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有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醉深梦思
    陈璘对陈瀚部将夜战误杀百余明军将士详细解释,更是对自己留下近万大军驻守东瀛也做出解释,陈瀚虽建立海东国,但东瀛各地时有反叛,言及陈瀚给予驻军将士领地土地,更对大书特书陈瀚忠于大明之心。

    朱翊钧仔细逐字看完陈璘上奏奏书,深感惊叹道:“想不到此番南路征倭大军一波三折,最后才攻灭丰臣秀吉,实乃天佑我大明,锦衣卫渡海潜入倭国刺探军情,分化瓦解倭队,功不可没。

    朱翊钧对张诚的不查奏报颇为不满道:“张诚这狗东西是如何办事的”随即看向一旁胖胖的陈矩吩咐道:“陈矩”

    陈矩忙拜服听命道:“奴婢在”

    “朕命你坐镇锦衣卫给朕查清此事”朱翊钧对张诚也不完全信任,倒是对一向本分忠厚的陈矩很是放心。

    陈矩一脸为难道:“万岁爷,奴婢没有查过案子啊。”

    朱翊钧颇有不悦道:“朕又不是让你去查,你给朕坐镇督促锦衣卫即可。”

    “奴婢遵命”陈矩硬着头皮领旨,万岁爷已开始对张诚心生不满,张诚如今是越来越嚣张跋扈了。

    张诚在宫中权倾一时,已经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张诚有文化,经常引经据典规谏皇帝朱翊钧,或暗地讥骂,无所顾忌,自以为查抄张居正家产有功,皇帝朱翊钧也对其也忌惮三分,张诚权势滔天,直追冯保。




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
    陈瀚派遣驻京使者沈惟敬、胡祥及三十六名护卫在北京城不断与朝中重臣建立人脉关系,陈瀚指示沈惟敬、胡祥在正东坊靠近天坛北面的正阳门大街南面沿街花重金购卖一块地建起一座宽大的四合院,成为台海游击将军府驻京办事处。

    台海游击将军府驻京办事处分前后两院,前院为驻京使者及随从住所,后院成为西洋商行在北京城的专卖商铺,售卖各种从西洋、南洋、东洋贩运进京的奇珍异宝,最畅销当属玻璃制品,各种鲸鱼加工产品以及高丽参、东珠、皮毛。

    闲来无事的沈惟敬也在京城做起了大买卖,主要是为西洋商行与大明全国各地商人牵线搭桥,台海游击将军府驻京办事处在沈惟敬经营下逐渐发展成北京城中的商贸中心,各地商人纷涌而至,前院成了双方洽谈生意买卖竞标场所。

    礼部尚书罗万化正坐着马车从礼部衙门出正阳门沿着正阳门大街赶来台海游击将军府驻京办事处交涉,刚进入台海游击将军府驻京办事处所在街巷,见街巷中停满了蜂拥而至的商人马车,就差没将街巷堵死。

    赶车的老车夫忙禀道:“老爷,前方街巷中停放马车太多了,怕是过不去啊。”

    罗万化掀开车帘看着一片车水马龙的台海游击将军府驻京办事处外街巷,忙吩咐道:“停车,速去让海东国驻京使者出来相迎。”

    “是”随行护卫中年将领忙领命带着六名士兵朝着已改名为海东国使馆的宽大四合院大门赶来。

    海东国使馆外值守的六名将士见前来了一大批官兵,值守班头忙询问道:“这里是海东国使馆,不知将军前来所为何事”

    为首明军将领道:“我等奉命前来告知海东国驻京使者,礼部尚书罗大人前来,请海东国驻京使者速速出来相迎。”

    “请稍等”值守班头忙进前院中去禀报

    没过多久,一袭青衣直身的沈惟敬带着几名护卫士兵出来相迎,见罗万化的马车被堵住进不来,甚是不满道:“这都是谁的马车,还不快赶走,竟敢挡了尚书大人车驾,真是岂有此理。”

    跟着出来的一众商人闻言忙陪着笑脸道:“尊使大人息怒,我等这就将马车赶走。”

    一众商人忙朝着随从大呼道:“还不快将马车赶走,快快快。”

    大街上的马车迅速赶走一空,沈惟敬恭迎着罗万化的车驾前来:“海东国副使沈惟敬恭迎罗尚书莅临海东国使馆”

    “海东国使馆”罗万化刚走下马车,抬头看着刚换上的崭新匾额看向沈惟敬吩咐道:“老夫有要事与副使交涉”

