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边宋群侠传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种花大熊猫
    陆二叔说:“我也说不准他在想什么,不过他既然说了,发现有不必放倒消息树的人来时,就必须通知给他本人,想必不是什么简单事情,只怕另有关联,反正现下也就咱们也乐得偷闲,何必去多想?”

    陆芳妤有些气不顺地说:“要说我们在这里这么久了,许多大事也都是参与了的,现在族人们都被稳住了,怎么就这般对待我们?说起来你以前也在江湖上也是个侠士,我们的武功也不比那些小兵差啊,守山打仗也不带我们,这时候也安排咱们偷闲,真没意思。”

    陆二叔说:“比起那些寻常军汉,普通百姓,我教你的那几手是足够防身自卫的了,可是这村子里不说刘石、何陆那几个,就是那个李桂兰的武艺都在你之上,你有机会好生跟她学才对,咦,看仔细些,那山底下是什么东西走来了?”

    顺着他的指向看过去,陆芳妤却不像他那般,已经老眼昏花了,定睛细看时,这才发现:竟然真有几个人如同行尸,一般顺着完全冻结了的山道,一步一拖地往这边捱过来!

    “不好,这看上去是几个人啊,难道那刘石真的能掐会算么!现在怎么办?不管的话,我担保明天之前他们就会冻死在这里的。”陆芳妤有些吃惊地说。

    陆二叔说:“先莫慌,我看这些人也不像是什么善茬,我们不便做出决定!这样吧,我先在这里盯着他们,你火速去找村长,既然他安排了我们过来看着,就肯定有对策!”

    看陆芳妤便再不耽搁,拉过缰绳翻身就上了马,一抽马鞭飞速朝村中跑去,陆二叔自言自语道:“看来这姓刘的小子,还真是不简单那。”

    待到刘石带了一百名耕战军人马过来时,那几个人已经差不多要冻僵了,这些人就是大金破城后逃出来的溃兵。

    整个中州都因为宋军无能,不能拒敌于外,被后来放开了军纪的金兵打草谷杀得片瓦不存,逃出京城也一路找不到掠夺或是讨饭的人烟,等待他们的也只能是冻死、饿死,只有极少数一开始方向走对了的,抵达了这里。

    “看来这些人是大宋的官军了,你看,身上穿的是宋军的号衣,但是铠甲兵器全丢掉了,完全没点样子。”陆二叔对刘石说道。

    刘石不能把他知道的历史说出来,但是他完全可以派人和以前那样在山口派人守着,就像现在这样,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些溃败,以后有些需要用到穿越者的未卜先知,也就可以用中方法对付了。

    “好的,辛苦你们了,不管他们是什么,怎么说也是条性命,先救过来再说,这些人沾染了官军气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就在这里先关起来,以后这里我亲自带人看着。”刘石指着那片被完颜仲烧掉的村子废墟说。

    “明白,我看此事事关重大,老儿会在此全力帮助你的!”刘石只怕没有那么大的好生之德,这些大宋的官家一直是他痛恨的对象,有这个举动,陆二叔立刻就意识到这里有什么不简单的地方,便提出帮忙。

    “有见多识广的二叔协助,那便再好不过了,此地艰苦,不知道还得苦守多久,大家都得作些准备啊。”

    刘石便安排扎营,竖起营帐救治这些溃兵,从十一月下旬开始,一连一个多月,天天都陆续有些禁军抵到了这里。对付他们,刘石也只是救命,既不审问,也不关心,只是每天提供饿不死的饮食将他们关在营帐里。

    挖石头的那边就不只是基石那般挖出来就好,这些人的行为就得小心多了,不过就是再小心,干活也是一样辛苦的,劳累一天下来,他们领了当晚的伙食,一人一碗干饭,还有两个小菜,稀粥管饱的,个个都觉得人生能一直这样就圆满了。

    (iishu)是,,,,!




