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生赢家[快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绿嬑

    “家里有糖,那你问婶子后再教我吧, 这么多果子不吃太可惜了。”瑞和剥开一个果皮比较黄的桔子,果皮刚掰开一股酸味扑鼻而来, 桔子小,他直接一口全吃了, 结果酸得眼睛鼻子都扭成一团,口水几乎控制不住流出来。

    “我都跟你说很酸了, 你还一口吞啊。”李大水大笑, 又觉得朋友有些憨,忙叫他吐出来。

    瑞和忙捂着嘴巴,弯腰将桔子吞下去,眼泪都出来了。

    “挺好吃的, 好久没吃到这样新鲜的水果了。”瑞和终于缓过来,眼睫毛都被泪水浸湿, “做成果酱一定好吃。”

    李大水叹气:“就是费糖, 不过我妈说了, 现在我也开始赚钱, 买多两斤糖不心疼钱。钱真是好东西啊。”

    “钱确实是好东西。”如果没有那两块五学费, 瑞和还找不到老师来教他呢。“再过十天厂里就要开工了, 我已经找到许蔡恒先生来教我。”瑞和将事情和李大水说了一下,“我打算这十天好好学习,等工厂开工就没这么多空闲时间了。”许先生说周末来教他,其实竹器厂并不一定每周末都有假放。事实上假期不定,如果有大订单的话,根本没有假期。因此这十天很重要。

    李大水没想到瑞和的行动力这么强:“钱都花了,那你还真得努力啊。”两块五毛钱呢,白砂糖一斤七毛八,他妈用两斤都做果酱都心疼,没想到小山眼不眨就花了两块五找人来补习,他听着都心疼钱。

    “我会的!”瑞和认真点头。

    李大水:“……”他叹了一口气,拍拍好友的肩膀。

    在他看来,这两块五花得冤枉、不值当。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小山自己当家做主,在竹器厂又十分拼命,一个月赚四十块钱呢,花几块钱好像也没什么。

    李大水忽然也起了壮志,新年之后工厂开工,他一定也要和小山一样努力才行,赚大钱随便花!

    瑞和不知道李大水立下的赚大钱宏愿,他的心情开阔很多,许蔡恒离开之后突然涌上来的低落和不安全部散去,他对明天的课程充满了期待。

    系统460也放下心,看来宿主年纪虽小,可自我调节能力还是不错的。它有些骄傲,这可是它自己选的宿主。

    之后的十天,瑞和果然除了吃饭睡觉一直在学习,下课后许蔡恒离开他还在温习刚刚的课程。因为他的配合和自觉,许蔡恒夸了他好几次,说他“有天分”。

    十天之后工厂开工,白天瑞和需要上班,许蔡恒也要去学校上课,因此按约定将上课时间挪到周周五周六晚上,如果周一到周五期间哪一天晚上许蔡恒有空,也会来瑞和家。

    新年后就是一九七三年,距离一九七七年只有四年,要赶上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瑞和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可是工厂的工作不能放,他没有任何人能依靠,他需要先养活自己。如果以后真的能考上大学,大学免学费好些还有补助,可自己手头还是要有钱才能安心。

    根据张小山的记忆,在几年后高考恢复的消息传进这个普通的南方小乡村,那些知青和村子其他想要考试的人谁不是挑灯夜读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别人做得到他也做得到。

    “我比他们提前开始准备,就算我以前没学过,我相信我能学得好。”瑞和雄心勃勃定下学习目标,就算许蔡恒没空过来,夜里瑞和还自己挑灯看书到十一点。

    充实的日子过得很快,春耕时间到了,学校放了一周假给学生们去帮农活。竹器厂刚好交货暂时没有大单子,便也放假一周。

    瑞和再次戴上草帽下地,给自己多赚了五十七个工分。

    很快,这一年就过去了。年底的时候,瑞和用三十四块钱在生产队里批下一块宅基地,有七十五平方,因为村里有规定,一户只能批一块宅基地,最大面积也就七十五平。瑞和悄悄打听,李大水从他爸那里问来,虽然只能批一块,可是房子是随便买的,上头不管你买了多少房子。不过现在瑞和还没有宽裕到能买房子,因此暂时搁置下来。