    沈惟敬忙恭请道:“尚书大人快请进使馆”

    罗万化忙带着随从将士大步流星进入海东国使馆,看着宽大的使馆四合院前院中摆满了满目琳琅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展示竞标货物,罗万化也听说过台海游击将军府驻京办事处成了一伙商人大宗买卖聚集地,果真如此啊。

    一墙之隔的后院更是人声鼎沸,西洋商行专卖商铺堪称购物城,生意火爆,货架上摆满了海外奇珍异宝,各种货物应有尽有,西洋商行专卖商铺成为京城人及进京官民必来游览购买货物的首选之地。

    罗万化也去西洋商行专卖商铺游览购买过奇珍异宝,尤其是老花镜格外畅销,基本上满朝文武重臣上了年纪的都订购有老花镜。罗万化在沈惟敬引领下进海东国使馆前院大堂中,端坐上方左侧。

    倭国侍女忙为罗万化沏茶、斟茶,罗万化的目光被一袭和服娇小玲珑的倭女吸引,随即又被一名朝鲜侍女吸引,整个海东国使馆内可真是包罗万象啊,还有力大无比善于奔跑的昆仑奴守卫,专门对付京城中的城狐社鼠捣乱偷窃。

    沈惟敬端坐上方右侧看向罗万化问道:“不知尚书大人前来有何事交涉”

    罗万化看向一脸透着狡黠的沈惟敬道:“本官前来传达朝廷廷议,朝鲜已定,命陈瀚速退兵朝鲜,朝廷将会册封陈瀚海东国王,命陈瀚世镇东瀛,着海东国使臣尽快给朝廷回复。”

    沈惟敬前日已接到主公陈瀚开国称王建立海东国紧急情报,昨日朝鲜两班ang大臣还来海东国使馆外抗议捣乱,幸得被九门提督派兵阻止,海东国使馆护卫将士保持克制没有对朝鲜两班ang大臣大打出手。

    “尚书大人,这恐有不妥吧。”沈惟敬接到全权正使何崇奇指示要求自己与礼部接洽,海东国使馆被朝鲜两班文武上门来捣乱,自己也没来得及与礼部接洽,哪知礼部尚书罗万化亲自登门传达大明朝廷廷议,却提出要海东国放弃朝鲜。

    罗万化老脸一沉不满道:“有何不妥,朝鲜乃我大明藩国,朝鲜既已平定,陈瀚自当撤兵,为朝鲜复国。”

    沈惟敬辩解道:“朝鲜已亡,况朝鲜北部为建州努尔哈赤所占,我海东大军乃是从倭寇手中攻取疆土,与朝鲜何关。”

    罗万化怒斥道:“分明就是强词夺理,我大明朝廷已决定为朝鲜复国,汝不过是副使,岂能为陈瀚做主,还是速告知尔正使,让尔正使速至我礼部禀明交涉。”

    “尚书大人,此事恐需要些时日,我等海东使臣已需派使团官员回国向殿下禀明此事,由殿下定夺。”大明朝廷提出为朝鲜复国,且态度坚决要求海东大军退出朝鲜,沈惟敬决定拖延时日。

    罗万化随即起身道:“先让尔正使给朝廷明确答复,再做决定吧。”随即道:“告辞”

    “尚书大人慢走”沈惟敬忙送罗万化出大堂来,一直送到前院大门口,目送罗万化上马车。

    沈惟敬忙朝着身边犹如鬼魅般冒出来的胡祥问道:“何正使到了哪里”

    胡祥回道:“刚接到禀报,何正使以至通州,正欲进京,征倭总兵陈璘要求何正使一同进京献俘阙下。”

    沈惟敬当即朝着一名使馆人员吩咐道:“马上准备马车,我要在天黑之前赶到通州亲自面见何正使。”

    “是”使馆人员忙去准备马车

    沈惟敬看向胡祥叮嘱道:“胡校尉守好使馆,那帮gaobang恐怕还会上门来捣乱。”

    胡祥保证道:“沈副使放心,gaobang若敢再来捣乱,必不会让他们有好果子吃。”

    “必须克制,不得杀人。”沈惟敬吩咐道:“可以让与我们往来紧密的商人们帮忙收拾gaobang”

    “明白”胡祥看着沈惟敬匆忙上了马车离去

    京城东大门通州城内,何崇奇率五千海东国使团、随从海商队伍同陈璘五千余征倭明军将士进京,被礼部郎中曾凤仪安排在通州城中等候,同时接受礼部官员教授觐见献俘阙下礼仪安排。

