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哼,咱们家四年前定然发生了天大的事情。”

    项樱眯了眯好看的眼睛,轻声道:“迟早有一天,本宫要查个明白。”

    ——

    第二天清晨,天刚刚见亮的时候,一队青衣汉子护着一辆马车,从南城门进入了肃州城,随后直奔肃王府而来。

    马车走的并不快,而是十分平稳,车里是两个女子,其中一个女子面色跟白纸一般,半躺在马车里,另一名女子在一旁照料,不时给她喂一些吃的。

    马车从肃王府后门,直接进入了肃王府宅院之中,赵显亲自出面,把马车里的一对女子迎了进去。

    那面色苍白的女子半睡半醒之间,看到了赵显的脸,被吓的颤了颤,右肩的伤口随之传来撕裂般的疼痛,她咬牙忍住,恨恨的看了一眼赵显。

    这女子,自然就是被破甲箭重伤的女刺客钟璃了。

    赵显叹了口气,心里竟然觉得这个女刺客有些可怜。

    破甲箭还是太狠了些,根本不是一个女子吃得住的,钟璃能捡回一条性命,全靠医术顶尖的丁神医日夜照料。

    “钟姑娘她如何了”

    丁灵丹低眉道:“血气亏损,而且那一箭伤到了她的肩骨,至少要休养半年。”

    赵显点头:“那这半年,就让钟姑娘在肃王府休养吧,这个地方,那些牛鬼蛇神不敢找上门来。”

    他口中的牛鬼蛇神,就是明教。

    明教在金大侠的笔下,教中都是一些奇侠,那是因为那个社会背景是元末,那些造反的自然都成了




第二十三章 见见有钱人
    转眼间,时间到了二月份,地处江南的肃州府迎来了第一缕春风,府城里的人们许多都脱下了厚重的棉衣,换成了春衣。

    寒冬过去,显庆街上也热闹了起来,一大早上,许多小吃摊已经在街道两边一溜排开,在初春的早上,冒着腾腾热气。

    赵显就坐在显庆街的街头上,带着阿绣小丫还有许久不曾出门的项樱,坐在路边的小凳子上。

    项樱的侍女小青,也站在项樱的身后,不同于阿绣小丫她们敢跟赵显同桌,出身宫女的小青,向来很是恪守规矩。

    此时,她正左右打量着这条熙熙攘攘的显庆街。

    她跟项樱两个人,到了肃州府之后,就一直在肃王府里“宅着”,就连小青也很少出门。

    赵显等人的木桌上,是几个木制的碟子,里面放了几个茶叶蛋,面前的木碗里是冒着白气的面片汤,赵显端着木碗,大快朵颐。

    茶叶蛋松花蛋这类的后世小吃,还是去年赵显写给琴姑娘,让她挣钱用的,当时琴姑娘肃州府里开了两个小食店,生意一度很是红火,就连赵显的几个女学生,也半途“辍学”,去那两家小食店里帮忙去了。

    不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惊人的,没过多久,这几样制作工艺并不复杂的小吃,就被外人给摸熟吃透,现在虽然没有流传天下,但是在这肃州府里,已经是随处可见了。

    这不,就连赵显以前常吃的面片汤摊子上,也开始贩卖茶叶蛋了。

    项樱看着桌子上带着乌黑酱汁的茶叶蛋,又转脸看了看吃的正香的赵显,微微皱起了眉头。

    “此物…黑呼呼的…能吃”

    正在与面片汤奋斗的赵显闻言翻了个白眼。

    这就是赵显与项樱的区别了。

    他们俩的性格虽然合得来,但是毕竟出身不同,赵显前世只是一个普通的社会底层人员,常年在街头厮混,尽管现在成了一国藩王,但是他完全没有继承自己前身的记忆,也就是说,他更多的还是那个小市民心态。

    而项樱就不同了,她母亲虽然不得宠,但是却是正儿八经的“妃”,从品级上来看并不低,她本人也是经过皇室系统教育出来的正儿八经的贵族。

    项樱比赵显贵气,而赵显比她接地气。

    换作以前,让项樱一大早跟一帮子平民一起,坐在街边上吃早点,那是不可想象的。

    项樱见赵显不搭理自己,只能自己用筷子在黑乎乎的茶叶蛋上夹下一小块,放进嘴里尝了尝味道,随即点了点头:“是比寻常的白水鸡子有味道些。”

    她转脸对身后的小青说道:“小青,你去问一下此物的做法,或者把这摊主请进王府去,让他以后专门给王府做这……”

