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蜀汉中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寒塘鸦影
身后的吴兵来不及反应,顿时挤作一团,峡谷内的战鼓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如同雷震一般。
钟离斐在中间招呼士兵,见前方有埋伏,赶紧带人后退,还未走出峡谷口,便看到远处尘头大起,一队骑兵黑压压疾驰而来。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55章 不忘初心
吴兵正挤作一团,唐咨在后面催赶,钟离斐被峡谷外杀到的骑兵挡住,待看清领兵之人就是提刀的寇威,顿时纷纷往后躲避。
一边要往回退,一边被追兵堵住,吴兵愈发拥挤,就在峡谷口处,惊慌失措。
杀出的伏兵正是李丰,分左右埋伏在峡谷之中,配合随后而至的寇威骑兵,三路夹攻,吴兵大败。
钟离斐硬着头皮上前抵挡,但没有坐骑的混乱士兵,哪里是骑兵的对手,勉强挡了一招,便被寇威一刀枭首。
唐咨慌乱中扭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不等李丰兵到,将长剑扔在地上,跪地大呼道:“不要杀,不要杀,我愿降!”
其他吴兵早就被杀破胆,见状纷纷跪地求饶,寇威带领骑兵在跪倒的吴兵面前呼啸而过,一阵烟尘飞扬,将他们淹没其中。
李丰命人将吴兵围住,寇威重新列阵,催马上前,扫视着跪地的吴兵,冷然一笑,一指点,就有士兵上前将唐咨带了过来。
“你便是黟县守将唐咨?”
“正是!”
“黟县还有多少人马?”
“只有六千余。”
寇威扫视众人,吩咐道:“将唐咨押回寨中,其余伏兵留在此处,等候大将军命令。”
“是!”
寇威想了想,还是让李丰先留在这里看守俘虏,他押送唐咨来婺水见刘封交令。
唐咨垂头丧气被压到婺水寨中,抬头一看蜀军正在撤去营寨,寇威命人去问,原来他们连夜已经攻破黟县,大将军进城去了。
唐咨在一旁听到,面如死灰,如坠冰窟,此次领兵出城断后,反被刘封识破,看来真是汉家气数未尽,天命使然。
有寇威押送,唐咨只是被绑住了两只手,一路跟其进入城中,轻车熟路来至府衙,这曾经是自己发号施令的地方,转眼之间物是人非,如今却变成了阶下之囚。
看着坐在官衙上那位面貌随和的中年人,唐咨有些意外,这不温不火的人,难道就是名震天下的麒麟王?
“还不跪下?”
寇威一声冷哼,一巴掌按在他的肩膀上,仿佛巨石压下,唐咨一阵踉跄,跪倒在地。
“不得无礼!”
刘封抬手阻止寇威,看向唐咨,“你便是唐咨?”
唐咨垂首叹息:“正是!”
刘封淡淡问道:“汝先为魏将,叛乱事败而投吴,今又兵败,可愿降我?”
唐咨一路上早就想好了说辞,马上大声道:“吾非魏将,乃是汉将也!”
“哦?”
刘封有些意外,“为何?”
唐咨答道:“曹丕篡汉称帝,吾看他不过,便起兵zào fǎn,只可惜势单力薄,不能成事。”
“你因曹丕篡位而反?”
刘封吃了一惊,旋即又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来归汉,反而投了东吴?”
“一切都是身不由己啊!”
唐咨叹了口气,摇头道,“当时皇叔远在益州,万里相隔,如何能去得?
彼时孙仲谋尚未称王,一心匡扶汉室,吾才到东吴效命,受吴主拔擢重用,到后来事变,皆已不能自已了。”
“你倒是有一片向汉之心,起来吧!”
刘封微微点头,对寇威吩咐道:“为唐将军松绑。”
寇威又将唐咨扶起来,解去他手上的绑缚,唐咨抱拳谢过。
刘封言道:“不管你在东吴如何,只是曹丕称帝之际便敢愤而起兵,吾便不与你计较先前之事,你既还自称汉臣,可是愿降?”
唐咨抱拳道:“在下愿随麒麟王匡扶汉室,一统江山。”
“很好!”
