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蜀汉中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寒塘鸦影
建邺城,在孙权死后不久,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蜀军攻入丹阳,人心震动,百官惶恐,国之将亡,城内常听哭嚎悲啼之声。
长平殿内,年仅七岁的孙亮坐在龙椅之上,听着群臣议论争执,毫无主张,惊慌无措。
昨日探马飞报刘封取了宛陵,即将兵临城下,文武商议无果,陆凯又因陆宏降蜀而被群臣猜忌,今日告病不朝。
司空孟宗奏道:“陛下,今大将军还在乌程,不能驰援,建邺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建邺,奔东海往夷洲去:其地远在海中,以江东水军护送,足以自守,可休养生息,待魏蜀开战,再来伺机克复未迟。”
孟宗几人本是和陆凯一党反对投降的,现在陆凯居心叵测,他们才意识到形势严峻,根本不是蜀军对手,一番商议,便改变主意决定护驾逃走。
御史大夫丁固一听就急了,赶紧上前拦阻:“陛下不可,那夷洲乃是不毛之地,陛下曾派陆伯言前去征讨,至今三年不归,不知其地情况如何,今若去海中,便如浮萍不能自已,一旦迷失方向,岂不遭灭族大祸?”
丁固等人本来在观望之中,他们是江东本土世家,根本没想过要离开这片土地,孟宗这个馊主意一出,顿时遭到许多人反对,看他的目光比对孙峻还要可恨。
孙峻在一旁冷眼旁观,他早就得到刘封的许诺,心中愈发笃定,此时看到这群人看似为国出谋划策,实则暗藏私心,更是冷哼连连。
见双方争执起来,怒喝道:“尔等文弱老贼,偷生腐儒,只会嘴上逞能,指手画脚,战又不能战,逃又不愿逃,降汉又怕失了名节,干脆投了魏国去吧!”
大鸿胪张俨以为孙峻又改变主意,马上道:“曹魏如今也受重创,北退河北,江北被蜀军所占,莫说能否到达河北,我看曹魏也迟早必亡,若称臣于魏,将来魏败,又要称臣于蜀,吾等岂能屡次受辱?
愿陛下思之。”
孙峻一声冷哼,撇嘴道:“既然如此,那就乖乖降汉,吾等祖上本为汉臣,如今归汉,就当迷途知返,也算不得败坏名节……”扫视众人一圈,又向孙亮奏道:“陛下若降,刘封为安吾等之心,也能封候裂土,如此尚能守住宗庙,保安族人,否则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孙亮此时年幼,哪里懂得这个,听众人争辩一番,抬头看向太傅许慈,孙权临终之前叫他多听许慈之言,善事国政。
许慈无奈叹息,摇头道:“陛下,今大势已去,文无谋断之士,武无勇烈之将,兵力空虚,军无战心,纵使先帝复生,也无可奈何了,唯有出降,结好刘封,尚能有一席立足之地。”
孙亮又看看同族的孙峻,见他也点头称是,便从二人之言,传旨叫孙峻和光禄勋皇象出城去见刘封。
众人神色不一,正自盘算今后之事,却见一人跌跌撞撞快步而来,还未进殿门便厉声骂道:“尔等无用之辈,安敢妄议社稷大事?
先帝尸骨未寒,便怂恿陛下投降,尔等将来有何面目去见孙家先祖焉?”
众人大惊,扭头看去,来的正是前几日被征招回朝的丞相朱据,只见他须发凌乱,步伐不稳,却是一脸愤慨。
孙峻见朱据赶到,微微一怔,旋即冷笑道:“朱大丞相,若非你在前线兵败,被蜀军攻入丹阳,吾等焉有今日之争?
今大臣为保孙氏,皆议当降,汝不知羞愧谢罪,反而口出狂言,脸皮之厚,堪比这殿前金砖也!”