    因为有基本口粮和一年下来播种收割四次农忙积攒的工分换来的粮食,瑞和这一年在粮食上的花费没超过五十块,加上其他的琐碎花销和年初年中两次生病的医药费,他今年还存了四百二十块块钱,加上分家时的分到的二十块钱,他现在也算小有积蓄了。可是这些钱瑞和也舍不得去买房子,总要备着以防不时之需。

    工厂停工之后,瑞和将家里重新修葺了一番,夏天的一场台风让土屋更破旧了,下雨的时候总会滴水。修葺一番才好过春节,今年春节瑞和拒绝了张大山说一起吃年夜饭的要求,张大山的脸色不太好看,不过还是什么都没说。

    瑞和挠挠头发看着张大山出门的背影,低头继续收拾东西。他和厂里的工友张天赐和张翠莓关系不错,平时为了多赚钱瑞和很拼命,带动那两人也十分积极。加上瑞和脾气好,许多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做的活儿多,有钱一起赚的情谊让三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也许某个时间张天赐二人有些不满多出来的工作,可等到工钱实实在在拿在手里,那些劳累辛苦就不值一提了。

    他收拾出两个半个半人高的大背篓,打算一个给自己一个给李大水,下午大水也要和他们一起去。

    为了留在厂里,李大水在试验期三个月里表现得特别好,被管事破例招进厂里,专门做切竹片的活儿。之后瑞和又把李大水要到自己组里,没办法,他们组三个人轮流砍竹子切竹片编织,可瑞和的速度比他们二人都快太多,不管是编织还是准备编织材料,整个组的速度都脱节,不是竹片不够他用,就是他切的竹片太多组员用不过来。

    李大水进组之后瑞和就能专心编织,出成品的数量大量增加,等到月底将工钱一结算,每个人还多赚一块四毛钱。自那之后,张天赐他们就没了二话。

    这次约好一起去买年货,也是四个人之间的关系越发融洽的结果。中午十二点半,李大水来找瑞和,两人一人一个背篓到村口去和张天




83.26 我要成为大明星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瑞和十分不好意思:“可能我正在长身体, 饿得快。”

    李大水皱眉,问:“是不是你嫂子欺负你了”

    听了李大水的话瑞和的心一跳, 小心翼翼地问:“怎么这么说啊我嫂子……没欺负我。”

    “你就别瞒着我了!我还是知道她是什么人做你家邻居的, 谁不知道她刻薄长得倒是好贤良的样子,可谁不知道那年她给你妈吃粥水,一粒米都没有还有一次丢掉你妈的碗小山,你别学婶子一样忍, 忍着忍着把自己饿坏了!”

    第一次听见关于原身母亲的事情,却没想到和原身嫂子有这样的关系粥水他试探着说:“我妈他, 也不是因为这个才走的。”

    李大水哼了一声:“肯定有关系,你忘了婶子走的时候都瘦成什么样儿了皮都贴着骨头,是!我知道!你又要说那一年旱灾确实没什么东西能吃, 也不信你嫂子扫了你妈的碗不让她吃饭这件事, 我是你朋友又不是你家的人,其实你嫂子怎么样也欺负不到我身上来。小山,我还记得六岁那年是你一直拽着我, 不然我就被淹死了, 我就这么咧咧几句, 你听得进去就听, 听不进去我也没办法。”他拍拍瑞和的肩膀, “今晚吃完饭来我家找我, 我给你留烤红薯。”

    瑞和听了一肚子陈年旧事, 心中实在没办法将李大水的话和嫂子联系在一起, 虽然嫂子……确实会稍稍地给自己脸色, 不过没骂自己没打自己,他就觉得那是个好人。唉,想这么多也没用,那是张小山的嫂子,自己是徐瑞和呀。

    他感激地对李大水说:“不用了,你放心吧我家有东西吃的,今晚肯定吃饱。”

    李大水不怎么相信,最后叹口气,苦口婆心地劝:“你别总是觉得自己是吃白食的,你十六了!咱们年纪小,顶多队长只给我们算八个工分,你也是每天都做足六七分的,之前还有一次做到八分,你自己挣的粮食够你自己吃的。以前婶子还在的时候也有工分,哪儿就是吃白食了现在你吃的都是你自己挣的粮食,你嫂子要是说你你就顶回去,别给她太多脸。”

    李大水的话给瑞和打开了一扇窗口,瑞和的眼睛亮了!他只见过前阵子生产队分刚挖的红薯,还以为只有那些是自己赚的,番薯粥再稀,里面也是有米的,他不知道那米也有原身的份儿,哪里还敢去挑拣吃食呢

    原来原主以前就很勤劳,每年都有分粮食的呢!

