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生赢家[快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绿嬑

    张翠莓也点头:“可不是,以前我妈还总说让我早早结婚,现在我自己赚钱自己攒,我弟弟也不敢和我大小声了。还是自己赚钱好,赚了钱就有底气。”

    瑞和附和着点头:“是啊是啊。”

    张翠梅扑哧一声笑出来:“小山呐,大水背这么大的背篓就算了,怎么你也是我记得你是一个人住啊。”

    “我想给许先生买点礼物。”瑞和抿嘴笑,“这一年他很认真地教我,我特别感激他。”

    “我看你这样也太累了。”都是好朋友了,张翠莓忍不住劝两句,“你看你今年感冒两次,两次都发高烧,医生都说你是太劳累了。总这么拼命身体怎么受得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竟然没有一天休息的。在她看来,那么钻缝隙读书实在是没有必要。现在在工厂工作,他们赚的计件工钱都比城里人的工资还多,做老师的的工资也不多啊,她实在很不理解张小山为什么就是这么固执。

    这个问题瑞和都不想解释了,因为他这一年来已经解释过很多次。在许蔡恒先生帮他补课的事情传出去更多人知道之后,在路上遇到乡里乡亲都会被提问。后来他才看清,大家就是好奇随口问问而已,于是就不再绞尽脑汁去解释了。

    果然,见瑞和只是垂眸腼腆地笑,张翠莓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到今天要买的东西上:“我听说百货大楼来了一批裙子!”她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语气中满是期待,“听说很好看,我还没穿过裙子呢!不管怎么样一定要买一条来穿!”

    张天赐皱眉:“裙子我看不好,你就算买了也不好穿,咱村里谁穿裙子啊不朴素,不太庄重。”

    “穿裙子怎么就不庄重了城里人也穿啊!长长的到脚踝呢!你放心吧,我打算买一条暗色的,颜色上肯定简朴。”张翠莓黑着脸大步往前走,张天赐尴尬地对瑞和和李大水笑笑,赶紧追上去。

    “我怎么觉得他们俩不对劲。”李大水摸摸下巴。

    瑞和困惑地“啊”了一声:“没有不对劲啊,我们也快走吧!”

    瑞和蹲下去摸,料子确实不错,摸起来顺滑,再捏一捏也蛮厚的。外套的款式是现在最时兴的军装,颜色却是深蓝色的,翻领大口袋,笔挺,看起来格外精神,瑞和相信这人的话,这样的衣服穿起来肯定体面。

    “多少钱”

    “三十四块钱。”

    “这么贵”

    “不贵啦!我原价三十块钱在上海百货大楼买的,运到这里总要赚些路费和辛苦钱吧你要是自己去上海买,加上来回车票都要快五十块钱呢!”

    李大水听罢看向瑞和,瑞和将大衣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确实喜欢得不得了。这外套给他穿显大,可他还在长高,大一点以后还能穿好几年。

    看出瑞和意动,李大水拉着瑞和说:“你要真想买,咱们再砍砍价”

    瑞和点头,看向卖家:“能不能便宜一点”

    “已经很便宜啦!你看看这料子,上好的呢子面料,穿十年都不会坏,而且我还不要票!绝对是新衣服,你看牌子还挂着呢。这么好的衣服,你就是有钱在百货大楼也买不到!”

    瑞和有心买,李大水便加入帮他砍价,三个人压低声音互相压价,最后瑞和以三十二块五毛钱买下这件呢子大衣。不过他身上没有这么多钱,刚和卖家商量等他回家拿钱,巷口放哨的女孩子哒哒哒地跑回来低声说:“有工商所的市管来了!”

    一下子卖家买家都跳起来。

    男人左右手同时一抓一拽再一绑,扛着大包裹拔腿就跑。

    “快走快走!”

