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张玄素说道:“齐王殿下发明的海带吃法,真的救了沿海的那些百姓。”
长孙无忌苦笑着说道:“不错,沧州传来了消息,那些灾民靠着打捞海带,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沧州刺史在奏章中说,当地官府从这些灾民贩卖海带上收取的税赋,竟然远远高过了当地农户。这个齐王殿下啊”他摇摇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的感受。
张玄素自嘲地说道:“看来,臣低估了齐王殿下了,这次逼着他离开长安,也许是个失策。”
李承乾说道:“原本五弟已经表示支持我了,那次在馒头那件事上,他真的帮助我呢。可是,咱们却设计逼他离开,以后再想让他跟我亲近,恐怕就不容易了。”
长孙无忌说道:“殿下,这件事不怪你。主要还是我低估了这位齐王的能量。谁想到这位胡闹的殿下,竟然深藏不露呢。”
李承乾说道:“五弟要真是解决了这次的旱灾问题,父皇一定不会再让他离开长安了。今后和他该如何相处呢”
张玄素说道:“殿下不必担忧。臣以为,即使他解决了旱灾的问题,陛下从大局着想,仍然会让他离开长安的。再说了,你并没有做出逼迫他离开长安的举动,相反还一直替他说话,他也看不出咱们真正的意图。不会对你有什么看法的。”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道:“张师傅说得对。殿下继续和齐王殿下来往,即使他不帮助你,也不会和你作对的。我再和你母后谈谈,还是要让齐王离开长安的。”
李承乾说道:“好,我明白了。”
魏王府。
阎立本望着有些暴躁的李泰说道:“殿下,恕臣不敬,您最近的表现有些急躁了。齐王不是咱们的目标,您干吗非要跟他置气呢”
李泰面目狰狞地说道:“我就是看他不顺眼,你们瞧瞧他那个德行,一个只是知道吃的夯货,居然屡次让我难堪,真是气死人了。”
长史王聪心道:“人家齐王并没有招惹你,是你上赶着去招惹人家的。”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他说道:“殿下,齐王殿下的品行不端,您要是跟他一般见识就有份了。臣的意见是,对于齐王殿下您就当他不存在,不搭理他就是了。”
李泰心中的火气还是有点压不住,说道:“父皇也是的,国家大事,干嘛要跟他那个混不吝讨论呢我就不信他这次还能把旱灾给吃了。”
阎立本劝道:“殿下,您不该管这些闲事,赈灾的事情和您没有直接关系,您现在负责《拓地志》的编撰,把这件事做好了,就是大功一件,犯不着为赈灾这样的事情分心。”
王聪也劝道:“就是,殿下您饱读诗书,办着文学馆,领袖士林,犯不着操别的心思,去在赈灾这样的琐事上浪费精力。
今年的端午节的赛诗大会,天下士子瞩目,尤其是您倡导女子也来参加,这将是大唐文学界的一大盛事,臣等愿意协助您全力准备,办好这件宏伟的创举。
这次大会,必定会涌现出大批的青年才俊,文学馆正好可以招揽人才为殿下所用。这才是当务之急。”
在死党的劝慰下,李泰冷静了下来,
第四十二章 您像是我爹了
宜阳王府。
李佑的书房外间,有一个会客室,里面放着一张硕大的圆桌。此刻,李佑、阴弘治、程咬金、尉迟恭和张亮围坐在一起。
张亮是第一次进入这间屋子,坐在圆桌旁,发现这样面对面的商讨事情,感觉很好。
李佑说道:“各位叔叔,舅舅,今天请大家来,是要商议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件事公私兼办,一半是圣旨,一半是咱们自己的事情。”
张亮的性格十分谨慎,平时做事很小心,原本参与和李佑的生意,心中有些忐忑。此刻,听说是奉旨行事,心里也踏实下来。
李佑说道:“昨天,我和父皇谈到了赈灾的计划……”
昨天,李世民和李佑单独奏对。
李佑说道:“父皇,赈灾最大的要点是不引起恐慌。天灾固然可怕,但是最可怕的还是。一旦旱灾引发了灾民的恐慌,他们就会大规模的逃荒,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动荡和破坏更加巨大。为了避免计划泄露,儿臣才请求和您单独奏对。”
李世民点头说道:“是啊,灾民一旦开始逃荒,土地就彻底荒芜了,对生产造成的破坏就会加剧。灾民流动所经过的地区也会遭到很大破坏。灾民流动后,官府无法掌握他们的动态,救援也更加困难了。这就是天灾在前,在后啊。”
李佑说道:“儿臣查阅了历史上很多的资料,比对了关中地区历次旱灾发生前的气象状况,很不幸,这次旱灾的规模恐怕要远远大于近50年来最大的旱灾规模。因为,最早的一场雨,恐怕要到6月底或者7月初才能到来。”
“什么”李世民惊出了一身冷汗。他问道:“你确定”
“儿臣确定。”李佑肯定地说道。
李世民颓然地塌下腰来,叹道:“这样大的旱灾,会死多少百姓啊我大唐真是多灾多难啊。”
