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醉深梦思
五胡乱华时期移民最多,以汉献帝刘协玄孙刘阿知率旧臣亲族大规模渡海逃往东瀛为最。公元313年,高句丽攻占乐浪郡,四郡汉人逃亡南下三韩或出海至东瀛,被称作秦始皇15世孙的弓月君也在此时渡海至东瀛。
来自朝鲜半岛汉四郡的汉人后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常常自称为秦始皇或汉高祖的后裔。弓月君及其所率秦人,自称为秦始皇后裔,刘阿知及其子率领的汉人,自称汉灵帝后裔。
身狭村主青又自称为吴国孙权的后裔,再晚些渡海至东瀛的司马达等{司马达止}等则自称为晋国司马氏后裔等等。唐朝时期唐倭双方往来频繁,不少中原汉人渡海移居东瀛。
宋朝海上商贸发达,东瀛商业重地博多湾一地就有一千六百多户移居的唐人,随着宋朝被元朝灭亡,移居博多湾的唐人开始演变成倭人。
元日战争,十万江南军{南宋降军}在范文虎率领下在博多湾再次遇到台风袭击,范文虎扔下江南军逃回国,大量江南军被迫投降倭军,被安置在筑前国,筑前国汉人血统占比很大,因此福冈美女名满东瀛。
东瀛各府县纷纷流传着京都日本国小朝廷是篡夺大和国zhengan建立,京都日本国朝廷是伪朝廷。流传开来的惊世骇俗消息非常详细指出京都日本国伪朝廷祖先是如何阴谋篡权夺位,篡改历史,建立日本国。
为了将京都日本国小朝廷是天照大神神族子孙,深入东瀛人心的神族统治影响降至最低,陈瀚早已开始下令对京都日本国小朝廷祖宗十八代展开调查。
一帮海东朝廷聘请的学究大儒开始在《日本书纪》、《万叶集》、《一代要记》、《本朝皇胤绍运录》、新旧《唐书》等海内外书山如海史书中寻找证明京都日本国小朝廷不利证据,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找到大量蛛丝马迹。
原本得国不正的日本国建立者天武天皇篡夺大和国zhengan后,做贼心虚的天武天皇大肆篡改历史,下旨焚毁一切记载有关对日本国不利的历史书籍,举国大规模销毁颁布的所有jshu,敢于收藏jshu者,百日内不自首者,一律处决。
天武天皇虽然大肆毁灭历史书籍证据,篡改的历史却是漏洞百出,乃至日本国历代学者都对篡改后的历史无法解读对证。
经过海东朝廷组织学究大儒热情高涨抠字眼研究,大量引经据典,终于整理出证明京都日本国小朝廷篡夺大和国zhengan的确切证据。
根据一帮学究大儒考证,徐福避难出海后在纪伊国熊野登陆,徐福建立大和国后,开始向四周扩张,主要向西部扩张至北九州一带。被汉光武帝赐国名倭国后,倭国逐渐开始向朝鲜半岛扩张,建立任那殖民地。
随着倭国逐渐深入参与半岛争夺,倭国在北九州筑紫国建立陪都朝仓宫。
天智天皇篡夺大和国所有证据源头都指向发生在公元663年为百济复国的的唐倭之战--白村江口之战,大和国齐明女王{大和国君称大王}应百济质与倭国王子扶余丰之求,派兵欲支援百济,齐明女王亲征至筑紫朝仓宫后,不久病逝。
倭国高市王子即位为王,统率四万两千倭军渡海为百济复国。刘仁轨统率一万三千唐军于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扶余丰逃往高句丽,高市大王不幸被俘虏了。
倭国深恐唐军乘胜进攻倭国本土,次年唐朝使臣郭务悰、刘德高相继来倭国,倭国派除第五次遣唐使恭送刘德高回国。第六次遣唐使正是为了修补白江口之战造成的唐日关系裂痕而派出的。
高市大王被俘,倭国政局不稳,从公元661年7月齐明女王病逝至公元668年1月3日中大兄王子即位,这几年中倭国群龙无首,中大兄王子以王太子称制的方式处理朝政。
按《唐书》记载称高市大王为倭国酋长{君主},高市大王被刘仁轨俘虏押解至长安,开始长达八年的战俘囚徒生涯,高市大王在长安、洛阳见到了大堂东西两京的宏伟壮观,感触良多。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李治前往泰山封禅,高市大王以倭国酋长身份随行,向唐高宗李治行三拜九叩之礼。