    她不知道这东西的名字,于是转脸着看了看小吃摊的招牌,继续说道:“茶叶蛋。”

    赵显“噗”的一声笑了出来。

    一口面片汤险些喷到桌子上。

    项樱有些嫌弃的撇了撇嘴:“你笑什么”

    阿绣也忍着笑,在一旁解释道:“王妃您不知道,这茶叶蛋本就是少爷他发明出来的,就连肃州府里的两家小食店,也有少爷他的干股呢。”

    项樱“哦”了一声。

    随即她想起了什么,微笑说道:“阿绣,咱们府上没了长辈,你以后就不要喊他少爷了,喊王爷要好一些。”

    阿绣吐了吐舌头:“以前喊习惯了,奴婢以后改口。”

    此时赵显终于把一碗面片汤消灭干净,喝完了最后一口汤之后,他揉了揉自己的肚子:“舒服。”

    吃相文雅的项樱,斜视了他一眼:“不成体统。”

    赵显拍了拍阿绣的小脑袋,笑道:“别听她的,以后继续喊少爷,咱们自己家人,什么王爷不王爷的。”

    他前世的梦想,就是能够有一天,戴着和大墨镜,领着一帮狗腿子,被人一口一个少爷叫着。

    然后再走到大街上调戏良家妇女。

    这辈子一不小心超越了那个目标,以他王爷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再做那种掉身份的事情。

    不过,被人叫“少爷”还是很爽的。

    项樱总算吃完了一颗茶叶蛋,抬头看了一眼赵显,轻声道:“你最近,似乎心情很好”

    废话,我心情当然好,因为宗卫府改姓赵了!

    不对,貌似宗卫府一直都是姓赵的。

    赵显微微一笑:“为夫最近占了个大便宜,不过现在不能跟你说,以后再告诉你。”

    项樱也不追问,只是低哼道:“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就坐在这里吃饭,北齐的姜家人跟本宫的娘家人恨不能把你碎尸万段!你坐在这里,只要有人爬到高楼上,一根弩箭,你就死了。”

    &nb



第二十四章 指路
    这位脸上蒙着白纱的白家女子,名叫白芷若。

    不同于李源谢呈等人,是替父辈打理生意,年纪轻轻的白芷若,已经全盘接掌了白家的生意,是名副其实的白家掌门人。

    说起来,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白家,原本只是通州府城里一个最普通的商户,以前是靠倒卖生丝,赚了一些银子。

    大约十年前,当时已经五十七岁的中书令杨吉,纳了白家上一代年纪最小的千金为妾,白家这才抱上了大腿。

    倒不是说杨吉有多么宠爱这位白家小姐,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杨吉需要有人替他赚钱,白家需要有送替他们在朝堂上撑腰。

    **,一拍即合。

    在江南地区,做什么生意的都有,但是要说挣钱,再也没有比丝绸买卖更挣钱的行当了。

    于是乎,短短三年时间,白家就从一文不名的小商户,变成了江南两浙地带,生意做的最大的绸商。

    好景不长,白家上一代的家长撒手人寰,两代人中间,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掌舵,各地拥有上百家布行的白家竟亏损了两三年时间,让杨相大为不满。

    后来还是那位远在临安的白夫人寄信回来,把自己的侄女儿,也就是年仅十六七岁的白芷若,推上了白家掌舵人的位置。

    如今,白家在白芷若手里,已经运转了接近三年时间,扭亏为盈不说,而且把织造局的皇商买卖,占去了四成左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龙头。

    因此,在场众人当中,数这位年纪最轻的女子,说话分量最重。

    李源谢呈等人,尽管可以做主,但是事后还要向家里人说明情况,而白芷若,完全可以一言而决。

    她说完这句话,看向了谢家的谢呈,轻声道:“谢尚书也入了政事堂,成为了大启宰相,此事之后,小妹会跟曹织造商谈,把织造局的买卖,再分给谢家一成。”

    此话一出,在场其余三人都变了脸色,织造局的生意不可能凭空多出来,谢家多挣钱,其余三家人就要少挣钱。

    李源脸皮抽了抽,但是没有多说什么。

    他的族叔李宴清,幼年求学之时,过的并不好,早年李家的主脉也不是很看得起这位穷酸旁支,一直到后来,李宴清金榜高中,成为探花郎,更是在朝堂上平步青云,李家才舔着脸,搭上了这位右相的线。

    毕竟同姓同宗,李宴清也需要银钱经营自己的势力,于是捏着鼻子,伸出了自己的大腿。

    只是情分毕竟不深,李家平日里做事往往战战兢兢,比起白家来,底气都有些不足。

    谢呈年纪大一些,城府也比李源深沉,他苦笑道:“此时谈这事还言之过早,还是等我们应付完肃王殿下之后再说吧。”

