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他皱了皱眉头:“还信众百万,意图谋反”

    赵慷恭声回话:“回陛下,这南明教的确已经死灰复燃了,邪异的厉害,卑职护卫了王爷一路,亲眼所见,王爷路过瑶山城之时,满城尽是暴民,手持利器,意图对王爷不利,后来还是凭借雷震子之威,卑职等才制服那些刁民,后经搜查,每户人家家中,都供奉着南明教的大明尊王。”

    “后来咱们大伙儿到了肃州府之后,那些南明教徒更是意图行刺王爷,王府门口就有一名无辜女子血染当场,王爷大为气愤,所以才让卑职来京城请旨,要替陛下扫清这些邪教余孽。”

    “这些人为何跟七郎过不去”

    赵慷低声道:“想来是十一年前,老肃王种下的仇恨,这些人恢复元气之后,自然想着找老肃王的后人复仇。”

    十一年前,赵长恭带着三千肃王卫的最后一次行动,并没有经过朝廷同意,等到三千肃王卫横扫了整个南明教之后,朝廷才反应过来,不过那时已经无可奈何了。

    朝野上下也只当做是老肃王在京城受了气,拿那些可怜的南明教徒发泄。

    赵睿“哦”了一声,语气平淡:“老七信里的意思,是要朕准他调动姑苏大营的兵马”

    姑苏城,是启国的重城之一,仅次于江宁城,而且位于大启的腹部,所以在姑苏城外,也有一支兵马,只有不到两万人的编制,这队人马也不是什么精锐,平日里最大的作用是用来肃清山贼以及平乱。

    作用大体跟后世的防暴部队类似。

    这支军队的历史并不长,是在成康八年,江南闹山贼,匪患严重,成康皇帝咬牙建起来的军队。

    “区区一窝邪教,至于动用两万人”

    赵慷叩首道:“陛下有所不知,邪教人数众多,而且都是分散在各地,这个南明教光分舵就有十个,还有三十六个坛口,极为繁复,正因为如此,才能潜伏十余年不为人所知,眼下王爷虽然捉住了他们的跟脚,但是仅凭着宗卫府无法一网打尽,还需要大队人马帮忙收尾。”

    “这样啊。”

    赵睿摸了摸自己的短须,咳嗽了一声:“邪教蛊惑百姓,图谋不轨,居然还意图谋害国朝亲王,莫说七郎生气,就是朕也不能容它。”

    成康帝思索了片刻,终于开口说话。

    “据老七信中所说,这些邪教众势力颇广,又多是些江湖汉子,身手甚佳,那姑苏大营里头又没什么精锐,都是些“富贵兵”,派姑苏大营去,恐怕会误了老七的事。”

    赵睿阖上了眼睛,轻声道:“这样罢,朕从临安禁军之中抽出一万,借给七郎,好让他一举荡平这个南明教。”

    &n




第三十五章 通州
    通州城勉强算得上是一个港口城,因为江南第一绸商白家就住在城东的原因,通州港每天都熙熙攘攘,只白家一家丝坊里头运出来的绸布,就足够养活码头上不知道多少苦命人。

    白家的大宅子座落在通州城的安义坊,距离通州港很是有一段距离,大约隔了四五个街坊,那儿算得上是通州城的富人区,凡是住在其中的,非富即贵。

    在安义坊门口的安义街,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通州城最繁华的街道,每日里从天色蒙蒙亮开始,一直到日落西山,安义街上的喧哗声才会收敛下来。

    大约是在成康十五年的六月份,在安义街的街头跟街尾,悄无声息的开起了两家小食店,这两家小食店卖的吃食,都是通州府以前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

    有一种金黄色的长条面食,还有被卤的极为入味的鸡子,以及包拢在石灰里头的透明鸡子。

    开始大家伙见都没见过,后来吃得多了,见到店家挂起来的招牌,才知道这几样东西分别叫做油条,茶叶蛋以及松花蛋。

    不止如此,这家店还有许多新奇的吃食,这些东西既新鲜又美味,没过多久就进入了安义坊里头各位富人的餐桌,这两家小食店也因此发了一笔横财。

    时光如梭,转眼间这两家小食店已经开了个月,这一天正是阳光明媚的三月天,随着一声声鸡叫,笼罩在烟雨之中的安义坊慢慢苏醒过来,安义坊里头各大宅子的家丁或者丫鬟开始陆陆续续的出门,到两家小食店里购买早点。

    这种情况,在通州府已经持续了半年左右。

    当然,也有喜动的老爷公子们,坐在安义街的路边,夹着油条就着小食店里的蛋花汤,吃的不亦乐乎。

    人群之中,几个穿着布衣的外地汉子也坐在路边的矮桌上,这几个汉子人高马大,手边还摆着几把兵刃,看起来食量颇大,吃完了两三碟油条之后,犹自拍着桌子,叫嚷道:“店家,再上一些油条上来!”

    那小食店里头,足足两三个油锅翻滚,都在烹炸油条,但是仍然供不应求,那掌柜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人,闻言一边催促几个帮厨动作快一点,一边朝着外头说道:“莫急,莫急,稍等等就好。”

    “告诉你,哥几个可是替衙门做事的,吃过早饭,还得去衙门报道,误了衙门老爷的大事,须饶你不得!”

