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宠妃打脸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微尘

    太医看着铁青着一张脸的康熙,更是不敢怠慢,一个个哪里还有在宫里时避不担责的样子,那恨不得使出浑身解数立马就把人给救活了,不然依着皇上对昭妃的这份看重,真出了事,他们怕是也难逃一死,这就由不得他们不用心了。

     




第三百一十章 利益至上
    康熙和太子一并遇刺,若是事成倒也罢了,可惜事情未成,那么接下来注定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众人正是因为清楚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才更加地担心,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这幕后策划一切的人会不会把他们都扯进去。

    蒙古各部之间互相都有联系,交好的和交恶的从来都不少,可能是因为一句话也可能是因为利益,反正今儿个翻脸明儿个也能再凑到一起,正因为如此他们之间联系太过紧密了,才更担心会被牵连。

    康熙却不管这些,他这满腔的怒火已经到了顶点,敢于行刺他和太子本就犯忌之事,更何况这些人还敢于对他放在心尖上的人下杀手,那他必然不可能再给他们留余地。

    福全和常宁见康熙发狠,也丝毫不敢再有异议,这次的事情的确有些骇人听闻,若真让他们把此事给办成了,他们这些人怕是都保不住性命,且好不容易稳定的局势也将再次崩塌,到时国不将国,那才是他们最大的罪孽。

    有了康熙的指势,福全他们也不敢有任何留情之处,上次行刺的事情看似危险却尽在掌握之中,且不涉及内部问题,所以稍作处理也就算是揭过了,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对方能做到这一步,肯定是计划良久,且贼心之大,让他们都觉得吃惊。不过敢于将整个皇室一网打尽的人,必然不可只有前招没有后招,且真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里应外合是少不了的,所以此事还真要好好查清楚,否则真让那别有用心的人躲过了,那下一次他们若是再起旁的心思,康熙他们是否还能安然躲过。说白了,事关社稷,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福全和常宁两人都有将这股势力斩草除根,不管为公还是为私,目标却是一样的,再加上一个受了伤却不此好好休息的阿尔哈图,这些人凑在一起,又占着先机,想不把事情查清楚都不行。

    “看来朕倒是小看这噶尔丹的胆子了,之前他屡次找茬,朕只当他是因着近年来的种种冲突觉得内心不愤,现在看来他这是记了死仇,想跟大清不死不休。既然如此,朕也不用手下留情,毕竟养虎为患呐!”康熙说这些话时,周身那毫不掩饰的杀气让很多人都出了一身白毛汗。

    福全和常宁交换了一个眼色,彼此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他们都想过康熙会下重手整治,偏偏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康熙竟有斩草除根的想法,恐怕会有这样的想法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御帐之中生死不明的昭妃。虽然太医没有明说,但知情的人都知道这位国色天香的昭妃娘娘还没有彻底度过危险期,一个不小心,指不定就这样撒手而去了。皇上若是真的能心平气和,就不会一直处于暴躁的状态。

    加上太子以及其他三位阿哥天天过去御帐探望,这想让人不侧目都难,若这位侥幸不死,将来这后宫,不,应该说在皇上的心里,这一位怕是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到时候不说这皇后之位,就说这贵妃之位,甚至是皇贵妃之位都有可能有这一位的,毕竟对于自己上心的人,康熙从来都不吝啬。

    阿尔哈图见康熙周身都缭绕着一丝杀气,再看自己这受伤的胳膊,心中不由地焦急,他好几次向皇上请求一同行事,皇上都不同意,还让他好好养伤,说是不能再让云汐为他担心,那一刻阿尔哈图是真的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听他妹妹的冒这个险!

    阿尔哈图一脸的憋屈,福全和常宁却是干劲十足,不管原因如何,这件事既然到了这个地步,那他们就责无旁贷,要摆出一个态度来,毕竟今天敢于对皇帝出手的人,谁知明天会不会把屠刀对向他们,所以这人呐还是居安思危的好。

    “皇上放心,奴才等一定不负所望。”福全等人领命出去后,立马召集人马准备行事,这脸都撕破了,自然不可能再让人跑掉,即便是跑掉了,那也不能就此善罢甘休,反正大清对蒙古,再不能像从前那样给予特殊地位,君就是君,臣就是臣,是时候有个结果了。

    蒙古各部的亲王们此时都将噶尔丹骂得狗血临头,原本他们过来都是有目的,除了展现他们的实力,就是想讨好康熙,续而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利益,可这开头是好,中间却出了这么大的岔子,这谁也不想被连累,所以就只能是齐齐将枪口一致对向准葛尔部,本来这事情就是他们闹出来了,让他们去解决去承担,那也是理所应当。