刘封点头笑道:“吾封你为兴汉将军,就在军中任先锋为向导,先扫平江东。”
唐咨大喜:“多谢殿下。”
刘封摆摆手,叫士兵带着唐咨去休息,更换衣甲,将黟县降兵重新编制,继续由唐咨统领。
陈寿皱眉道:“唐咨当年虽反,如今十余年已过,其心未明,势穷而降,不该叫他再带旧部。”
“唐咨反魏念汉,这一点便足够了,只愿他能看清局势,犹记当年初心就好,”刘封摆手笑道:“今兵进江东,还有许多文武在观望之中,我连唐咨这等两叛之人都能受降,其他人自然更无忧虑了。”
陈寿这才恍然点头,原来刘封接受唐咨,更多的是做给东吴文武看的。
“报——”正当大家欣喜之时,忽然探马匆匆前来,“蒋将军被困大庾山,请大将军派兵支援。”
“蒋班被困?”
刘封吃了一惊,忙问道,“是何处兵马?”
那人答道:“乃是陵阳吴兵,正好在来路上与黟县逃兵会合,将蒋将军围堵在山上了。”
陈寿言道:“想必是唐咨先前就向陵阳求援了,只是援军来得晚了一步。”
胡遵忙道:“蒋班只有三千兵马,恐难守住,请将军速发人马去救。”
寇威还未曾卸甲,抱拳道:“我这甲胄在身,正好去一趟。”
“不必着急!”
刘封却抬手拦住了几人,皱眉道,“蒋班虽然兵马不多,但依山而守,坚持一日料想无碍,其被困山上,吴兵料我必会发兵去救,若沿途设伏,岂不吃亏。”
寇威一怔:“那……难道见死不救了?”
刘封沉吟片刻,展颜笑道:“陵阳既发援军,我料陵阳兵马便不足,胡将军领轻兵径往溧水,吴兵闻报必回救陵阳,则蒋班之围自解矣!”
胡遵大喜道:“此计最善,末将这就带兵赶往溧水。”
刘封又道:“命你领一万骑兵张扬旗帜鼓噪而进,越过大庾山境内,吴兵必然看到,沿途之上暗中分出一部人马埋伏半路,若吴兵来追,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
“遵命!”
胡遵领命而去。
“将军,那末将……就去歇息了!”
寇威见没有他的任务,便显得兴致缺缺。
刘封笑道:“少严若是不嫌累,可领一支兵马随后去大庾山,待大庾山吴兵退走,与蒋班合兵一处,追杀吴兵。”
寇威嘿嘿一笑,喜滋滋领命而去,他久随刘封,最喜欢干这种痛打落水狗,捡便宜的好事,厮杀有厮杀的畅快,但捡漏却又别有乐趣。
众人各去准备,刘封吩咐其他人部署城内防备,打探乌程朱据大军的消息,这是东吴最后一支有生力量了。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56章 根深蒂固
寇威等人走后,刘封巡视一遍黟县,昨夜一场猛攻,城中守军不足,只一个冲锋便被胡奋先攻破南门,吴军寡不敌众,弃城而走。
如今兵马加上一万多降兵,足有十六万余,全军进入丹阳境内,秣陵就在不远处,关平也拿下会稽,东吴大势已去。
兵法和谋略固然重要,但都是建立在兵力的基础之上,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诸葛亮有通天之能,在击败夏侯惇和曹仁之后,等曹操全军压境,也不得不弃新野、走樊城,逃窜江南。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如今江东也不存在力挽狂澜之人,周公瑾、甘兴霸之流一去不存,更缺少少年孙权那样有魄力的明主。
孙权晚年的一番折腾,令江东人心离散,军心不振,正如这秋日之花草,一场秋霜,遍地枯黄,只能等待风雪过后,再次新生了。
朱据和刘纂两人的兵力合起来不足十万,诸葛恪仅有两万人马,如果能再将陵阳拿下,刘封打算从北路直取秣陵,干脆不管南面的朱据和诸葛恪了。
朱据是老将,虽然曾被孙权下狱,但毕竟也是当朝驸马,免于一死,最后又被起用,这样的老臣最为忠烈,也深得军心,有他在军中,就很难让吴兵军心散乱,必须要先将他调走。
而诸葛恪虽然自傲,但的确有本事,与他交手,也要费心费力,一个不留神,或许就要损兵折将,眼看东吴就剩最后一口气,这些人将来都要归降。
同为一家人,刘封不想在这个时候损伤太多人马,这也是他没有挥兵长驱大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当他查看地图筹谋整个江东之事的时候,关平派宗预前来禀告会稽军情,陆浑兄弟投降,会稽全境平定,还顺便收复了东瓯山越,诸葛恪退守富春。
宗预见礼之后言道:“末将奉命来见大将军,是有军情大事要与大将军当面商议。”
刘封笑道:“你们既得会稽,便从权决定直取吴郡即刻,关将军有此兵权,又何须来与我商议。”
宗预抱拳道:“关将军想调张南水军,从浙水出东海,从吴郡东面娄县、曲阿一带登陆,对吴郡两线出击,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刘封言道:“我调张南水军南下,一来是牵制诸葛恪在会稽兵力,而来便有意叫他出海迂回而战,如今王濬水军在采石矶遇阻,正好由张南这一支兵打破局面。”
“原来大将军早有此意,是我等太过愚钝了,”宗预摇头失笑,又道,“末将此来,还有一事要向大将军禀告,却是关乎阎将军的婚事。”
“婚事?”
