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断九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冰临神下

    两人没有停留,快步走向谷内的坟墓,安重迁一路上倒是东张西望,似乎在找什么。

    仍然跟在后面的昌言之道:“冯夫人早就进城,安公子不知道吗”

    安重迁哼了一声,他当然听说过冯菊娘的下落,只是抱有一线希望,以为会碰巧在这里遇见她。

    昌言之见他们直奔墓地,停止跟随,转身去做自己的事情

    坟丘周围也被野草霸占,本身倒还干净,显然经常有人除草,范门弟子树立的墓碑则被草丛隐没,非得走到近前才会发现。

    两人取出祭扫之物,燃香磕头,起身之后同声叹息。

    安重迁道:“当初先生就不该葬在这里,我怀疑……怀疑宋取竹假传先师遗旨,就是为了给自己省事省心。”

    “先生临终前,只留宋师弟一人在身边,应该不会看错人。”

    “难说,虽然有些不敬,但我还是得说,先生临终前……有些糊涂。”安重迁压低声音,害怕被坟中的鬼魂听到,“宋取竹甚至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他来拜师,一是避祸,二是求名,如今目的达到,又回荆州老家,肯定会拿先生做旗号,为自己捞取利益,否则的话,怎么说走就走,甚至不敢向同门告别事出反常,必有妖异。”

    “宋师弟……原本就不太合群。”严微与宋取竹也不熟,不愿为他多做辩解,“理他做甚,倒是这里的野草——回去之后,咱们得有个说法。”

    思过谷里野草出奇茂盛的消息已经传到城里,被众人引为奇谈,两人专为此而来,扫墓乃是借口。

    安重迁四处看了看,见没有外人,小声道:“要我说,肯定是徐础施展妖术。”

    严微稍一皱眉,并不相信这种事,不好直接反驳,问道:“就算是妖术,为什么呢”

    “呃……好比书上记载的那些妖怪,占据一处巢穴之后,总要将吃剩的骨头扔在附近,增些血腥的妖气,以驱逐纯阳之气。”安重迁打个哆嗦,害怕草丛里真有妖怪跳出来。

    “不妥,这样的说法未必有多人少会信,还有辱先生的名声——据说济北王之女也住在这里,散播这种传言,更加不妥。”

    最后一个理由尤其有力,安重迁点点头,“确实不妥,那该怎么说总不能说野草乱长,全是凑巧吧”

    严微也四处看看,不为寻找妖怪,而是观察地势,“我有一个想法。”

    “你的想法肯定是好的,说来听听。”

    “天象、人文、地理三者互通,帝王将相的一举一动,皆能感动天象,凡俗人等的影响要小一些,往往引出地上的妖异,比如恶子不孝,周围就会发生幼畜杀母一类的异事。”

    “嘿,你不是不语怪力乱神吗”安重迁嘲讽道。

    严微一脸正色,“这可不是怪力乱神之说,天、人、地三才,圣贤所论,经典所载,朝廷设官专职观察天象,地方若有妖异,必须上达,史书上明确记述,以做后世之鉴,乃是正经的深奥学问,先生在世时,也曾做过一番深究。”

    安重迁拱手,“严师弟说得是,然则这谷中异象,便是对应凡俗之人的恶行”

    “必是如此。”

    安重迁得到提示,立刻醒悟,“没错,严师弟说得太对了,野草‘霸占’思过谷,对应岂不正是……他”

    安重迁望向远处的房屋,虽然什么都不看到,但是知道徐础的住处就在那边。

    严微点头,“咱们回城,也不必多说什么,有识之士自会明白其中的意味。”

    “对,徐础若得正统,谷里生长的应该是灵芝、仙草才对,而不是这些蒿草。嘿,徐础自恃聪明,可他能辩得过众人之口,却辩不过天地正气。咱们回城之后,去见寇师兄还是尹师兄”

    “必须是尹师兄,他的意见更有分量。”

    “可尹师兄好像……全不在




第三百零九章 上策
    十多名书生站在山谷入口处,望着茂盛的野草,没敢再往里进,彼此小声议论,多时过后,终于有人大声道:“看来传言不虚,思过谷果有妖异。”

    一辆马车赶来,书生们让路。

    马车早已没办法进入谷内,停在路边,从车内走出主仆两名女子。

    冯菊娘微一皱眉,“你们怎么又来了还想再辩一次”

    书生们认得此女,有人上前道:“冯夫人,好心劝你一句:远离此地,远离徐础,此地妖异显现,乃是……”

    “呸,你才是妖,瞧你贼眉鼠眼的样子,是只耗子妖吧。”

    书生面红耳赤,小声道:“不识好人心。”

    冯菊娘带着丫环进谷,身后突然又传来另一名书生的喊声:“此女与徐础乃一丘之貉,专以美貌蛊惑世人,也是这思过谷的妖异之一!”