高市大王被唐军俘虏,大和国出现王位空位,由中大兄王子监国摄政。逐渐掌握倭国实权的中大兄王子开始觊觎王位,认为高市大王被俘虏不可能再回国,遂于公元668年1月3日自称天智大王。
但令天智大王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公元671年,唐高宗李治大赦天下,高市大王也在被赦免之列。刘仁轨{与唐书记载有出入}率两千余唐军护送高市大王回国,高市大王以唐朝为后盾联合国内畿内地方京都奈良豪族真人氏{即天武天皇}讨伐天智大王。
倭国文武纷纷加入高市大王一方讨伐天智大王,天智大王兵败逃亡深山中被杀,其子大友王子继续抵抗,半年后兵败自缢。
高市大王依靠唐军及豪族盟友真人氏支持成功夺回王位,高市大王仿效唐朝制度开始轰轰烈烈改革,更是仿照唐朝东西两京修建新都。
高市天皇非常倚重盟友臣子真人氏,并迎娶真人氏之女。意图巩固统治,但却为此埋下祸根。
高市大王回国时向唐高宗李治承诺不再与大唐为敌,为加强对倭国东方的统治,在重臣盟友真人氏怂恿下,高市大王决定迁都至真人氏领地奈良,修建了藤原京。
畿内地方京都奈良一带正是真人氏领地,高市大王迁都奈良,大权落入真人氏氏手中。真人氏{天武天皇}发动宫变,带兵杀入宫中,杀掉高市大王。
真人氏杀掉高市大王后,改国号日本,仿效唐高宗称天武天皇,成为日本国第一代天皇,天武天皇篡权夺位改朝换代后断绝与唐朝往来,fengsuoxiao息,遣唐使一度中断。
直到武则天代唐建立武周的消息传到日本,日本国才遣使渡海至明州{宁波},同样是篡权夺位的武则天接受并承认日本国,武则天是否有为日本国篡改历史不得而知,清朝就应朝鲜王请求为其篡改历史。
随着京都日本国朝廷是篡位duoan建立的消息在东瀛各府县迅速传播开来,整个东瀛纷纷震惊不已,日本国朝廷原来是冒充天照大神子孙,根本就不是万世一系,真正的天照大神子孙建立的大和国早就灭亡了。
随着九州城中不断放出的消息证明大部分东瀛人都是渡海的中原汉人后裔,更是指出大和国是徐福所建,指名点姓大和王族后裔存在的姓氏,以小野等姓氏为最。
整个东瀛百姓对万世一系的天照大神子孙神族统治开始撕裂,东瀛学者也根据流传的证据研究得出结论,果真是证据确凿,大和国后裔开始出现声讨篡权夺位的京都日本国小朝廷。
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
海东朝廷征调东瀛各府县人力趁入冬农闲时大规模修建各府府城,本州、瀛州等重镇更是优先修建。镇守本州府的督军骆尚志奉命增派一万大军对洛水府境内的京都城加强控制,洛水府府城设在大津县城。
京都府外海东大军驻防严密,京都城内也驻守两千余大军,只有大内裏属于日本国小朝廷管理,日本国小朝廷形同清帝逊位后在紫禁城自娱自乐。
面对海东朝廷增兵控制京都城,城中日本国小朝廷公卿大臣也深感不妙,只能对朝鲜兵变计划寄予厚望,只要杀死陈瀚,日本国祚就能延续下去。
京都城仙洞御所寝宫内,数十名日本小朝廷公卿大臣纷纷在寝宫中跪拜等候着正亲町上皇做出决定。
寝宫内榻上,卧病在榻的正亲町上皇目光看着一众近臣及天皇和仁气若游丝自信十足道:“只要九州义统一死,朝廷可高枕无忧也!”
近卫信澄、一条内基、二条昭实、九条兼孝{不是麻将哦}等五摄家近臣、公卿听着毫不知情的上皇自信十足,年轻的天皇和仁沉不住气道:“九州义统已在平壤府称王,源政晴、源信义皆已失败,甲贺忍者趁乱行刺也失败了。”
“纳尼”正亲町上皇闻言大惊,仿佛回光返照般径直坐起身来,在侍女搀扶着扫视一众公卿半响后问道:“京城中如何”
近卫信澄见上皇目光盯着自己,忙禀道:“京城中尚有两千海东军驻守,城外已增加近万大军,臣等所派使者难出京城。”
天皇仁和惶恐不安呼道:“朝廷危也!”