朱据走进殿来,正要行礼,听孙峻之言,气得浑身哆嗦,指着孙峻瞠目骂道:“汝枉为孙家子弟,不知浴血一战,反而屈膝投降,九泉之下,陛下必不容你。”
“哦?”
孙峻挑了挑眉,冷笑道:“吾闻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丞相屡次兵败,损兵折将,陛下不曾问罪于你,却反来叫嚣朝堂。
我倒要问问,丞相打算如何浴血一战,抵挡刘封大军?”
“这……”朱据一怔,他本就是被刘封所败,刚才不过是慷慨之词,被孙峻一问,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真是个糊涂的老顽固,”孙峻冷笑道,“丞相阵前失利,用兵不善,置东吴于水火之中,按律本该斩首,如今还要逞血气之勇,欲令建邺满城流血,其心险恶狠毒至此,实乃我江东第一罪魁也!”
“孙峻,你安敢恶语中伤,你,你……”朱据恼羞成怒,加之一路奔走,怒急攻心,话未说完,便吐血跌倒在殿中。
几名侍卫急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群臣一片sāo luàn,正在此时,又有羽林军急匆匆跑进大殿,跪倒在地:“陛下,张将军在牛渚兵败,荆州水军已经攻下采石矶,占领石头城,正往建邺而来。”
这个情报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层之浪,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能言语,扶着朱据的两名侍卫也惊得松了手。
短暂的静默之后,大殿上一片哗然,没想到刘封兵马还未到,水军倒先攻破了石城,已然兵临城下了,全都吓破了胆。
孙峻当先反应过来,赶忙奏道:“陛下速写降书,派人出城去见刘封,还能博个主动归顺之功。
若是晚了半步,被王濬大军包围,被迫出降,则功勋大减矣。”
孙亮听说蜀军就要攻到城下来,才开始紧张起来,吓得两眼泪光闪闪,快要哭出来。
左慈见状,赶忙命近侍准备笔墨,与丁固作降书,盖上东吴玉玺大印,遣孙峻及侍中孙弘、光禄勋皇象等,连同玉玺一同带着出城到宛陵来请降。
使者走后,大家在慌乱之中才注意到还躺在地上的朱据,赶忙再将他扶起来,发现已经气绝了,都默然摇头不语。
刚才朱据气血上涌,昏死过去,若是救得及时,或许还能捡回一条命,被扔在冰冷的地板上躺了这许久,一口气再也没有提上来。
群臣自觉羞愧,纷纷低头不语,大鸿胪张俨冷喝一声,命人将刚才搀扶朱据的两位金殿护卫推出去斩首,也算是给朱家一个交代。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63章 宛陵纳降
宛陵城中,刘封正接见刘纂和骆统二人,骆统无奈归降,却执意不肯在军中任职,刘封也不勉强于他,叫他暂留在城中。
就在此时,快马来报,王濬在冯习水军到来之后,一鼓作气攻下牛渚,占领石头城,张承兵败自杀,人马正往建邺进发。
骆统闻言大惊,旋即又无奈低头,刘纂暗自叹息,二人知道大势已去,退下去休息去了。
陈寿言道:“将军,水军即将攻入建邺,我们也该发兵,南北夹击,对建邺形成合围之势,吾料江东文武必定破胆,主动来降。”
“只王濬便足够了!”
刘封却摆手笑道,“荆州水军有二十万之众,再加上降兵,取一个空虚无兵的建邺,还不易如反掌?
我按兵不动,便是再等东吴这些臣子的消息,看看他们态度如何。”
陈寿知道刘封说得有理,倒也没有执意劝说,眼看东吴即将被灭,也十分激动,首次随刘封远征,便见证了一国之覆灭,真是不枉此行。
刘封即刻派人传令王濬,命他将建邺先包围起来,不必攻打,先派人劝降孙亮。
“大将军,关将军派人送来书信。”
传令兵刚走,一名亲兵又带来军报。
刘封拆开一看,原来是关平听说诸葛恪去了乌程,便马上发兵占领富春,已经发兵攻入吴郡去了,张南领水军从东海出发,绕道直取娄县,对吴郡两面夹击。
刘封看罢,对来人吩咐道:“即刻传令关将军在由拳驻兵,不必再进,若孙亮不肯归降,再发兵未迟。”
“遵命!”