    冯菊娘转身,嫣然一笑,向那名义愤填膺的书生道:“我好像没有蛊惑过你——你因此而不高兴”

    冯菊娘扬长而去,那名书生却是目瞪口呆,被同伴们推搡几下,才回过神来,见众人眼中都有嘲笑之意,脸上不由得暴红,“瞧见没此女当众施展妖术,还好我挺过来了。邺城最近一段时间阴盛阳衰,此女就是明证之一……”

    附近的车夫咳了一声,插口道:“我们是湘东王府的人,阁下怎么称呼”

    书生是瞧不起车夫的,可是一听“湘东王府”四个字,吓得脸又白了,他只顾着嘴快,竟说出“阴盛阳衰”这种话,全忘了邺城最有名的“阴盛”就是湘东王的女儿欢颜郡主。

    “我……我没有称呼……”书生急步快走,一路上都在提醒跟上来的同伴,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姓名。

    但是有一点他们已经确信无疑,那就是思过谷真有不同寻常的变化,必定意味着什么。

    冯菊娘特意来见徐础,“公子是怎么想的”

    “什么”徐础刚割完草,正在看书。

    “公子竟然让小郡主带着楼矶去见大郡主。”

    “这是小郡主自己的主意。”徐础道,也习惯称张释清为“小郡主”。

    “公子至少可以阻止吧”

    徐础笑道:“小郡主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而且我凭什么能阻止她”

    “就凭……算了,公子现在什么都不管,一切都是‘再等等’,哪怕有人就在附近放火,也要‘再等等’才去灭火。”

    “哈哈,没那么夸张,灭火肯定要快,不过最近都是我们在放火。小郡主惹麻烦了”

    “小郡主没惹麻烦,而且她有父兄护着,不怕惹事。当初我劝公子进城与小郡主团聚,正是为此,后来小郡主入住思过谷,我大大地松了口气,没想到公子竟不珍惜。”

    “她没说不再回来,便是就此留在城里,对她也是件好事。小郡主不太适应谷中的生活。”

    “现在小郡主回不回来已经不重要了。”

    “听你的意思是我惹麻烦了”

    冯菊娘叹了口气,“公子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想不明白楼矶来你这里就没安好心,必有栽赃嫁祸之意,公子既不设防,又让小郡主带他回城……”

    “不是我‘让’。”

    “在外人眼里,这就是公子的主意。现在好了,城里已有传言,说公子与宁王暗通款曲,助他欺骗邺城。”

    “嘿,城里人还没忘记我”徐础笑道。

    “公子别笑,眼下形势真的危险,寇道孤藏在暗处,就等着公子露出破绽,他好一口咬下来。”

    “你将他说得像条蛇。”

    “他就是蛇,毒蛇。”

    徐础想了一会,正色道:“我仍然觉得楼矶是真的害怕,也是真心来向我求助,并非暗藏祸心。”

    “公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轻信了楼矶回城不久,就与寇道孤结交,这两人对公子有何想法,公子应当明白。”

    徐础又想一会,“还是要再等等。”

    “等什么”

    “等真相。”

    “真相明摆着,宁王看穿了大郡主的心事与计谋,骗她让出一条路,使得宁王能够直抵石头城。过后又不遵守承诺,不仅没有杀死皇帝,反而甘做皇帝爪牙,不对,他这分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思,先要称霸江东,次要争夺天下。”

    “欢颜郡主如何说”

    “她能说什么总不能承认自己受骗,设计要杀江东的皇帝吧只能假装意外呗,但我看得出来,她很生气,尤其是对楼矶非常失望。”

    “好比两人对奕,一方落子,在另一方应招之前,最好先不要说谁胜谁负、谁强谁弱。”

    “大郡主还能怎么办派兵去杀宁抱关吗既没有名义,又没有兵力,中间还隔着一个淮州。”冯菊娘摇摇头,“这都源于一件事——当初公子一时心软,放宁抱关回城。”

    徐础不语,冯菊娘也觉得自己的话有些重,“那不是公子的错,公子……”

