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而韦莲儿得意够了,清了清桑子,才装作一副大人模样的说道:“娘,英儿姐姐,你们不知道,这两个月,薛夫人对我可好了,我也时常到薛府去,一来二去,我就认识了薛大小姐,她的贴身丫鬟银钗跟我一般大,我们可要好了,这可是她对我说的,说薛府的老爷薛家家主准备让她小妹薛大小姐入宫服侍皇帝陛下,银钗还说,这薛大小姐不怎么情愿,嫌弃皇帝陛下是个跛子,但薛家老爷心意已决,她们小姐愁得要死,她还向我诉苦呢,怎么样”她是一副快来夸我的样子,一下子又变成了小女孩模样。
而李英儿听了,心中却是有些恼怒,这薛小姐简直是不知好歹,自己的男人可是大乾朝的皇帝,天底下最尊贵的人,握着这大乾的赫赫权柄,掌握着万千子民的生死,关键是这人对自己还很好,虽然他确实是跛子,但是又岂是你一个小女子能嫌弃的。显然此时的她,把自己的男人马上就要有新的女人引起的不快丢得无影无踪了,心中却是准备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女子。
于是,李英儿就开口问道:“这薛家是干什么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而此时的韦薛氏心中却不是很平静,听了李英儿的话,害怕自己的女儿又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就接口说道:“这薛家,乃是皇商,做得生意还很大的,而我父母就曾是薛家的下人,而后来却是赎身出籍了,而我从小也在薛家做工长大,后来我嫁给了我丈夫,生下了两个孩子,能够进宫做乳娘,也是薛家安排的,这薛家还是很不错的。”
在韦薛氏的心里,这薛家还是有恩于她的,特别是这两个月,又是送银,又是送房的,极尽拉拢之能事,虽然她都拒绝了,也知道这薛家有自己的目的,但她身为一个小妇人,别人对自己的好,自己还是要记住的,遂在李英儿面前说了些好话。
她可是知道眼前的这女子,身份贵重,有很大的能量,可不要因为自己女儿的一番话,让薛家遭了无妄之灾,那就不好了,她入宫三年,见过太多的女子为爱疯狂,做过不知多少傻事,万一眼前的李英儿,为了宫中的陛下出气,就狠狠的收拾一番薛家,那就抓瞎了。
显然女人的心思还是女人懂,而她恰恰猜中了李英儿的心思。
李英儿一听韦薛氏的话,却是不好发作了,这毕竟是陛下的乳娘,面子还是要给的,心中却是牢牢的记住了这薛大小姐,等她入宫之后,定要给她一番好看。
而天真烂漫的韦莲儿也察觉到气氛有些诡异,遂叉开话题的说道:“英儿姐姐,你说你来自金陵,我时常听来自江南的客人说这江南富得流油,也美丽的很,这是真的吗”还一副很是向往的样子。
李英儿听了,却是“噗嗤”一声笑了,才笑着说道:“怎么可能这江南嘛,没有你……”
三人一下热火朝天的聊了起来!
……
傍晚时分,郑文已然在御书房批阅了一白天的奏折,他认真而仔细,御桌上堆得满满的奏折的,只剩下一小叠了。
郑文感觉有些累了,放下笔,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抬起头看了看,才发现天色已暗了下来,就靠在椅背上,长舒了口气。
才大声喊道:“来人!”