“日本国祚万世一系,受天下臣民尊崇,岂会危也。”正亲町上皇甚是不满瞪了孙子仁和一眼,随即看向政院近臣近卫信澄道:“近卫信澄”
“臣在”近卫信澄忙拜服在地听令
“命尔以朝廷名义亲自面见九州义统,告诉九州义统,朝廷可以封其为征夷大将军兼任关白。”正亲町上皇不得不拿出小朝廷所有筹码使出浑身解术希望能让小朝廷延续下去。
天皇仁和忙提醒道:“九州义统已经开国称王,他会接受吗”
正亲町上皇怒道:“天下臣民只尊奉天照大神子孙,九州义统想要统治天下,就必须接受朝廷官职,方可名正言顺。”
近卫信尹慌慌张张跑进寝宫来,被跪拜公卿的官袍绊住摔了一跤,顿时率得匍匐在正亲町上皇面前,近卫信澄看着同族子弟竟在公卿大臣面前如此失仪,当即不满怒斥道:“放肆”
天皇仁和见近卫信尹惊吓失仪,忙问道:“发生何事了”
近卫信尹吞吞吐吐禀道:“臣刚得知京城外都在议论朝廷是篡权夺位立国,天下舆论大哗,以小野氏为主逆贼公然宣称要为大和国复仇,逆贼跟随大批九州义统大军正向京城杀来。”
“纳尼”正亲町上皇闻言气得一口老血喷出,随即朝后倒下,被身后的侍女搀扶着。
“上皇,上皇,……。”一众公卿大臣纷纷围上来,不断有人疾呼道:“御医,快传御医快救上皇。”
天皇仁和对爷爷被气晕并没有围上去,皇家无亲情,爷孙俩就差没撕破脸,天皇仁和忙看向近卫信尹惊问道:“何来朝廷篡权夺位小野氏逆贼为何要为大和国复仇,快快说来。”
天武天皇大肆篡改历史,其后代子孙也被蒙在鼓里,不知道日本国是如何建立,自认为只是改国名而已。恰似满清自吹自擂以骑射夺取天下,吹牛吹得自己子孙都信以为真,结果是害人终害己。
近卫信澄也是深感疑惑,堂堂天照大神子孙,万世一系的日本朝廷怎么就成篡权夺位立国,也忙追问道:“还不快快说来”
“嗨”近卫信尹忙将自己刚得知的劲爆消息透露出来:“京城外传言天武天皇篡夺大和国后建立日本国,大和国本是徐福自中原渡海所建,还言及高市皇子是高市大王,是大和国最后一位大王,为天武天皇篡位duoan所杀,……。”
近卫信澄最先听不下去了,气急败坏怒骂道:“八嘎”霍然起身对近卫信尹就是一记飞毛腿,踹得近卫信尹滚到一旁。
天皇仁和也被近卫信尹的话惊得目瞪口呆,忙看向一众公卿大臣质问道:“果真如此吗”
面对如此惊世骇俗大逆不道的言论在日本国建立后就被严令禁止谈论,连私藏颁布规定的载jshu者都会被诛杀,更是无人敢谈论天武天皇篡位duoan之事,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只剩下天武天皇篡位duoan后大肆篡改得牛头不对马嘴的历史。
历代都有人对这段历史提出质疑,却无人敢大肆宣扬。如今整个东瀛都传遍了日本国是篡夺大和国后建立,zhengan合法性还是小事,最主要证明日本国不是原大和国,已就不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后代,对东瀛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
“谣言,定是九州义统指示手下撒播谣言蛊惑臣民所致。”近卫信澄大呼道:“光仁天皇乃是天智天皇之孙,吾日本国何来篡位duoan。”
“嗨”一众公卿大臣纷纷附和
顿时满堂皆惊,一众公卿如丧考妣,甚至都来不及关注上皇的死活了。
随即有人惊呼道:“就算是有,也只是天武天皇篡位duoan。”
陈瀚率九万大军渡海回北都九州城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收拾京都日本小朝廷。陈瀚调集之鱼。
