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蜀汉中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寒塘鸦影
陈寿向刘封介绍二人,老者是东吴名士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少年便是孙权之子孙休。
刘封示意二人落座,问道:“不知先生到此,有何贵干?”
韦昭抱拳道:“吾二人知麒麟王繁忙,冒昧搅扰,着实惶愧,然有一事,却不得不向殿下禀告。”
刘封笑道:“不妨事,先生有话请讲。”
韦昭看了一眼有些拘谨的孙休,目露溺爱之色,言道:“黄武五年,吴帝采武昌铜铁锻造兵器,有剑千口、刀万口,长三尺九寸,又以其精粹精华铸造宝剑六柄,命为‘吴六剑’,取名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不知殿下可知此事?”
刘封眉毛一挑,摇头道:“这倒不知!”
韦昭言道:“白虹、紫电宝剑为吴帝所佩之外,其余四把赐予解烦、敢死、无难、马闲四部都督,待其解散之后,这四把剑便存于武明殿。
吴帝崩,孙峻将此六剑悉数带出宫殿私藏,现藏于全公主府中,吾二人连夜取出,特来献宝。”
“哦?”
刘封想不到韦昭竟把孙权的佩剑给找到了,不禁有些高兴,点头道:“二位有此心意,本王在此谢过,吾素知先生之才,《吴书》还要有劳先生继续撰写,不可半途而废。”
韦昭想不到刘封会如此大度,忙起身抱拳道:“遵命!”
刘封知道韦昭既然带孙休前来,更主要的还是想为孙休谋个好前程,孙亮因为是皇帝封为公爵,孙休至今还未有封赐,他做老师的自然也会跟着急。
孙休在历史上的表现还算不错,但现在年龄尚小,其他人的安排要等到长安的圣旨下达才能任命,先安抚他们,叮嘱孙休好好跟着韦昭学文,将来必有用处。
得了六把神兵利器,刘封自然开心,陈寿送走二人回来之后,便将六把剑也一并带到了书房。
刘封并没有急于查看,问陈寿道:“这六把剑若非韦昭知晓,恐怕又要落于旁人之手,韦昭为何不自己来献宝,反要借孙休之手?”
陈寿叹道:“韦弘嗣言此物乃是孙家所有,他若献之,即是以主之物为己功,其不耻以此邀取富贵,故带孙休来,一来可不使宝物蒙尘,而来也是为孙休请功也!其处事如此周全,着实令人钦佩!”
刘封摇头失笑道:“这韦昭倒也是个忠心缜密之人。”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73章 出乎意料
两日之后,前往乌程说降诸葛恪的丁固一行返回建邺,负责守城的刘铄发现丁固等人面色冷峻,除了施绩、朱异几人外,并未见诸葛恪随行,预感到事情可能出了意外。
丁固几人进城之后来不及歇息,便直奔长平殿,进进出出的文武官员络绎不绝,看到这几人之后都面露诧异之色。
谁都知道此时江东只剩下诸葛恪的兵马和吴郡太守贺邵还没有来归顺,丁固正是去劝降诸葛恪的,如今不见诸葛恪,看这几人行色匆匆,纷纷私下猜测起来,莫非诸葛恪誓死不降?
长平殿内,刘封靠在桌案后面刚搬运来的沙发中假寐,手中端着紫陶茶壶,宗预、陈寿、陆凯、滕胤、顾谭几人各翻着卷宗,处理政务。
宗预和陈寿倒还能适应,陆凯和顾谭便觉得有些头疼,麒麟王好相处倒是不假,但这处理政务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今日一大早便将他们几人找来,将桌上的公文胡乱分开,叫他们各自审理,大事禀告刘封决策,小事他们按照正常制度商议决策。
但哪一件算大事,哪一件算小事,还是要刘封说了算。
总之,还是要事事禀告,刘封则闭着眼睛评判是“大还是小”,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正在此时,丁固等人急匆匆走进来,看到殿内到处对方的公文,不禁一愣,走近前才看到躺在书案后面的刘封。
丁固犹豫了一下,抱拳道:“殿下,乌程兵马已经归降,但……但诸葛恪却不知所踪。”
“哦……小事,什么?”
说了半句话之后,刘封猛然坐起来,直愣愣地盯着丁固等人:“诸葛恪不见了?”
“正是!”
丁固点点头,指着左右说道,“这几位便是乌程守将:施绩、朱异、钟离茂。”
刘封看了看几人,皱眉问道:“诸葛恪离开军营,你们几人都不知情?”