话音刚落一位,一位二十多岁的小太监就走进来,就恭敬的对着郑文说道:“陛下,您有什么事吩咐奴才的嘛”
郑文一看,就知道这小太监叫黄德,是黄安收得干儿子,挺有眼色的一个人的。
“哦,是你啊大伴呢”见了黄德,郑文就问道。
“陛下,干爹今天一直没去东厂,一直在大明宫巡视呢,就吩咐奴才在这候着,陛下您这是要找干爹吗”黄得是恭敬的问道。
郑文一听,大概就知道黄安在干些什么了,就说道:“不必了,传膳吧,朕今晚就在御书房,你去办吧。”
“诺!”黄德一听,心中却是很高兴,马上应诺的出去了。其实他也想称陛下一声“皇爷”,只是宫中等级森严,太监更是如此,不到等级是万万不可称陛下为“皇爷”的,他不久前刚被他干爹黄安调到这御书房,今天也是第一次接触陛下,但显然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他看出陛下并不排斥他,他还是有信心能获得陛下的信任的,遂脚步轻快的去了。
吃过晚膳,天彻底黑了下来,万千宫灯也亮了起来,郑文在烛光的照耀下,又开始批起奏折了。
只是他的心却不是很平静,因为他知道,今夜的皇宫绝对算得上是个流血之夜,来自后世的他,经过了两个多月在政治上的摸爬滚打,见识了政治上的风云诡诈,见过太多的流血,虽然他下达了清洗皇宫的命令,但他的心还是不够硬,还是有些迟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
他是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跛着脚,独自一人在御书房中,走来走去,几次都想喊人把郑一叫来,撤销自己发布的命令,但最后还是没有张口,最后颓然的坐在椅子上,强迫自己静下心,又开始批起奏折了,不再管其他。
如果有人在,就会发现,此时的郑文,握笔的手有些擅抖,字迹有些潦草,显然此时的郑
110.逆鳞
天更暗了,夜更深了。
不知多少生命,不知多少罪恶埋葬在这黑暗中,但时间的洗礼,终究还是会过去的,一如既往。
而天明了,天空中灰蒙蒙的,这是黎明的前奏,不一会儿,天彻底亮了,郑文已然起身,换上了天子冕服,佩上了自己喜欢的随身佩剑,准备参加大朝会。
刚出御书房,郑文就看到了,正恭敬的,站着的指挥使郑一。
郑一一见郑文,马上就单膝跪地,恭敬的对着郑文行了一礼,方才大声开口说道:“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郑文紧接着就说道。
“多谢陛下!”郑一听了,马上就说道,遂起身。
郑一一起身,郑文就看到他的双眼有些血丝,显然一夜未睡,又去做这种见不得光的事,他的心里还是不好受,郑文看出了他眼里疲惫。
就又对着他说道:“卿辛苦了,朕要求上朝了,你陪着朕一起去吧!”
“诺,臣多谢陛下的厚爱。”郑一一听陛下的话,心中是狂喜,显然陛下已经不打算追究了。
他做为锦衣卫指挥使,也得上一方大佬上,朝会上自然有他的位置,但能陪同陛下一同上朝,这也是作为臣子的荣幸呀,遂高兴的应了。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大明宫的正殿,早朝开始了。
郑文一个人沿着御阶,一步一个脚印的登上了最高处,坐在了皇椅上。
黄安见了,马上就大声开口说道:“早朝开始,众臣参拜!”
底下的众大臣马上齐齐躬身行礼,并齐齐高呼:“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郑文见了,也马上大声开口说道:“朕安,众卿也安,免礼平身!”
于是,众人就纷纷起身,整礼了衣冠,马上就面色严肃,全身贯注的开始了早朝,显然众臣也知道今天的朝会怕是不简单。
黄安见了,也马上就开口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就有一御史模样的人出列奏道:“陛下,臣李良有事启奏陛下。”
“妖妃李氏魅惑陛下,致使陛下在前江南节度使李殷一事上,发出如此荒唐的圣旨,天下子民是万分失望,陛下当速斩妖妃,尽快追回圣旨,垂拱而治,这样天下才能太平,士民才能安心!”李良是一脸正气的说道。
李良的话音一落,只听见周围齐齐的吸气之声,众人是齐齐转头望向了李良,只是眼光中带着一股同情。
但李良见了,竟不觉,反而神采奕奕,却是更加得意了。
坐在椅子上的郑文,听了李良的话,是面色铁青,大声厉喝道:“殿中武士何在给朕拉出去,狠狠的打,生死勿论!”显然李良的话,刺激到了郑文的神经,郑文是发狠的说道。
而李良一听郑文的话,也是懵了,怎么会这样我不就想搏个名吗陛下怎么会如此震怒
但显然他已来不及思考,在众大臣一片傻大胆的目光中,被殿中的武士拖了下去。
众人心中齐齐一震,齐齐回过神,看来今后还是要注意呀,虽然这傻大胆李良把他们心中想说的话都说了,但他们一点也不同情他,只认为他傻。
郑文坐在皇椅上,看到底下这一幕,缓了一下,又方才说道:“还有什么事,都奏来吧,朕听着呢!”
