计较,他在一楼逛了一圈,没找到心怡的物事,于是挥挥手招呼了一下掌柜,声音平淡:“带我去二楼。”

    能在清河坊做掌柜的,都是精明人物,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赵显身上的云白棉袍,又看了一眼体型彪悍的赵希,心里不免把赵显分在了下乘。

    这弄玉斋虽然地处清河坊,但是别的街坊慕名而来的可不在少数,这个年轻人东张西望,身后还带着一个凶巴巴的恶仆,一副暴发户的模样,显然不是清河坊本坊人。

    想到这里,这掌柜的开口笑道:“这位公子,鄙店的二楼都是些私人物件儿,没什么好看的,您说说您要买什么,小人给您挑一件,包您满意。”

    赵显微微皱眉,但是还是开口说了话。

    “媳妇儿生辰,想买块玉送她。”

    掌柜的脸上块笑出花来了,他回头翻找了一番,最终找出了一个木盒子,摆在赵显面前,一边打开盒子,一边陪着笑脸说道:“公子您看,这块玉弥勒是清河坊里头一位大官卖给小店的,据说那位大官还是个二甲进士出身,身上有着文曲星老爷的文气呢,您把这块玉带回去给尊夫人,将来生出个小公子,必然也能够登科及第,光宗耀祖。”

    这掌柜的话说的漂亮,但是拿出手的东西却并不让人满意,一件翡翠青玉雕成的笑弥勒,雕工固然不错,但是这尊弥勒的眉心居然被镶了一圈金环当做“佛光”,青色配金色,让赵显很是不舒服。

    “不要这种,有没有雅致一点儿的,拿来看一看。”

    这名偏瘦的掌柜收起了笑脸,皮笑肉不笑的说



第四章 临安石财神
    以赵显现在的地位来言,如果不是为了逗项樱开心,他根本没有必要为了一件玉器亲自跑一趟,只要他动动手指,临安城里不知道多少人会抢着把顶尖的玉器送上门。

    说句难听些的,莫说一件玉器,就是整个弄玉斋,也当不起赵显的一句话。

    可是现在,这名弄玉斋的掌柜,居然无知到得罪自己的地步,这让赵显自己都觉得诧异无比。

    现在的临安城,还有人胆子这么大

    这名掌柜的显然被赵显的话吓得不轻,尤其听到“赵慷”两个字的时候,更让她脸皮子直抽,放下从脸上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颤声道:“这位公官爷,小人方才说错话了,这二楼虽然都是私人物件,但是有一些也是外售的,您要是想上去看,那小人这就带您上去看。”

    笑话,赵慷是谁那可是青衣卫外府的大统领,整个临安城都可以数得着的人物,听这个年轻人的口气,似乎是可以支使赵大统领的样子,且不说是不是真的,只要他认得赵大统领,就不是自己能够得罪得起的人物!
1...150151152153154...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