“回殿下!”
施绩抱拳道:“诸葛将军前日晚上便说要在帐中布阵,搬请救兵,叫我等各守一处营门,任何人不得打扰,故而并不知情。”
“布阵搬救兵?”
刘封一怔,哑然失笑,“这你们也信?”
施绩一阵尴尬,低头道:“吾等初时也不信,但当年在庐陵之事,诸葛乔布下八阵之法,大败诸葛元逊,救出山越军,他二人乃是亲兄弟,又是诸葛家后人,故而……”“想不到诸葛恪也学会故弄玄虚了,”刘封闻言一阵失笑,旋即皱眉道,“东吴大势已去,他执意不降,到底意欲何为?”
丁固等人也都纷纷摇头,诸葛融早已经投降,诸葛亮在蜀军中地位崇高,诸葛恪跟着归顺,诸葛家族也必定会受到厚待,比江东其他人背景可大多了,反倒是他最终不肯投降,实在费解。
施绩忽然言道:“诸葛将军在布阵之时,秘密调走了三千精锐,不知去往何处,会不会别有所图?”
“哦?”
刘封吃了一惊,看看左右,大家都皱眉不语,诸葛恪是东吴大将军,他们无权过问,看来是带着这三千人秘密离开了乌程。
陆凯叹道:“三千兵马,不过杯水车薪,又有何用?”
顾谭几人也都暗自点头,如今连孙亮都投降了,整个江东归顺汉室,诸葛恪带走三千人,就算他又通天本事,也无济于事了。
刘封沉吟片刻,问道:“诸葛恪唯一可去之处,便是吴郡,贺邵可有消息?”
“吴郡至今没有动静……”陈寿微微摇头,忽然神色一动,“殿下,诸葛恪忽然举动反常,该不会和袭击张南的水贼有关?”
“嗯?”
刘封脸色微沉,旋即传令道:“马上派人到吴郡打探情况,命关平即刻挥兵东进,胆敢有反抗者,一律扫平。”
被陈寿一语提醒,大家才发现诸葛恪宣布布阵的时候,正是曲阿水贼消息传来的那一天,如果诸葛恪和贺邵与那些水贼暗中勾结,预谋反击,倒也有这种可能。
“诸葛元逊糊涂啊!”
顾谭思索片刻,还是连连摇头,“其若联合倭人来攻杀我江东百姓,与那些异族又有何异?
此等卑劣之事,大丈夫所不取也!”
“哼,好你个诸葛恪!”
刘封一拳砸在桌子上,气得一阵咬牙,千算万算,没想到灭东吴最难处理的竟会是诸葛恪。
原本他和江东许多文武想法都差不多,认为有诸葛家这个关系在,又有诸葛乔这个亲兄弟在汉军阵中,诸葛恪兄弟是最好劝降的,没想到结果却适得其反,最麻烦的反倒是诸葛家的人。
沉默片刻,刘封摆手道:“唉,罢了罢了,几位辛苦,先去歇息吧!”
到了此时,丁固几人也是无能为力,施绩几人也都交割兵权,等着新的任命,诸葛恪的结局如何,就看刘封怎么处理了。
“大将军,出事了!”
丁固几人走后不久,李丰急匆匆地走进来,满头是汗,“方才从吴郡有逃兵来到建邺,那些水贼并非倭人。”
“不是倭人?”
刘封一怔。
“不好,定然是陆都督的兵马!”
陆凯忽然一声惊呼,用手指点着远处,声音颤抖起来,“一定是是大都督他……他回来了。”
“啊?
是大都督?”
滕胤等人也都一惊,恍然大悟,个个眼神古怪,陆逊虽然为东吴的擎天柱,但这个时候回来,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三年前孙权派陆逊出海去扫荡夷洲,同时掩护诸葛恪领水军北上偷袭徐州,这一去便一直没有消息,差点将他这支人马给忘了。
但陆凯却不同,陆逊虽然去了夷洲,但族长之位一直都还是陆逊担当,陆家人无时不挂念着陆逊,祈祷他能早日归来,现在终于有了消息,陆凯怎能不激动?
“不错,正是陆伯言三年前带走的东吴水军!”
李丰在一旁缓缓点头,“但此次领兵的却并非陆逊本人,而是其子陆抗。”
“原来是陆家人,这倒好办了!”