第一百三十九章 采石场的收获
    【】(iishu),

    满脸陶醉地喝着粥,一个满脸凶相的男子慢悠悠地说:“老胡啊,以前在宋营粮饷扣完了,活不下去后咱们就帮金人干,人家金兵自己都是不抢吃不饱,又有我们多少好日子过?出来活了这么久,还就是这里活得顺心一点那,不过累是累了点。”

    “更别说这人人都发冬衣被褥的,以前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和你说,小张不是溜出去了么,那天好像就跟着那什么勃特攻打咱们,就死在了村口呢。听你这么一说,那什么完颜仲还记得我们么?说起来我们好久没接到什么命令了吧?”

    那老胡边回答他,边反复嚼着一根分给他的干菜,好像回味无穷。

    “这倒是啊,你说是不是金人已经打破了汴京城,咱们这些探子已经用不上了?要不……”那人继续说。

    老胡说:“要不什么?咱们去把身份抖出来?我听说那村长吃金人可是不用去掉衣甲,都能生吞下肚的怪物哦,……要不咱试试?反正我们又不是金人,那些种地的据说是顿顿干饭,不比现在好些?”

    “是啊,多少咱们也是宋人嘛,那时候咱不也是被逼无奈嘛,要说帮金人卖命,朝廷里那些老爷们可比咱们卖得多!”

    他们计较已定,这一批完颜仲派来的五个密探,就吃完饭一起出了住处,要去找刘石。

    “几位,这天寒地冻的,你们这是要去哪儿?”两名耕战军拦住他们问道。

    “我们有要事禀告村长,还请引我们去见见他。”那老胡年纪最大,就站上去亲自说道。

    “你们都挖了几个月石头了,除了那次一起进山躲藏,你们都没离开过采石场半步的,有什么要事可以禀报?这活儿也辛苦,还是早些歇着吧。”明显这里的哨兵对这种要求是司空见惯,应付起来轻车熟路。

    “行吧,那我们也不勉强了,只劳烦为我们去通报一下,我们原本是大金国师完颜仲的密探,来此地打探消息的,只是我们也是宋人,现在良心发现,不打算继续为他们卖命了!”老胡取出一块漆黑的铁牌,作为证明。

    “是的,是的,我们虽然不是一起过来的,但是都是他的密探!相信村长一定会有兴趣的!”其他几人一起附和道,他们已经完全放弃掩饰了。

    “完颜仲……好吧,你们在这等下,我去去就回。”听到这话,就搪塞不得了,一名哨兵转身就跑了。

    很快他就跑了回来,对这些人说道:“各位,请随我来!”

    “你说你们原本是大宋边军,后来不肯为大宋打仗了,就投靠了金人?说得倒是义正言辞的嘛。”刘石人在群山的入口里,这里现在是何陆做主,那几人就被带到了他面前。

    “实不相瞒,我们确实是良心被狗吃了,原本就是过不下去了的百姓,为了保全性命去做的官军,哪知道那边军向上面报了一万人,粮饷被他们吃掉了九成,实际上人马还不到八百,后来金兵来犯,皇帝就派我们一万军马去抵挡,去了就是个死,所以我们就……”

    老胡扑通就跪到地上,十分凄惨地回答。

    “别说这些废话,那边的事情我不比你知道的少。说吧,你说有要事禀告,且说出来让我听听。”何陆冷冰冰地回答。

    “我们的身份还不算要事啊?这可就难办了……”老胡不由得嘀咕了下,然后说:“要说别的还真没了,不过我们去投靠大金的时候,完颜仲对我们那批密探都进行了十分残酷的训练,我们身上多少都有些本事,做个斥候探子绝对不比别人差。”

    “哦?是吗?那么说说看,完颜仲那老贼现在在哪儿,在做什么,他还有安排了多少密探在此?”何陆问道。

    “这一点,很奇怪,以前无论我们在采石场被看得多么严,每过几天,总会有些命令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我们,和我们交换情报,但是自从上次大军攻山以来,我们许久没有接到任何消息了,我怀疑汴京城被攻破以后,他们已经用不到我们了。”老胡直接了当地回答他。

    何陆摸这下巴细细地想了许久,他们也花了不少时间去寻找那个所谓国师的事情,通过山上采石场里那些不同来头的探子们,也发现,这完颜仲是真的很久没消息了。

    “行,都是宋人,那我们绝不为难你们。不过呢,为了让你们表率并立功,麻烦你们将你们所知道的,完颜仲其他密探分布的地点和联络方式全部记下来交给我,没问题吧。”

    老胡说:“这点放心,别处不说,这一代各处原本就是我负责接头的,只要原来的那些点还在,我保证能找到人,晚上我就通通记下来给您。”

    “暂时呢,我们这小村子里也没什么要你们去打探的,不过你既然吹嘘你们有过人的本事,那就辛苦一下,继续去采石场里干活,我呢会安排你们活以后轻一些,衣食也多照顾下,去帮我调查下村子里是否还有别处的密探,目的如何,做的到吗?”

