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军嫂当低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唯儿时多梦故

    夸了徐灵灵几句,这才把几个人的来历说了。

    徐老栓就说:“那就让俺家孙女住在俺家,不给队上添麻烦了。”

    那三个可都是年轻的大小伙子,跟他们住在一起,像什么样

    队长挺高兴,这就是他到徐家来的目的:“成,一会儿我让会计把她们姐俩的行李送来。”

    几个知青带的行李不少,队长让会计赶了车,先给拉回来了。

    “不用送,家里这么多人呢!二柱三柱,你们俩跟着队长去,把你们侄女的行李拿回来,搁在俺西屋。”

    刘香站起来:“那俺去帮着大嫂做饭,好让娘收拾屋子。”

    褚桂兰早就跟着李小能做饭去了,刘香和丁小红把孩子交给俩大的,进去忙活去了。

    徐灵灵恍然大悟,可不,也该到了上山下乡的时候了。

    从队长跟爷爷的聊天内容中她得出结论,这是他们公社接到的第一批知青,因为他们刘家村是个学习先进村,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才接手了第一批知青。据说后面还有呢!

    她不觉为自己素未谋面的大爷爷点个赞,你看人家多精明,知道躲不过去,干脆就把俩孙女送回老家,还有人照顾着,多好!

    两个姐姐都是刚高中毕业,大学不能考了,工作安排不了,只能上山下乡。好在爷爷托了人,把她们送回老家来,要不然还不知道会被派到哪里去。一看老家条件还挺不错,家里人都挺热情,一颗心算是彻底地放下了。

    队长拒绝了在徐家吃饭的好意,带着三个男知青走了,谁家都不富裕,不好意思白吃人家的。见外人走了,徐灵灵溜到厨房,塞给她娘几个鸡蛋。

    褚桂兰笑着点点她,知道这小丫头鬼着呢,这是怕被人发现,等人家都走了才拿出来。

    等把饭食端上桌子,徐丽珍俩姐妹都愣了,这不是老家吗不是农村吗怎么比她们家吃的都好就那炒鸡蛋,她们的妈可舍不得一下子炒那么多。

    还是老家好啊!俩姐妹接过三奶奶递过来的筷子,埋头大吃,早上就没吃饭,饿坏了。

    把李小能心疼的,虽然是头一次见面,可这是自家孩子,天生的亲近。

    “瞧把孩子给饿的,都吃了啊,不够咱还有呢!自个儿家,不跟奶奶客气啊。”

    徐丽珍嘴里塞了馒头,笑眯眯地点头:“嗯。”

    接着吃,这炒鸡蛋真香。

    目前在徐家,一家子顿顿都能吃白面的是徐老栓家和徐大柱家,都是徐灵灵提供的。至于二叔和三叔家,孩子们吃白面还没问题,大人们就不够了。主要是她忙不过来,她在长个子不错,可架不住家里人越来越多,孩子饭量也跟着长。

    又加了这么俩能吃的姐姐,得,徐灵灵觉得吧,她奶奶家也快要加粗粮了。

    不过很显然,李小能根本不觉得吃粗粮有啥不好的。棒子面窝头算什么粗粮啊搁前几年,那个都吃不上!

    徐家人聪




18.小铁梅(2)
    和三年困难时期相比,现在的功德点好难赚啊!好不容易才重新找到了一个新的功德点增长点,坚决不能放过。

    于是,在这个革命化的春节,徐灵灵上门送温暖来了。搪瓷缸子里是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还热乎着呢。身上还有一个书包,兜底倒出一大堆瓜子花生来,都是炒熟了的。到最后还贼兮兮地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瓷罐来,正是农村人拿来放盐的普通小罐子。

    小瓷罐上蒙着布,还绑了绳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藏得那么严实。徐灵灵笑眯眯地打开,掀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酒香袭来,几个大小伙子的眼睛立刻瞪圆了。