陈寿叹道:“东吴如今只剩吴郡一地尚算保全,但也无兵可调,只能坐以待毙了。”
刘封微微点头,他已经派胡遵和寇威两人带领兵马截断了诸葛恪北上之路,此时再丢了富春,诸葛恪如果想去建邺,只能从太湖绕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历史上孙亮是被孙峻所废,但这是在诸葛恪倒台之后,如今因为蜀军的压制,诸葛恪没有机会崛起,孙峻也不能权倾一时,此时孙亮年幼,并没有决断之权,还是在几位托孤大臣手中。
孙峻已经被云羽卫的人抓住把柄,而且他也看到东吴大势已去,暗中投降,滕胤和陆凯都不在朝中,唯一担心的还是朱据,他在军中的威望甚至比诸葛恪还要高,不知道孙峻能不能应付得了。
正当他担心之时,却见守城的刘铄一脸激动地快步跑进来,在门口便大喊道:“大将军,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刘封一皱眉:“谁来了?”
“使者,江东使者!”
刘铄跑进来,手扶膝盖大口喘气,“东吴派使者……使者前来请降,已经到了城外了……”“哦?”
饶是刘封料到这个结局,此时也忍不住激动,站起身来,“快,打开城门,将他们迎进来。”
“遵命!”
刘铄一口气还未喘匀,又喜滋滋地跑了出去,他虽然先为吴臣,但总归是刘氏子弟,此时见到东吴投降,心中的喜悦和别人还有些不同。
“将军,请速更衣!”
刘封正激动之事,陈寿在一旁开口催促。
“哦,对对对,更衣,更衣!”
刘封一低头,才发现自己还穿着便服,虽然是受降,但这个时代十分注重礼仪,千万不能让江东文武觉得他有轻慢之心,出了岔子。
此时将近正午,阳光照在府衙门前,新砌的台阶洗刷得十分干净,刘封身穿绛紫色的麒麟王服,高冠博带,胸口一个仰天长啸的麒麟头绣像,显得庄穆英俊。
台阶之下的走廊上,左右有铠甲整齐的士兵手持戈矛肃立,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每一名士兵都抬手挺胸,肃然的脸上带着骄傲的欣喜,这是作为得胜者的自豪。
东吴使者在刘铄和二十名精兵护卫的带领之下进入府衙,看到两旁站立的护卫,顿觉得阳光失去了光彩,个个缩着肩膀小心翼翼前行。
使者共有五人,以车骑将军孙峻为首,捧着降书,身旁是光禄勋皇象,捧着玉玺,其余孙弘等三位官员则端着皇帝的衣冠绶带等物,其后的官员带着金珠等降礼,以示诚意。
来至台阶前五步开外,孙峻等人跪倒在地,拜伏于阶下,大声道:“吾等奉主之命,前来请降,请陛下及麒麟王开恩收纳,愿永世归顺为臣,灭曹兴汉。”
刘封背着双手,微微应了一声,叫刘铄将玉玺和降书递上来,陈寿在台阶上接过,郑重递给刘封。
四下鸦雀无声,一阵微风吹过,院中的大旗飘荡着,斗大的“汉”字尽显威严。
陈寿将玉玺递过,将降书打开来,就在台阶之上大声念道:“吴郡孙亮叩头死罪!昔汉室失御,诸侯并起,九州幅裂。
先人因时略有江南,遂阻山河,与朝乖隔。
汉室中兴,德覆四海,暗劣偷安,未喻天命。
至于今者,猥烦六军,天兵入吴,还临江渚。
举国震惶,假息漏刻,归首阙庭,光大汉室。
谨遣私署将军孙峻、光禄勋皇象等奉所佩玺绶,委质请命。”
刘封静静地听着,稀里糊涂等陈寿念完,才抬手道:“诸位请起,孙亮既有归顺汉室之心,本王理当受纳。”
孙峻等人长出一口气,赶忙谢恩,从地上爬起来,此时才敢偷偷抬头瞄一眼威震天下的麒麟王。
个人神色不一,皇象几人眉宇忧伤,丧国之痛,毕竟难受;孙峻和孙弘则点头哈腰讪笑,以后要仰仗刘封了,希望先留个好印象。
刘封扫视众人,笑道:“本王略备薄酒,为诸位大人压惊,江东之事,当即禀奏陛下,稍后自会论功封赏!诸位回去之后先将城防撤换,安抚城中百姓,本王于三日之后,便到建邺。”