    “这一点,我们在那里这么久也没露出任何马脚,只是其他人也看不出什么倪端,如果他们有探子,必然十分高明,请大人放心,只要有,我们肯定能查出来的!”这些人一起拍着胸脯说道。

    “那就十分好了,说实话,你们这下真是把我吓坏了,突然知道这里这么多探子,还不知道有多少隐藏的危险呢!你们此举表现得好,那可就救了村子里一千多条人命!这是天大的功劳,我用名誉担保,村长以后肯定会重用你们的!”何陆说。

    “好的,大人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还是那句话,我们武功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做密探和潜伏的手段,那肯定是无人能比!”说完他们五人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回到了住处。

    “呵,这已经是第三批熬不住了的嘛,看来那边得多派几个好手才稳得住那。不过完颜仲的人还是第一次露麻椒,这老贼真从那时候就没消息了?这事和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啊,得赶紧派人去告诉刘石才行啊。”何陆念叨着走了出去。

    拿到了老胡手上的全部联络点,耕战村事物确实繁忙,脱不开身,刘石也懒得自己去找,就通过白猎户直接交给了赫连小鸟,并告诉说希望能得到个回音,回头只顾管自己的事情了。

    “呵呵,那个死商人手上倒真有两把刷子,顺着线索去找,倒是真抓到了几个完颜仲漏网的弟子呢。”赫连小鸟微笑道。

    “咱们的人是按照他给的法子去找人的,不然那些人很警觉,很难抓到。”猫儿说。

    “从这些人嘴里到是挖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大金现在也在找这老贼,看来暂时是不会把心思的重点放到咱们身上了哦。”赫连小鸟说。

    “那老贼亲兵和精锐都死在刘石和我们的手中了,金人担心他拥兵自立纯粹是胡思乱想!找这样看,我们似乎不用太担心他了。”

    赫连小鸟笑道:“除非亲自送他下去祭奠义父,不然我肯定是会担心的,何况这百年难遇的极寒,生意这么惨淡,都要入不敷出了,这鬼天气咱们也做不了太多别的事情嘛,该找的还是得找的,差不多可以去难民那里,拣些精明点的孩子,现在咱们也有人手来好生训练他们。”

    “好的!那些孩子经过了这许多苦难,现在在咱们这里总算吃了口饱饭,那是完全把我们当做再生父母和救命恩人了,只要加以训练,相信不久后我们的实力就能大增了。”猫儿有些兴奋地说。

    “啊,如果他们挺过了最难的那一关的话,还能继续这样想,这事就成了,希望能多几个挺过去的吧。好了,猫儿,作为回报,这边挖出来的,还有汴京那边的消息,一五一十传地给那个商人吧。”

    “收到!”

    无论是耕战村的练兵,还是百灵客栈的训练新人,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出结果的,而金兵也在汴京那边忙的不可开交,整个中州也成了一片人间地狱,到处都是空无一人或者被金兵烧掉的房屋,用一句万户薜荔鬼敲门来形容时,却凄惨到连薜荔都没有的地步。

    沈裕民就在这种既找不到人问路,又没有地方借宿打尖,寻找饭食的情况下,游荡在中州境内漫无目的地寻找那云台山。

    他心中把造成这一切的金兵和宋帝骂了一百万遍,但是骂归嘛,从金兵身上得来的干粮也吃完了,其时金兵已经攻入汴京,也找不到零散的金兵了。

    这样下去只怕他堂堂穿越大侠,就要在没遇到帮个敌人的情况下冻饿致死了,沿着荒郊野岭走时,路过一座高山之旁,只感觉撑不下去了,就近找了个土堆,也不去掉上面结的冰,就那么坐了上去。

    他正意识都要模糊时突然听到一声惊叫:“这位善士,这地方可坐不得啊,在这冰雪上一觉过去了,那就再也醒不来啦。”

    (iishu)是,,,,!