    旁边汉子的同伴附和道:“正是,误了爷们的大事,把你这小店给砸了!”

    几个大汉虽然是外地口音,但是看起来很是蛮横,不停的拍着桌子,一副要砸场子的模样。

    那掌柜的也来了脾气,走到店门口,掐着腰对外面冷笑:“几个外地汉不晓得厉害,你们是给哪个衙门做事的让衙门的官差来砸一砸小店试试!”

    “不怕告诉你们这些外乡人,就算是府尊的衙门,也不敢砸我这小店!”

    几个汉子听这掌柜的语气嚣张,互相对视一眼,都有些底气不足,气哼哼的坐了下来,气闷道:“你快些上吃食,哥几个饭量大。”

    掌柜的不屑一笑,转身回了店里催促伙计去了。

    几个大汉愤愤不平的坐了下来,随手拉过一个正在排队的本地人,在桌子上排了十几个铜钱,大声问道:“这店家什么来路不过一个小食店而已,这般嚣张,连我等这种替衙门办差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那本地人是安义坊李家的一个家丁,正在给主家排队买早点,他素来有眼色,上下打量了一遍这几个大汉,心中就明白了个大概。

    这几个汉子大抵是从外地来的,接了衙门的巡捕文书,帮着衙门巡捕匪寇的,所以才口口声声说什么替衙门办事,扯大旗而已。

    这家丁眼珠子转了转,随手把桌子上的十来个铜钱收进了衣袖里,坐下来说道:“几位大哥是外地人吧”

    “不错,我等是豫州人。”

    “那就难怪了,几位大哥从外地来,不晓得其中利害,这家小食店虽然店面不大,但是后面的东家可就厉害了。”

    “什么东家,连官府也不放在眼里”一个大汉皱眉问道。

    “还能是谁”

    家丁瞥了一眼四周,低声说道:“当然是咱们通州的白家了,白家可是京城杨相



第三十六章 闹事
    临安城距离肃州府并不算太远,满打满算不过四百里的路程,即便大军行动没有单人快马来的迅捷,但是三天时间也足够这一万禁军开到肃州城下了。

    不过赵显并没有让他们进城,而是吩咐统兵的萧姓将军带着这一万人,在苍凉山脚下扎营。

    这一万人刚刚驻扎下来,一名银甲将军就从营帐之中跃马而出,只带着两三个亲卫,朝着肃州城方向去了。

    这银甲将军进了城,直奔肃王府而去,不过片刻时候,就在王府门前住马,他勒住缰绳,极为敏捷的翻身下马,随手把缰绳递给身边的亲兵之后,朝着肃王府门前的老仆抱拳,声音清朗:“临安萧子俊,奉旨拜见肃王爷。”

    守门的老黄抬头一看,自己面前站着一个极为俊俏的银甲后生,愣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慌忙推开中门,说道:“萧将军请,我家王爷事先吩咐过了,若是萧将军来了,就直接请进去。”

    亲王府的中门,可不是随便就能开的身份次一些的,便只能从侧门进府,而肃王府毫不犹豫的大开中门,则是因为这个年轻人的身份不凡。

    这位萧子俊,今年刚满二十八岁,乃是当今皇后萧皇后的胞弟,十足真金的大启国舅爷。

    这位萧国舅自小习武,在他十八岁,也就是成康六年就被安排进了禁军,十年之内平步青云,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禁军大都统的十五个都统之一,麾下整整一万禁军。

    不管是身份还是履历,他都算得上是成康帝心腹之中的心腹。

    换句话说,这位萧国舅,是赵睿安排给自己儿子的防身武器,是当做未来统率临安十五万禁军的大都统来培养的。

    同时,为了防止外戚做大,平衡萧家的势力,整个朝堂之中,再无一个高居崇政殿的萧姓文官,整个萧族之中,官位最大的文官就是那位肃州府尊萧安民了。

    萧子俊犹豫了一番,还是点了点头,跟着老黄踏进了肃王府,老黄急冲冲的跑在前头,一边把萧子俊往正堂引,一边给旁边的丫鬟打着手势,让她们去通知王爷。

    好在肃王府门庭深重,等到老黄带着这位国舅爷走到正堂的时候,赵显已经等在那里,对着这位年轻的都统大人轻轻拱手。

    “肃王府杂事,劳累国舅爷带着禁军跑一趟了。”

    萧子俊颇为恭谨的行礼道:“王爷客气了,您是大将军,卑职只是禁军里头的一个都统,您直接呼唤卑职名字就行。”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赵显抽空瞥眼看了看这位国舅爷,只见这位萧国舅面如冠玉,年近而立之年看面相不过二十三四岁,如果不是蓄了短须,说他十七八岁也是有人信得。

    赵显拉着他进了正堂,两个人分主次坐下,坐定之后,赵显微笑道:“长公主她身子不舒服,就没让她出来见贵客,还请萧都统不要见怪。”

