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给,和你弟弟分了吃。
罗青打开纸包,眼睛就亮了,罗信也看到了纸包里面的东西,原来是一些糖果。说实话,罗信不太感兴趣,远不及厨房案板上那条肉有吸引力,但是想到自己的年龄,便也和大哥一起雀跃了起来,每个人拿了一块糖放在嘴里,罗平便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然后又从褡裢内取出了一刀纸递给了罗信道:
信儿,这是给你的。
罗信望着那刀纸,眼中有些湿润,这刀纸可是比那包糖果贵多了,双手接过那刀纸道:
谢谢爹!
罗平便伸出手摸了摸罗信的头道:听你娘说,你的书读得很好,都成了上林村的神童了,而且还拜了林秀才为师?
嗯!罗信使劲儿点头。
好好学,花多钱爹都供你。
爹罗信刚想说自己已经有了陆家生意一成份子的事情,便听到父亲又道:在外面已经切好了一条肉,你去给林秀才送去,你拜林秀才为师的时候,爹爹不在家,回来总要有个表示。原本爹想着亲自去,但是爹就是一个粗人,还是你去吧。
是,爹!
罗信的心中涌动着温情,为了自己,爹这就开始给老师送礼了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将那刀纸送回了西厢,然后回到厨房拎起了已经串好的那条肉,推开门向着林秀才的家里走去。半路上遇到几个村邻,闻听罗信这是给林秀才送去,便都夸罗信尊师重道。
林秀才大方地收下了那条肉,看向罗信的目光更温和,叮嘱了罗信几句,知道罗信的父亲刚刚回来,便打发他回去。
回到了家里,母亲在厨房内忙乎着,西厢内传来了父亲爽朗的笑声。罗信和忙碌的母亲打了一个招呼,便进了西厢,见到父亲正在给大哥讲在县城打行的事情,见到父亲眉飞色舞的模样,便想问问父亲在县城的打行住址,想着下次进城去看望父亲。
爹,您在县城的打行在什么地方,下次我和大哥进城去看您。
罗平沉吟了一下,打行不是一个善良之地,虽然很讲信誉,但是却有着很多龌蹉。他不想让两个儿子接触这些,特别是罗信已经走上了读书这条路,虽然他没有读过书,但是却知道读书人要洁身自好,便摇摇头道:
信儿,你不用打听了,爹也不会告诉你。那个地方你不要去。
罗信神色一怔,随即便明白了,在前世研究历史的时候,对于打行也研究过,大明这个时代的打行很复杂,不仅仅是干着混混做的收保护费的事情,还干着收钱做一切黑暗事情的勾当,同样还干着清朝才出现的镖局的行当。
怎么说呢?
凡是挣钱的事情他们都干,不管是白是黑。
所以父亲不让他去那里,害怕被人知道将来污了他的名声。
知道了原因,罗信便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却感觉有人在用手指捅他的腰,扭头一看,确实大哥正用手指捅他的腰,而且还朝着他挤眉弄眼,另一只手还拍了怕胸口。
罗信当即精神就是一振。
对啊!
自己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自己如今可是陆家生意的合伙人,有着一成的份子,哪里还用父亲出去入打行?那个行当多危险啊!一旦父亲出个好歹,母亲不得悲痛欲绝?
爹,您不用再去打行了。
嗯?罗平惊讶地看了一眼罗信,随后心中便有些感动,一定是儿子担心自己,便笑道:
信儿,没事。你不知道啊!说到这里,罗平的脸上又眉飞色舞起来:爹的武艺在打行绝对是这个。
说到这里,罗平竖起了大拇指道:县城内有三个打行,彼此不分上下,但是爹爹一去之后,爹加入的那个打行一下子就成为了最厉害的。整个打行的人都服爹爹。这不,爹爹只是去了一个月,就赚了五两银子。
罗青听得热血沸腾,一张小脸通红,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老爹打遍县城无敌手的英雄气概。但是,罗信听了,心中却浮现起忧虑。望着父亲认真地说道:
爹,你们打行的人都服你?
不服也不行!罗平撇了撇嘴道:不服就打到他们服,倒是有几个不服我,但是又怎么样?
那几个不服你的人也有个领头的吧?
有,怎么没有?他叫于斌,原来是打行行首之下的第一打手,不过我去了之后,他就只能够屈于第二,他自然不服,但是在我的面前也得老老实实,因为他打不过我。哈哈哈
说到这里,罗平开心地放声大笑。
爹!罗信的心中忧虑更甚:还是藏拙一些好,您如今显露了本事,打压了另两个打行,那就是夺了人家的财路,而且在行内又得罪了于斌,这不好。
那是他们没有本事!罗平傲然地说道。
可是您要担心他们暗算您,这天下的人心谁说得清楚,特别是在打行内。
借他们一个胆子!