第一百四十章 玉龙山长青观
    【】(iishu),

    沈裕民吃了一惊,便顺着声音看过去,却见一个年轻人盘着发髻,穿一身青布道袍,背着一柄长剑,正急冲冲朝他跑来。

    突然看到到许久不曾见到的活人,他真是一下子连困乏感都消除了大半,连忙站起身拱手言谢:“多谢道爷相劝,在下只是真走不动了,如今天寒地冻,又跑了两天都无处打尖、借宿的,连半个活人都不曾看到,不坐在这里怕也撑不到明天。”

    那道士点点头说:“这话倒是没错,当今朝廷无能,抵挡不得金兵,任由金兵到处烧杀抢掠的,整个中州地面只怕都没什么活人了,我看善士带着兵器,也不敢来问,早知道你如此困顿,刚才便过来拦你了。”

    沈裕民问:“原来如此,却不知这是什么去处,道爷又为何会在此?”

    “贫道道号清杨,在这玉龙山腰的长青观中修行,因为金兵暴虐,山下民生极苦,所以就派我们下山保护些幸存的人,这山下村庄里活下来的人们,暂时都藏在我们道观里。

    “我们山路难走,观里人又都有些武艺,是以少数金兵也不敢来犯,大军也懒得来,就是来了,躲入深山里面他也寻不到,善士看来是真困乏了,不如随贫道去山上略做歇息?”那清杨对他说。

    “大恩不言谢,道爷这便是救了在下一条性命了,救命之恩沈裕民无以为报,那便麻烦带路了。”沈裕民暗中感叹,传说道士盛世避世,乱世下山救人,古人诚不欺我啊。

    清杨一边带路一边笑道:“你也别道爷、道爷地喊了,折了贫道的寿算,也不用谢什么恩德。太平年代我们多受这许多善人、居士的接济,能在此时为大家略做事情,也回报不了万一那,叫我清杨便好了。”

    其时天寒地冻,整个中州都是银装素裹,晶莹雪白,入眼令人更觉寒气逼人,十分难挡。然而此时沈裕民性命得救,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那原本令人倍加寒意的雪景,却在此时成为了一番极为受用的美景:

    无论是参天松柏,还是矮小的树丛,那枝叶上结的一层冰晶,就像最精美的玉雕,当真可谓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那人工的石阶上,路旁的石栏,道观竖在外面的神官雕像,都有如最纯净的水晶雕塑而成,只疑置身在天上,哪有半点像人间?

    而那占地极广,建筑极其威武雄壮,现在看时,却是晶莹剔透,美不胜收的道观,不就是传说中的天宫吗?

    带着莫名的感动,他随着清杨走了进去,便看到里面热闹非凡,劈柴的、烧火的、熬粥搅拌的、铲雪扫冰的,无论是道士还是藏在这儿的村民,都不像在修行或者逃难,而是和照料自己的家庭一般忙碌。

    看到这般情形,沈裕民十分感慨,也只有这样的出家人,才算是真正的普渡众生吧,如果以后天下无双的梦想达成了,再无什么其他追求,便来这里做个道士,不是挺好的么?

    突然听到人说:“清杨,师祖不是说过,凡是携带凶器的人物不可引他上山么,你怎么就带了个这样的人回来?”

    原来是个年纪和清杨差不多,一样装束的小道士,正气势汹汹地朝他们跑过来说道。

    沈裕民暗叹一声,便对他说:“这事不怪这位道长,只是在下在那路边上困乏狠了,他怕我冻死,就救了我一命,既然这里有这条规矩说,那我这就离去,还请莫要怪罪。”

    说完就真转身要走,那清杨去拉住他叫到:“清松师兄,这人打从我们这边过,又累又乏就要在路边的冰面上冻死了,难道这般少年善士也能在我们这里,伤了许多人离去?”

    那清松喝道:“你这小子是真不知死活,下山一趟就连师祖都不放眼里了?须知你还是个小道士就这般无礼,再长大些还得了?”
1...5455565758...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