    于是乎,有了这些亲王的帮忙,很快就统一了战线,而噶尔丹早在计划失败的时候便逃往准噶尔。

    这些年噶尔丹为了准噶尔部的发展做了很多事情,不管是杀自己的兄长取而代之,还是吞并其他部落,更甚者是同沙俄合作,反正只要是能扩张实力的事情他都做了。这次过来木兰,他也不是没有目的的,可惜康熙没让他如愿,其他部落亲王也没给他机会,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
    就在所有人都等着康熙发怒的时候,康熙选择回京,这样的决定虽然显得十分突兀,可周围大部分人都觉得释然,觉得康熙这样的决定也没错。皇上太子一同遇刺,昭妃为救驾身受重伤,目前为止都还没有脱离险境,冒然下令反击固然没错,可早已逃之夭夭的噶尔丹却早已不见踪影,何况现在过去指不定人家早就准备好迎战了,一旦对上,还不知道谁是谁的菜,毕竟准噶尔部这几年的确发展过快,特别是在噶尔丹上台后,四处扩张,如今就算不是草原上最大的势力,却也不可小觑。

    康熙能在怒火滔天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定,各部落亲王原本打着的那点小心思倒是不敢拿出来丢人现眼了,毕竟如今的大清已经不再是他们能轻易左右的,兵强马壮且粮草充足,真要打起来,他们怕是半点都讨不到好,与其如此,他们还不如早早表态,就算比不过科尔沁,最起码能保持现有的一切。

    若非他们的实力不足,这里谁不想取代科尔沁成为草原上的领头羊,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们虽然是粗人,可也有着一番争强好胜之心。若不是科尔沁有太皇太后坐阵,他们也不会忍到现在,好在太皇太后去了,科尔沁想再次与大清联姻,他们又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否则他们不会带着部落里最美的贵女过来,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盛宴会让噶尔丹给破坏了。

    皇太后得到消息时,脸上的青色一闪而逝,好一会儿才状若无事地看向康熙道:“皇帝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哀家也无话可说,这噶尔丹吃了熊心豹子胆竟干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的确需要严惩,只是昭妃伤势颇重又该如何安排”

    科尔沁的打算以及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怕是都要白费了,皇太后心中不郁,却又不得不将昭妃拉出来当借口,若康熙依着她的想法接话,她倒是可以提出要求带几个人回去,反正只要人能到宫里,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再谋划。

    康熙见皇太后在这个时候还要借着云汐的名头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心中更是觉得愤慨,他本以为他这位嫡母是个好的,至少是个知分寸懂进退的,现在看来同他皇祖母没什么两样,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便皮笑肉不笑地道:“让皇额娘担心了,昭妃那边朕已经安排好了,太子和老四他们都先留在这边发,而朕得先回京,这次的事无遗于造反,朕若是不拿出一个态度来,这草原各部怕是要以为大清没落上,是个人都能咬上一口,皇额娘说是吗”说着康熙目光冷凝地盯着皇太后,顺便暗示她最好识实务一点,现在的他可没有那个闲心跟她玩什么你进我退你猜我想的小把戏。

    皇太后被康熙的话堵得脸色一僵,看向康熙的目光突地冷了不少,她本以为依着康熙的性子定不会同她计较这些的,毕竟从京城出发到现在,她的种种行为康熙看在眼里却没有任何的阻挠,她便以为只要她不踩线,皇帝就不可能对她出手,但是现在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得意忘形了,不然的康熙为何会突然改变态度难道是行刺的事情让他迁怒了整个蒙古,还是说他在责怪科尔沁没有将事情办好,以至于破坏了此次的木兰之行

    康熙嘴角噙着一抹冷笑,对皇太后那副苦思冥想的表情视而不见,对她略显妥协的更是丝毫不予回应,以孝治天下固然难得,可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可以让表现给别人看的,何况他很清楚天下百姓想要的是太平盛世,不是花团锦簇的表面光鲜。科尔沁因着大清的支持在草原上说一不二,现在明知准噶尔扩张却不上报,看样子他们也没表面表现得那忠君呐!