    随行两千余海东海商及其随从雇佣内河船只经运河运送货物至通州城中,海东海商纷纷开始与汇聚通州的商人做起生意,将贩运来的高丽参、倭刀、皮毛等货物出售给大明商人,再从大明商人手中购买所需货物。

    陈瀚一统朝鲜、东瀛,海上商贸更加活跃起来,东瀛商人同朝鲜商人的商路也在进一步扩大,不少商人开始跟随东洋商行的步伐远渡重洋贩运货物往来,完全融入到陈瀚刚建立的海东国之中,海东国大力支持规范商业政策得到商人们踊跃支持。

    通州城随着大批海东国商人贩运货物的到来更加热闹起来,海东国庞大使团队伍进京朝贡更是吸引通州军民目光,海东国将士军纪严明,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海东将士更是出手阔绰,每人至少都带有十几两银子。

    海东国使团大军大营大帐中,刚从京城匆忙赶来的沈惟敬忙向一身戎装的何崇奇见礼道:“下官沈惟敬拜见何正使”

    沈惟敬对何崇奇的第一映像是精明能干,会办事,何崇奇能成为出使大明为全权正使,必然是不会是庸碌之人。

    “沈副使免礼,请坐。”

    “谢何正使”

    端坐上位的何崇奇看向左下方正喝着热茶暖和身子的沈惟敬问道:“沈副使匆忙赶来,有何要事”

    “禀何副使,此番进京朝觐天子,请求封贡贸易一事已有变故。”沈惟敬忙起身禀道:“礼部尚书罗万化亲自赶来我海东使馆传达朝廷廷议,要求殿下撤兵朝鲜,大明朝廷决定为朝鲜复国,朝鲜两班ang文武还上门捣乱。”

    “岂有此理”何崇奇当即气得不轻,怒道:“大明君臣真以为我海东国还怕了他们不成”

    沈惟敬忙看向何崇奇问道:“不知殿下可有指示,当如何应对”

    “殿下命你我尽量与大明朝廷达成封贡贸易,如今看来怕是不成了。”何崇奇颇为不满道:“看来只能使用第二套方略了”

    沈惟敬忙追问道:“是何方略”

    “不惜动用武力,迫使大明朝廷接受封贡贸易。”

    “啊”沈惟敬闻言大惊,忙劝道:“万不可如此,我海东国新立,国内恐怕还尚未稳定,何况我海东国与大明同宗同源,且能与大明交兵。”随即建议道:“下官以为,我们可采取拖延之计。”

    何崇奇盯着被主公称为奸诈狡黠的沈惟敬果然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忙追问道:“如何拖延”

    “下官已向礼部尚书罗万化表明派随行使团官员回国禀明殿下尚需时日,我们只能尽量拖延住大明朝廷,殿下才能尽快稳定国内局势,待国内局势稳定后,朝鲜百姓心向我海东国,木已成舟,大明朝廷将会如同唐朝放弃百济一样只得放弃为朝鲜复国,则大事可成。”

    “果真是妙计啊”何崇奇拍手称赞道:“我等当速派人回国禀明殿下,殿下必会重赏沈副使,沈副使果真是外交奇才,堪比张仪啊。”

    “何副使廖赞,下官愧不敢当。”沈惟敬对自己满腹才华得以施展深感自得,如此一来可避免海东与大明兵戎相见,自己回国后必能得殿下重用。

    何崇奇带着海东使团进京前往正阳门内大明门东面的礼部衙门递上拜帖,向亲自接见的礼部尚书罗万化请求准许海东国封贡贸易。

    罗万化欣然接纳何崇奇递上的请求称臣封贡贸易奏书,更是替皇帝朱翊钧表态接受海东国称臣封贡。罗万化提出要求海东国撤兵朝鲜,为朝鲜复国。何崇奇已出使使臣,不能做主,表示已派官员回国禀明国王陈瀚,以此为由拖延时日。

    罗万化也只好上报阁臣、皇帝,大明朝廷接受何崇奇提出需等海东王陈瀚派使团官员赶来方才敢回复大明朝廷,朝鲜ang君臣得知海东国正使已派使团官员回国向海东国王陈瀚禀明撤兵朝鲜,打算为朝鲜复国,也消停下来。