李佑说道:“父皇,这次旱灾的主要区域将发生在秦岭以南、梁州、兴州以北地区,这里是同属一个气候带。具体的来说,旱灾的主要发生地在陇州、梁州、兴州、商州、風州和祁州范围内。”
“这么大的范围啊。”李世民深深感到担忧。
“儿臣测算过了,4万口井远远不够,恐怕要打出6万口井才行。儿臣故意不说实情,反正也没有人会去数,没必要增加恐慌气氛。”李佑说道。
“好,做得对。”李世民说道。
“儿臣认为,这次赈灾第一步要打井,每打出一口井,就可以安定上百的人口。第二步,要秘密调集粮食到各县,不等旱灾开始严重,就提前对那些地势高,或者地下无水等打井困难的地区进行发放,百姓手中有粮,就不会产生逃荒的念头,旱灾地区也就安定下来了。”李佑说道。
“提前放粮。好主意!以往官府赈灾,都是灾情严重了,被迫放粮食赈灾,实在是太被动了,也容易造成赈灾不及时,导致局面无法控制。好,就这么办。”李世民兴奋地说道。
“只要是做到上述两点,灾民的情绪就会稳定,就不会造成社会动荡。这里面就涉及到两点,其一,打井的资金问题。朝廷现在拿不出钱来,可是有人手里有啊。大笔的财富都集中在豪门世家、豪商巨贾手中,目前只能够靠他们伸手相助。”李佑说道。
李世民有点疑惑地问道:“这些家伙,只会发国难财,他们肯出钱赈灾吗”
李佑说道:“当然不肯了,朝廷也没有权利强迫人家出钱。不过,儿臣有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出钱。”
“哦什么办法”李世民感兴趣地说道。
李佑笑道:“当然是吃了。”
他拿出白砂糖,请李世民品尝后
第四十三章 李佑在干什么
李佑说道:“这样吧,河东地区就交给崔氏经销。不过,该出的经销权费用,让他们一次上来行吗”
程咬金高兴地说道:“没问题,我夫人原本也没有占据全国经销权的奢望,河东地区就够了。”河东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山西加上河北两个省的地域范围。
李佑说道:“一口价,20万贯,行吗”
程咬金说道:“行,就这么定了。”
李佑说道:“一客不烦二主,干脆,你让你夫人将这些钱换成粮食,运到渭南,我给他们留出利润就行了。”
“好,没问题。”程咬金爽快地答应了。
李佑说道:“各位叔叔,舅舅,这次赈灾,不会影响大家发财的。在这些地区打井,将来对确保咱们的甜菜种植也是个保障。甜菜今年是种植不了了,还需要育种,建设糖厂,这些事情我来做。希望大家配合我,一起完成好这次赈灾的任务。”
阴弘治看到李佑得到陛下的重用,比起发财来,更加令他高兴,他说道:“没问题。”
程咬金等人也表态全力协助赈灾。
阴弘治等人走后,长史长史黄素新和主簿田敏被叫到了李佑的书房。
自从李佑被封为齐王,准备到封地齐州赴任以后,黄素新和田敏就开始为自己的前程奔忙。他们跟着李佑这些年来,因为李佑不争气,他们看不到前途。好不容易熬到了铁树开花,李佑冒出了一点鼠光,结果又要离开长安区去遥远的齐州了。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了。
李佑看到他们,笑吟吟地说道:“二位,你们跟随我这么些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我心里有点惭愧。现在机会来了,我送给你们一件大功劳如何”
两人知道昨天李佑单独觐见了李世民,一定是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和赈灾有关,这的确是一件大事,办好了功劳不小。听到李佑这么说,两人心中充满了期盼。
“什么事情,请殿下吩咐。”两人说道。
李佑说道:“这次赈灾事关重大,我已经得到了父皇的授权,全权处理此事,你们跟着我办好此事,别的不敢说,给你们弄个爵位还是有把握的。”
“啊真的吗”两人闻言大喜。
唐朝的爵位和官职没有必然联系。有官职不一定有爵位。爵位是身份的象征,是贵族的标志,是可以世袭的。得到了爵位,也就成为了大唐贵族阶层的成员。爵位的获得除了世袭以外,基本上来自军功。黄素新和田敏这样的文官很难有机会得到爵位的。
李佑自信地说道:“放心,本王不会白让你们跟随我的。”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变化,两人相信李佑的能力,立刻向他表示感谢。
第二天早朝,太极殿。
昨天李世民和李佑单独谈话,大臣们都想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都很关注李佑和李世民的动态。不料,李佑根本就没来。
李世民上朝后,对于赈灾的事情竟然一个字也没有提,笑吟吟的,十分轻松的样子。
李泰心里痒痒,可是他已经决定不再关心此事了,不过,心里还是有些难受。于是他转过身来,望着魏征。意思是:魏大人不是关心百姓吗,为什么不问问赈灾的事情他希望魏征能够出头。
