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卧房里头,项樱双眼通红,显然是一夜未睡。
赵显把早饭放到了床边,摸了摸她的脑袋,笑呵呵的说道:“没睡啊”
项樱定定的看着他:“你大半夜出门,让我怎么睡得着”
赵显咬了一口包子,一边咀嚼一边说话:“不是跟你说了吗,我得去见一见先登营中的那帮叔伯,不然这事办不成。”
“本来这事不该这么鬼鬼祟祟的,但是现在临安那边的态度太过扑朔迷离,所以我才要小心一些,这事完全没有什么危险,就算给人发现了也没什么关系,咱们肃王府原先就有一卫私兵,只不过后来解散了而已。”
他说的云淡风轻,项樱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低哼道:“你欺负我不懂赵家的规矩你们赵家是有规定,亲王可以有一卫三千人的私兵,但是从三世皇帝以来,除了你父亲他建起了肃王卫,可还有另外一个藩王敢当真豢养私兵”
大启三世皇帝,年号圣武,史称圣武皇帝,庙号也是武帝。
圣武年间,大启各地统共是十一个藩王起兵造反,被圣武皇帝带兵亲征,一个一个打服,后来圣武皇帝就立下了死规矩,赵氏藩王从此有王爵而不能养兵,有藩国而不能自治。
从那以后,尽管藩王名义上可以养三千私兵,但是为了防止朝廷猜忌,再也没有任何一个赵家藩王敢养超过一百人的私兵了。
赵长恭是唯一的例外。
当时北齐八皇子姜无忌跟赵显说,在大启做王爷有什么意思,去齐楚两国做王爷才是真王爷,便是说的这个事情。
同为藩王,赵显这个肃王跟西楚的那位“陈王”,在权柄上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赵显递了一个包子给她,笑呵呵的说道:“无碍的,为夫做事你放心,什么时候出过岔子了”
项樱看也不看赵显递过来的包子,皱着眉头显得忧心忡忡,然后她低声的叹了口气:“早知道回启国之后,还要成天提心吊胆,去年你还不如答应父皇的要求,把雷震子给他,咱们在大楚一样当王爷,总比在启国天天担心被人砍头要强。”
赵显皱了皱眉头,有些不高兴了。
“我姓赵。”
他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身上竟然有了一些威势,项樱自知失言,有些心虚的轻哼道:“凶什么凶,不就打个比方吗,你在我府上要逃出郢都的时
第三十二章 生气了
“卑职无能,未曾追到那个行凶的贼人,请王爷降罪。”
王府门前的事情发生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这队长脸色苍白的跪在了赵显面前,他肩膀上给人看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染红了前襟。
赵显连忙把他扶了起来,安置在椅子上,转脸对一旁的阿绣说道:“快去把丁神医请来!”
丁灵丹现在客居在肃王府,勉强算得上是肃王府的“家庭医生”。
不多时,丁灵丹拎着一个药箱,出现在了这个小小的偏厅里头,她蹲下身子查看了一下这名队长的伤口,眉头皱了起来。
“对方的兵器有毒。”
她说的很笃定。
“能治好吗”
“能。”
赵显微微舒了口气,如果不明不白的,自己死了一个亲信,那就没处说理去了。
丁灵丹不慌不忙的打开药箱,从里头翻出一个药瓶子出来,倒出一粒乌黑的药丸,碾碎了涂在了这名队长的伤口上。
这边丁灵丹在治伤,赵显也不好打扰,他站在外厅,手上拿了一块锦帕,眼神复杂。
这块锦帕正是当初琴姑娘让自己给她题诗的那一块,锦帕上面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还清晰可见。
死去的那个女子,身份也已经确认了,是距离显庆街不远的揽月楼的丫鬟秀儿。
上次赵显去揽月楼的时候,跟在琴姑娘身边的丫鬟就是秀儿,秀儿并不是南明教的人,只是揽月楼里一个普普通通的丫头,琴姑娘在揽月楼“驻唱”的时候,她帮忙照顾琴姑娘而已。
满打满算,她跟在琴姑娘身边,也就一年出头。
看情况,她是为了给琴姑娘传信,给人躲在暗处一箭射死了。
项樱伸头看了看这个锦帕一眼,一双美丽的丹凤眼中隐现杀气:“这是你送给那个琴姑娘的锦帕吧”
“不是。”
赵显轻声道:“锦帕一直就是她的,不过我在上头写了几个字而已。”
“这个琴姑娘,贼心不死啊,上次在那个小县城大半夜来找你不说,现在又派丫鬟来送信物给你。”
“可是那丫鬟死了。”
赵显微微皱眉:“那丫鬟不是南明教的人,来替琴姑娘送信,然后口信没送到,被人一箭杀了。”
“我想不明白的是,就算这是一出为了取信于我的苦肉计,南明教那帮人至少也该让这个秀儿见到我,告诉我消息之后再动手杀人才是。”
他打开除了自己那首诗之外别无任何笔迹的锦帕,眉头深锁。
项樱在一旁插嘴。
“应该是明教的人要对你下手,你那位相好的派人来报信,然后消息走漏,报信的人给明教的人杀了。”
赵显喃喃自语:“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这丫鬟还有这个被人砍了一刀的汉子,都是明教的人动的手!”
