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有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醉深梦思

    ‘咚’城中报时钟声响起,未时已过。

    刘庆起身出列奏道:“启奏殿下,吕宋西寇出兵三万犯我中都台湾、台东、基隆三县,已被我海东军民击退,西寇仍盘踞我澎湖、琉球、浪峤,臣奏请殿下发兵歼灭盘踞沿海西寇,出兵收复吕宋。”

    文武百官纷纷起身恭请附议道:“臣等附议”

    陈寅更是急不可耐上前伏地跪拜高呼道:“启奏殿下,西寇大举侵犯大明东南沿海,福建沿海沦陷,臣听闻浙东沿海皆已沦陷,西寇涂炭沿海百姓,臣肯请殿下发兵拯救东南沿海百姓。”

    大半文武纷纷跟着附议奏请道:“臣等恳请殿下出兵歼灭犯我海疆西寇”

    陈瀚起身虎视着群臣声如洪钟道:“今东瀛、朝鲜平定,已无后顾之忧,我海东初立,立纲陈纪,吊民伐罪,救济斯民,明犯华夏者,虽远必诛。歼灭西寇,收复吕宋,光复东南,一匡天下。”

    文武百官纷纷跟着高呼道:“殿下英明神武,明犯华夏者,虽远必诛。歼灭西寇,收复吕宋,光复东南,一匡天下。”

    陈瀚看向满朝文武一片宣战呼声高涨,就连朝鲜、东瀛文武都纷纷跟着高呼宣战,华夏的认同感号召力被陈瀚充分利用起来,成功将海东国内的整合矛盾转移,朝鲜、东瀛一向都以华夏自居,蔑视华夏文化圈外的周边民族为蛮夷、狄戎。

    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民心的凝聚力,历来被中外各国统治者充分利用,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都是逼宫篡位夺权者,接连对外发动战争,成功转移国内不利矛盾,巩固统治。

    宣战激情高涨的大殿内有些疯狂,尤其是一帮军务院武将好在没带佩剑,否则会拔剑高呼了,文官们还能保持仪态,一袭紫衣官袍的徐渭也跟着激情高涨拍案而起高呼宣战,严重神态失常。

    陈瀚忙挥手示意肃静,好不容易才控制住激情高涨的士气,陈瀚扫视着满朝文武道:“大军刚渡海南下尚须休整数日,粮草辎重也需调集,除夕新年将至,待新年过,立即出兵,歼灭西寇,众卿回衙后速准备新年后出兵事宜。”

    满朝文武纷纷拜服高呼道:“臣等谨遵王命”

    “众卿平身”

    “谢殿下”

    陈瀚看着天色不早,看向刚落座的满朝文武问道:“众卿可还有要事启奏”

    陈阿青忙奏道:“启奏殿下,中都城内人满为患,住房紧缺,臣等已在城外规划兴建宅邸、房舍,仍供不应求,皆因东瀛、朝鲜人口迁入中都太多,还有大量大明商人、百姓渡海迁居中都,南洋各国商人也在中都置产建房,臣以为中都城急需扩建。”

    “臣等附议”一众文武纷纷起身附议,中都城人口急剧增加,但宅邸房舍供应不上,直接导致城中房价猛涨。文武百官都希望扩大城建规模,从中大赚一笔。

    随着朝鲜、东瀛大量贵族、士族、富商、大户涌入中都台海城,台海城人口暴增到二十余万,加上各种工业作坊不断开办起来,从大明渡海迁徙来的移民也有不少选择在台海城外一带安置下来。

    台海城中的宅院房舍售卖出租供不应求,台海城三面环淡水河,只能向地势低缓平坦的城东大力发展,城东一带原本是一片沼泽地带,丛林茅草,风雨斜阳,显得异常冷落。

    义军军民南下席卷东番,开始大规模开垦淡水盆地,淡水盆地主要由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河、南山河(新店溪)夹带泥沙冲积和涨潮涨水相互作用下形成,淡水河盆地西北部有大片的水面和沼泽区。

    台海城外规划修建的宅院房舍主要向城东南一带地势较高的山丘下平坦地带发展,主要是防洪、防台风,基隆河上游因台风带来的巨大降水量,每年都会爆发山洪灾害,台海移民在地势低缓的沼泽地中筑塘造田也受到破坏。