刘封一怔,笑道:“男大当婚,这是应该之事,又何必来问我?”
宗预叹道:“将军有所不知,阎将军今年二十已过,至今却无婚配,实是为其身世所累。”
刘封双目微微一缩,淡淡问道:“可是那士族门阀之见?”
宗预轻微点头,并未说话,他也是世家出身,自然明白这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和复杂程度,士人与普通人之间的成见之深,并非三言两语或者刘封和诸葛亮颁布的几项政令就能改善的。
阎宇是当年战乱之时的孤儿,被一名青楼女子收养长大,这女子本是没落世家之后,所以阎宇倒能读书写字,正逢蜀中举办文武大比,他便是第二届比赛的文比第一人。
刘封知道素有才干,处事勤勉,处事精细,历史上担任过任庲降都督,出镇南中,只是后来黄皓专权,或许正是因为身份的缘故,才被其拉拢,搞得晚节不保。
阎宇能升任右将军,能力还是有的,他在朝堂虽然不受待见,但派他管理山越军,便不会存在士族门阀之见,这几年与王惇一同训练山越军,颇有政绩。
汉末时期士族门阀拉帮结派,导致出现两次党锢之禁,这是朝廷对这种威胁的打压,但都无济于事,甚至连重用寒门的曹操,也在曹丕称帝之后对士族做出了诸多妥协。
后来司马懿之所以能谋反成功,就是因为他是是士族的代表,被曹家打压的许多士族对曹魏早就不满,司马家才能一呼百应,可见这个时代士族势力的可怕。
诸葛亮同样也出身世家,对这其中的矛盾和纠葛更为清楚,但他却也主张削弱世家对朝廷的影响,提拔有才干之人,打破这种士族的垄断。
刘备在汉中称王之后,联合刘巴、法正等人颁布《蜀科》,依法治国,便是对士族的一种削弱和打压,提高百姓的地位。
但这个时代有才干之人大都出于世家,治国布政治都要文人来做,朝廷想要运转,还要依靠这些人,最终权力还是落于世家之手。
所以刘封提出的文武大比得到刘备的赞成,乃至后来的科举也是诸葛亮一手颁布,有这两人支持,即便有人心生不满,也只能悄悄忍着。
但刘封却知道,在郡县开设学堂之事,可是不少人在暗中阻挠,太学院中的人,一心只想借着大汉这杆大旗培养自己的门生,将来为自己所用,真正能接纳平民百姓,想着为朝廷培养人才的,恐怕寥寥无几。
至少现在还未发现这样大公无私的真正大儒,即便是从东海请来的那几位孔门弟子,也不过是因为孔融被曹操杀死之后家族实力大打折扣,想要借此机会崛起而已。
阎宇这样的文武官员如今在朝中已然不少,但没有家族底蕴,没有人脉,看似加官进爵,但在背后还是被人非议指点,甚至孤立。
这一股隐形的势力,其实才是刘封真正的心头大患,没到这个时候,他就颇能理解孙权为何会因为鲁王党之事怒火中烧,不惜损耗东吴实力也要将五大家族清洗一遍。
这是忍耐和无奈之后的爆发,甚至带着一丝报复的快意!心中念头电闪而过,刘封暗自咬牙,问道:“不知阎将军要与何人联姻,竟还如此慎重?”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57章 陆家算计
世家之祸,根深蒂固,这是大汉朝的一大毒瘤,也是极大的隐患,两晋到五胡乱华便足以为证。
刘禅时期,诸葛亮辅政,关羽、刘封主军事,每三年举办一次文武大比,网罗诸多人才,许多落魄寒门士子得意进入朝廷。
近十年过去,没有世家底蕴的寒门子弟占了三分之一的数量,虽然还不足以出入朝堂,与王公九卿分庭抗礼,但这种崛起的势力,让世家大受威胁。
只是早有诸葛亮和关羽,今有刘封、姜维,这些人都是对世家颇有成见,谁也不敢言语,各自暗中发展,培养族中子弟,以求出人头地,压制寒门。
在大汉境内,如今世家唯一能和朝政抗衡的便是绝不和寒门子弟联姻,更不会让自家子弟与寒门之后交往,即便在太学院,也是分了好几个书院,各处一室。
这些事情,刘封自然看在眼里,但他并未加以干涉,凡事总有一个过渡阶段,欲速则不达。
