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断九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冰临神下

    张释清拿来放置茶具的托盘,放在两人中间,“现在起,它是渔阳。”

    “一下子变这么大啦,比邺城还大。”缤纷显得很吃惊。

    “设喻就有这点好处,大小随意,意思到了就行。”

    缤纷茫然地点点头。

    张释清又拿来两只茶杯,先在托盘上放置第一个,“这是渔阳刺史皇甫阖。”

    缤纷露出古怪的笑容。

    “你笑什么”

    “瞧这茶杯矮矮胖胖的,与皇甫刺史真有几分相似。”

    张释清也笑了,继续道:“这位皇甫阖是冀州牧守皇甫开的弟弟,皇甫家跟咱们邺城关系很复杂,一两句说不清,总之你记得,皇甫阖只想守住渔阳城,对别的事情一概不关心。”

    “对公主尤其不关心,我注意到了,来拜见公主时,他一脸的不满,总想将公主撵走。”

    张释清放下第二只杯子,“这是邺城派来的中郎将汤师举。”

    “这位将军咱们还没见过,他也不来拜见公主,十分无礼。”

    张释清笑道:“虽然无礼,却是个重要人物。他带来数千兵将,远远超过渔阳城原有的兵力,所以虽是外来者,官职也不高,却是城里真正的守将,皇甫阖对他也得礼让三分。就是因为他的保护,咱们才能住在渔阳城里,不被撵出去。”

    “那这位汤将军是个好人。”缤纷伸出一根手指,在杯沿上轻轻按了两下。

    张释清忍住笑,“汤将军还是个聪明人,并州军攻来,换成别人,早就紧闭城门,准备死守,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敞开四门,任人出入,还派出使者犒劳并州军。这么一来,并州军不明所以,反而停驻在远处,不敢靠近。”

    “并州军真笨。”

    “不是笨,而是有两件事捉摸不透,一是邺城是否还派来更多军队,在渔阳设下陷阱二是贺荣部到底支持哪一方”

    “邺城没有更多军队,贺荣部肯定不支持渔阳。”缤纷马上答道。

    “这两件事,咱们知道,并州军不知道,所以要在远处观望,但是持续不了太我,早晚会明白过来,到时候汤将军会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缤纷也问道。

    张释清想了一会,轻叹一声,“想来想去,除了将我交出去,他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

    “那可不行,既然汤将军是个好人,公主召他来,咱们多说好话……”

     




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
    看到前方快速接近的一队骑兵,昌言之拔出腰刀,“公子,我只能挡一小会,你自己跑吧。”

    “收起刀,我自有办法应对。”

    昌言之不太情愿地收刀入鞘,毕竟是行伍出身,眼看着带有敌意的敌兵手持刀枪疾驰而至,他的心被吊得高高的,像是老赌徒见到了骰子,总想伸手去抓。

    骑兵驶到近前,对这两名不躲不逃的陌生人稍感意外,军官喊道:“什么人要去哪里”

    “渔阳派出来的探子,查看并州军动向。”徐础答道。

    昌言之与众骑兵都是一愣。

    半个时辰之后,行李被掠、双手被缚的两名俘虏跟随骑兵艰难步行,趁着稍事休息的工夫,昌言之小声道:“这就是公子的办法真是好用。”

    徐础苦笑道:“我以为他们会让咱们骑马,没想到是步行。”

    “公子这么做总有个原因吧”昌言之急需重建信心。

    徐础看一眼正在喝水、喂马的众人,“这些人不像是正经的并州兵,还是等到了大营,再透露真实身份比较好。”

    昌言之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在东都几乎天天接触晋军,知道那些人比较重视仪容,兵甲在诸军当中总是最好的,即使与城外的各支官兵相比,也是互有长短。

    眼前这些骑兵,兵甲明显是旧的,不知在武库里存放了多久,马匹也有些羸弱,像是百姓家里干苦活儿的牲口。

    “他们的面相倒是不太凶恶。”昌言之道,以此安慰自己。

    徐础笑笑,士兵当中颇有几人一脸横肉,不像善类。

    几名士兵搜检包裹,每找出一样值钱的物品,必然欢呼,引来其他同伴过来围观。

    昌言之再不能自欺欺人,低声道:“这些人是晋军招安的强盗吧没关系,晋王治军严厉,肯定能将他们……”

