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诸天镜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晨沧

    这却也是佛诞大会上,‘辩经’的收获。

    所谓‘法不辩不明,道不争不成’,白夜游历佛域,以诸般佛法磨砺自身大道,以求增长功行,提升修为。

    而佛门之中,‘辩经’自然也是如此之效。

    佛门之中,各教各派弟子,各自登台,辩经佛经大道,既是传扬佛法,也是相互磨砺,增长自身。

    所以,类似这样的‘辩经’,不仅佛大大会之上有,佛域之中也常有各家寺庙举行,只不过佛诞大会之上的‘辩经’声威最大、参与之人也最多,自然也是最受各方佛修欢迎,参加一场,收获也是最多。

    法坛之上,法耘和尚下台,净秀和尚同样不做多言,盘膝坐下,径自诵起佛经来。

    净秀和尚诵念的佛经,却是《楞伽经》。

    大林寺,乃是佛域之中禅宗一脉,同样是只在金刚寺之下,与那法耘和尚所在香积寺实力差不多。

    佛门禅宗一脉,以《楞伽经》、《金刚经》、《心经》、《圆觉经》等为必读经文,尤其是《楞伽经》更有言说是禅宗之始,是必读之经文。

    所以,净秀和尚此时在法坛之上,《楞伽经》却是正相宜。

    而随着净秀和尚《楞伽经》,顿时又有诸般异象显化。

    那是红尘众生生老病苦,沉迷诸般色、相之中,沉沦不堪,闻得佛法之后,一朝顿悟,皈依佛门。

    那是穷凶极恶之辈,满手鲜血,得闻佛法之后,放下屠刀,皈依佛门。

    那是王侯将相、富贵人家,极尽奢华、诸般享受,得闻佛法之后,顿悟一切皆空,皈依佛门。

    ………………

    在净秀和尚《楞伽经》时,法坛四周众僧之中,也自有禅宗佛修相合,以壮声势,佛法、佛音传荡四方。

    只不过,禅宗之法,讲究顿悟见性,对于他人心性、资质却是有着一定的要求。

    浮屠城中,百万凡人信众,其中心性、资质足够者,百不足一,是以众人闻听佛法,虽然也有数千人得悟妙心,面上各路觉悟之色。但是这数千人却是分散城中各处,身处百万凡人之中,却如滴水入海,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

    所以,净秀和尚之下,在这浮屠城中,掀起的声势却是大大不如前面净土一脉的法耘和尚了。

    毕竟,对于芸芸众生,凡俗信徒来说,他们之中大多根性不足,能念一声‘阿弥陀佛’便可往生极乐净土,却是比什么顿悟佛性、即性成佛要简单的多了,也更能见到好处。




第四百四十九章 自在(求订阅)
    佛门密宗虽强,却多在自身修为,此时结印,对白夜造成的压力反而没有先前禅宗的大。

    甚至不及一开始的净土一脉。

    白夜正好趁此机会缓上一缓,毕竟就算是磨刀剑,也需养护,否则最后只会磨废了。

    白夜磨砺自身大道同样如此,先前连受净宗、禅宗佛法冲击、洗练,虽然都凭自身之力抵挡住,且也收获不浅。

    但是,自身消耗的心神、法力更多。

    而且,阴阳劫大道历经磨砺,也需要调理、稳固。

    趁此机会,白夜一面轻松抵挡密宗佛法冲击,一面犹有余力调养自身,恢复法力、精力,稳固自身大道。

    时间一转,又是一天过去。

    密宗和尚完毕,下了法坛。

    而后,登上法坛的却是一素衣女尼,面容虽是清理,却是板肃面容,尽显威严之态。

    女尼登台,合十一礼,道:“贫尼净业寺戒相,今日所说乃是我佛门四律,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显然这女尼是佛门律宗一脉,上台不说佛法,却是说起了佛门戒律来。

