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妃打脸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下微尘
“嗯,既然是好消息,送去给皇上不说别的,至少能安皇上的心。”常宁的话一出口,胤礽和胤禛便齐齐点头。
京城那边的消息他们这边暂时还不清楚,不过算算日子,康熙他们也快到京了,再准备一下粮草等各项事宜,这战再过不久怕是就要打起来了,毕竟一到冬天,谁也不能保证草原上的人不打旁的主意,特别是在准噶尔率先挑衅之后。
“五叔说的是,皇阿玛离去前便对昭母妃的伤势担忧不已,若是知道昭母妃的伤势好转的话,至少行事没有太多的后宫之忧。”胤礽作为储君,由康熙亲自教养,政治敏锐度肯定要比胤禛他们来得深,毕竟一个打小接触,一个从未接触,两两相比,自然有不小的差距。
好在此时的胤禛还没对皇位生出野望来,满心满眼的又是云汐的伤势,自然是胤礽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他现在真正在意的就只有云汐的性命,其他的就算有旁的心思,他现在也顾不上。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启发
皇太后跟着康熙回京之后,便一直安分地待在宁寿宫里,直到她得知康熙要亲征准噶尔时,这才变了脸色。
虽说康熙不是她亲生的,可至少有儿时的情份在,可真要换进孙子上位,除非是由她教养的五阿哥,否则不管是谁,她以后的日子都不可能比现在过的好。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安分了一段时间的皇太后不得不把康熙请过来。
康熙回京之后倒不是不想给皇太后警告,而是还不待他开口,皇太后就安分下来了。再则他一心想要攻打准噶尔,自然要把心思放在打战需要的准备工作上。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既然有心收拾准噶尔,那么该准备的就一定得准备妥当,不然真要像打三藩时,一拖好些年,这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局面怕是又要乱了。
原本皇太后派人来请,康熙并不想理会,却驾不住她三番四次地派人来请,万不得已,康熙便应下了,只是在去宁寿宫之前,他去了一趟永和宫,亲征的各项事宜都已经准备妥当,康熙原想着在出发之前到永和宫里坐坐,算是缅怀一下同云汐相处的过往,却不想半道还是让皇太后派来的人扫了兴。不过即便这样,康熙也没能改变之前的决定,而正是如此,他才能凭着在云汐书房里的随意一瞥得到启发。
蒙古的属地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地处边界,环境恶劣,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水草丰茂之地,不然科尔沁为何要背靠大清占据草原上水草最为丰茂的地方。再则蒙古各部虽然明面上对大清表示了臣服,可私下里不少人都打着别的主意,甚至一直都不能端正自己的态度,妄想恢复往日的荣光,而准噶尔叛乱就是最好的例子。若他不顾一切就这样冒冒然然地发兵反击,怕是要被噶尔丹牵着鼻子走,毕竟草原是噶尔丹的地盘,他对环境熟悉,肯定也有应对之策,若他没有可以相信的人为他带路的话,这一战就算打胜,那也是惨胜。
想到这里,康熙快步走出永和宫,回到乾清宫后,立马召见福全,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他后,又处理一些琐事,这才带着梁九功赶在皇太后再次派人过来之前动身去了宁寿宫。
皇太后对于康熙攻打准噶尔并没什么意见,可以说只要不是科尔沁以及他们合作的部落,其他的部落被攻打或者教训,她其实并不在意,可以说她这个人没有太皇太后那样的政治眼光,也做不到什么大局为重,她看重的先是自己,然后才是族人,至于其他,她其实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般在乎。
说到底,皇太后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还是一个被生活苛待过的女人,她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毫无选择被动地接受一切,因为想要活下去所以凡事都忍,可忍着忍着就忍成了习惯,即便等到她有机会当家做主也难以挑起这个重担,不然仅仅只是带一两个蒙古秀女回京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不往宫里塞,宗室皇亲还是可以联姻的,可惜她看不透,死得突然的太皇太后也没来得及教。
“皇帝,哀家听说你要御驾亲征,这怎么可以!你身为一国之君,担负的是整个大清的安危,你要是有危险,那就是动摇国本!”皇太后一见康熙,也不待他行礼,便直直地问了起来。
“让皇额娘担心了。”康熙闻言眉梢微皱,却只是一瞬间,随后便冲着皇太后见了一礼,嘴上扬着一丝笑意,语气故作亲近地道:“不过此事朕不能退让,毕竟噶尔丹的所作所为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知,朕必须成为表率,否则其他人有样学样的,大清的威信何在”
皇太后见康熙认真解释,她憋了一肚子的话竟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了,毕竟这事真论起来是朝上的事,她即便贵为皇太后也不该轻易干涉,但为了保证她的地位,她又不得不劝着点康熙,“可是皇上的安危更要紧啊!”
