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你这般聪慧,不妨猜一猜,朕革去他干了十几年的差事,他为何非但不怪罪朕,还一副感恩的模样”

    这是考题了。

    赵显闭着眼睛,思索了片刻,突然灵光一闪,涩声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皇兄是在救大统领……”

    是了,赵睿此举是在给赵炳铺后路,这位成康皇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指不定哪天就要龙驭上宾,他一死,做了他十几年手中刀的赵炳能有好下场

    新君不可能再像赵睿这样信他了。

    新君年幼时赵炳还能勉强求存,一旦未来的新君想要把青衣卫这把刀攥在自己手里,赵炳就会成为新君的最大障碍。

    他赵炳只是一个孤臣,一无名望二无兵权,日后一旦站在皇帝的对立面,即便他乖乖交权,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即便新君仁慈,让他体面的交权,可他执掌十几年宗卫,得罪的人该有多少这些人会不会放过一个手无寸铁的赵炳

    这都是未知之数,只是粗略一想,就可以赵炳日后的下场,是九死一生。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了,他想让赵炳在最后几年渐渐淡出朝野上下的视线,这样才是求活之道。

    赵睿闻言大笑道:“七郎知我,了不得。”

    &nbs




第十三章 聘请
    次日,临安城皇城驿。

    临安皇城驿是总览所有进京文书以及信件的地方,由于启国的驿法严谨,驿路发达,因此即便是青衣卫有急递要送进京,也常走驿道流经皇城驿,于是这里每天一大早便会忙的不可开交,因为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各部的大人们以及青衣卫的赵统领前来催要文书。

    以往的每日辰时正准时,赵炳都会冷着脸走进皇城驿,把青衣卫送来进城的急递文书悉数带走,然后择出需要交给赵睿的部分,等到巳时初进宫,巳时正在凌虚阁里安静的等候赵睿下朝。

    十余年里,风雨无阻。

    期间有很多人来劝过这位大都统,告诉他这种小事不必事必躬亲,但是赵炳仍旧一丝不苟的做了十几年,这期间但凡是青衣卫送进京城的文书,只要是足够上达天听的事情,他赵炳是第一个看到,赵睿永远是第二个。

    其间再无第三人插手。

    赵睿正是欣赏赵炳这种性格,所以用他一用便是十几年。

    但是这一日辰时正,皇城驿的官署里却没有了赵炳的身影,总管皇城驿。有些肥胖的七品驿丞常宁紧皱眉头,疑惑道:“赵大统领病了不应该呀,他是个武人,平日里就甚少生病,再说就算病了,宗卫里总要来人领急递吧”

    整个启国的驿丞全部都是不入品级的“吏”,而非官,偶有几个大城驿站的驿丞可以拖关系侥幸入品,也是九品顶天了,这位皇城驿丞常宁是整个启国乃至整个天下唯一一个七品的驿丞。

    要知道,一县县尊也就是七品上下,足见启国何等重视驿法。

    “罢了,这种大人物的事情,由不得我常宁操心……”

    常宁晃了晃大肚子,懒洋洋的唤来两个驿卒,吩咐道:“陈振王升,你们两个去宗卫走一趟,把这两封急递送去宗卫去。”

    两个驿卒面面相觑,对视了一眼,然后问道:“大人,这宗卫在哪儿啊”

    ……

    常宁也傻了眼,宗卫所在本就不那么为人所知,赵炳又常年自取文书,一来二去,他也忘了宗卫的具体所在。

    “好像……是在宗人府左近”

    常宁有些不大确定。

    此时赵显如果在场,他就能够轻易回答上常宁的问题了。

    因为他此时就在宗卫的大本营。

    宗卫的大本营所在并不复杂,就在赵家的宗人府左手边第一座大宅子。

    这是一座极为幽深的府邸,一眼望去绝对不会比临安城的肃王府小到哪里去,如果不是大门前有两个身着青丘服的年轻人看着,赵显还以为是哪个达官贵人的宅子。

    望着牌匾上有些扭捏的“宗人府院内带刀亲卫所”几个大字,赵显长出了一口浊气,闷声问道:“这谁写的……跟本王的字都有的一拼了。”

    给赵显带路的那名青衣卫是他在江宁的老熟人赵慷,闻言面如土色,回头颤声道:“王爷……这牌匾是太祖他老人家的……亲笔。”

    草……原来是老祖宗的字啊。

    赵显讪笑两声,夸道:“原来是太祖他老人家的题字,端的是气象万千,本王近日觉得才自己书法有所长进,但是今日比起太祖他老人家,本王果然还是差的很远呐~”