    张若谦暗自苦笑。

    四家之中,数张家朝堂上的势力最弱,这些年他跟他爹花了不知道多少银子,也只是挣到了一些人情,比起另外三家,要差的远了。

    平时里,织造局的皇商订单,数他们张家拿到的最少,利润最薄。

    而且,在利益分配上,他竟然插不上一句话。

    想到这里,张若谦想起了一年前跟他一起在揽月楼喝酒的那个落魄世子,当时他随手送了一千两银子给他。

    现在想来,如果自己当初给了他一万两甚至更多,现在分蛋糕的时候,他就能站在张家身后,成为张家的靠山了吧

    “少爷,肃王殿下…就要到正门了。”

    一个张家的心腹走进了后院,在张若谦面前躬身。

    张若谦摆了摆手:“知道了,去开中门。”

    他转身对着另外三个年轻人说道:“肃王殿下来了,诸位是跟小弟一起去迎一迎,还是在这里等”

    白芷若低声道:“这是张府,我们去迎人,不合适吧”

    李源也深以为然。

    谢呈二话不说,从石凳上起身,叹道:“我与肃王殿下沾着亲,既然他知晓我在这里,那我不出去见他,说不过去。”

    说着他毫不犹豫,起身朝着张府前门走去。

    白芷若跟李源对视了一眼,也各自起身,朝着前门走去。

    这个谢呈,与我们不是一条心。”

    白芷若心里暗暗思忖。

    ——

    张府门口几百米的地方,赵慷领着十几个青衣卫开路,少年赵希站在赵显的身侧,小心戒备着左右。

    项樱跟在赵显身边,慢慢走向张府大门,她抬头看了看门户高大的张府,轻声问道:“这个张是四大绸商的那个张吗”

    赵显笑着点头。

    “你不是说,暂且不理他们么怎么,又想着赶紧扫清江南隐患,让你那位皇兄开心开心”

    项樱有些不高兴了。

    在她心里,自己这个夫君别的都还好,就是太愚忠了一些,成康十五年一年时间南征北战不说,眼下终于可以歇息一段时间了,偏偏不安生,整日里想的还是替赵家做事。

    赵显领着他,一边朝着张府大门走去,一边摇头道:“



第二十五章 要钱
    赵显话音刚落,白芷若眉头就皱了起来,她清脆的声音在正堂响起:“肃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等一没有得罪殿下,而没有触犯国法,这“死路”一说,从何而来”

    听到她的话,赵显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只是自顾自的说道:“江南织税并江南织造局进项,从成康七年的九百多万两,到去年不到四百万两,这其中原因,诸位身在其中,不想与朝廷解释解释么”

    成康七年,也就是九年前,正是白家开始崛起的时候,当时白谢两家争夺江南绸商龙头的位置,斗的不可开交,反而把那一年织造局的收入,带到了一个巅峰。

    从成康七年开始,织造局送进皇宫的银子就一年比一年少,到去年开始,加上江南这些绸商的商税并拢,不过三百七十万两。

    白芷若见赵显不理自己,气的低哼一声,重新坐了下来,不再说话。

    坐在右首第二位的李源起身拱手道:“肃王爷,您是天潢贵胄,生来贵不可言,自然不晓得咱们这些低贱买卖的情况,这每一门行当都有好年有坏年,您不能拿成康七年的事情,来与当下比较。”

    “你的意思是说,成康七年是好年,现在是坏年了”

    赵显抿了一口茶,淡然道:“李公子,你可能不了解本王是做什么的,说句难听些的话,只要本王想知道,你今天穿的什么底裤,底裤的颜色,都会出现在本王案头。”

    说到这里,他瞥眼看了一眼白芷若,微笑道:“就连白小姐你,也是……”

    这句话是纯粹的调戏了,白芷若的脸色瞬间涨红,豁然站了起来,冷声道:“肃王殿下,你身为宗室,自己不要脸面,也要顾忌皇室的脸面吧”

    一旁的项樱咳嗽了一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咳,本王只是打个比方。”

    赵显轻笑道:“白小姐何必这么激动”

    白芷若被气的直喘粗气,胸脯随着呼吸起伏不定。

    何必这么激动

    笑话,本姑娘云英未嫁之身,你都直接提到底裤颜色了,要不是你身份摆在这里,本姑娘把你丢到白家后花园当花肥!
1...9293949596...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