康熙冷眼看着皇太后那自以为是的关怀,心中淡漠无波,反正他对皇太后的那点情份早就让她的所作所为给消磨殆尽了,之所以还保持着表面的和平相处,不过是因为他顾不上,不然皇太后哪里来得机会在他面前说三道四。
再说了,她若真是担心他的话,就不可能只是这样简简单单几句话,那一副恨不得他把后事安排妥当再亲征的表情能不要这么清楚吗他很清楚皇太后的打算,所以他在决定要亲征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将所有的可能都考虑进去了。
作为皇帝他虽然不需要冲锋陷阵,却要上场指挥,可以说他只要是去了,他就是军心,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势气,但即便是如此也并不代表他就绝对安全,毕竟历史上因着流箭
第三百一十五章 舒醒
康熙看了福全一眼,瞧见他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是同意自己的安排,心中一暖,康熙对于眼前的这个兄长也就更加地亲近了。
再说起向导的事,最了解草原的人自然是草原上的住客,别看这大的小的众多部落口口声声都说效忠于他,可是康熙心里清楚他不敢用这些部落里的人。
现下准噶尔叛乱,这些部落表面上忠心,谁知道私下里如何康熙的确很想用胜利来证明大清和他这个一国之君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但是他心里也清楚,有些事情并非着急就能解决。作为一国之君,他懂得耐心妙用,所以这向导什么的要找,还得多找,至少不能因为他到时候出了事,整个战役不能因为没了向导不打了。
不过向导一事的确需要慎重,且人选不能少,万事都要有个准备,康熙可不想让人看自己的笑话。虽然战场上风云突变,有很多的意外,但是他既然答应了要帮云汐讨回公道,就不可能半道让人给打回来。
“皇上,奴才已经派人去打听合适的人选了,虽说这蒙古各部落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但是各部之间都并不如表面看到的那般平和,且双方之间还隐藏着矛盾,只要咱们抓住这个点,想要找几个帮忙的人还是可以的。”福全可不信这世上真有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草原上各部落大大小小的那么多,可总有游离在外的,正好这些那边都不站的就是他们要找的。他们只要许以重金,再扣对方的家人,他就不信这些人敢不尽心,再说了他们行事也不可能完全只的一个人的,每次挑两人一起行动,分开行事,一旦他们的意见相左,他们便可先派人去探路,若有人敢敷衍,他可不介意用鲜血来警告这些人。
“二哥既然已经有了应对的法子,那此事便交予二哥处理,至于这京里,朕觉得还得再安排一番。”不等福全再开口,康熙突然又被充了一句,“宗室那边也麻烦二哥跑上一趟,有些事咱们得预先通个气,毕竟朕对某些人手下留情,某些人却未必领朕的这份情。”
福全闻言猛地一个激灵,康熙之前不提,他也没问,现在瞧着同噶尔丹的互通消息的人皇上大概已经查出来了,而且正好就是宗室之人,只是皇上想要预先消灭噶尔丹,这才一直没有动手!但不动手并不表示他就忘了之前的一切。
想到康熙以往的手段,福全也不由得咽了口口水,小心地道:“皇上可要宣简亲王过来”倘若想要将宗室皇亲震住,只他一人不行,最起码还得加上宗正简亲王。
康熙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看了梁九功一眼,那阴沉冷厉的眼神让梁九功两腿发软,再不敢耽搁,飞快地跑去传召简亲王了。只是这一路上,他不断地暗骂自己年纪越大脑子越不好使,裕亲王都提醒了他却还没反应过来,要等皇上示意,这不是叫骂吗
梁九功从小伺候康熙,不说最了解康熙的性子,却知道这次木兰之行让康熙积了一肚子的火,像现在这样露骨的眼神一般只要出现必定是心中怒极,而他居然还一脸迟钝地等着皇上开口,真是欠揍!希望这事不会牵连到他,至于谁倒霉,那就跟他没关系了。
得到口谕传召的简亲王不一会儿就匆匆赶进宫来,此时的康熙已经平复好心情,福全候在一旁,两兄弟什么都没说,但简亲王还是看出不对,但没有冒然开口,而是先冲着康熙行礼,康熙淡淡地叫了声起,然后才慢悠悠地说起了在木兰遇刺的事。简亲王表情微怔,随后便明白了康熙这个时候让他进宫的用意。
作为宗正,简亲王自然是希望爱新觉罗这一脉都过得好,稳稳当当,团结友爱,可惜他的一片心意有些人总是感觉不到,还一门心思地想着越过皇上去,这样的人也难怪要倒霉。想到这里,简亲王不禁伸手捻了捻他修整整齐的美须沉吟了半晌,随后又抬眼看了看康熙的面对,顿时心里有了决断,安静地等着康熙吩咐。
当然要是没事最好,宗亲之间能不对上就不对上,可惜他心里明白有人让皇上吃了那么大的亏,皇上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与其再放任这些人闹出大乱子来,还不如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尽早将事情解决。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既然敢行刺,那就要做好圈禁,甚至是被刺死的准备。
果然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坐在上首的康熙语气淡漠地道:“朕这次召简皇叔是为了宗室的事情,有些事情朕自己处理的确方便,但简皇叔是宗正,有些事情还得您亲自出马,不然朕怕有些人不服气呐!”