    一番违心的话被赵显面不改色的说了出来,他脸不红心不跳,迈步走进了宗卫府的大门。

    甫一走进这座大宅子,赵显才觉得这宅子的异常之处,站在外面丝毫看不出异象,但是一进大门,就可以感觉到里面一股阴森的气息,让赵显有些不寒而栗。

    他一把拉过赵慷,问道:“你们这里…怎么阴森森的,是不是不干净”

    他天生怕鬼,心里有些慌张。

    赵慷跟赵显是在江宁军中一起共过生死的,闻言郑重回答道:“王爷……诏狱就在宗卫府的后面,那里面死了些人…因此院子里有些阴森也不奇怪。”

    嗬……

    赵显有些懵了,合着启国的“诏狱”的的确确是一个监狱的名字

    按照他前世的理解,所谓诏狱,原来是指由圣上亲自下诏捉拿的案犯,这种人被押进大牢里,就被称之为诏狱。

    演变到明朝的时候,厂卫都是天子亲军,因此厂卫拿的人等同于天子下诏,于是乎大明处处皆是诏狱。

    这种制度是明之自创,不衷古制。

    临安的青衣卫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天子亲军,因此青衣卫也有诏狱之权。

    “临安城的诏狱,就在这宅子后头”

    赵慷咧嘴一笑:“王爷,临



上架了!!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应该就会上架……爆发是肯定会爆发的,五章起步吧。

    说句老实话,作者本人并不是什么历史系毕业的,充其量也就是个历史爱好者,之所以不写历史朝代而选择架空,也是怕挨骂。

    即便是架空历史,也很费心思,这本书我写的很用心,一些细节部分都是查了很多遍的,大的硬伤应该是没有,小一些的还请各位看官海涵……

    说实话,这本书成绩很差,成绩差的原因很单纯的是因为自己写的不好,也怪不到谁。

    既然上架了,肯定是要求一下订阅的,我知道上架之后会有一大部分读者流失到盗版网站,这是无可避免



第十四章 区别(第一更)
    赵炳犹豫了片刻,对着赵显抱拳道:“王爷,陛下已经让卑职退了,卑职如果继续留在宗卫,他会不会不高兴”

    赵显微微阖眼,轻声道:“咱们换个地方说话”

    赵炳凛然抱拳,走在头前带路。

    “王爷,我们去大统领班房。”

    赵显负着双手,慢悠悠的跟在赵炳身后,至于其他十个统领,则是愣在原地,不敢动弹。

    宗卫的大统领班房在正堂左边第一间,也是赵炳办公了十几年的地方,平日里除非他喊人进来,否则这里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来。

    进了班房之后,赵炳给赵显倒了杯茶,恭声道:“请王爷解惑。”

    他今年才不到四十岁,虽然心中明白卸职是救命之举,但是真要让一个壮年汉子突然清心寡欲放下一切权力,哪有这么容易

    所以他心中对留在宗卫,还是有一些意动的。

    赵显老实不客气的坐在了大统领的位置上,轻声道:“皇兄之所以让本王代了你大统领之职,无非是想给本王一些资本,顺便把你从这场漩涡里摘出去。”

    “此事赵宗显原本是不想插手的,无奈圣命难违,只好替了大统领的位置。”

    “但是本王对这宗卫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贸然接手,只怕宗卫至少要瘫痪一段时间,才能重新发挥作用。”

    赵显抿了口茶,继续说道:“那不如这样,明面上朝廷大可以宣称我赵宗显是宗卫大统领,一切的刀枪剑雨,本王替你抗下,大统领你仍旧留在宗卫府,就当是帮着本王打理这个烂摊子。”

    “从此之后,你赵炳的名字会从名单里抹除,你只需要站在暗处,所做的事情跟以前一样,需要露面的时候呼唤本王一声就好,如何”

    赵炳愕然道:“王爷……当真无心权势宗卫府虽然人不多,但是有诏狱之权,眼线密布天下,王爷一旦把这把刀握在手里……”

    “本王要这把刀做什么……”

    赵显撇了撇嘴:“原先本王就对这个宗卫府不感兴趣,是被皇兄硬生生按在这个位置上的,如今我同意替你挡刀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赵炳大惑不解,这个世界上还有人主动要求被架空权力的

    赵炳自然想不通,只要赵睿活着一日,这个青衣卫的最终话事人就永远不是什么大统领,所谓的大统领只能是老二而已。

    对于赵显来说,与其把心思花费在青衣卫上,不如腾出功夫做更多的事情。

    老子是穿越者,有能耐拯救万民,为什么要跟你们在这种阴晦的地方勾心斗角

    思忖了半晌,赵炳缓缓下跪:“赵炳愿为大统领驱策,替大统领打理宗卫府俗事。”