    一眨眼间人四窜,李大水也拉着瑞和跑出巷子,远远地避开那群市管。市管穿着统一的制服,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看得瑞和有些害怕。他以前见过这些人将巷里偷偷做生意的人抓起来,听说所有的东西都充公,还要被关三个月。听秀娥婶子说,前些年被抓到要关好几年呢,这些年已经算比较宽松的了。

    &




80.23 我要成为大明星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没想到家里对他去工厂应招这件事开始并不支持。张大山说:“你都十六了, 今年也拿过一次八分工分,像你这样能干的小伙子村子里才有几个再过两年我和队长说说让他给你记满分。去工厂没必要, 浪费了。”

    瑞和便将自己计划的告诉张大山,没想到却得来张大嫂一个白眼。“去哪里买啊”

    “集、集市”

    “嗨呀小山你是不是被太阳晒傻了。”张大嫂夸张地笑起来, “你敢去集市买,人家还不敢去集市卖呢,现在哪里有集市!”

    瑞和大吃一惊,猜测难道这个地方竟然是没有集市的怎么张大哥和大嫂一听自己要去买米, 都是一副奇怪的表情。他小心翼翼地说:“那咱们有钱,有钱也买不到米吗”

    “你真是傻了, 买粮食要有粮票,是你有还是家里有”

    粮、粮票

    那是什么东西

    为了搞清楚什么是粮票, 瑞和不得不谨慎地打探,第二天就从李大水嘴里打听来了。李大水蔫蔫儿的,说他妈昨晚骂他了, 说他缺心眼。

    昨晚李大水他妈秀娥摁着李大水的额头说:“你和小山关系好我知道,可咱们家和他们家不一样!他们家就三个人, 就张大山拿满工分,两个壮小伙一年得吃多少粮食,你让小山也去进厂,那他们家里吃什么拿工钱买粮食要是小山做的数量不多, 一个月工钱太少不够买粮食怎么办”

    “对不起啊小山。”

    瑞和赶紧摆手:“不要这么说, 你也是为我好。”然后旁敲侧击粮票的事情, “我哥嫂也不愿意我去, 说有钱也没用,没有粮票买不到粮食,粮票那东西真烦人啊,我家没有唉。”

    没想到李大水翻了个白眼:“你哥嫂这是哄谁呢”他靠近瑞和压低声音,“虽然上头不让人私底下买卖,要拿粮票上粮所去买,可咱们农村户哪里有粮票有的人家粮食不够吃怎么办有的人粮食吃不完就放着烂掉啊大家都偷偷儿的换,真要买卖,肯定找得到门路的!”

    瑞和听得心直打鼓:“怎、怎么弄”

    “你傻呀,可以找咱村里的人换啊!比如张小草她家就常把粮食偷偷送进城里和那些城里人换票,她哥在工农兵大学读书,外头吃饭也要票呢,她家就缺粮票。闪舞你给她钱,她家应该也是愿意卖给你的。”李大水撇撇嘴,“那城里人粮食不够吃,有时候也会偷偷和咱们农村人换呢,这在背地里多了去了。小心点别被抓到就成!你怎么么连这个也忘了”

    “没忘没忘,就是一时想岔了。”瑞和赶紧搪塞过去,将李大水说的记在心里。他还是想进厂,如果他勤劳一点一天赚一块钱,那一个月就有三十块。这些钱偷偷去买粮食,一个月下来还能存下来二十块钱呢。他还是更相信李大水的话,偷偷地买,肯定有人敢偷偷地卖。

    不过这个世界还真的奇怪,买东西要“票”,有钱还难买东西他又不敢多细问,就怕李大水看出端倪来。

    回家后,他和张大山他们再次提起进厂的事情,张大嫂说:“谁不想进厂现在想赚钱都没有地方挣去,可咱大队就一个竹器厂,矿山上的重工厂,加上矿山路那边的糖厂,重工厂就算了,竹器厂和糖厂要进去多难我们家又没有什么关系,这一次你说竹器厂要扩招,你能保证你去了就能被选上到时候东西搭出去了没能进厂,不是亏死了!”