    “灵灵,你从哪儿弄的酒”叫王红星的那个北京知青惊喜地问,一闻就知道,这可是陈年老酒,他那个嗜酒如命的爷爷存了满满一酒柜的酒,全加起来也没有这一小罐子香。

    徐灵灵当然不会傻乎乎地说是自己上辈子酿的,空间里还存了十几坛子,只是神秘地一笑:“我在村西头破庙的院子里玩儿的时候,墙角挖的。”

    村西头老远的地方有个庙,正是刘德元他们砸烂的那个。徐灵灵放心不下那个老和尚,曾经去看过,结果没见到人,只看到被砸烂的门窗和佛像,就连桌子都被他们给劈了当柴烧。她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香炉,居然是完整的,可能是他们掀桌子的时候摔过去的,这才免遭毒手。

    小香炉被她收进了空间,别的也就不剩下什么了。不过这并不影响她用那个庙来当幌子。

    小罐子太小,一人也就两三口,果然是陈年老酒,入口绵柔,香味悠长。虽然不过瘾,但喝下去身子立刻就暖了。

    王红星家学渊源,对酒特有研究,喝完了砸吧着嘴感叹:“比茅台都好!”

    大家都知道他家境好,并不认为他的话有假,这酒是真的好。

    王红星还问呢:“灵灵还有不我得给我爷爷弄点儿。”

    徐灵灵瞪大了眼睛:“我就挖出来一小坛子,我们家人喝还不够呢,就这点儿还是我偷出来的呢!”

    王红星怂恿她:“那你再去挖一挖,没准儿还有。”

    徐灵灵眼睛一亮,重重点头:“嗯,要是挖着了,我给你留着。”

    知青们不像队员那样自由,每天都得出工,晚上还得给队员们念报纸。最可气的是农村还没有周末休息的概念,也就是过年才有两天假期,光顾着想家了。这个时候出去也没什么好转的,供销社、饭店什么的都关门了,再等开门至少要到正月初十之后。

    饺子吃完,酒喝完,徐灵灵收拾了东西就走。功德点到手了,下回再送酒过来的借口也有了,今天任务圆满完成,欧耶!

    却被叫住了,另一个来自北京的知青叫周抗美的问她:“灵灵,你们公社的书店里来新书了吗”

    书店就一家,在学校旁边,徐灵灵是那里的常客,很熟悉。想了想,摇头。书店里除了小人书,就是红宝书了。那些小人书她都买过了,都没凑齐一整套的《三国演义》,红宝书她已经有好几本了,都是学校奖励的。

    周抗美叹了一口气,他带来的书不多,都看完了。徐灵灵看过他的书箱子,没有几本书。

    徐灵灵许诺:“要是来了新书,我第一时间告诉你。小人书都算。”

    周抗美很想告诉她,自己一个大人,早就过了看小人书的年纪。可她一个小姑娘,正是喜欢看小人书的时候,还是别打击她了。

    不过这提醒了其他人,这小姑娘老给他们帮忙、送吃的,他们给她钱他也不要,这回总算知道她喜欢什么了。

    给家里人写信的时候,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嘱咐家里人,帮忙买些小人书寄来,好还人情。

    徐灵灵可高兴了,前些年出版的小人书,可都是大师画的,艺术价值杠杠的。投桃报李,她给每个人都画了一幅肖像画。王红星特别喜欢自己那一幅,穿着劳动装,抱着一大捆麦子,手里还拿了一把镰刀,脸上笑得特别开心,脖子上还围了一条白毛巾,特别典型的农村人装扮,背景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和收获的人们。比照片都好!