    他忍不住露出笑容,突然觉得有底气了。

    他认真点头:“感谢你这么关心我,我会看着办的。”

    李大水满意地露出笑容,“那我等你消息哈。”

    第二天,李大水拉着瑞和问他昨天晚上是怎么“看着办”的,瑞和抿嘴笑:“我昨晚多拿了两个蒸番薯呢!”

    “……没、没了”

    瑞和困惑地看他:“还要别的吗昨晚我吃得可饱了,我嫂子瞪了我好几下我都当看不见。”说到这里,他露出反抗成功的骄傲表情,“我自己赚的红薯,才不怕她。后来我哥还说她,是不是眼睛不舒服,她就不敢瞪我了。”

    李大水:“……”

    见好朋友露出“我哥真好”的表情,李大水好想招来一道天雷,好好地劈开这傻小子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陈年棉絮,然后顺便烧掉让这小子能够聪明一点。

    “你哥就爱做好人。”李大水翻了个大白眼,见朋友不解地看他,他恨铁不成钢地点点朋友的额头,“算了我也不说了,你这样就很好,饿了就多吃别亏待自己。”

    “嗯!”

    瑞和觉得日子过得更好了,虽然吃番薯多了有些烧心,可是饱腹感是真实的,夜里被饿醒去喝井水的次数减少。随着更加习惯这个世界,瑞和的心理压力也开始减弱,心态偏向随遇而安,加上睡眠补足和食欲得到满足,他的身体开始明显发育。两个月过去,他比来的时候长了足足十公分,体格也从偏瘦变得匀称,脸颊开始有肉了。

    又有一天李大水和瑞和说起,村里的竹器厂要扩大生产,所以要招工啦!

    “听说是计件的,每做一个竹筐能分三毛钱四分钱。闪舞做三个就有一块钱!我妈说,厂里是三个人一组的,一天做多少个,工钱平分,一天一个人能分得到八毛钱,甚至一块钱呢!”

    瑞和学李大水瞪大眼睛张开嘴,小声问:“一块钱”得李大水激动一点头之后,瑞和也觉得心头火热起来。他小心地问:“那这里一块钱能买多少东西啊”他家乡的一块大洋能买一担大米或者五只大肥鸡呢!不知道这里的一块钱和一块大洋一不一样……

    李大水兴奋地给瑞和数:“可以买一百颗水果糖!也可以买一斤半猪肉!”他用力地拍手,“对了还能买六百发鞭炮!”

    “那、那米呢能买多少米”

    李大水算了算,有些不确定:“六斤还是七斤吧我前几天听我妈说粮所的大米一斤一毛四分二厘。”

    瑞和偷偷算了一下,这里的一块钱果然和大洋不一样。不过也很好了,能买一斤半猪肉呀,他好想好想吃肉,以前在宅子里做工十天半个月还能吃上一点点炼油渣,赶上节日宅子里的主人要祭祀,那时候能散下来好多肉,管家也不会再苛刻他们,一人能分上两块大肥肉片。那是他和妹妹最幸福的时候了。

    “工钱这么多,工厂不好进吧”这么好的活计肯定有很多人抢着去,瑞和一下子就冷静下来。

    李大水点头:“是不好进,招工好严格的呢!要会编竹筐和面包碗,咱们村的厂子就承办这两种。”

    瑞和更泄气了:“可是我不会编竹筐和面包碗。对了什么是面包碗”

    “面包就是外国人做的一种包子,镇里的供销社就有卖那种面包呢!闻起来特别香!面包碗就是放那种面包的,有点像洗脸盆。”

    李大水孩子脾气,一说起玩的和吃的,话题就能偏到百八十里远,瑞和赶紧问:“那你打算怎么办你总是说听说,到底是听谁说的”

    “我妈呀!我妈让我去应招,反正我做的那点工分也不顶什么用。”