    端坐左前方的徐渭起身出列奏道:“启奏殿下,臣观中都台海城风水不佳,中轴线规划偏离,直对淡水河,前无风水屏障,且河中洲地势低洼,不能做台海城屏障,若要在地势低缓的城东建城,须得加高地基,方可防止洪涝、海潮。”

    文武百官听完军师丞相徐渭一番风水学解说,恍然大悟,欣然接受,纷纷点头赞同道:“军师所言极是,台海城风水不太好,虽是坐南朝北,但北面光有照还不行,还得有风水屏障。”

    “是极是极,河中洲地势太低洼了,就算种些风水树也于事无补。”

    陈阿清的面色有些难看,军师这是在打自己脸啊,台海城是自己规划修建,陈阿清自知自己的风水学就是半桶水,忙解释道:“当初臣等先期南下台海选址建城,台海地形尚未查探清楚,只能择地势较高利于防守、防洪的王宫一带建城。”

    “就是”黄阿有也跟着附和道:“当初东番是何情形,想必诸位都应该清楚,选址台海城是最佳方案。”

    “台海城以前选址没有问题,因时而异嘛。”陈瀚出声止住群臣讨论风水问题道:“如今连王宫寝居也不够用,中都城已到必须扩建之时,得立即拿出建城方案来,新城城址需利于防洪、防守、防飓风,城东南一带适合新城选址。”

    陈阿清赞同道:“殿下英明,城东南一带已开始修建不少府邸宅院房舍。”

    陈瀚当即下令道:“政务院工司负责在城东南营建新城,王宫规模也必须扩大。”

    政务院官员纷纷领命道:“臣等谨遵王命”




第三八七章 微服巡视 上
    除夕将至,中都台海城内外悬挂着大红灯笼,一片新年祥和喜气,官家百姓都在忙着置办年货。海东朝廷也忙着年前繁琐的年终考核总结,为文武将士准备年终钱财奖励慰问。

    监察司负责审核文官武将政绩、战功,政务院负责准备钱财奖励。军务院对阵亡的将士名单核对后报给政务院下拨抚恤金,由军务院发放阵亡将士家属抚恤金,军务院按照谕令在军务院中建了一座武庙,祭祀为国阵亡将士英灵,每一名阵亡将士都有一个牌位。

    台海城中百业兴旺,王城正南门海天门外海天大街沿街多是海东文武重臣府邸,还有数十家武府邸开辟的商铺,多是租售给富商,也有自家开办。

    一辆大马车从朝阳大街转到海天大街而来,大街上一片车水马龙,马车帷幔不时掀开,马车中一袭黑色棉袄大衣军装的陈瀚正查看着大街两旁的府邸商铺前宽阔的青石板人行道上行人如织问道:“海天大街怎么成商业街了”

    身着黑色棉袄大衣军装的刘阿杰对坐在马车中忙回道:“这些商铺多是卖胭脂水粉、狐裘、貂裘、珍珠、美玉、翡翠、宝石、金银首饰,很是赚钱,最受妇人、女子青睐光顾,还有那几家房四宝。”

    “想不到出征半年归来,城中发展变化恍如隔世啊。”陈瀚看向刘阿杰问道:“阵亡将士家属都安置在哪里”

    “不少阵亡家属在城东南一带,被服厂已迁出城,她们有不少是在被服厂做工,有的还带着孩子,她们以后的日子怕是有些难熬啊。”刘阿杰为阵亡将士家属的遭遇深感叹息

    一将成名万骨枯,更何况还是国战,海东国鲸吞日本、朝鲜两国,阵亡万余将士,伤残近万将士,还是凭借着先进火器装备才减少伤亡,国战不是一般战争,灭国改朝换代伤亡巨大。

    “他们是为天下舍生取义,作为军人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他们的荣耀,阵亡将士妻儿父母由国家义务抚养赡养。”陈瀚对阵亡将士家属深感惋惜道:“抚恤银钱得按阵亡将士家属人口发放,尽量在钱财上给阵亡将士家属多些弥补,从阵亡将士遗孤中挑选精明孩子培训,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国之干将能臣。”

    “是”刘阿杰领命问道:“主公,接下来去哪里”