孙俊等人连连答应,一一记在心中,刘封设宴厚待孙峻等使者,酒席之上并无轻视嘲弄之意,才让皇象几人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临行之时,刘封早已命陈寿写了回书,交付孙峻带回建邺,以安江东文武之心。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64章 双亲俱丧
孙峻一行离开宛陵之后,回城路上全都松了一口气,此时事情已成定局,而刘封对他们也都以礼相待,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也渐渐消失。
回到城中,孙峻和皇象将刘封的回书呈上,孙亮命人当堂念诵,文武百官听说汉军进城之后,既往不咎,暂时安心下来。
孙亮即刻传令撤换城防,将建邺城上大旗换成降旗,以示归顺之意,也是借此告诫已经来到城外的王濬兵马不要妄动,同时叫各部官员出榜安民,保持城中治安,不得生乱。
孙峻自以为他最先和汉军细作联络,此次劝降孙亮投降,当为首功,而孙亮已经俯首称臣,建邺城中当以他为最大,出了宫门之后,便带领守军亲自巡逻,趾高气昂,十分得意。
消息传出,城中百姓一片哗然,有担忧着,也有欣喜者,这几年孙权为了征战,几次增加赋税,百姓苦不堪言,早就忍受不住,听说汉军攻入丹阳,已经有人暗中盼着他们早日杀到建邺了。
汉军向来不会侵扰百姓,甚至许多政令十分精明,让江东百姓艳羡不已,现在可算盼到真正的明主到来了,有人甚至暗中在家摆宴庆贺。
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总归天要变了,谁也无能为力,有期盼着,也有顺势而为者,对于百姓来说,不管换了谁为君主,只要能保住他们的家园平安即可。
建邺城中人心波动,或喜或忧,但有一处却悲悲戚戚,十分惨然!这是处于城东的一座府院,宅院门口挂着两串白色的灯笼,上面写着大大的“奠”字,门楹之上挂着白布,门口竖起两丈高的招魂幡。
普通人丧葬,招魂幡只有一个,而这里却在左右各竖一个招魂幡,更显得凄凉悲怜。
门口进进出出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仔细一看,竟都是江东大员,甚至连三公九卿都在其中,刚刚出门而去的正是廷尉王蕃。
一阵凉风吹过大街,有枯叶飞旋,门楣之上的白布被吹起来,便看到匾额之上三个金色的大字:丞相府。
这里正是丞相朱据的府邸,朱据昨日在金殿上悲愤气死,尸体抬回府中,朱公主孙鲁育见了尸首又哭又笑,疯癫之中一跤跌倒,撞死在厅堂台阶之下。
朱据之子朱熊、朱损闻讯仓惶赶到,却未能见到双亲最后一面。
丞相府一日便死了两个主人,朱熊兄弟哭得死去活来,府中上下悲声不断,但此事混乱的建邺城却没有人顾及到这里。
直到第二日,才有人想起来老丞相死于殿上,纷纷前来吊唁,才知道朱公主也一并死亡,灵堂上两具棺木,一对灵牌,让人心情愈发沉重。
灵堂之上,朱熊兄弟二人双目赤红,泪痕犹在,时而哭嚎一阵,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无奈叹息,朱据死得太窝囊了,朝堂上的事情传到他们耳朵里,每个人言语相加,便让人更加难以忍受。
快到午饭时候,忽然门外一阵嘈杂,兄弟二人扭头一看,却见所有下人全都跪倒在地,吃了一惊,还未起身,便见骑都尉谭绍带着一名孩童走进来,正是少帝孙亮。
朱熊大吃一惊,赶忙带人迎出门外,跪地叩拜,孙亮却不管他们,挣脱谭绍跑进令堂,在灵前前大哭起来,口中直呼:“阿姊,姐夫!”