话音刚落,又一个不怕死的御史出列奏道:“陛下,李兄的话何错之有这妖妃李氏魅惑陛下,李殷之功过早大白于天下,何以追封少保……”
他话还没说完,郑文就不耐烦的大声喝道:“拉出去,给朕重重的打!”
殿中的武士就迅速上前,把他拖出了大殿。
他被拖着,还大声的说道:“陛下,你这是阻塞言路……”
他刚被拖下去,又一名御史出列奏道:“古之圣王,垂拱治世,天下太平……”
郑文一听到这儿,就不耐烦的挥挥手,才说道:“拖出去,给朕打,生死勿论!”他是一脸平静的说道。
殿中的武士即刻就把他拖了下去。
而又一名御史出列,大义凛然的对着郑文说道:“陛下,您如此阻塞言路,难道不怕太祖太宗皇帝的在天之灵吗陛下如此残暴,今天以武力威慑臣等,让臣等是有口难言,难道就不怕史笔如铁,青史昭昭吗”
又一御史出列接口说道:“正是如此,陛下乃大乾之主,理当学习古之圣王,垂拱而治……”
郑文听了,是怒极发笑,坐在皇椅上,大声说道:“殿中武士,把这两人拖出去,给朕狠狠的打!”
一下子,这两人又被拖出去了。
郑文见了,才起身,走到御桌前,望了望底下的众大臣,方才大声说道:“有不怕死的吗都站出来,让朕看看,看看你们的脊梁到底有多硬”
他话音才刚落,又有五位御史站出来,刚想要说些什么。
郑文就大声的说道:“什么也不必说了,都给朕拖出去,重打一百,活下来的,贬西南,辞官的,全家流放三千里,三代不许科举。”郑文是重重的开口说道。
底下的众臣听了,倒吸
111.波澜不惊
朝堂高官们见了这一幕,心中却是了然了,这吴维说的事,十有**发生了,只怕是黄金又找到了,而这里面又肯定阴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所以陛下才竭力的不让这件事扩散出去,所以这大理寺卿杨波、户部尚书杨博才与陛下在这朝会上来了这么一出双簧戏!
但这吴维今后怕是不好混了,谁让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呢,又这么当众说了出来,这就是最大的嫌疑呀,这是在打陛下的脸呀,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又怎么会为吴维担心呢
况且,这吴维如此别有用心的来了这么一出,这背后绝对是有心人在作怪,谁又知道这背后的猫腻呢
而此时的吴维是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的陛下是如此之厉害,如此几句话,就把这太仓的事搪塞过去,他本想着以自己吏部右侍郎之尊,赤搏上阵,突然间抛出这件事,来打眼前的陛下一个措手不及,这样一来,必定会群臣沸然,依照陛下这两个月的做法,必然会下旨彻查,这样一来,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只是计划终究计划而已,一下子他就坐腊了。
场面一时沉寂下来了。而郑文就想说些什么,来打破这个局面,他不能任由这些朝臣们,顺着这吴维打开的这个口子胡思乱想下去的,否则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而这时,礼部右侍郎蔡伟却突然出列奏道:“陛下,臣有本奏!”声音洪亮大声,穿透性很强,一下子就把朝臣们的目光吸引过来了。
而礼部尚书钱昌却是有些奇怪的望了一眼出列的蔡伟,先前不曾听说过他有本要奏呀,又望了一眼站在高处的陛下,却是会心的笑了。
郑文站在高处,望着突然出列的蔡伟,心中暗道这人不错,就笑着大声说道:“蔡卿有何事说。”还对他点了点头。