    “你是奉命回来的吧”徐础问道,根本没在意冯菊娘的话。

    冯菊娘睁大双眼,像是受到误解而不高兴,只坚持一小会,她笑了,“这才像我认识的徐公子,一眼就能看穿真相,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自己回来,你是这谷里的人,奉命回来,你是欢颜郡主的人,两者的神态、语气都不一样。”

    “我在公子面前过于理直气壮了”

    徐础点点头。

    “即便我是奉大郡主之命而来,可我所作所为仍是替公子着想。”

    “我相信。”

    “我就直白说吧,大郡主想听听公子的看法,你刚才不是说大郡主尚未出招吗她想知道公子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应对。”

     



316.第312章 焚信
    第312章 焚信

    田匠日益神出鬼没,偶尔有人在谷里瞥见他的身影,待要开口打招呼,人已经消失,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走、究竟为什么来这一趟。

    这次也一样,外面的人喧闹不止,显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他却突然出现在门口,目光冷冷地瞧过来。

    张释清正在翻看书报,有些累了,昏昏欲睡,坐在那里直打哈欠,猛然发现门口站着一名陌生人,吓得睡意全无,挺身而起,喝问道:“你是谁”

    “徐础人呢”

    “在墓地除草。你不是这谷里的人,究竟是谁”

    田匠上前,张释清刚要叫唤外面的人过来帮忙,田匠止步,扔过一封书信,正落在桌上,“请将此信转交给徐础。”

    “你还没说自己是谁呢。”

    “田匠。”

    “哪个‘匠’”

    田匠没回答,转身离去,外面的喧闹声仍无半点变化。

    “粗鲁之人。”张释清轻声道,继续看军报,很快兴趣转到那封信上。

    信函已有破旧,显然经过一番辗转,表皮上没写任何字,既无某某亲启,也没有某某封函。

    “难道是她”张释清一想到这封信可能是降世军女贼首送来的,再也忍不住好奇,立刻就要拆开,一观详细。

    可信函是封住的,她虽然从小受到娇惯,行事全凭己意,但是有些规矩早已养成习惯,她也打破不了,私拆未开封的信件就是其中之一。

    犹豫再三,张释清起身拿起信,出屋匆匆前往墓地,她不能私拆信件,但是徐础打开之后,她可以要过来看一眼——对方是否同意则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徐础正好在休息,周围没有椅凳,所以他坐在墓碑上。

    “有个叫田匠的怪人,给你送来一封信。”

    “田匠好久没见到他了。”徐础接过信,也稍稍地愣了一下,“无名信。”

    “快拆开看看,是不是秦州送来的”

    “秦州……”徐础打开信,只看一眼就回道:“不是。”

    “谁写的信是那个田匠吗他干嘛有话不直接说。”

    “也不是。”徐础神情渐渐凝重。

    “写的什么”张释清的好奇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烈。

    徐础通篇读过一遍,将信递来,张释清立刻接在手中,先看抬头与落款,“‘与世沉浮郭某’是谁”再看几眼,恍然大悟,“他就是郭时风,宁抱关的军师,你经常提起。他为什么给你写信”

    信就在自己手里,张释清闭上嘴,逐字看过,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徐础,“他请你速去江东……这是什么意思也给宁抱关当军师,还是……继续当吴王”

    从信上的文字看,张释清倾向于后一种解释,虽然郭时风没提“吴王”二字,但是有“万事俱备,皆如足下所料”、“江东无首,待足下久矣”之句,可以说是意思非常明显了。

    “你觉得呢”徐础微笑道。

    张释清露出警惕的神情,“你……不是真心退位,还要再当吴王我听说过,宁抱关是你派去江东的,郭时风也是你最亲近的朋友……”

    “不算亲近,但的确是不错的朋友。”

    张释清心中一旦有了判断,许多证据自动涌来,将说不通的地方一一冲开,“降世贼军西还秦州,根本就是诱兵之计,为的就是将官兵都引到那边去,给宁抱关可趁之机。你声称退位,前来邺城避难,也是一样的道理,都为让朝廷忽视宁抱关。其实江东才是你最想要的地盘,因为你是吴王……”

    徐础点头赞道:“难为你说得头头是道,这么快就想出整个阴谋。”

    “你在夸我,还是在嘲笑我”

    “你能不能为我辩解几句呢”

    “白纸黑字在这里,有什么可辩解的而且你自己有嘴,平时那么能说,论‘头头是道’,谁能比得了你”

    “哈哈,就当是个游戏好了,你来质疑,也由你来释疑。”
1...197198199200201...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