    可这世上的事情哪里有坐在家里不动,就能天上掉馅饼到你怀里的

    瑞和不懂大道理,只知道想要什么就得去做,想要赚钱,就得吃苦,想要进厂,就一定要先学会扎竹筐。

    他坚持要去,张大山不得不开口了:“小山别闹了,竹器厂招人要求很高的,你肯定进不去,才几天功夫你能学到哪里去再说明勇怎么会真心教你们谁不把手艺藏得紧紧的,他就是骗东西的。”

    瑞和感觉到了无力。他其实并不知道原主以前是怎么和兄嫂相处的,可他来这里已经两个月了,这一次是他第一次提出请求,可张大山夫妻二人根本劝不动求不动,那眼神好像自己是在无理取闹。

    也许自己确实是在无理取闹吧。他有些丧气,午睡的时候根本睡不着。在硬邦邦的床上翻来十几次之后他坐起来,只觉得心底有一股火在烧。

    他想去,他要去。

    如果错过这一次他一定会后悔的。怕什么呢这里不是民国二年,他也不是被卖入李宅的下人,生死不由自己。

    没有人能够打死他,他是自由身!

    他有手有脚,身体强壮。

    “也许我变得贪心了。”瑞和不得不承认他的心变大了。刚到这里的时候,他想得最多是不要被人发现他是孤魂野鬼附身,要尽快学会说本地话,要好好做工,不管是拎锄头铲地、背粪桶浇肥,还是去割猪草清洗猪圈,他都学、都做。在每顿多拿两个红薯之后,他更是十分满足。

    可在李大水说现在有一个机会能让他赚到钱之后,他不再满足日复一日下地的生活了。

    他想进厂想赚钱,想吃肉想饱饭。

    有更好的生活摆在眼前,他要试着去抓住。如果抓不到也没什么可后悔的,他不会因此丢掉性命。

    想通之后瑞和等张大山夫妻午睡起来时再次提出自己的看法,张大山还是不同意,甚至有些恼羞成怒。瑞和认真地提出解决办法:“如果最后进不了厂,那拿出来的十斤红薯就算我的。这次分的红薯是按分头分的,咱家里拿了九十六斤,里面有三十二斤是我的。以后我就吃那三十二斤。不过红薯已经吃了快一半了,那就重新分,我还有十六斤。”他瞄了张大嫂一眼,“嫂子拿回娘家的十斤我就不计较了。”

    最后一句话把张大嫂气得要蹦起来!一下子指着瑞和骂起来,什么翅膀硬了啊要债鬼啊,气得想到什么骂什么。

    大中午的,铜锣声响之后村里人都起来准备下地了,一听张家这边



81.24 我要成为大明星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张大嫂学得也不错, 面包碗小,她先学的最小号面包碗,到第四天晚上时明勇验收也说好。就是竹片时常弹到她脸上勾划出血痕、双手被竹片割破这两点让她很不高兴,抱怨着:“这手都是茧子怎么竹片还割得破, 气死人了。”

    只是李大水学得不好, 怎么编总会出差错, 不是太松了就是太紧了,竹筐形状软塌塌不成形, 面包碗更是还无从下手。他似乎天生对手工活没辙,急得嘴唇起了几个燎泡。

    明哥说:“竹筐就不说了, 面包碗送到市总厂之后,听说很多都要销到国外, 一定要做得好看耐用,如果都做得不好那厂子是肯定进不了的。”指出张大嫂的面包碗做得好,不过竹筐还是要学。

    又对李大水说,“削竹片也是一门手艺,长短厚薄都有要求,还要除竹青, 手太粗太重都不行。不过进厂后这两样不会让一个人做, 一般会给你们分组, 三人一组, 一个砍竹子一个削竹片一个编织, 当然也不是说死了就是这么一人干一样, 工友之间要互相帮衬。”建议李大水可以专门学削竹片, 到时候能和管事求求情,也许还有一点机会。

    就这么时间紧张地到了工厂招工的日子,瑞和提前和生产队队长请假,当天更是天还没亮就起来了,揣着红薯在路口和李大水碰面,两人在田边找了个角落蹲着,挖了个洞后塞上碎叶子干树枝点燃,再将红薯塞进去闷。

    李大水愁眉苦脸:“我的手粗,连针都不会拿,早知道连竹筐都学不会就不浪费家里十斤红薯了。”他将自己昨晚熬夜削的竹片抱出来给瑞和,“你看看削得好不好”

    瑞和细心地检查了一遍,将削得不太好地挑出来。

    “这些好的你拿去吧,趁红薯还没熟再练一练。”