    军官带人大步走来,昌言之闭嘴。

    军官站在两名俘虏面前,挨个看看,目光最后落在徐础身上,“一早我就看出来了,你一个小白脸,不像是探子。”

    “探子也有许多种……”

    “闭嘴,什么探子随身带这么多银钱”军官拎起手中小包裹,轻轻一晃,里面哗啦哗啦地响。

    徐础从来没查看过行李,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钱,笑道:“实不相瞒,这是我自家的钱,兵荒马乱的,本想借着做探子的时机,找个地方藏起来,没想到先遇到诸位,没的说,这些钱从现在起是你们的。”

    军官冷笑一声,将小包裹硬塞到怀里,“算你识相,见到上头,你怎么说”

    “我是探子,当然只说渔阳的事情,想必‘上头’也不关心我家的私事,‘上头’审问过后,或许会让我们回渔阳传话,这就够了。”

    军官笑道:“看来你是常做探子啊。”

    再上路时,徐础与昌言之终于可以上马,双手缚在身前抓住缰绳。

    天黑之前,他们来到一座隐藏在山谷里的小营地,虽然到处竖立晋旗,但是营中有些混乱,骑马的人横冲直撞,险些被碰的人破口大骂,骑士则纵声大笑。

    怎么看,这里都像是一个强盗窝子。

    昌言之有点心惊,小声道:“不对啊,晋军里哪来这些强盗”

    “大概是缺人。”徐础道。

    军官走来,“待会上头来问,运气好,你们当时就会被遣回渔阳,运气不好,明天还要被送到大营,小心回答,明白吗”

    两人被带到营地一角,背对背绑在一根木桩上。

    天色渐暗,没人送食物和水,昌言之道:“我觉得公子不如说出真实身份。”

    “看待会的‘上头’是什么人吧,若是晋军真正的将领,我对他说实话。”

    “是,这里刚下过雨吧,脚下尽是泥巴,这么站一晚上,脚可就泡坏了,我还行,公子受不得,啊……来人了。”

    一队火把逐渐接近,军靴踩在泥地里,响声颇大。

    一名年轻将领停在徐础面前,衣甲与神情都表明他是真正的晋将。

    年轻将领一脸阴沉,“渔阳有兵多少守将是谁敞开城门又是为何”

    “渔阳有兵三万,守将乃是左武侯将军杨彤彩,敞开城门……”

    “哈!”年轻将领的笑声打断探子,“你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吗杨彤彩现在秦州统领冀州军,离此数千里。”

    “这位将军有所不知,杨将军已经返回冀州,昨天刚刚赶到渔阳。”

    “怎么可能”年轻将领脱口道。

    “这个……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但我认得杨将军,昨天进城的肯定是他本人,我当时还想,渔阳这回有救……”

    “杨彤彩无能之辈,救不得渔阳。”

    “杨将军有能无能我不知道,但是我想杨将军总不至孤身一人来渔阳,身后或许有大军跟随吧。”

    年轻将领神情微变,想了一会,“去叫翻江龙来,让他立刻

    将探子送到大营去。”

    “是。”有人应道,年轻将领转身离去,昂首挺胸,尽量不看营中的乱相。

    周围无人,昌言之道:“他刚才是说翻江龙吗”

    “好像是,怎么了”

    “公子忘啦”

    徐础猛然想起来,他带领吴人守卫汝南城时,麾下曾有一名头目,就叫做翻江龙。

    翻江龙曾参与暗害徐础,事败之后,逃之夭夭。

    “会是他吗他是吴人,应该逃回江东吧。”

    “应该是,翻江龙是个诨号,叫的人不少。”

    两人稍稍安心。

    昌言之又道:“公子怎么不向这位小将说实话”

    “他镇不住营里的人。”

    没过多久,远处又有人走来,



367.第363章 单于
    第363章 单于

    天亮时,翻江龙特意又来看一眼俘虏,确认那真是“吴王”之后,不由得仰天长笑,“我上辈子做过什么好事,得老天垂青,赐我这么一件宝贝!哈哈。”

    “为什么是上辈子”徐础问。

    翻江龙冷冷地看过来,眼前的人与记忆中的“吴王”略有不同,但是容貌无误,“因为我这辈子没做过好事,也不打算做,所以吴王想劝我什么,请都免了吧。无论如何,我都要将你送给贺荣部,拿一笔重赏,然后看着你被杀死,一举两得。”

    “我早已退位,不再是吴王。”