说话的不是项樱,而是丁神医。
已经给那名队长处理完伤势,正在擦拭手上血迹的丁灵丹突然开口,说完这句话之后她还低声嘲讽了一句:“你们这些吃山珍海味的人,想事情总喜欢多想几个弯子,把问题想的复杂。”
见她忙活完了,赵显也不忙问她为何这么肯定是南明教人所为,而是连忙去看了看那名受伤中毒的队长,只见他已经昏睡了过去,脸上的阴郁已经慢慢散去,面色重新变得红润起来,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了。
这丁丫头的医术这么厉害
给别人疗毒都不用对症下药,直接用解毒灵丹的吗
赵显带着疑惑把赵慷喊了过来,指着这昏睡过去的队长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赵慷轻声道:“叫苏克,与卑职一同进的宗卫府,现在是甲字卫的队长,身手比卑职还要好上不少,所以这次特意带上了他。”
“哦,外姓的宗卫”
宗卫府里头,不姓赵的宗卫,还能做上宗卫府队长的,并不多。
要知道,宗卫府正规编制,分成十个卫,每卫才三百人,一个队就三十人了。
赵慷补充道:“他是定边将军的后嗣。”
苏定边的后人
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赵显不知道多少次听到苏定边的大名,这个相貌普通的汉子,竟然是他的后人。
赵显轻声道:“他还行,回临安之后给他升一级。”
队长再升一级,就是副统领了。
“是。”
赵慷眯了眯眼睛,知道自家王爷是想要把苏克拉拢进自己的势力集团里头了。
解决了苏克的问题,赵显转头看向了丁灵丹,轻声问道:“丁神医为何这般笃定,是明教的人杀人灭口”
丁灵丹心情有些低落,她自嘲一笑:“因为这毒是我炼的。”
&nb
第三十三章 成康帝的日常
因为肃亲王的一封奏章,给朝廷带来了六百万两银子,于是在二月初十,户部衙门派了一位郎中,三四个户部主事连同大小三十四位户部官员,风风火火的去四大家族收账去了。
不仅如此,朝廷还派了五千禁军跟随,美名其曰“押送税银”,大有一副不给钱就地满门抄斩的气势,政事堂五位宰相有三位都脸色铁青,但是却毫无办法。
在这些户部官员出发的当天,户部衙门就被各大衙门给挤的水泄不通,这些衙门的目的很简单,也很单纯。
那就是要钱。
兵部要在江宁募兵,填充林青带去西陲三万江宁军的亏空,开口就是三百万两银子,那位被尚书大人派去要钱的兵部侍郎刚刚开口,就被其它衙门的官员死死盯住,大有要一起上打死这个孽障的意思。
其他衙门的理由也各有千秋,礼部要修缮各地贡院,准备成康十七年的新科,要银子五十万两。工部要给修缮那座陛下惦记许久的太浮宫,开口便是一百五十万两
吏部准备给地方官涨俸禄,刑部要翻新案卷,大理寺要……
就连赵显麾下的宗卫府,也象征性的派去了两个统领要钱,理由是青丘服该换春装了……
整整一个上午,户部衙门硬是挤的走不动人,这些衣袍上绣着各种飞禽的文官老爷,此时都使尽了吃奶的力气,要在这笔银子里头分一杯羹。
乌泱泱的活像一群见了肉的苍蝇。
户部尚书陈廷玉焦头烂额,一大早就逃出了户部衙门,跑到了皇帝陛下面前诉苦。
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衣服被挤的皱巴巴的,跪在凌虚阁里头,一脸苦相。
赵睿放下手里的朱笔,笑呵呵的看了他一眼:“怎么了,朕的陈大财神,你不是刚发了笔横财吗,怎么愁眉苦脸的”
“李怀,给老大人搬把凳子来。”
陈廷玉坐在凳子上唉声叹气:“陛下,您给肃王爷递个话吧,就说这笔银子我们户部不要了。”
赵睿愣了愣。
“谁不知道你户部陈大人是出了名的貔貅,只进不出,怎么今天大发慈悲,看到银子没胃口了”
赵睿皱眉问道:“难不成朕的国库已经富到了这个地步,连六百万两银子都不看在眼里了”
说到这里,成康皇帝眉开眼笑:“要不这样,你陈大人看不上眼,这笔钱就纳进内帑,如何”
“我的陛下哟。”
老陈大人苦着脸说道:“今日一大早,户部才派了人下去收这笔税银,等到方才下了早朝,老臣回去一看,各司衙门报上来的银子已经近千万两,算起来,老臣还亏了四百万两!”