第三三五章 篡权夺位
    陈瀚与努尔哈赤达成停战议和后,努尔哈赤撤兵北上惠山镇。沈有容率五万大军随后接收咸兴府,命赵有麟率东洋水师第二编队搭载李旦三千大军沿咸镜道东海岸接收咸镜道沿海州郡县。

    努尔哈赤撤退之时下令将咸镜南道及咸镜北道沿海人口强制性北迁至建州领地内,不下二十万人口被迫拖家带口在寒风中北迁。沈有容率五万大军接收到咸镜南道及咸镜北道一片人烟稀少的沿海地区。

    郭国安奉命率两千海东军驻守咸兴府,李旦奉命率三千大军驻守镜城,咸镜边备使元均也随后赶来在,率三千大军镇守端川、吉州一带。

    李旦在赵有麟率东洋水师第二编队配合下向北开拓沿海疆土,与东海野人地区的木阳河卫永明城{海参崴}连成一片,陈瀚决心将整个鲸海纳入海东国内海,并命李旦、赵有麟在东海野人部落招募数千勇士操练成军作战。

    沈有容率四万大军从咸镜南道南下赶来开城府向陈瀚汇报咸镜道军政事务,言及咸镜道人口大量被努尔哈赤强行北迁,需得移民镇守。

    陈瀚对努尔哈赤钻双方签署的《朝鲜停战协议》空子甚是不悦,也只能隐忍下来,当前首要任务是维持海东国刚征服平定的东瀛、朝鲜稳定。

    陈瀚下令军政两院将从大明北方逃亡出海至平壤府的大批汉人百姓迁徙六万人口安置在咸兴府、元山府平原地区及镜城府,同时将大量移民安置到开城、汉城各府县,加强对朝鲜核心地区统治。

    同时制定朝鲜、东瀛相互制衡政策,开始对朝鲜东瀛两地军民人口进行较大规模对向迁徙,三万东瀛籍将士驻守朝鲜半岛各府县镇守,海东朝廷颁布政令,一人在军,全家随往,给予迁徙军民优惠待遇,每户不下五十亩田地。

    又从朝鲜半岛各府县迁徙十五万军民安置于东瀛各府县,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期间俘虏十余万朝鲜人口至东瀛,朝鲜籍军民在日本达到三十余万,成为海东国加强在东瀛地区统治的有力保障。

    陈瀚在朝鲜半岛南北两大营及北方边境部署六万余大军,同时还有两万府兵、民兵,共计八万大军。

    陈瀚率九万大军从开城府兵分两路南下,陈瀚随陆启航率领的南洋水师编队从汉江口出海南下,沿海府县官员纷纷赶来觐见,陈瀚对各府县官员作出指示,要求安置流民,尽快在来年恢复生产,各府县要做到自给自足。

    何崇奇命沈惟敬留驻大明北京海东国使馆与明廷交涉,何崇奇率东洋水师第三编队渡海赶回国,与南下的陆启航水师编队汇合,两支水师编队抵达釜山府,同陈阿信东海水师第一编队搭载九万大军将士及数万百姓渡海至北都九州城。

    北都九州城随着营建步伐加快,王宫主殿已修建完工。大量豪族、富商、大户纷纷按照朝廷颁布政令迁徙至北都九州城、中都台海城,九州城内二十四坊,宅邸融合东瀛、朝鲜、大明建筑修建。城北门外两坊都在加快修建宅邸、仓储。

    九州城外码头也在逐渐扩大,来自东瀛、朝鲜、大明、台海、北海各地的大批船只接憧而至,在九州城北码头两坊展开商贸往来,九州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陈瀚营建北都城后,迅速繁华起来。

    九州府、柳川府百姓纷纷跟随着海东朝廷政令正本清源,纷纷改回祖宗汉姓,九州府乃至整个九州六府在官府引导下出现一片正本清源汉化潮流。

    自秦汉年间,就开始有中原人大量移居东瀛。秦始皇横扫六国,燕国和齐国民众为逃避战乱,分两路逃往东瀛,北路燕国人由辽东逃至朝鲜半岛再渡海到东瀛,南路山东半岛的齐国人直接渡海赴东瀛。

    元封三年{前108},汉武帝灭卫氏朝鲜,置乐浪等四郡。大量汉人随之移居四郡,其中有一部分不断往半岛南部迁移至三韩,直至跨海到达东瀛。

    东汉与倭国建立正式宗藩关系,有一部分刘氏皇室成员因出使、避难等原因渡海到东瀛。西文首氏{王氏}也有人到达东瀛。
1...172173174175176...2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