    法坛四周僧人闻言,却都是面色一凛,俱都聚精会神、强振精神,个个面色肃然,不敢有丝毫懈怠。

    律宗一脉,在佛门之中地位有些特殊,它没有净宗、禅宗那样传播广、影响大,也没有密宗那样多的强者。

    但是,律宗却是负责执掌佛门律令,督查所有僧人,但有违背佛门律令者,都逃不过他们的惩戒。

    佛门僧人,面对律宗,便如凡人百姓面对刑狱衙门,天然的便要弱上三分。

    是以,此时女尼登台,讲述佛门基本四律,四周僧人无人敢稍有懈怠,深恐现场便做了律宗整肃律令、警告众人的对象。

    便是四周观礼的它道修士,也受现场气氛影响,纷纷整襟端坐,肃然恭闻。

    而随着台上女尼讲述佛门律令渐入佳境,场上氛围也是越加肃然。

    无论四周僧人还是观礼修士,大多身形战战,汗沁两鬓。

    白夜此时也在细听佛门律令,结合前面净、禅、密三宗,却是渐渐有些明白过来。

    佛门最大的四脉,净、禅、密、律四脉,净、禅两脉可以说体现的是佛门广大、慈悲为怀,让人对佛门心生向往之意。

    而密、律二脉,体现的却是佛门之威与严,让人对佛门产生敬畏之心。

    用一句话说,就是佛门既有慈悲心肠,也有金刚怒目。

    时间转眼到了第三日,戒相女尼也已说完四律,下了法坛。

    而在其后,又陆续有些佛门之中小教派僧人登台。

    像是什么法相、三论、华严、俱舍等。

    虽是佛门小宗,却也各有传承,对于佛法各有阐述。

    此后一一登台,各有所阐,法台四周僧人、观礼诸道修士也是各有所得。

    不过,这些佛门小流派阐述佛法,对于白夜磨砺大道的效果就不怎么样了,几无增长。

    尤其是在他受先前净、禅两脉佛法冲击、洗练之后,白夜感觉自己感悟的阴阳劫之道便似是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

    一般的佛法磨砺显然已经没什么效果,当需一次大的进步或者冲击才能突破瓶颈,更进一步。

    此时,这场辩经显然对白夜已经没有什么效果。若非对后面的佛光普照还有几分期待,白夜此时便可以直接离去了。

    如此忽忽又是三天三夜过去,佛门之中各小流派虽然登台时间



第四百五十章 佛光(求订阅)
    眼看妙法和尚还算知礼,法坛四周众僧,面色方才稍稍好转,此时却是没人拆台,皆是回礼恭贺.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我佛门又多一脉传承,可喜可贺!”

    “希望妙法师傅,将自在一脉发扬光大……”

    “我佛门愈来愈强矣……”

    在众僧恭贺之中,妙法和尚结束说法,从法坛之上下来,领着一众拜在他门下的僧人、修士,占据法坛周边一角,自成一方势力。

    看上去,其人数、势力,竟是只在净、禅、密、律四脉之下,便是比之其它各家小众传承,都要强上一线。

    众僧见此,面色各有所异。

    而在妙法和尚下了法坛之后,却是再也没有人上台说法了。

    有妙法和尚珠玉在前,本来还有心上台者,此时也都熄了念头,不想上台露丑了。

    于是,钟响三声之后,确认无人上台,便有一位老僧登台宣布,此番‘辩经’到此结束,接下来众僧当选出胜者来,以入浮屠寺中舍利塔林,观悟舍利,传承佛法。

    这老僧,却是来此佛域最强的金刚寺。

    ‘辩经’大会之上,并无金刚寺僧人现身说法,他们却是整个佛诞大会、‘辩经’大会的组织者、裁判者,而非参与者!

    身坐裁判之位,方能保证他们的领导佛域之位。

    老僧宣布之后,众僧评判‘辩经’胜利者,此番却是几乎没有异议,妙法和尚以大票数领先,获得这次‘辩经’胜利。

    众僧之中,虽然有人对于妙法和尚自立‘自在’一脉佛法多有担忧,但是‘辩经’大会之上,妙法和尚胜利优势太明显,倒是不好阻止,只能默认。

    当下,妙法和尚获得进入浮屠寺舍利塔林之中,参悟塔中舍利子,感悟前辈佛法传承,增长智慧、修为。

    而当妙法和尚进入塔林之中,观悟舍利子,感悟佛法之时,浮屠寺中舍利塔林之中,也会有无量佛光绽放,普照四方,是为‘佛诞大会’又一场盛事‘佛光普照’。

    这却也是众人多有期待之事。

    白夜对此,同样是期待已久。

    不过,妙法和尚虽然‘辩经’获胜,得到进入舍利塔林的机会,却不能就这样直接进入。

    为表对前辈僧人的敬意,妙法和尚当需沐浴更衣,身坐舍利塔林之前,诵念佛经一天一夜,焚香烛、做法事,以为敬重,方可开启舍利塔林,身入其中。

    “咚!”“咚!”“咚……”

    在妙法和尚诵经、做法事的过程之中,舍利塔林之内不时有钟声传出,伴随钟声有一道道佛光射出,照耀在妙法和尚身上。

    这些佛光,既能增益妙法和尚,对他多有好处;却也是对其检测、考验,佛光之中妙法和尚本心难掩,但凡有半点不对,佛光立刻就会化成锁链,将其捆缚拿下。

    浮屠寺中舍利塔,葬有太多佛门前辈高僧舍利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容不得出半点差错。

    想要进入舍利塔林之中,自然是要历经重重检测、考验,不使别有用心之辈进入舍利塔,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幸,一日一夜诵经、做法下来,妙法和尚历经十数道佛光洗礼、检测,却都没有出什么问题。

    看守舍利塔林的僧人见此,心中微松口气,当即打开舍利塔林门户,请妙法和尚入内。

    妙法和尚起身,一礼谢过守护塔林的僧人,然后又向着舍利塔林之中拜了三拜,然后方才迈步走向舍利塔林之中。

    “吾等恭送师傅,谨祝师傅于舍利塔林之中,得传大道,再悟妙法,壮大我‘自在’佛法一脉!”