他明白思想教育及改变的重要性,现在更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年轻甚至少年一代身上,等这一辈老固执渐渐老去,新生力量的理念将如春草一般,以新的姿态蓬勃生长。
而这一代的重点,就在以汉帝刘谌为首的朝堂开始,刘封之所以有信心,就是赌在历史上北地王当年那慷慨壮烈的一幕之上。
这样中心胆烈之人,虽不敢与位面之子刘秀相比,但至少从性格上判断能算得上一位明君。
这许多年征战,刘封阵阵感受到了时光流逝之快,转眼间而立之年早过,依然是三国鼎立的局势,战争的残酷和人心的安抚难度远远超过他的想象和理解。
一项政令,一道诏书,无不关系着民生大事,这绝不是游戏中攻下一座城随便发号施令那么简单,更不像史书上那般寥寥几笔就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战争带来的破坏,要想恢复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一个人安家有多难,朝政的发展就有多缓慢,没有百姓的安稳,何来丰厚的物资钱粮打仗?
彻底融入这个时代,感同身受,刘封已经隐约觉得,能在有生之年平定天下,征服四海已经是全力而为了,至于振兴国政,安乐百姓,还要靠刘谌自己的能力,这已经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
刘谌正在长大,权力之争在所难免,以史为鉴,刘封尽量避免这一类的悲剧发生,只求此生不虚度,轰轰烈烈,风风光光便足矣!宗预也是南阳人,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出督永安,也是一名见证蜀汉兴起的老臣,对刘备入蜀之后的种种改革感触最深。
见刘封面现不虞之色,就知道他又因这些世家的势力影响而不满,犹豫了一下,还是抱拳道:“阎将军与陆宏之女一见如故,两情相悦,顾谭为二人做媒,但陆宏却想让大将军为阎将军主持婚事,所以……”“嘿嘿,陆家这是还被孙权折腾得不够呀!”
刘封一听便冷笑不已,冷眼看向远处,沉声道:“如此说来,陆宏还是觉得阎宇资格不够,想借机将陆家与本王牵在一起,又如当年陆家在东吴一般,左右朝廷?”
“这个……”宗预见刘封发怒,他心中也如此认为,此时却不敢附和了,言道:“只恐他陆宏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
刘封半晌无语,陆宏提出这个要求并非无的放矢,他肯定早就知道刘封提拔行伍之人,对这些人很是重视,阎宇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事关其终身大事,如果刘封拒绝,势必会寒了阎宇的心,这对刘封的名声也会有影响,他表面上看似请刘封为阎宇主婚,实则已经算定刘封没有退路了。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陆宏为何还要如此执迷不悟?”
刘封暗自咬牙,用手轻拍桌案,微微闭目。
的确如陆宏所料,他无法拒绝这个请求,这对他来说其实就不过就是一句话尔等事情,不需要做什么,到时候出席婚宴,走个过场罢了。
但这背后牵涉的问题可就大了,虽然看似刘封支持了阎宇这一类寒门子弟,但也让那些大世家看到了一丝可趁之机。
随着这几年政令的不断颁布完善,科举已经成为朝廷法令,不断削弱品评和察举制的影响力,目前两股势力正处于胶着阶段,此时决不能让世家看到一点崛起的兆头,要让他们渐渐死心,最后完全纳入科考系列之中来。
尤其是在江东境内,被孙权清洗过的这些大家族,都在悄悄观望,如今孙权已死,汉军入境,他们又在寻找新的崛起机会,各家势力盘根错节,甚至连本家人都不一定分得清和谁有姻亲关系。
一旦一家得势,便是各家跟着得利,又将是一张可怕的关系网,陆宏这个口子,决不能开。
想了一阵,刘封问道:“你方才说那陆宏之女与阎将军一见倾情,两人究竟如何相识的?”