简亲王闻言微微一愣,心中暗骂那些给自己找事的,有本事闹事有本事收尾啊!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便如同覆水难收,不过到底是同族人,做得太
第三百一十六章 局面
常宁就算是康熙的弟弟,可面对云汐,他也只能算一个外男,还没资格到内室去打听情况,而胤礽虽然没有养在云汐名下,不过现在年纪不算大,再加上他已经认定了云汐长辈的身份,倒也不妨碍他在里面主持大局。
“昭母妃的情况怎么样”胤礽看着仔细诊脉的太医,故作镇定地问。
“回太子殿下的话,昭妃娘娘既然已经醒了,应该就脱离危险了,剩下的只要好好调养,想必很快就能够恢复了。”太医拱手看向胤礽,语气里透着一丝喜意,想来这段时间煎熬的不只是胤礽他们,他们这些治病的侍候的,就没一个是不担心的。
胤礽闻言一脸大喜,他守了这么多天是为什么,就是希望云汐能脱离危险,不然他不只是欠了云汐一条命,还欠了四弟、六弟和八弟一个额娘。说到没有额娘,谁能比他更清楚这其中的感受,“这样就好,若是缺了什么,只管开口,孤一定想办法寻来。”
“太子殿下放心,几位阿哥放心,臣一定用心为昭妃娘娘调养好身体。”太医心里也清楚,他们待在行宫里的日子太久了,京城里就算有康熙的安排,却也需要一个名正言顺坐阵的人,而这个人便是太子,所以他不仅要想办法让昭妃娘娘尽快恢复,还要让昭妃娘娘在路上不出任何的意外。
胤礽他们几兄弟的表情都差不多,那种明显警告的眼神让太医们均不自觉地出了一身冷汗,随后纷纷保证会用心。胤礽心里也清楚,这事强求不得,不过只要太医判断可以,他们放慢行程回京也是使得的,“不必太过着急,一切以昭母妃的身体为重。”
他没有忘记云汐的伤是怎么来的,也没有忘记康熙临走前的嘱托,更不想在这个当头给老四他们心里留下疙瘩,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他自觉地重视起云汐来,不仅给了对方面子,也给自己留了出路。
太医见胤礽退了一步,心里也不由自觉地松了一口气,他就怕太子殿下不顾一切只想着回宫,要知道昭妃娘娘这伤势可不是一般的刀伤剑伤,那可是要命的伤,能活下来全凭运气,指不定换个人,这坟头都要长草了,哪里还能醒过来了。
胤禛等人对胤礽的决定也很是感激,特别四兄弟现在的感情甚笃,自然是要各自表现一番的,可以说只要胤礽不像上一世那般被赫舍里一族以及奶嬷嬷等人牵着鼻子走,他就不仅仅只是当一辈子的太子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没有云汐主动提及的话,谁又能知道未来竟是这样的一番局面。
常宁算是最后得到消息的,不过他什么都没有说,因为太子的安排正中他的下怀,他怕就怕太子会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昭妃的身体,现在这样正好,双方平衡,也不用担心这其中会出什么岔子,只是这京城里也不知道是怎样的一副光景。
行宫里的人同京城里的联系不算紧密,可常宁心里十分清楚,除了他们以及康熙留下来的那些人,还有一些暗桩偷摸着往京里送消息,若不是担心狗急跳墙,常宁怎么可能容忍这些人在自己面前上蹿下跳。说白了,京城里没有皇上坐阵,山高路远的,他们自然要多加小心,否则一招不慎被人当成软柿子捏巴捏巴直接吞了岂不是冤枉。
云汐倒是不知道这些,这一日一日的她身上的伤口慢慢地愈合,精神较之先前好了不少,再不是说上一句话还得先喘上两口气的病西施了。从几个孩子口中得知目前的局势,云汐也没有多担心,更没有插手管,毕竟康熙的安排也好,胤礽的处理也罢,就目前为止都是最好的结果,她若冒然插手,指不定还给那些蛰伏在暗中的人提供机会呢!