    一众拜倒在妙法和尚坐下的僧人、修士,此时俱都站在舍利塔林之外,拜倒恭送妙法和尚。

    而后,待妙法和尚入了舍利塔林之中,这一众



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求(求订阅)
    往年佛诞法会,辩经胜利者无数,可从来没有人最先点亮最高那座九层千丈舍利塔。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妙法和尚进入舍利塔林,竟是最先点亮那座最高舍利塔。

    显然,妙法和尚与那座最高舍利塔中前辈高僧舍利子最为相和、有缘。

    舍利塔林外,众多僧人、修士惊叹连连;城中无数凡人,此时更是狂呼不止,狂欢庆祝。

    而唯有众僧之中,一些年老前辈,对于那最高舍利塔中舍利子来历有所了解的,此时却都是面色微变,或是皱眉、或是阴沉难看,仿佛在担心着什么。

    不过这些人只是少数,身处众僧之中,并无什么人注意他们。

    周围众僧,此时都是面露喜色,激动看着舍利塔林之中。

    每次佛诞大会之上,佛光普照的浓郁程度、效果如何,往往都与第一个点亮的舍利塔有关。

    根据以往经验,第一个点亮的舍利塔层数越多、楼高越高,往往这一次的‘佛光普照’也是越浓郁、效果越好。

    而今,妙法和尚竟然前所未有的点亮了塔林之中最高一座舍利塔,其后产生的‘佛光普照’将是何等威力何等效果而众僧又将从中有多丰厚的收获

    众僧简直不敢想象,先前对于妙法和尚自立一派,还颇有些异言者,此时也都放下了,反而不断赞叹、赞扬起妙法和尚来。

    言道妙法和尚不愧是自开一道的高僧,果然是佛法高深、机缘深厚,竟是与那最高的舍利塔中舍利子有缘,此番参悟其中舍利子,想必收获必然颇大,新立‘自在’一脉佛法,必将越加发扬光大!

    甚至有那僧人,已经开始恭喜那些拜倒在妙法和尚法座之下的僧人、修士,攀起交情来。

    而在众僧一轮之中,浮屠寺中舍利塔林,随着最高一座舍利塔亮起佛光后,佛光照耀之下,塔林之中千数舍利塔,以那最高舍利塔为中心,向外扩散,渐渐地也都亮起佛光来。

    千数舍利塔,佛光共耀,汇聚冲霄,其光芒之盛,甚至将天上太阳压过。

    洒落浮屠城中,照耀四方的,已经不再是天上日光,而是这无量佛光。

    佛光沐浴之下,城中数百万凡民百姓,尽皆狂热拜倒,有口喧佛号的,有诵念经文的,有大喜大悲的,千姿百态各有不同,但在佛光之下,却都渐渐归于平静,面上露出喜乐之色来。

    可以看见,有道道黑气,从那些凡人身上飘出,皆是凡人体内五毒,如今被佛光洗礼逼出,使得身体康健、长寿。

    偶尔还有一二凡人,身受佛光洗礼,仿佛忽然有所悟,身形微震,便有或强或弱佛光从体内发出,飘飘荡荡与四周无量佛光相融。

    佛诞大会之上,佛光普照,凡人沐浴则得喜乐、安康,有缘者可悟得佛法,自此走上佛道修行之路。

    这些是凡人信民受的好处。

    而至浮屠寺中,参与佛诞大会的众僧、以及前来观礼的各道修士,此时佛光普照之下,沐浴佛光,又是各有收获。

    浮屠寺中众僧,其中大部分都不止一次参加过佛诞大会,‘佛光普照’自然也不是第一次身受;便是那少数第一次参加佛诞大会的,也早有参加过的长辈传授经验、叮嘱注意事项。

    可以说,众僧都是颇有经验,对于‘佛光普照’之下的所求,都十分明确,早有准备。

    因此,当那无量佛光洒下,笼罩四方,沐浴在身之时,众僧立刻止了议论,各自正襟危坐、神色庄重。

    有取出佛经,在佛光之中诵念佛经的,希望通过‘佛光普照’相助,参悟佛经佛法。

    &nb




第四百五十二章 魔盗(求订阅)
1...199200201202203...3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