    赵显洒然一笑,把他扶了起来,刻意板着脸说道:“副统领这是什么话,什么叫为本王打理宗卫府咱们都是替陛下做事,应该是替陛下打理宗卫府才是。”

    赵炳恭声称是。

    呵呵,皇兄一日不死,这宗卫府大统领的位置就没有多大意义,不管是谁都是给皇兄做工而已,有朝一日皇兄…龙驭上宾,看你赵炳是倒向新君,还是倒向本王

    赵睿的身子情况在临安已经是一个越来越公开的秘密了,看情况也就是这两年而已,赵显不得不为以后考虑。

    “好了,副统领,你这个职分本王会尽快上报宫里,以后你仍旧在这个班房里上班,本王会把赵慷带在身边,宗卫府里有什么大事找我,你们可以联系他。”

    赵炳抱拳道:“如此,多谢王爷。”

    赵显拍了拍这个汉子的肩膀,笑道:“来都来了,副统领带本王见识见识宗卫府顺便也给本王介绍一下宗卫府的情况,毕竟领了一个大统领的身份,总要心里有数才是。”

    赵炳恭敬道:“我带王爷走一走宗卫府。”

    两个人在宗卫府里足足逛了半日,赵显才对这个名满临安的青衣卫衙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首先是青衣卫下属的天干十卫。

    宗卫府天干十卫的统领,每个人的名字都极为简单,全部都是用天干命名,从甲乙丙丁一直到庚辛壬癸,都是以天干的名字做自己的代号。

    比如说前任大统领赵炳之前就是丙字卫的统领,名为赵丙,升为大统领之后不得不更改名字,于是把“丙”字加了一个偏旁,变成了赵炳。

    这其中还有一些细密的职责划分。

    甲字卫,乙字卫负责临安事务。

    &n



第十五章 找上门来(第二更)
    朝廷给赵显封官的圣旨在第二天就从尚书台颁布了下来,封赵显为宗卫大统领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个工部侍郎的官职。

    这个工部侍郎的官职是赵显跟赵睿沟通的结果,作为自己替赵炳背黑锅的补偿。

    赵显本人的想法是,只要自己手下有了一大批工部匠人,就自然可以尽快的把后世一些能用的东西搬到这个时代来。

    这道圣旨在尚书台几乎毫无阻碍的就颁发了出来,倒不是政事堂的几个宰相对此毫无意见,而是因为这道圣旨没有什么毛病可以挑。

    首先,宗卫的任免与朝廷无关,与政事堂更无关,可以算作是赵家的家事,政事堂是不能在这件事情上置喙的。

    他们能说话的,就只有那个工部右侍郎的位置,工部左侍郎老迈,这道圣旨是赐工部左侍郎卢克己告老致仕,顺便进原工部右侍郎柴浩为左侍郎,然后才把赵显封为右侍郎。

    这个右侍郎的位置不过是三品官,而且还只是工部的第三把手,赵显出征江宁的时候,身上就已经带着一品大将军的武职,让他去做一个三品官,已经是委屈他了。

    因此,政事堂对此事并没有什么意见。

    接到圣旨之后,赵显就上了奏章称病,说自己箭伤未愈,朝廷特意恩准他三个月之后再行上任。

    其实赵显左肩上的伤口,不说好的七七八八,但是经过御医们的精心调养,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如果不是项家兄妹加剧了伤势,赵显的伤口估计已经痊愈了。

    他之所以告病在家,很大原因是因为……天气太热了。

    他的想法是在工部造一些炉子,研究怎么冶铁,炼钢,顺便造出纯净玻璃去别的国家骗骗钱,但是这七月天实在是太过炎热,赵显准备天气凉爽一些再去。

    反正现在国无外患,也用不着太急。

    回到家中之后,赵显跟项樱商量了一些最近发生的事情,得知赵显把青衣卫拱手让人之后,项樱有些不解:“据我所知,这宗卫乃是启国规模最大的暗部之一,如果能把它握在自己手里,你以后的路子会好走很多,为什么……”

    “为什么撒手不管”

    赵显眯了眯眼:“我本就不想沾染这种部门,是被逼到这个大统领的位置上的,这还是赵炳贪权,否则我很难跳脱出来。”

    “如果我被困在宗卫府里,以后就得行走在阴暗之中,在暗处走的久了,没什么好下场。”

    “好在赵炳舍不得宗卫之中熏天的权势,皇兄他也没有强行把我留在宗卫里,否则我还真的很难跳脱出来。”

    赵显用右手把吊着左手的布条缓缓解了下来,略微活动了一下,只剩下一些轻微的疼痛,赵显轻笑道:“临安城里的太医还挺厉害,我这胳膊好的七七八八了。”
1...4647484950...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