    那当然,他给徐灵灵的小人书最多嘛!徐灵灵可懂得区别对待了,对她好的人就多上点儿心,对她不好的就不上心,不过后者在她的生活中基本很少见就是了。

    一来二去的,徐灵灵和这些知青们的关系成了全村最好的一个。知青们遇到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的,头一个想到的不是队长,而是这个小姑娘。无数次的事实证明,这小姑娘还真没让他们失望过。

    他们也愿意帮她的忙,比如说指导她唱样板戏。

    这是徐灵灵接到的新任务,校长硬派给她的,让她去演《红灯记》里头的李铁梅,说她的形象特别合适,跟别人配戏更合适。

    也不知道是哪个公社干部出的主意,要给全公社的人进行红色宣传教育。人选是现成的,把知青们集合起来就成。知青们干农活不成,进行宣传是驾轻就熟。有人就出主意要把形式弄的多样化一些,要不然老百姓听不懂。

    徐灵灵认为,出这个主意的知青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那颗文艺心,只不过是打着一个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幌子罢了。但这个提议得到了上至公社干部下至全员知青的全票通过,可见这个幌子也是个特别花团锦簇招人喜欢招人爱的幌子。

    正是样板戏风靡的时候,要排个《红灯记》就太正常了。尤其是北京的那些知青,谁都能唱上几句经典唱段,简直不要太容易。一个角色恨不能十来个人抢,农活那么累,哪如唱戏有趣在一系列的表决心、比唱功、比身段的竞争上岗之后,角色终于差不多定了下来。为了满足大家的热情,还分了两组,到时候分别负责一些村子进行巡演。

    王红星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充满正义的形象,抢到了李玉和一角,一看跟他配戏的女知青,傻眼了。那个演李铁梅的女知青,身高足有一米七,比他就矮半头,俩人往一块儿一站,这也太不像父女了。

    王红星哭丧着脸,跟人家商量:“要不,你还是去演阿庆嫂吧,那个角色比较适合你。”

    可不,为了抚平落选者的忧伤,更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他们决定多演几个剧目,基本上人人有角色,皆大欢喜。

    那个女知青也不想演李铁梅,身高是硬伤。可女知青本来就少,个头符合的就更少,再加上唱腔形象啥的,就只剩下一个了,分在另一个组里了。

    周抗美因为形象不佳,被硬派去演鸠山,心里正郁闷着,站在旁边看热闹。见王红星苦恼,幸灾乐祸地捂着肚子笑。

    也不知道怎么地,一看他笑,王红星就想起徐灵灵来。那小丫头长得水灵,嗓子也脆,年龄也合适,多好的一个李铁梅的人选。

    王红星立刻向公社干部报告,推选徐灵灵演李铁梅,并打包票说肯定会把她教会。公社干部对那个小姑娘有点儿印象,跟校长一说,校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王红星那个组一听说要来一个根本没看过样板戏的农村丫头演李铁梅,本来挺不乐意,结果听王红星把那小姑娘一介绍,立刻同意了。就算是演不了李铁梅,画个宣传画什么的都成啊!

    徐灵灵的课都上不了了,排练!实际上她是看过样板戏的,那可是经典剧目,经久不衰,她在后世的电视网络上都不知道看过多少回,对故事梗概都有大概了解。至于其中的经典唱腔,还能哼哼上几句。

    &nbs



19.新的生活
    全校就三个推荐上高中的名额,除了一个公社干部的孩子,一个老师的孩子,剩下的那个名额就给了徐灵灵。毕竟她的成绩摆在那里,这两年学校里不管啥考试,永远都是第一名不说,还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更是公社里的文艺骨干,把这个名额给了她,没人能说什么。

    徐灵灵还在为虎子感到遗憾,没想到人家压根儿就没想过要上高中,初中毕业就满足了。这是农村绝大多数孩子的最高学历了,他满足得很。

    高中在本县县城,离他们家有七八十里,只能住校。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徐大柱驮了一百斤麦子到副食厂换了八十斤粮票,到时候就可以拿着粮票到学校食堂买饭了。有那个录取通知书,他们还可以到供销社不用票就可以买一个热水瓶、一个脸盆、一套洗漱用品、一个不锈钢的饭盒跟勺子。徐大柱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一项一项地给她买齐了,生怕漏掉,还多数了几遍。