朱熊一阵错愕,跪在地上不知所措,其他家人也都跟着哭嚎,府中一片悲声。
谭绍是当今皇太后的姐夫,担任骑都尉,也是孙亮的姨夫,这种场合皇太后不便出面,又不放心孙亮自己出门,便让谭绍带孙亮前来吊唁。
见朱熊二人难堪,谭绍摇头轻叹,将他们扶起来,叹道:“陛下今早听说朱公主身亡,大感伤心,本要一早就来吊唁,恰逢车骑将军从宛陵返回,早朝又耽搁了些时日。”
孙权这几个子女之中,长子孙登早亡,孙和和孙霸争权一个被贬一个被诛,孙景不受孙权喜爱。
孙亮最幼,朱公主也经常去看视他,二人虽为兄妹,实则情同母子一般,孙亮对朱公主更为亲近。
当年朱据因为鲁王党之争而下狱,理应和吾粲等人一同处死,朱公主孙鲁育到宫门外长跪三日求情。
当时孙权大杀群臣,不仅人心惶惶,上苍也似乎为之悲泣,连日雷暴大雨,孙鲁育也在雨中浸了三日。
后来体力不支昏倒,孙亮闻听此事,也跑到大雨中陪同公主,哭嚎不走,孙权怕孙亮生病,便先将朱据免死。
朱据捡回一条命,但孙鲁育却因此大病一场,昏昏沉沉半月不醒,一直说着胡话,等她能起床下地的时候,却已经神志不清,整日疯疯癫癫,半醒半疯了。
后来孙权病愈,深为前事愧疚,正逢孙奋兵进中原,孙权大喜,改元换号,大赦天下,朱据得意出狱,后来再次被拔擢重用。
朱据虽然官复原职,甚至升为东吴丞相,但孙鲁育却再也无法恢复如初,一家人都知道是她救了朱家性命,对其小心照看,朱据也对其十分怜惜,经常在家陪伴。
不料朱据被孙峻当堂气死,鲁育也因为情绪激动跌倒撞死,这一切都是因孙峻而起,所以朱熊一听到孙峻的消息,便恨得咬牙切齿。
“孙峻狗贼——”朱熊怒目切齿,双拳紧握,浑身微微颤抖起来。
朱损在一旁奇怪问道:“前几日宛陵就被蜀军所占,孙峻还去宛陵作甚?”
“唉,二位将军呐!”
谭绍一声长叹,缓缓道,“从今之后,大吴将不复存在了,陛下……陛下也不再是天子,孙峻已经出使前往宛陵奉上降书,三日后,麒麟王刘封将进入建邺城。”
“mài guo之贼,可恨!”
朱熊闻言大怒,一拳打在身旁的槐树之上,拳背血流不止却毫不知觉,沉声道,“孙峻枉为孙氏子孙,我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以除国贼。”
“二位息怒!”
谭绍吃了一惊,赶忙将朱熊拉进灵堂之中,小声道,“孙峻自以为劝降得了首功,兵马尽在其手,若是被他听到,岂不又惹大祸?