刘封反倒松了一口气,笑道,“既然如此,就有劳敬风前去曲阿一趟,将江东之事说明,叫陆抗不必徒劳反抗了!”
“是是,在下这就去,马上就去!”
陆凯神色激动,将手中的卷宗胡乱扔在桌案上,急匆匆地离开了大殿。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74章 魏国之变
突然得到陆逊的消息,刘封也有些小激动,毕竟这是东吴四大都督之一,后期力挽狂澜之人,但这次是陆抗领兵,刘封心中也担忧起来:“陆伯言不在军中,莫非是因为年迈生病,无法随军出海,困在了夷洲?”
顾谭皱眉道:“陆公已过花甲之年,又远征海外,风浪颠簸,于不毛之地遭受风雨之苦,若再乘船回归,恐筋骨难以支撑。”
滕胤等人则是一声轻叹,如果当年孙权没有将陆续发配远征夷洲,有他在,或许能识破刘封搅乱中原的计划,江东也不至于因此彻底失去防备之力。
但事已至此,一切都成定局,多想无益,陆逊父子能够平安归来,不失为一桩喜事,但不知他们才来便听闻国丧,心中又是什么滋味。
众人想着陆逊的遭遇,忽然心中又平衡了许多,比起陆逊远征海外之苦,他们又幸运不少,陆家这两年倍受孙权打压,陆凯此去劝降,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陆逊已老,刘封对他的只有尊敬,他现在期待的是陆抗,这可是东吴后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将,诸葛恪都自叹不如。
战绩上,陆抗击退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步阐,后拜大司马,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综合比较起来,陆抗的实力可能不输邓艾、姜维,如果能将他也收入麾下,有这三人再加上杜预、王濬,只这几人,刘封扫平河北便底气十足。
“报——河北密信!”
正想着河北之事,就有亲信送来一封密信。
刘封眉头微皱,将书信接过来拆开,才扫了一眼,便脸色微变,又仔细看了一遍,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陈寿问道:“殿下,魏国又有什么变化?”
刘封环视众人,缓缓道:“邺城皇宫突起变故,曹芳和郭太后在蒋济、王素、钟会等人的支持下重掌朝政,将何晏等台中三狗下狱,并下旨免去曹爽大将军之职,命其即刻回朝……”陈寿皱眉道:“曹爽虽吃了败仗,但尚能保住淮南及徐州,此时若将其调离,岂非中原不保?”
“这都是不算什么!”
刘封背着手走了两步,将手中的信笺揉搓成一团,咬牙道,“魏朝群臣上书,集体请求曹芳将司马懿官复原职,征辟回朝,拜为大将军,由他主持大局,力挽狂澜!”
“什么?
曹芳要召回司马懿?”
顾谭等人也都吃了一惊。
如果魏国起用司马懿,比曹爽强了不止百倍,最主要的还是朝堂肃清,台中三狗被除掉,魏国上下一心,河北就不那么好取了。
“司马懿偷偷去了襄平,此事极为隐秘,蒋济等人竟然知晓,恐怕他们暗中早有联络,”刘封想着司马懿这两年神出鬼没的行径,愈发觉得此事不简单,“莫非其前往辽东,就是故意让曹爽放松警惕,领军出征,再借机duo quán?”
“嘶——,这代价未免也太大了些吧?”
陈寿吸了一口气,“魏国丢了河内、中原不保,此时又将曹爽免职,震动军心,夏侯霸兄弟与夏侯楙都是曹爽亲信,对司马懿颇为忌惮,此时做此决定,河南之地岂不危险?”
“唔,倒也有理!”
刘封眉头紧皱,司马懿是在他谋划中原的时候就已经去了辽东,应该是有意躲避中原之争,想在辽东谋取一席之地,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卷土重来。
但魏国形势的发展急转直下,曹爽领兵进入扬州的时候,耀武扬威,朝堂上群臣对台中三狗再不满,但有曹爽的功勋震慑,不敢轻举妄动,但一旦中原丢失,淮南不保,曹爽的位置就岌岌可危了。
曹爽和台中三狗本就不得人心,如今又吃了败仗,文武大臣不得不寻求保命之法,而这时候司马懿安插在河北的暗线便起了作用,推波助澜,诸多因素之下,又让司马懿有了重返朝堂的希望。
如今的司马懿对于魏国来说真正是众望所归,无论他的实力、威望还是身份,都足以让魏军重振士气,让朝野上下共同一心。
宗预急道:“殿下,司马懿谙熟兵法,曾为曹操所忌惮,此人若回朝中,取河北恐要废十倍之力,何不马上起中原之兵,横扫北方?”