    按照乡里约定俗成的规矩,一般二十岁以下的不能算满工分,八分就算最多的了,其他的三四分,五



84.27 我要成为大明星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闪舞  “好吧。”李大水嘀咕着, “其实我觉得你不喜欢她了也好, 她太好看太受欢迎了,我听说二队的永树也喜欢她, 不是我不挺兄弟你,而是永树确实比你强,我看啊你争不过他。现在放弃也好, 免得以后伤心……”

    听了李大水的话,徐瑞和心里暖暖的,觉得李大水真是一个好人。他拍拍好人的的肩膀,“走, 回家。”

    两人甩甩湿哒哒的手回家,李大水在路上还问:“你怎么不爱说话了,这两天都没听你多说几句话, 说话都一个字一个字的蹦, 喉咙不舒服吗”

    “嗯, 喉咙, 不舒服。”瑞和小心地偷看李大水,见李大水没有怀疑,反而担忧地看自己,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心里再次感叹这真是一个单纯的好人。

    和好人李大水告别之后瑞和回了自己家,进门就看见原身的大嫂在灶台忙活, 他赶紧打招呼:“大嫂。”大嫂嗯了一声, 冷淡地搅着锅。闻着味道又是红薯粥, 前些天挖红薯,他们家分到三大袋子,他掂着一袋有五六十斤,于是这几天家里一直吃红薯。

    他见还不能吃午饭,就拿起门口的扫帚还是扫地,过了一会儿张大哥喊他:“进来吃饭!”

    “来,了!”

    稀溜溜——

    饭桌上,瑞和抬眼看了看对面,张小山的大哥张大山正在大口喝粥,嫂子在啃蒸的红番薯。他在两人的饭碗上溜一圈,垂眸继续喝粥。桌上还有一个小竹篾子,上面有四个刚蒸的红薯,他却不敢多拿一个,不然嫂子会瞪过来,这是他这几天得来的经验。

    洗了碗回到自己的房间,瑞和摸了摸肚子,总觉得肚子里晃荡的都是水。

    他没吃饱。

    可是他还不敢多说什么,他没有张小山的记忆,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原身年纪小,看着应该是十六七岁吧原身大哥张大山二十出头的样子,肌肉强壮,一看就做活很厉害。而且,他没看到家里有老人家在。闪舞那大哥就是一家之主,要养家呢!大哥吃得比他好,嫂子给大哥盛的番薯粥更稠一点很正常的,在他以前的家里也是这样的,好东西要先给爹吃,这样爹才有力气干活呢。

    瑞和舔了舔嘴唇,慢慢进入梦乡。刚睡着,铜锣声又响起,下午的工作又开始了。

    插秧忙碌异常,早上四点半上美村第十一生产队队长张田生就敲锣将人全部喊起来,平日里躲懒,看在同村的面儿上张田生也不管,反正工分记着,做不够就没有满工分。现在可不成了!上美村十一个生产小队,现在都卯足了劲比呢!要是真落到最后一名,那得丢脸死!所以,现在必须争分夺秒,任何偷懒都不允许。因此下午一点半,日头最大的时候,铜锣提前敲响。

    “我就直说了啊!这次插秧结束后公社要开总结大会的,咱们的表现生产大队看在眼里,如果表现得不好,到时候大队的人去开会,把我们小队给批评了,你们这张脸羞不羞啊羞不羞都给我认真了!我看看谁偷懒,工分我非但不给记,我还要记下来报上去!让你们的名字在公社大会上响一回……”

    瑞和每听一次队长的训话,心里就紧张一分,急得他呀就怕被批评!他爹以前就教他,不聪明不要紧,可人要勤快,勤能补拙!要多听聪明有智慧的人的话,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等等。在他看来,队长说得特别好!勤劳在什么时候都不会错的,他要努力赚工分,赚粮食养活自己。

    饥饿和生存的压力,让瑞和压下对妹妹的思念和对这个陌生地方的恐惧,沉默着安静地埋头苦干。他庆幸周围的人都忙,到插秧最后阶段,连爱说话的李大水都累得少开口了,没有人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他。他就在这忙碌的时节,小心谨慎地融入这个环境,在耕种结束的时候,他已经学会了本地土话,也摸清了原身更多的消息。
1...2930313233...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