    陈瀚吩咐道:“去城外看看”

    刘阿杰朝着驾车的车夫吩咐道:“出城”

    “是”中年车夫赶着马车径直出了南大门海定门

    城东南一带地势较高比较平坦,南面是起伏的南山丘陵,南山大营、南山火器厂在山环水绕的丘陵山地之间地势较高开阔的丘陵平原地带。

    林木茂盛的城东南一带正在不断兴建宅院房舍,靠近城东南淡水河的码头上停泊着几艘大小船只,码头工人正忙着装卸货物材料,城东南也有不少作坊,主要是冶铁、铁器制作、木材、石料加工作坊,就近为大兴土木的城东南工地提供建材。

    台海被服厂位于码头东南面,占地面积近百亩,四周都是正在不断修建的宅院房舍,由木栅栏围绕的被服厂里大车小车的被服及原料正不断进进出出,成品运往码头装船发货。除夕将至,被服厂已经停工,只有少数工人留厂出货。

    陈瀚带着十几骑在各处巡视,查看政务院先期规划的宅院房舍,刘阿杰、刘雄两人带着十几骑护卫左右戒备,沿途不断听到工匠喊号子声传来,沿街宅院不断有楼房柱子立起来。

    前方村中传来阵阵杀猪嚎叫声,孩童放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货郎挑着杂货担走村窜巷摇鼓叫卖,多是贩卖些孩童喜欢的玩物以及香烛等年货,一大群孩童跟在货郎身后追来:“货郎,等一等,我们要买东西。”

    一群孩童打量着骑着高头大马的陌生人,一名总角男孩身穿粗布棉衣,手握一根木棍带着六名拿着木棍的孩童看着进村来的陈瀚一行人拦路问道:“站住,你们来俺们村干啥”

    “哟呵,这位小将军挺威风啊,拦路者何人,报上名来,你家大人呢”陈瀚看着那名男孩问道:“你们村可都是从北方迁来的”

    “俺叫虎子,俺们村都是从河南、山东、南京迁来的。”男孩虎子被人称小将军一脸自豪道:“俺爹杀倭寇去了,俺长大了也要跟俺爹杀倭寇。”

    刘雄看着虎头虎脑的虎子笑道:“倭寇都杀光了,你长大了只能去杀西寇。”

    虎子小脸倔强道:“你骗俺,倭寇没有被杀光,俺爹还在杀倭寇咧。”

    一名小男孩跑来大呼道:“虎子,你舅舅带人在东边要打架了,闹得很凶咧。”

    虎子朝着一帮小伙伴吩咐道:“俺们快去瞧瞧,给俺舅舅助阵。”

    陈瀚朝着刘雄、刘阿杰吩咐道:“走,我们也去看看。”

    虎子带着小伙伴在前飞快朝着东边工地跑去,陈瀚带着十几骑紧跟在后赶去。

    东边一座宅院工地上数十名身着补丁棉衣的工匠正与六名家丁管事对峙大声嚷嚷着,为首一名而立之年较瘦矮的男子大呼道:“马上就过年了,东家不给俺们工钱,俺们上门去找东家要。”

    “你敢,还反了你了,有说过不给你们工钱吗宅子还没完工就想要工钱,宅子出了问题我找谁去啊。”身着青衣直身的中年男子指着为首男子怒喝警告道:“李重,你一个小小的工匠行会会头,想跟东家对着干,没你好果子吃,宅子建好了工钱自是不会少了你们。”

    “张账房,当初你可是说好了年底给俺们工钱,咋说话不算话咧。”会头李重明显被张账房警告恐吓到,忙陪礼转圜道:“东家是贵人,俺们哪敢去惊扰东家,都是气话。”随即恳求道:“张账房,俺们这些人都盼着工钱过年,你老就给大伙把工钱发了吧。”

    张账房仰着高高在上的头颅扫视着数十名工匠道:“东家也考虑尔等急需银钱过年,每人发一两银子工钱,其余工钱待宅子建好后一并发。”

    “才一两工钱,连年货和一家新衣都不够置办。”工匠们纷纷不满起来看向李重道:“会头,一两银子可不够使啊,年节啥货都贵啊。”