    徐灵灵在旁边无语,其实那毛巾、肥皂啥的根本不用再买,她这两年在学校里得到的奖励大多是这个,还有参加宣传队,也是发这些东西的。

    算了,买就买了吧,反正家里人也要用的。

    高中的假期和城市的学生就一样了,不再按着农时放假,而是放暑假和寒假,所以徐灵灵开学的日子就成了九月一号。

    趁着还没开学,她写了不少标语交给队里,把队长高兴坏了,这孩子真仁义,都要出去上高中了,还不忘记帮村里干事。

    徐灵灵觉得自己实在担当不起队长的夸奖,她其实是冲着工分去的。

    王红星充分利用她最后一点儿时间,整个暑假就没让她歇着,除了排练巡演之外,还让她画了不少以各位演员为模特的宣传画。说是宣传用,其实都进了各人的信封,寄回了家。公社里连个照相馆都没有,有个堪比照片的工笔肖像画,还是经过美化的,比照片还有艺术气息呢!

    你还别说,几乎所有的家庭在收到知青寄回来的信后,找个镜框把孩子的画给装了起来,摆在了显眼的位置。多好看啊,看来我家孩子在农村过得挺滋润,放心了。

    徐灵灵则对自己突然增长了五十个功德点发愣,这是怎么回事她不知道,因为某个思念孩子成疾的母亲在看到孩子画像之后病情得以缓解,这才得到了五十个功德点的。

    想一想最近她做的事情,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只好作罢。

    到了开学前一天,徐大柱跟队长请了假,送闺女去上学。这还是他第一次进县城呢!

    这个时候,就显出他们村子的便利了,他们挨着大路啊,直接在村口等公交车就成了。每天准点从二十里地外的某公社发车,到他们村口的时候,差不多都是一个点儿。公交车开了好几年了,大家都知道时间。

    一家子都在村口送她,徐灵灵说了好几回都不管用。徐晶晶也已经上了小学,身上背的是虎子的书包,得亏是土布做的,没有烂。她都特意请假没去上课,非得等送走姐姐之后才去学校。

    徐灵灵摸着她的头嘱咐:“晶晶,你要好好学习啊!”

    徐晶晶点头:“嗯,俺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跟姐姐一样去上高中,去县城!”

    在她的心里,县城就是最远最神秘的地方了。

    等公交车来了,司机一看这阵势,就知道跟车上那几个孩子一样,都是去上学的。从车上跳下来,爬上车顶,让徐大柱在底下举着,把行李放到车顶上去。都是铺盖卷儿,占地方。

    到了学校门口,又上来另外两个同学,上了车,冲着徐灵灵就过来了,徐灵灵前头就有俩空座,俩男生就坐在那里,拧着身子跟她说话。

    徐大柱则忙着跟另外俩家长打招呼,一说起来,车上的人居然都是去上高中的。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这都是同学啊,以后得互相照应着。

    七八个上高中的,除了徐灵灵,就只有一个女生。而且一看徐灵灵就知道,她是最小的。那个女生的家长就好奇地问徐大柱:“你家闺女多大了”

    徐大柱特别自豪地说:“虚岁十二了。”

    哎呦,这么小!得,满车的人都不说别的了,就关注她了。这也太小了!前头那俩男同学还有他们的家长对徐灵灵比较了解,还附带着说了她不少好话。夸到最后,徐灵灵都觉得他们说的那个人只不过是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陌生人罢了。

    在徐大柱充满了自豪和骄傲的谦虚话语中,公交车开过大桥,经过一个个村庄,时不时停下来接收新乘客,终于在拐了一个弯之后,驶上了柏油路。

    车子立刻平稳了许多,大家都在感叹还是柏油路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公社才能铺上。

    他们公社的那个干部家长消息灵通,就透露了一个消息,说是很快了。大家立刻把话题转移到什么时候修路的问题上,徐灵灵长出了一口气,她很不习惯这么直白的夸奖,这话题转的太及时了。
1...1213141516...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