魏征正直不假,爱民也是真的。可是,人家聪明更是真的。李世民既然不提赈灾的事情,脸上轻松的表情也说明了他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魏征自然不会多事。
看到魏征不搭理自己,李泰无奈地转过身去,也不吭声了。
早朝散后,大臣们回到皇城开始办公,却发现李佑来了,他的身后还跟着齐王府长史黄素新和主簿田敏。
李佑先后单独会见了魏征、高静明。魏征和黄素新就离开了长安,田敏留在了户部。随后,李佑单独会见了工部尚书皇甫睿。
 
第四十四章 拍卖会
张玄素赞道:“这个齐王殿下还真是有办法啊,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让那些奸商们自愿相助的。”
李承乾有些不信,说道:“崔氏这样的世家大族,竟然肯帮助五弟,真是不可思议。”
长孙无忌也有些纳闷,说道:“也不知道齐王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李承乾说道:“要不派人设法打探一下如何”他很好奇李佑这次是如何吃这个旱灾的。
张玄素说道:“算了吧,陛下有意隐瞒此事,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咱们不要做触怒陛下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工部派人去帮助百姓打井,却说是齐王要用井水酿酒,真是别出心裁啊。”长孙无忌说道。
“酿酒这不是胡说吗”李承乾诧异地说道。
张玄素略一寻思,赞道:“这个齐王殿下,还真是有办法,他这么说的意思,是不想让百姓们往旱灾上面想,避免引起恐慌,还真是一个好借口啊。”
古代通信落后,消息闭塞,百姓们并不知道其他地方的人也在打井,对李佑的话信以为真。
李承乾不解地说道:“这不是欺骗百姓们吗,将来百姓们知道了真相,还不得记恨五弟吗”
张玄素摇摇头说道:“殿下,恰恰相反,将来百姓们知道了真相,会感激齐王殿下的,恐怕会把他当做菩萨一样供着的。这个齐王殿下啊,真是别出心裁啊。”他感叹不已。
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这次齐王要是解决了赈灾问题,他的声望会大大提升,在陛下的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未来在朝堂上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他,咱们还是要采取拉拢的态度。
殿下,你可以找机会和齐王谈谈,从中可以试探一下他对你的态度。”
“好,舅舅,我正有此意。”李承乾现在对李佑真的很感兴趣。
晴空万里,气温虽然不高,干旱却依然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孔。小溪逐渐干涸,土地上的秧苗开始枯黄。
潼关县黄家洼村外的一处洼地上,七八个汉子光着脊背在一个三角架下忙碌着,女人和孩子们也在一边帮忙。
那个士兵也光着脊背,在开挖的井口边帮助运土,他握着一把新提上来的泥土,露出了喜悦的神情,说道:“看看,越来越湿了,都快能捏出水了。”
汉子们也很兴奋,叫道:“加把劲儿,快出水了。”
不久,井下一个汉子喊道:“水,出水了。”
是真的,一股水渗透了泥土,变成了泥浆,接着泥浆开始稀释,变成了浑水。
一个老农跪在地上,流着眼泪说道:“终于有了自己的井了,有水了。”
不久,农户们担水浇地,秧苗的叶子舒展开来。
十天后,两仪殿,李世民的书房。
高静明和田敏前来向李世民禀报。高静明说道:“陛下,臣这次办差,真是开了眼界了。齐王殿下真是有办法啊。”他讲了李佑拍卖白糖经销权的经过。
昨天下午,宜阳王府。
经过了近十天的筹备,接到通知的豪门富商们来到了王府的会客厅。
客商们主要是粮商和兼营粮食的世家望族的商社,这些人在长安都有商社或者商社的分支机构,通知到他们并不困难。之所以准备了十天,是给他们留出了商量或者向家族请示的时间。
这些天来,周乾可是跑断了腿,长安城里有名的商社他基本上都跑遍了,这些客商都是他邀请来的。
客商一共是43家,他们进入会客厅后,马上就感到了新鲜。他们看到里面布置了几排桌椅,每个座位前的桌子上都摆着一张卡片,上面已经写好了前来参加拍卖会的客商的名字,客人们就按照名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下了。
在客商们的对面,也有一排桌子,桌子后面坐着几位官员,中间的是户部尚书高静明、左边的是田敏,右边是周乾。看到客商们都到齐了以后,周乾挥手示意,一群侍女走了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