“你们在行宫里得多听太子的话,少出去跑跑,毕竟你皇阿玛已经决定同准噶尔开战,咱们在这看似安全,其实也不安全,若非额娘这身子骨不争气,也不会置你们于险境。”云汐轻叹一口气,用心叮嘱三个孩子的同时心里也琢磨着要怎样安排后路。
她身上的伤太重了,忙活了这么久也不过就是这样,真要养得同从前一样,怕是得一年半载,甚至更久的时间。若是这样,回不回宫她的处境都不算好,特别是在康熙不在宫里的情况下,她就必须为自己或者孩子多打算,最起码不能在她最虚弱的时候给人可乘之机。
“额娘,你放心吧!儿子会带好六弟和八弟的。”胤禛望着云汐苍白而虚弱的模样,心里还一阵阵后怕,差一点点他就失去了好不容易才拥有的额娘。
福宝和喜宝站在一旁小身子一抖,眼眶微红,想来这段时间的事情也促使他们长大了不少,特别是福宝,若说以往他还带着一丝孩子气的天真,那么现在的他开始明白作为一个阿哥,失去额娘,他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困境
后宫里的阿哥虽然不算太多,但是没有额娘护着的格格却是一抓一大把,这有额娘护着和没有额娘护着的区别,明眼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本末倒置
康熙带着大军出发之后,京城里一切事宜都由福全接手,从行宫里送来信件自然也都交到了他手上。不过只要是给康熙的他都不看,转个手再直接给康熙送去,毕竟为了保证对京城的掌控,送信什么的都是必备的,十分便利。但是这对于福全来说,却也意味着麻烦,好在常宁给他送信了,否则他怕是还不知道昭妃已经脱离危险了。
要知道依康熙对昭妃的重视,她伤愈之后,康熙肯定是有安排的,若是他什么都不知道,到时有所忽略,怕是会引得康熙不满。这倒不是福全太过谨慎,而是他行事一向仔细惯了,轻易不留把柄,不然康熙这么多的兄弟,凭什么康熙最为倚重他。
福全给常宁写完回信之后,先让人给送回行宫,至于康熙那边,依他对康熙的了解回信应该会直接送往行宫,至于送到他这边的,估计应该是后续安排。
几天后当福全收到康熙的信后,打开折子粗粗看了几行便露出一脸了然的表情,不过康熙对于昭妃和她名下的三个阿哥的看重却再次刷新了他的印象。之前他的确听过不少关于昭妃得宠的传闻,但是因着后宫层出不穷的宠妃,他以为这一位也一如卫氏、乌雅氏之流会成为昨日黄花,现在看来皇上倒是对她动了真心。
当然,有多少真心他是分辨不出来的,但是他能看得出来康熙不同于先帝,有情胜似无情,永远都当不了情种,所以他并不在意康熙对哪个妃嫔动真心,更不会明知康熙是什么心意还跟他对着干!他不是太皇太后,他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也更为相信康熙的能力,所以他永远不会落到太皇太后那样的地步。只是太皇太后没了,皇太后却冒出来了,不然就康熙那霸道的性子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决定将昭妃安排到皇庄上去。
福全看着手中的折子一脸的感慨:“真没想到昔日老实本分的皇太后也有这么大的野心,不过她和太皇太后一样高看了科尔沁又小看了皇上!”
行宫里,云汐接过胤礽递过来的折子,轻轻打开,入眼的便是熟悉的字体,原来这是康熙给她的信,信里解释了一下他离开的原因,说了他现在的处境,又说了一下她和几个孩子接下来的安排,虽然都是琐事,却解了云汐的后顾之忧。
胤礽不知折子里的内容,目光偷偷打量着云汐的反应,眼见瞧不出什么,犹豫半晌的他才开口问道:“昭母妃,不知皇阿玛可有什么吩咐”话一出口,胤礽又觉得自己这举动显得有点小家子气,感觉好似不相信康熙和云汐一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