“这才刚刚开年,去年的烂账刚刚算完,今年的税收还没有着落,老臣哪里去给他们找四百万两银子您要是不管一管,这户部堂官臣就没法干了……”
赵睿闻言,哈哈一笑:“这帮贼厮,怎么比盗匪还狠一些,人家盗匪还只抢银钱,他们倒好,钱还在江南四大绸商家里呢,这帮人就来户部要钱来了。”
赵显一口气送来这么一大笔银子,已经可以填补去年两场战争落下的亏空,因此赵睿心情不错,跟这位陈尚书开着玩笑。
陈廷玉抖了抖花白的胡须,正色道:“陛下,老臣大致看了看,把几个关键的衙门跟您说一说,您点了头,老臣才好安排这笔银子。”
赵睿放下朱笔,半躺在龙椅上,用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闭目道:“你说。”
陈廷玉清了清嗓子,说道:“兵部要银三百万两,说是林将军带着三万江宁军西征了,咱们大启北边防御空虚,要在江宁那边募兵,以免北齐的淮军缓过劲来,入侵江宁。”
赵睿皱了皱眉,轻声道:“准了,给刘大勤二百万两。”
兵部跟户部一直是赵睿的亲信衙门,对于自己的亲信,这位成康帝向来大方。
“礼部要修缮各地贡院,以备明年科考……”
“明年……科考……”
赵睿喃喃自语了几句,随即自嘲一笑:“是了,明年又该春闱了,不知道朕还看不看的见……”
“圣人学问要紧,准了。”
“工部衙门……”
“不准。”
“刑部……”
“不准。”
……
陈尚书的记性很好,他只是会户部衙门看了一眼,就把各个衙门要钱的数目以及用途记在了脑子里,一一向赵睿禀报。
&n
第三十四章 阎王蛋
李怀恭声回话:“最近的奏章是三天前的,这两天还没有消息。”
赵睿皱眉:“给他还有赵炳传话,让他们紧密监督各大藩王,再让宗卫府多派些人到西陲江陵去,朕要知道江陵那边的详细动向。”
“奴婢知道了。”
李怀轻叹了一声,转身去了。
与西楚大太监毕甲一样,这位南启大太监也是东宫潜邸出身,不过他要比赵睿的年纪大的多,李怀进东宫那年,已经十七八岁了,当时的赵睿不过四五岁而已。
从那时起,李怀就跟在赵睿身边,一转眼三十年了。
三十年来,他这个奴婢只是略微有了一些白发,而当初那个四五岁的小皇子,竟是快要老死了……
等到下午时分,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一人三马,飞奔进了临安城门,这人进了临安城之后,直奔皇宫而去。
大半个时辰之后,他跪在了凌虚阁里头,恭恭敬敬的给赵睿磕头:“陛下,卑职奉肃王爷之命,给陛下送来密信。”
赵睿瞥了他一眼,轻声道:“你叫什么名字”
“卑职赵慷。”
“哦,原来你就是赵慷。”
赵睿一边展开密信,一边抬头瞥了赵慷一眼,没来由的说了一句:“你弟弟很不错。”
赵慷沉声回话:“谢陛下夸奖。”
说话的工夫,赵睿已经把信封全部展开,他瞥眼看完之后,对赵慷问道:“这个南明教不是在十来年前就被肃王叔带兵灭了吗,这十来年一直悄无声息,怎么突然就冒头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