“魏国经营河北数十年,兵粮充备,人口众多,岂能轻易便破?”
刘封叹了口气,无奈道,“如今即将入冬,北方天寒地冻,不利出征,若魏国据险死守,徒损兵力罢了!”
陈寿也道:“今新得中原、淮南之地,人心不稳,兵马也需整顿整顿休养,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整备,若强行出兵,恐有反噬之患。”
顾谭言道:“冬日不宜出兵,只这两月时间,司马懿从辽东赶回邺城,时间也足够了。”
“殿下,让我去!”
就在此时,忽然从门口闪身走进来一个铁塔般的大汉,正是专柯,黝黑的脸上尽是凶狠之色,“当年司马老贼屡次派狐狼卫刺杀殿下,此仇未报,我心中不顺,这次让我带人到河北去拦截,定让司马懿父子埋骨路途之上。”
“专柯,你……”刘封吃了一惊,想要阻止,却又觉得这未尝不是一个办法,既然出兵无法阻止司马懿,干脆派人潜入河北去拦截,如果能够刺杀成功,倒是一劳永逸。
“殿下,你不是说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
专柯握着拳头大声道,“狐狼卫无数次在我眼皮底下行刺,洛阳之事几乎害死殿下,此仇岂能不报?”
“也好!”
刘封思索片刻,走过去拍了拍专柯的肩膀,“我派十名高手与你同往河北,沿途截杀司马懿,务必小心行事,不管事成与否,都要平安归来。”
“遵命!”
专柯大喜,胸脯拍得砰砰直响,“我一定将司马懿的人头提来见殿下。”
刘封微微点头,又对陈寿吩咐道:“再派人设法劝阻曹爽前往邺城,只要曹爽不交出兵权,能与蒋济等人分庭抗礼,我们便有可乘之机。”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75章 逃出海外
永平殿中,刘封亲自为专柯等人践行!专柯挑选了八名侍卫随他北上,这八人都有各自的一技之长,追踪、刺杀、下毒、伪装等等,武艺高强都能独当一面。
刘封为他们配置了最精良的装备,袖箭、连弩、软甲等,甚至连那支唯一的望远镜都交给专柯,这对于远距离观察极有用处。
八人中有三人用剑,刘封将孙权“吴六剑”中的流星、百里赐予他们,这几人大受感动,大有当年战国时期刺客出行的豪壮之情,领命踏上北上之路。
看着几人离开宫院,刘封站在门口良久不语,他心中隐然觉得,刺杀司马懿并非易事,此去如果能够拖延司马懿到河北的时间,让魏国朝堂彻底大乱,或许会有新的转机。
以司马懿的城府和心机,如果他有心再入朝堂,必定会有所防备,他既然远走辽东都做了万千准备,必定也预备了回归之路,而且狐狼卫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当年的那些刺客,个个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昨夜又与王濬等人讨论一番,现在让姜维和邓艾强行发兵实则弊大于利。
原和河内新得,根基不稳,许昌、谯郡是曹家发迹之地,东郡、陈留、濮阳、汝南也是曹操亲手经营过的。
中原境内几乎十之七八的地盘都是曹家和魏国文武的老巢,暗中必定还有许多人勾结一起,一旦出现漏洞,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后果不堪设想。
大军过境,这些地方有许多势力暂时蛰伏,乃至民心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治理,新上任的官员也要时间去适应,都非一朝一夕之事。
除此之外,兵马整顿,降兵编制,粮草辎重的调度准备都是极其重要的,目前还有寿春和徐州的魏军牵制,强行北上实则隐患重重。
司马懿重回朝堂,让刘封心头蒙上了一层阴云,倒不是他畏惧司马懿,而是此人一旦掌管三军,以后行军势必困难重重,肯定会增加将士的折损,这不是刘封所希望看到的。
“殿下,为何不让云羽卫出动?”
正当他为司马懿的到来忧心忡忡的时候,柳纯从殿角转过来请命。
“阻止司马懿,必要去北平、辽东之地,千里之外,云羽卫有更重要的任务,不必如此大费人力!”
刘封微微摇头,叹道,“若是专柯此行不能成功,云羽卫去了,也无济于事。”
“是!”
柳纯抱拳,专柯的本事,他是很清楚的,云羽卫能和他交手的确实没有几人。
“伟叔,你也该准备一下,年底前往河北!”