    本来以萧子俊的身份,项樱是该出来见一见他,不过项樱对启国朝堂的人没有太多好感,所以不愿意出来见人。

    “岂敢。”

    萧子俊低头道:“卑职此来,是奉了陛下命令,前来辅助肃王殿下剿灭明教,这些繁文缛节,萧某一介武夫,丝毫不在意的。”

    “好,早听说萧国舅英武飒爽,办事干脆利落,一见之下,果然不凡。”

    赵显挥了挥手,门口的阿绣递过来一份名单,赵显把名单摊在了萧子俊身前,轻声道:“萧都统请看,这是本王麾下青衣卫收揽到的消息,我大启七道一百余府,宗卫府都已经搜查了一遍,共找出了疑似南明邪教的窝点四十余个,还要跟萧都统坐下来好生谋划一下,如何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将这四十多个窝点一网打尽。”

    萧子俊这一句前来,奉的是密诏,行军之时也是昼伏夜出,掩藏身形,尽管这一万禁军步卒不可能完全不被人发现,但是就目前来说,南明教应该还不知晓禁军的到来,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咬南明教一个口子。

    萧子俊接过赵显手里的地图,在地图上标红点的地方看了看,皱眉说道:“这些匪寇窝点,星罗密布,就算卑职这些禁军足够把他们统统围起来,但是想要摸进这些城池里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日。”

    一万人化整为零,愤然进四十多个府城县城甚至是山寨里头,嫡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事情。

    赵显点头称是:“因此,才要跟萧都统好好商议才是。”

    两个人坐了下来,围住那张地图开始商量起如何布兵,赵显虽然没有学过兵法,但是他经历过的大仗不少,对启国的排兵并不陌生,因此倒也能插得上话。

    两个人聊了一会,老黄迈步走了进来,轻声说道:“王爷,揽月楼那边来人了。”

    赵显正说的痛快,被打断之后有些不悦的皱了皱眉:“谁啊”

    &nb



第三十七章 我替你杀他们!
    这妇人明显不是常人,她不仅步履稳健,而且速度奇怪,在距离赵显两三步的距离亮出匕首,仅仅一个刹那,就冲到赵显身前,手中匕首狠狠朝着赵显胸口捅去。

    这个惊变让赵显身边的几个青衣卫都陡然变色,一直跟随在赵显身旁的少年赵希,腰间青丘刀骤然出鞘,但是这妇人已经近在咫尺,哪里还来得及

    千钧一发之际,赵显练了大半年十段锦的身体即时反应了过来,他朝着左后方踏了一步,这妇人匕首如同附骨之蛆,跟了上来,电光火石之间,把赵显右手臂的蟒袍划出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口子之中隐现血迹。

    “保护王爷!”

    这时候,赵慷才反应过来,嘶声大吼,少年赵希青丘刀已经出鞘,正准备朝着这妇人砍去,站在赵显身边不远的萧子俊腰间长剑已经递了过来。

    他的佩剑不同于民间的木柄剑,是禁军将领特有的战剑,通体都是百炼钢打造,这钢剑一剑刺在妇人身前,逼得她不得不后退一步,随即毫不犹豫拦腰斩向了这名中年妇人。

    剑刃即将斩在妇人身上的时候,萧子俊翻转剑身,剑身平平拍在了这刺客身上,骤然大力之下,这妇人被他一剑横扫了出去,蜷缩在地上抽搐不已。

    如果不是萧子俊临时转动剑身,这妇人已经被他拦腰斩断!

    等他这一剑出完,少年赵希的青丘刀才堪堪递了过来,倒不是赵希身手弱了,而是他站在赵显身后,看不清前方情况,身处赵显左边的萧子俊,则可以把这妇人一览无余的看在眼里,所以才能出剑快上一筹。

    已经躲到安全地带的赵显,诧异的看了这个国舅爷一眼,没想到这位出身广陵萧家的国舅爷,会有这么好的身手!

    萧家可是读书世家啊。

    赵希一刀斩空,脸色变得通红,他怒哼一声,从背上取下神臂弩,手臂发力上弦,头也不抬的朝着另一个中年男子射去。

    那男人被几个青衣卫盯住,动也没有动一下,被一只破甲箭钉在了地上,一箭毙命。

    赵慷等人围住赵显,失声道:“王爷!”

    赵显右臂的伤口虽然不深,只有一道浅浅的伤口,但是那凶器呈幽蓝色,明显被涂了毒,说不定还是什么见血封喉的剧毒。

    萧子俊当机立断,拔出铁剑。

    “让开!”

    他对着赵慷等人厉喝。

    赵慷回头,见这位禁军都统面色冷冽,提着剑竟是要朝着赵显肩头砍去,意图砍下赵显的右臂。

    “萧都统,你要做什么!”

    少年赵希默不作声,拔刀拦在萧子俊身前。

    萧子俊厉声道:“那妇人匕首上有剧毒,现在壮士断腕尤未晚也,稍迟片刻,王爷他性命堪忧!”

    赵希冷笑一声,持刀半步不让。

    赵显额头有些发晕,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右臂,默默叹了口气:“国舅爷莫慌,如果本王运气不错的话,这毒本王应该是见过的。”
1...96979899100...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