“说来也的确算是天意……”宗预一阵感慨,便将阎宇到东瓯劝降山越,阴差阳错救出陆郁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如此!”
刘封静静听罢,眉头舒展,眼中再次出现亮光,摸着胡须笑道,“那陆郁生既然如此刚烈,陆宏兄弟又事先有亏于她,吾料此事已成定局了。
陆宏之所以非要本王主婚,只是最后的博弈罢了。”
宗预一怔,不解地看着刘封:“那二人婚事,我们改如何操持?”
“办,一定要大办特办!”
刘封一挥手,起身言道,“我料此事已经由不得他陆宏做主了,不但要办,还要搞得风风光光,让整个江东都知道此事。
嘿嘿,这次我要他陆宏偷鸡不成,蚀把米。
鸡飞蛋打,看他还死不死心。”
宗预一脸茫然:“那大将军你……”“他顾谭不是为陆家当媒么?
我便替阎宇当媒,”刘封背着手来到门前,淡淡说道,“阎将军平定会稽立下大功,着令加为安南将军,封关内侯——这个身份,足够了!”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58章 主动来降
宗预领了刘封将令,代表麒麟王为阎宇说媒,会稽之事由关平随机而动,张南水军也一并交给关平统领。
到了傍晚时分,胡遵、寇威连同蒋班一同回城,押回俘虏三千余人,陵阳兵马大败而走。
又一场大胜,众人欣喜不已,眼看胜利在望,刘封传令设宴庆贺,将江东捷报报向长安,也让小皇帝和费祎这些老臣高兴高兴。
众将正在府衙欢饮之际,忽然哨兵来报,城外来了一队吴兵,自称降兵,要见刘封。
众人吃了一惊,纷纷放下杯子看向传令兵,竟然还有人主动来降,看来东吴军心彻底涣散了。
刘封细问几句,原来是从黟县逃走的司马骆统,白日还合兵围攻蒋班,被胡遵和寇威杀败与陵阳兵马一同逃走了,怎么又突然回来了?
刘封微微皱眉,示意唐咨和几名东吴降将暂时回避,到屏风后面观察动静,命人将骆统带进来。
不多时,便见一名四十上下的中年人在两名士兵的看押之下大步走进来,骆统的身形算不上高大,但面容坚毅,稀疏的络腮胡,连日交战,显得十分憔悴。
不用人介绍,骆统也猜到上首的便是刘封,跪地拜道:“在下骆统,因黟县兵败逃回陵阳,不料却被陵阳刘纂取笑责骂,不能容我。
今见江东大势已去,某退无可退,闻麒麟王有容人之量,厚待俘虏,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愿从调遣,尽微薄之力以兴汉室。”
刘封闻言大喜,命人为骆统看座,举杯笑道:“吾素知令尊一心向汉,因袁术篡逆,不肯借粮而被其杀害,深为叹息,今将军肯来归汉,吾心甚慰。”
骆统低头叹道:“皆因局势变化,非人力所及,末将所为,有愧家父训教,但愿从今之后,能弥补一二。”
刘封笑道:“将军既诚心来降,本王自当诚心相待。
今兵进丹阳,路途遥远,粮草转运困难,吾正患无人押粮。
将军前来,正好可去石门峡运粮,其地尚有粮车数千,将军可运来黟县,吾便可全力与朱据大军一战。”
骆统见刘封对他如此信任,面现激动之色,马上离席再拜,忻然领命。
刘封言道:“将军所部五千人足够运粮,今城中兵满,就在城外旧营中休整,明日一早去石门山运粮,将军意下如何?”
骆统知道刘封这是还未完全信任,怕他在城内捣乱,押粮是试探的他诚意,倒也没有意见。
与众人敬酒之后,骆统出城领兵到原先汉军驻扎的营寨去了,沿河一带还有两座营寨来不及撤走,正好供他使用。
“将军,你何以如此便轻信骆统之言?”
骆统前脚刚走,唐咨便忍不住走了出来,抱拳道,“骆统在军中威信素重,即便是丞相朱据也敬他三分,刘纂纵然取笑他,也不敢当面讥笑,更遑论责骂,其中必定有诈。”
1...337338339340341...5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