    两人约好提前出门,打的就是再最后练习一下的主意。闪舞瑞和就不与他客气,认真地编织起来。

    李大水羡慕地看着瑞和手指灵巧地绕动,不甘心地再次试了试,最后遗憾放弃。就像勇哥说的,他只能试试看走砍竹子削竹片这条路了,他昨天晚上狠下心来熬夜到三点多呢,临急抱佛脚一回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进厂。

    抬头见李大水很紧张的样子,瑞和便安慰他:“你一定可以的,你看你这些竹片削得多好,跟勇哥说的一模一样。”见李大水的视线落在旁边那小捆次品上,瑞和绞尽脑汁再想了一个激励的说法儿:“只要进厂一个月也许能赚三十块钱工钱。”

    瑞和对那三十钱非常垂涎,他被李大水拉着去过一次供销社,里面的东西真多啊!他的目光落在那些糖果、米糕上拔也拔不开。他要赚钱!买米糕呢!只要一想起那甜滋滋的味道,什么苦他都能忍。

    李大水咽了一下口水,这个消息不管听几次,他都觉得心情激荡。“三十块钱啊!真多!”

    在这个一年到头花不了几块钱的普通村子,三十块真的不少了。现在人工贱活少,普通人家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到处抠时间去赚别的钱,也都是小钱,一年能赚十几二十块块钱都算好的了。为了这三十块钱,李大水心中勇气翻腾,重重点头:“我们一起努力!”

    等吃过红薯填饱肚子,时间也差不多了。

    两人互相鼓励一番往竹器厂去。等到七点时竹器厂开门了,报名的人有许多,多的是小年轻人。心思大抵和李大水他妈差不多,也是心疼家里年纪小的孩子,做厂总比在地里风吹日晒舒坦吧扎竹筐也是一门手艺,年轻人学东西快,学会了受益一辈子,这样算来做竹器在上美村是再好不过的活儿了。

    瑞和还看见几个眼熟的知青,包括卢培音。今天来了不少人。好在插秧已经结束,这会儿请假也容易批下来,瑞和所在的生产队请假来的不止他和李大水呢。

    李大水拉着瑞和排着队去领竹子,管事的先让他们削竹片,然后再让他们编最竹筐。“要面包碗和竹筐,两样都要。”管事这么说,指着桌子上摆着的成品,“大小就按照桌上那些,时间截止到中午十二点。”

    “加油。”瑞和和李大水击掌,在管事的引领下坐到各自的位置开始工作。

    这不是瑞和第一次独自编一整个竹筐,他对步骤了然于心,在切竹片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在心里再三回顾了几遍。按照明勇说的,面包碗一套有三个,大小依次小一号,桌子上摆着的面包碗是最大号那种,而面包碗是拿来装面包的,需要将竹片切得更薄,他便打算先做面包碗,省得之后时间来不及,匆匆忙忙手抖竹片切不好。

    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切竹片很好地让他镇定下来,正式开始编的时候很顺利。熬夜多练习终究给他带来收获,瑞和先后将面包碗和竹筐编好,管事接收之后检查了一番,不仅用手指去拉扯,还拿手掌去压,确定形状好质量也好之后非常满意,还夸他手巧。

    瑞和的脸高兴得泛红。

    “行你被录用了,下午就过来上工吧,一点就得到,六点下工,明天早上是七点半上班,十二点下班。不许迟到早退,工钱一月一结,到时候会给你分两个组员,你们一起做,工钱平分。”管事介绍怎么计算工钱,“这种竹筐做一个就得三毛四厘,面包碗厂里有三个型号,大号的一个三毛钱,中号的两毛,小号的一毛,要做就做一整套,叠起来。”

    瑞和连连点头,管事就将他的名字记下,让他按了一个红手印。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像瑞和这样顺利的




82.25 我要成为大明星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这些果子因为是野生的不太甜, 咳咳,其实是挺酸的。”李大水摸摸后脑勺,“不过不是说这种桔子有营养, 我妈打算做桔子果酱。你家有没有白砂糖有的话我去问我妈果酱怎么做,再来教你。”
1...2829303132...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