而蔡伟见了,心中也是暗喜,才不急不缓的大声说道:“陛下,我们礼部明年又是恩科,又是选秀的,这些都是大事,但户部却是迟迟不拨银,臣等在礼部,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臣恳请陛下催促户部尽快拨银,不至于让礼部难做。”蔡伟是一本正经的说道。
郑文听了,却是哈哈大笑,笑了好大一会儿,方才笑着说道:“蔡卿怎可如此之说,户部这些天确实是多事,总有不周到的地方,况且这户部两位侍郎都不在,各位臣工还是要体谅一下户部的难处,杨卿,你说呢”
户部尚书杨博亦是个聪明人,一听郑文的话,马上就出列,紧接着就开口说道:“确实如陛下所言,我们户部这些天确实是多事,都忙,而你们礼部,整天之乎者也,也不见干了些什么实事呀”杨博一开口就怼了礼部一番。
众人的心思就挪到了杨博蔡伟二人身上了,又是银钱,又是恩科,又是选秀,又是礼部户部,这些都关乎众位大臣们的前程利益,当然比那虚无缥缈的太仓之事更重要,郑文也识趣的不再开口说话,又转身坐回到椅子上了。
而蔡伟听了,却是不急不躁的出口反驳道:“尚书大人此言差矣,怎么叫不干实事呢,虽然我们礼部是一个务虚的部门,但礼部为朝庭六部之一,礼部尚书钱大人更是内阁大臣,礼部总掌大乾的礼仪教化,可谓是功在千秋,不像你们户部这两个月丑事一大堆,尚书大人还是管好你们户部就好,我们礼部的事就不劳烦你操心了。”
杨博听了,面上顿时就有些潮红,这蔡伟说的确实不错,但自己身为朝庭大佬,是上官,又怎可被蔡伟这个下官当众打脸,这是多失面子的事,刚想开口反驳,怼他一番,让这个后学末进也见识一下这官场,可不是光嘴上说得那么厉害就可以的,就不知天高地厚!
而礼部尚书钱昌却是出列就对着杨博说道:“老杨啊,你我都是同朝为官,什么礼部,什么户部的,你我都是为朝庭效命,为大乾效命,为陛下效命!”说着还对着高处郑文行了一礼。
又才笑着说道:“老杨,我都一大把年纪了,也干不了几年,这蔡侍郎虽蹉跎了多年,但毕竟还年轻,又刚步入这朝堂,怎可如此说你们户部,简直是不知所谓,我就代他向你赔罪了,你千万不要跟他一般见识。”钱昌是有些倚老卖老的说道,说着就要弯下腰向着杨博行礼。
杨博见了,顿时气急,这钱昌一大把年纪了,亲自上阵,又是说好话,又是要躹躬道谦的,倚老卖老,明面上是和稀泥,但暗地里却是拉偏架,好让这蔡伟走上前台,让朝臣们也认识一下这新任的礼部右侍郎,虽说不上踩着自己的脸面向上,但还是让自己掉了面子,但谁让自己刚刚就任户部尚书,资历比不上这钱昌呢。
杨博是生生硬受这一回合,却是面色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不必如此,这蔡侍郎年轻有为,心直口快,也不失为朝庭的一栋梁啊!”杨博是有些违心的说道,但心里却像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
蔡伟看到这一幕,却是识趣的没有上前撩拨,来一句自谦的话,他毕竟还是有眼色的,今天自己的出场,也不错了,就识趣的入列了。
&
112.秘闻
“王爷想得不错,还有更糟糕的事呢!”向化见了郑郊这样,心中摇头不已,郑郊与新皇都是先帝的儿子,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比之先帝,也是多有不及。
于是,向化又接着说道:“王爷,昨天晚上,新皇下令给锦衣卫指挥使郑一,清洗了皇宫,我们在宫中的势力几乎是全军覆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