    李重也是一脸为难看向张账房请求道:“张账房,这一两银子不够过年用啊,能不能给俺们发一个月工钱。”李重见张账房拉长着驴脸忙改口道:“每人多发五百文钱也行”

    “多一个子都不行”张账房从怀中掏出一袋银子道:“这里是五十三两银子,刚好你们一人一两银子。”随即又拿出一本账簿吩咐道:“银子得自己领,签字按手印,白纸黑字清楚,省得别到时候不认账。”



第三八八章 微服巡视 下
    虎子带着几名小孩在前风风火火跑来呼道:“舅舅,俺们来助阵了。”

    “你瞎嚷嚷啥”李重斥责外甥一顿,见后面跟着十几骑身着黑色棉袄大衣,一看就是军装,李重为之一喜忙向外甥问道:“虎子,是你爹回来了吗”

    “俺爹不是还在打倭寇吗”虎子看向舅舅问道:“舅舅,他们说倭寇都杀光了,是真的吗那俺爹啥时候回来啊”

    “你爹还在东瀛,哪有那么快回来。”李重忙问道:“他们是干啥来着”

    “他们从村里就跟着俺们过来的,俺也不知道他们是干啥来着。”

    刘阿杰带着两名随从骑兵上前来大声喝问道:“怎么回事”

    张账房忙上前躬身见礼道:“没多大事,就是为工钱起了争执,让军爷费心了。”随即又问道:“敢问军爷在何处衙门任职”

    “王城”刘阿杰拉着马缰看向张账房问道:“为何因工钱起争执”

    李重一听刘阿杰果然来头不小,就连一向跋扈的张账房都很恭敬,忙回道:“回军爷,小人们给东家修建宅院干了快半年,说好的年底结完工钱,张账房只给俺们每人一两银子,过年啥都贵,这年都没法过啊。”

    张账房不满斥责李重道:“东家可没说不给钱,不是都给你们每人发了一两银子工钱吗,其余工钱得宅院建好了再给。”

    陈瀚打马赶过来,听着双方争执工钱发放,刘阿杰过来细说一阵,陈瀚看向张账房问道:“这宅院是谁家的”

    “林家”张账房底气十足道:“这帮贱皮子宅院没建好,就想要给完所有工钱,宅院出了问题,找谁负责,也没这规矩。”

    陈瀚沉声问道:“谁是监工”

    张账房回道:“我就是”

    “你既然是监工,就应该清楚宅院质量到底有没有问题。”陈瀚怒斥道:“拖欠工钱你还有理了是吧”

    张账房当即警告道:“奉劝军爷一句,不要多管闲事,我家东家不是军爷你能惹得起的。”

    刘雄闻言怒骂道:“他奶奶的,我倒要看看你家东家是谁。”

    张账房一听此话顿时有些担心起来,随即改口道:“既然军爷们要管此事,也不是我一个账房能做主的,容我回府禀报东家处置。”

    陈瀚当下怒喝道:“让你东家赶快把工人工钱结了,如若不然,让你东家去台海县衙堂上结。”

    “我这就回去禀报,你们等着。”张账房放下狠话带着五名家丁扬长而去

    陈瀚看向刘阿杰吩咐道:“留下两人处置一下,我们先去别的地方看看。”

    “是”刘阿杰领命朝着两名随从吩咐道:“你们留下处理好此事,若是不能处置,立即来报。”

    两名军谍司随从欣然领命:“是”

    海东国中都新城修建计划在殿前会议结束后迅速开始上马,新城中轴线北起璜山南麓基隆河北岸,南抵南山河山谷口。政务院工司官员已经开始忙着测绘规划修建新城,先期主要是测绘中轴线用木桩石灰定点划线标识。

    陈瀚打马带着十几骑在城东南一带宅院房舍工地查看一番后来到一座不大的丝织作坊,一袭紫绿色袄裙徐娘半老的作坊女机户(老板)一见十几骑下马进来,看穿着是军人打扮,略微发福的女机户笑脸盈盈躬身见礼问道:“劳驾军爷们登门,不知军爷有何要事,贱妾能否效力”

    刘阿杰在前道:“新年将至,我等奉兵司之命巡查城内外可疑贼人。”

    “军爷们辛苦了”女机户忙恭请道:“作坊太吵,军爷们进屋里喝口茶水。”
1...194195196197198...2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