    如今太皇太后虽然不在,但皇太后尚在,想来足以安抚科尔沁,且这次的事情本就是科尔沁理亏,虽然他和胤礽都没有出事,但云汐的事情他却不可能轻易揭过……说来说去,科尔沁就是好日子过太久了,以至于他们统统都忘了这天下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而不是他们科尔沁的天下。

    皇太后的目光不断地打量着康熙,眼见他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默默地攥紧了手中的锦帕,发出一声低沉的冷哼,皇帝这是要逼她啊!不就是准噶尔造反行刺么那也不是他们科尔沁的责任,若皇帝非要以此来责怪科尔沁的话,她需要动不了康熙,可是她却可以对付重伤未醒的昭妃

    康熙将皇太后阴鸷的目光纳入眼底,即便他并不知皇太后打着什么主意,可无非就是那几样,只是她若以为自己还能像从前一样掌握一切的话,那她就多想了,毕竟他为了将宫里宫外的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没少费心思,用了这么多心思还不能如愿,他也没不配当这个一国之君了。

    就在皇太后



第三百一十二章 起程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福全目光紧紧地盯着常宁,明显不相信事情这么简单。

    对于福全来说,所有的兄弟里除了康熙之外,就属常宁跟他最亲近,他可以说是最了解常宁的人。若说之前因着种种原因让他没能及时察觉到他的情绪不对,不过一旦他注意到,再联想到之前的种种,不说全部都看出来,至少也能看个六七分。

    常宁的脸色变换不停,内心一阵挣扎,明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段感情不能明说,即便眼前这个是他最亲近的兄长,他也不能倾诉,否则一旦有一丁点风声传出,他也好,昭妃也罢,怕是都没有好下场。但是要让他将事情就此揭过也不可能,福全这个兄长的心有多细,没人比他更清楚,所以思虑再三,他只能换个方式换个理由来解释自己的现在的行为。

    “二哥,在昭妃进宫之前,我陪皇上去同过她,当时昭妃并不想进宫,而是我出得馊主意,后来在宫里遇上些小麻烦也是她帮着我解决的,所以我总想着弥补一二。”常宁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道。

    福全听了他这话,倒也没有怀疑,之前他和康熙在一起的时候,也听过几耳朵,知道这昭妃光是救驾就有两回,加上这次,真可以说她算得上皇室的恩人,却没想到她还帮过常宁,现在想想这位昭妃历来低调,想来是个真性情的人。想到这里,福全也不再多问,只是暗自嘱咐道:“就算如此,你也得知道分寸,不过有了这次的事,昭妃怕是真入了皇上的心,就连这太子也承她情,想必只要她能顺利闯过这一关,将来她肯定会福泽绵延。”

    如今的康熙正值盛年,太子地位又稳固,少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动其他心思,福全也一样,即便有时会想想,但都没有付出实际行动,倒是这一回随驾塞外,他莫名地注意到四阿哥、六阿哥和八阿哥,这三位阿哥年纪虽小,行事却非常有章法,只要未来不走错路,前途不可限量,再则他们同太子关系也不错,这样看来就冲着这三个阿哥,昭妃就值得他去交好,何况昭妃本人也很本事,一举一动都牵动人心呐!

    常宁没听出福全话里隐藏的深意,只以为他接受了自己说的这个理由,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二哥说的不错,昭妃娘娘是个不错的人,交好也不是大事,何况四阿哥他们也很讨喜,多亲近亲近也是好事。”他这是给自己找个理由,不说他们之间能有什么,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相处,即便远远的望着他心里也满足。

    “行,你有分寸就好,至于四阿哥他们,昭妃娘娘的确教得不错。”福全想着活泼又孝顺的几位阿哥,虽然没动什么其他心思,却坚定了想要交好的想法。

    兄弟二人互相之间虽然算不上坦承,不过半真半假的倒也达成了共识,至少福全没再起疑心,而常宁也不必再担心自己的举动会引来不必要的猜忌。毕竟这世上永远不缺少想要往上爬的人,而他们看着风光,却也是别人的目标,所以该注意的他们比旁人来得更注意,否则福全不会连想跟常宁谈个心都要避着旁人。

    康熙并不知道这些,此时的他还没有后来那种事事疑心的毛病,更何况福全和常宁尚算他信任之人,一般不出什么事情,他是不可能怀疑他们的。再则因着要回京的关系,康熙不说事事亲历亲为,但关于云汐和几个儿子的安危他却是要再三确认的,毕竟此次回京之后,首当其冲就是对准噶尔宣战,到时谁能保证没人把主意打到他们身上来。

    胤礽对于云汐受伤的事情很是愧疚,宜嫔心里怎么想没人在乎,但是胤礽自己是真感激云汐的救命之恩,毕竟对于他而言,真正能让他感受到别人的关心,不,应该说是能感受到来自于长辈的关心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满足了他对额娘的想象,这一点同康熙没什么两样!