徐义勇、徐{小野}镇幸、木忠海{木山六郎}、刘{秋月}忠信、秦{长宗我部}亲忠、秦{岛津}义弘等东瀛籍将领纷纷领兵一万五千出战,朝鲜籍文武金时敏、权栗、高从厚、金千镒、郭再祐等率一万五千大军出战。
陈瀚并没有亲自前往京都,而是坐镇北都九州城,发布檄文征讨日本国阴谋篡夺大和国,更是直陈日本朝廷阴谋发动本能寺之变、开城之变。
陈瀚命陈冲、陈寅统领三万大军围攻京都,命骆尚志统领两万大军在本州府戒备,同时传令各府县文武严加镇守,对参与开城之变的源政晴、源信义及其家臣武士诛杀三族,斩草除根。
面对四万余海东大军将京都城围得水泄不通,京都城中早已混乱起来,不断有暴动的暴徒、暴民开始袭击城中两千驻军,海东军将士立即展开剿杀,城中更加混乱不堪。
日本国小朝廷一众君臣都明白陈瀚开始动手了,日本国君臣自是不会坐以待毙,开始争锋相对煽动京都城百姓保卫万世一系的日本国朝廷,袭击外城中海东驻军。
徐义勇、徐镇幸两人率先带着六千大军赶到京都城南,随行还有近千小野氏族人高呼着为大和国祖先报仇雪恨,杀光篡位duoan乱臣贼子子孙,徐义勇、徐镇幸率六千大军从朱雀大路南面早已残破不堪的罗生门遗址冲杀进京都城。
陈冲、陈寅指挥着向京都盆地汇聚的三万余大军从东西北三面冲杀进城,京都城中顿时喊杀声震天,到处都是一片火光冲天,尤其是朝鲜籍将士更是在城中大开杀戒,一个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京都城中彻底乱成一片,陈冲、陈寅两人都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督战,放手让一众朝鲜籍、东瀛籍将士清剿城中暴民,两人早已得到陈瀚指示,京都城没有存在必要,将会和日本国一样成为历史。
徐义勇带着三千东瀛籍将士冲杀进城后直奔向北面的皇宫大内裏杀来,不少小野氏及自称是大和国后裔的豪族带着家臣武士跟着参与痛打落水狗,围攻日本国小朝廷组织起城中百姓拼死据守的皇宫大内裏。
徐义勇率军杀得城中暴民、暴徒尸横遍地,一路冲杀到朱雀门外,看着朱雀门城楼城墙上出现不下两千日本国朝廷临时组织的京都民兵防御。
徐义勇挥着血迹斑斑的武士刀高呼下令道:“炮营拿下朱雀门”
“标下得令”吴炎带着数十名炮营将士推着十几门佛朗机炮随后赶来,开始忙着备战。
吴炎见炮营将士备战完成,高呼下令道:“放”
‘轰轰……’呼啸而至的炮弹直扑向朱雀门袭来
朱雀门城楼上的一众民兵看着呼啸而至的炮惊呼道:“国崩石火矢”
朱雀门城楼城墙上顿时一片飞沙走石,朱雀门城楼被炸塌,城上守兵被炸得死伤惨重,不少民兵被炸得坠城或炸飞上天,残肢断臂横飞,惨呼声不断响起:“啊啊……”
徐义勇挥着武士刀高呼下令道:“醒过,驼子你给”
“驼子你给”一众东瀛籍将士及随军作战的落魄豪族纷纷带着手下跟着徐义勇发起冲锋进攻,朝着坍塌的朱雀门冲杀上来,狂呼鸟叫下令道:“杀给给”
‘砰砰……’qiang声大作,弹雨纷飞,朱雀门在三千海东大军将士悍不畏死猛攻下,迅速告破。
徐义勇带着三千将士冲杀进皇宫中,皇宫中惨呼声,女子尖呼声此起彼伏。
京都城中更乱,朝鲜籍、东瀛籍将领各自带兵进城镇压baoan,杀得城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朝鲜籍将士更是接连不断破门而入,杀光城中男子,将城中钱财收缴一空,美貌女子被押解出城交由督战大军看押。
金时敏、高从厚两人带着数千朝鲜籍将士从杀进城后,纷纷在城东大开杀戒,一路所过,尸横遍地,火光冲天,城东成为一片废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