如今陛下已经献了降书,交了玉玺,再难统辖于他了。”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65章 灵前之争
孙亮哭了一阵,加上这几日诸事繁杂,各处军情飞报,让他小小年纪也跟着起早贪黑受罪,便累得睡了过去。
谭绍又安抚了朱熊兄弟几句,将孙亮抱走,整个府邸之中再次安静下来,秋叶婆娑,在风中片片落地,发出莎莎之声。
“国破家亡,这就是国破家亡么?”
朱熊跪在灵位前,神色呆滞,喃喃自语。
朱损一直低头不语,这时候缓缓抬起头来,盯着朱熊沉声道:“兄长,孙峻mài guo求荣,那是他孙家的基业,与我们无干,但家父之仇,必须要报!”
朱熊身躯微震,转头看向朱损,咬牙点头道:“不错,双亲在上,若不将孙峻杀死,如何叫他们入土为安?”
“何止孙峻!”
朱损森然一笑,双目收缩,“兄长难道忘了孙鲁育那个yin jiàn恶人,还有曾经仗着权势诬陷家父下狱受罪的吕壹、孙弘之流了?”
朱熊一惊:“二弟,你……”朱损握着拳头,冷然道:“昔日他们都仗着有先帝宠幸,我们奈何不得,但如今局势却不同了,陛下已经投降,玉玺印绶全都献上,在刘封未进城之前,大家同为庶民,嘿嘿……”听到朱损之言,朱熊眼睛猛然瞪大,跪坐而起,吴国既灭,什么皇亲国戚、宠臣心腹、文官武将都将不复存在,谁也管不了谁了,正是报仇的好机会。
此时刘封尚未进城,就算杀了孙峻等人,他也无法追究,如果等蜀军掌控建邺,好不好下手另说,以后再伺机报仇,总会惹来诸多麻烦。
“二弟啊……”刚激动了一阵,朱熊忽然又颓然坐倒,“但方才谭都尉说过,孙峻已经接管城中兵马,孙綝为其心腹,又掌管武卫营羽林军,人多势众,你我官卑职小,些许兵力,恐难成功。”
朱损嘴巴微微一张,刚有几分亮彩的眼神也渐渐暗淡下来,狠狠一巴掌拍在地上,自恨实力不足。
孙峻原为羽林都尉,孙亮登基之后封为车骑将军,便将羽林军交给孙綝,并封孙綝为威武将军,掌管武卫营,整个皇宫内的禁卫军都被他兄弟控制。
朱熊虽为中领军,统率亲兵卫士和禁军,但羽林军却不归他管,朱损也只是建邺的城门校尉,昨夜匆匆回府,今日也没去军营,兵马也有可能被孙峻给收编了。
以两人现在的实力,别说杀孙峻,就是皇宫内的孙弘和孙鲁班等人,他们也没法靠近,看似是个极好的机会,要想实现却是困难重重,不止是力不从心,只能望而兴叹。
“我从府中挑选死士去!”
朱损一咬牙,决然道,“孙峻既然每日都在城中巡逻,我便将其杀死,也好让二位老人家入土为安。”
“糊涂!”
朱熊一声大喝,惊得朱损一怔,见他站起身来,厉声道,“你如此铤而走险,可曾想过你的妻儿老小,府中这些人的性命?
若是失手惹恼了孙峻,他带兵杀到府中来,谁能阻挡?
那时候为兄恐怕也性命难保,由谁为他们送葬?
莫说二老入土为安,万一被此贼毁了棺木,你,你……”说到这里,连朱熊都不敢往下想了,孙峻本就为人狠辣,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朱损吓得脸色发白,靠在灵台前,却又不甘心,大声道:“就算拼了性命,我也要将孙峻杀死,以绝后患。”
“孙峻死了,孙綝岂会善罢甘休?”
1...339340341342343...5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