刘封对柳纯的能力还是十分欣赏,“带几个得力之人,与河北云羽卫都统南秦二人联手,搜集魏国情报,东吴诸事可为参考。”
柳纯听说又要派他去河北,不禁大喜,抱拳道:“遵命!”
“殿下,吴郡急报!”
有士兵快步走进来的时候,柳纯已经闪身躲进殿内去了。
“何事?”
“吴郡太守贺邵带领两千兵马从娄烦与陆抗军会合,从水路离开海岸逃走了。”
“嗯?”
刘封脸色一沉,“可查到诸葛恪的动向?”
“有人曾见到诸葛恪在吴郡府衙出现过,但并未见他与贺邵同行。”
刘封一阵咬牙:“哼,我倒要看看,你们能逃到何处去!”
“陆大人已经回城,正在兰宫等候。”
刘封马上转身前往兰宫,见陆凯正和一位穿着破旧衣衫的年轻人等候。
陆凯急忙上前抱拳道:“殿下,恕在下无能,未能劝说幼节归降。”
“无妨!”
刘封摆摆手,陆凯连陆抗的面都没见到,这事与他无关。
陆凯指着身边的年轻人说道:“这位乃是沈莹,字少澎,曾随陆公远赴夷洲,幼节欲重回夷洲,将不愿同行的士兵遣返,共留下一千余人,皆在曲阿。”
那人上前行礼:“小人沈莹,参见殿下!”
“免礼!”
刘封一抬手,问道:“陆伯言父子远征夷洲,情形如何?”
沈莹看了一眼陆凯,答道:“吾等随大都督前往夷洲,经一年便扫平此地,因战船破损太多又耽搁一年之久,故而迟迟未归。”
刘封问道:“夷洲共有多少人口?”
沈莹皱眉道:“夷洲广袤,各部落散落各处,或许还有吾等未曾见者!预估人口不过百万,以台窝湾西拉雅族为最,共有十余万人,其余部落无数,皆用石斧等、用鹿角为矛,以青石为镞,兽皮为衣。
只用一月时间,大都督便降服西拉雅族,其族长归顺大……”沈莹本想说“大吴”,但现在东吴已灭,陆抗又拒不投降,一时不知夷洲该归属何处去了。
陆凯在一旁轻叹道:“只可惜陆公因病逝于夷洲,不能还乡……”刘封吃了一惊:“陆伯言已经?”
沈莹点头道:“夷洲湿热,大都督半年前染病,又无良医药草诊治,不幸在即将离岛之时病逝了。”
刘封冷笑道:“陆伯言病逝,陆抗便如此大胆,擅自主张又返回夷洲,莫非想自立为王不成?”
陆凯忙道:“幼节清白忠勤,绝非妄图自立之人,恐怕其中还有隐情。”
刘封冷哼道:“夷洲已被陆伯言扫平,各族慑服于陆氏,陆抗见东吴不存,重返夷洲,没有自立之心,作何解释?”
“这……”陆凯一怔,陆抗的这个举动,他的确无法解释。
“报——”就在此时,有士兵快步跑进来,正是八百里加急探马,手持令旗来到殿内,躬身道,“大将军,已经探知诸葛恪行踪,其带领三千精锐与陆抗水军会合,离开吴郡去了海上。”
“什么?”
刘封惊呼一声,“诸葛恪也走了,这三人搞什么把戏?”
传令兵又道:“诸葛恪还带走了孙权三子孙和,一并出海。”
“孙和?”
刘封一怔,很快便明白了诸葛恪几人搞的什么把戏,这是要继续延续东吴的命脉,去夷洲拥立孙和为帝,与大汉周旋。
“殿下——”陆凯显然也没有料到诸葛恪和陆凯会有此一举,小心答道,“孙子孝与幼节皆是诸葛元逊的女婿……”“诸葛恪,我去你大爷的!”
陆凯话未说完,便见刘封面容狰狞,砰的一声踢碎了身后的书案,木屑纷飞。




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376章 执念难平
兰宫之内,刘封面色阴沉坐在上位,王濬、沐风、陈寿、陆凯等人列于两厢,个个神色凝重,诸葛恪和陆抗带走孙和,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刘封也没想到诸葛恪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孙和,另一人许配陆抗,这两人竟都是他的女婿,这几人不知如何联络,竟私下出逃,其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1...342343344345346...5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