    “皇阿玛放心,儿臣一定会照顾好昭母妃和四弟他们的。”胤礽拱手看向康熙,很是郑重地对着他保证道。

    “朕很放心,不过这一次回京会发生很多事情,一旦你昭母妃的情况稳定了,你们便立马回京,半点不要耽搁。”康熙倒是想留下来等云汐脱离险境,但是有些事情刻不容缓,再则他怕自己慢了一步,准噶尔就直接上门挑衅了。

    不,应该说人家早就上门挑衅了,都敢置康熙本人和太子胤礽于死地,他们还有什么不敢的,说来说去,野心和利益能促使人忘了一切。

    那天晚上康熙守了云汐一整夜,可惜云汐都没有醒,这让康熙失望的同时又不得不踏上回京的路。胤礽领着三个弟弟同常宁一起去送,因着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所以康熙没有迟疑,胤礽他们也没有挽



第三百一十三章 御驾亲征
    康熙和蒙古各部的亲王走后,整个热河行宫虽然还没有恢复以往的平静,但是比之先前真的平静了不少,再加上所有人都围着云汐一个病人转,倒也没什么争端出现。

    一直守在云汐床边形影不离的胤禛他们一刻都不敢离开,每天一睁眼三个小家伙就往云汐的卧室冲,至于胤礽,每天都会过来,但是作为身份最高的人,他也有不少事情要做,更何况康熙在出行之前就给他布置了很多的课业,他先前没有做完,现在康熙虽然走了,他却不得不做,毕竟严于律己也是康熙对儿子的一种要求。

    而相较于一直忧心忡忡的众人来说,一直躺着云汐其实意识一直都是清醒的,就好像上一世她死后那种离魂的状态,清楚地知晓一切,却怎么也醒不过来。

    康熙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在云汐看来,不管她做到哪里一步,同江山相比,她总是那个被放弃的人。她能理解却不一定能接受,毕竟人的心不是一块无坚不摧的石头,而是很容易受伤的存在,所以在明白这个事实之后,她便收回了自己的感情,努力看清自己的处境,没有负担地在可能的情况下算计康熙,为几个孩子和自己谋求更多的福利。

    这次的事情不只是出乎其他人的意料之外,也出自云汐的意料之外,她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自己地那么倒霉,更没有算到那些刺客会这般地不要命!明明计划都已经失败了,这些人却不逃,甚至留在原地等他们出现,难道他们以为杀一个太子和几个妃子就能改变大局这不得不说噶尔丹此人,虽有雄才大略,也足够果断狠辣,可就是不太聪明,不然这大好的机会怎么就弄得跟闹剧似的,最终以一种可笑的姿态收场。

    若云汐没有受伤,指不定她现在就在康熙耳边吹起枕头风了,反正同准噶尔开战是迟早的事,与其赔上无辜的格格以及大批的嫁妆,还不如一鼓作气,直接发兵。虽然这场战役可能并不容易取得胜利,但是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容易的事。

    可能是云汐的思绪太过活跃,也可能是她的伤势真的在好转,以至于身体的反应比起先前明显了不少,这让原本守在床边的胤禛一阵大叫,等到太医们匆匆赶来,一阵兵荒马乱之后,太医的话胤禛没怎么听懂,但有一句话他却听懂了——云汐的伤势正在好转。

    胤礽同常宁赶来时,见着站在门边流泪的胤禛,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云汐出了什么事,急着问道:“老四,可是昭母妃的病情出现了反复”他不敢再往坏处想,毕竟这后宫三千佳丽,除开他已逝的亲生母亲,也就只有云汐给他的观感最特别,且受伤多半还是因为他,她若是真出了什么事,这叫他于心何安

    “没……没,二哥,是好事,是好事,太医说额娘的病情有所好转。”胤禛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一脸高兴地看着胤礽道。

    胤礽和常宁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怕云汐会出事,不管是为公还是为私,云汐活下来比死去对他们更有利,现在听说她伤势有所好转,就算此时人还没有清醒,他们也不由地心中大喜,语带喜悦地道:“那就太好了,孤要给皇阿玛去信,想必皇阿玛得到消息也会十分高兴的。”

    常宁看着胤礽的动作,忍不住握了握拳,终究还是放弃了想要劝阻胤礽的念头,他有什么资格阻止,难道要说他对昭妃别有企图,还是说等一切尘埃落定再向康熙回禀,似乎不管他怎么说都显得让人怀疑,如此他还不如不开口,反正就算他和太子都不回京,这暗卫怕是也会给皇上送消息,与其因此而违背了皇上的心意,还不如一开始就顺着皇上的心意。
1...9091929394...1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