    “交给贺荣部时,你必须是吴王。”翻江龙吆喝一声,拍马跑到最前面,时不时传来一声大笑。

    翻江龙的部下中有一名当地人,由他带路,绕过渔阳城,直奔北方边塞,经过一日一夜的急行,与第一支塞外骑兵相遇。

    贺荣部早已集结大军,在关塞外耽搁数日,终于说服守关者放行,一千多名先锋军在前探路,一见到士兵就围上来,还没冲到近前,先放出一阵乱箭。

    翻江龙脸色由喜变惧,大喊“投降”,对方却像是没听懂——也可能是真没听懂——照样冲来。

    翻江龙急忙带着手下往回跑。

    数十人可不逃不出上千贺荣骑兵的追赶,不过三四里,他们已被团团包围,无路可逃,好处是对方不再放箭,而是不停叫喊。

    翻江龙带头,众人先后下马,将兵器放在地上。

    只有徐础和昌言之还坐在马背上,他二人双手被缚,握缰绳还可以,下马比较困难。

    贺荣骑兵驰到近前,马匹的嘶鸣声、踩踏声连成一片,仿佛从地下传上来的雷声。

    翻江龙脸色苍白,真怕这些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将自己射杀,扑通跪在地上,伸手指向徐础,大声道:“吴王!那是吴王!我将吴王送来了。”

    骑兵连声喝斥,虽然听不懂,翻江龙也能大致明白意思,闭上嘴,俯伏在地,手下众人也都照做。

    徐础与昌言之还是做不到,只能举起双手,让骑兵看到腕上的绳索。

    终于,来了一名会说中原话的贺荣人,听翻江龙说过之后,来到队伍中间,仔细端详徐础,问道:“你是吴王”

    徐础摇头,“不是,世上已没有吴王其人。”

    翻江龙喝道:“他就是吴王,退位……”

    嗖地一声,一支箭贴着翻江龙射入地面,翻江龙再度闭嘴,混身冒汗,没料到贺荣人如此难打交道。

    那名骑兵问:“你是从前的吴王,名叫徐公子”

    “我叫徐础,大家称我‘徐公子’。”

    骑兵皱下眉,“你不像吴王。”

    “你见过我”徐础笑道。

    骑兵摇头,“吴王不该是你这个样子。”

    “可能是因为我手上有绳索、麾下无将士。”

    骑兵眉头皱得更紧,调头去请示,很快回来,向众人下令,一队骑兵下马,将翻江龙等人全捆起来,却给徐础与昌言之松绑。

    “这不公平,吴王是我们抓到,特意来献给贺荣部……”翻江龙想辩解几句,有人用绳子绕他的嘴也捆一圈。

    骑兵向徐础道:“不管你是真吴王,还是假吴王,都要老实些,给你松绑,不准逃跑。”

    徐础摇头,“不逃,带我去见哪位大人”

    贺荣部贵族统称“大人”,骑兵却不肯回答,“很快就知道了,如果你真是吴王……”骑兵笑了两声,拍开离开。

    昌言之小声道:“他笑什么好像不怀好意,不会带咱们去见贺荣平山吧。”

    “没准这是好事。”

    “好事怎么会是好事贺荣平山痛恨公子,必欲杀你而后快。”

    “若是能劝说贺荣部放弃与并州结盟,倒是一件好事,至于贺荣平山,见到再说吧。”

    昌言之说不出话来,虽然佩服公子的镇定,却觉得他过于镇定,这世上是有因祸得福的事情,这一次他却怎么也看不出“福”来。

    贺荣部先锋继续前进,派出上百人押送俘虏往回走。

    徐础与昌言之虽然仍不得自由,至少手脚不再受到束缚,正常骑马前进,翻江龙等人则被绳索连成一串,被骑兵拽着奔跑,一路上苦不堪言。

    两个时辰之后,队伍停下,被俘晋兵纷纷倒下,剩下一点力气,也用来小声咒骂翻江龙,怪他将自己引入这样的局面。

    前方是一座大营,帐篷林立,不设围栅,一队一队的骑兵纵横驰骋,看似毫无规矩,却不发生碰撞。

    徐础等人被留在营地边缘,小半个时辰之后,天色将晚,来了一队人,看到带头者,昌言之立刻道:“坏了。”

    贺荣平山只见过徐础一次,印象深刻于心,远远地望一眼,调头又走了。

    “这是什么意思”昌言之道。
1...226227228229230...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