爹
信儿,不用担心。罗平一摆手道:爹心里有数,难道还需要你一个小孩子教爹?
罗信便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默然不语。随后猛然想起,自己怎么就被爹给带歪了话题啊,自己是要和爹说陆家份子的事情啊!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三十七章 母亲的激动
求收藏!求推荐票!
爹,我刚才说您不用去打行了,是因为咱们家有钱了。
有钱了?罗平神色狐疑地看着罗信道:我怎么不知道?你娘怎么没有和我说?
娘还不知道,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
没等罗平相问,罗信便将事情一五一十地从头说给了父亲听。罗平听完呆呆地望着罗信,半响,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是真的?
大哥!
罗信唤了一声,罗青立刻从怀里取出了那张契约双手递给了父亲。罗平接了过来,认真地看了几眼,然后递给了罗信道:
念给我听。
罗信这才想起父亲不识字,便低着头接过了契约,然后一字一字地念给父亲听。不知道什么时候,母亲也走进了门,站在那里听着。当罗信念完之后,罗平又把契约要了过去,母亲也走到了父亲的跟前,两个人虽然都不认字,但是却看得认真。半响,罗平抬起头激动地说道:
陆家啊!一成份子啊,我们家发了。
爹爹知道陆家?罗信眼睛就是一亮。
当然知道!罗平的脸上现出激动的潮红,陆家的家主叫做陆庭芳,据说当过大官,他的弟弟陆庭江经营着北方最大的织造业,信儿这一成份子会让咱家成为大富之家。
太好了!他爹,你终于不用去打行了,我也不用在家担心了。
罗氏当即红了眼睛,罗信想起之前被村子里怀疑自己品德的时候,母亲遭受的压力,心中也有些反酸。
罗平却是沉吟了一下望着罗信问道:你这份子钱是月领,还是季领,或者是年底领?
罗信便脸一红道:我没有好意思问。
这样吧!罗平思索了一下道:我先在打行干着,等着信儿开始领份子钱,我再辞工回家。信儿读书需要钱,青儿练武也需要大鱼大肉养着,以前是咱家没钱,如今既然已经有了一成份子,也就不必再省着花,从明天起,把家里存的那些钱拿出来改善伙食,如此青儿才能够炼出来。信儿需要什么学习方面的用具,也不用省。
爹,我们可以先省着,爹爹还是先辞工回家吧。罗信再次劝到。
这事就这么定了。先改善伙食,你们两个正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够耽误。
一家之主既然这么说了,罗信也只好闭上了嘴巴,心中想着,下次去陆府,就问问份子钱什么时候给。
家里有了希望,整顿饭吃得非常高兴。吃饭完,罗平兴致勃勃地对罗信道:
信儿,听你娘说你学会了吹洞箫?
嗯!
吹给爹听听。
好,我去外面。
罗信穿上外衣,抓起洞箫就向着门外走。天已经变暖,这次罗氏倒是没有阻止。罗信来到了院子里的桃树下,这次吹的不是《泛沧浪,而是《关山月。
一曲《关山月吹奏完毕,罗信站在树下又在心中重悟了一遍,这才回到了屋子里,罗平夫妇满面骄傲,罗平更是连道几声好。
伸手拍了拍罗信的肩膀道:好好学习。
是,爹。
青儿!罗平转首望着罗青道:走,爹检查一下这些日子你有没有偷懒。
父子两个走了出去,不一会儿院子里就传来了练武的呼喝之声。罗氏拿起了桌子上的契约,看了一眼罗信。这要是放在以前,罗信有几个铜板,罗氏早就给收了起来。但是,如今手中拿着这一张纸,却感觉千斤重。
儿子如今已经是读书人了,同时又挣下了这么一份家业。她竟然不敢像之前那样理所当然地收下这份契约,心中对罗信多了一份敬重。不由想起了公公,也许公公对小叔的心理就是如此吧?
信儿!
罗信此时正拿起书箱,准备将陆庭江需要的画给画出来,闻听母亲相唤,便转头望去,看到了母亲手中的契约,便随意地说道:
娘,这个契约你收起来吧。我要读书,没有时间理会这些。我已经和陆家说了,以后这些事情就交给大哥去和他们接洽。
罗氏的心中就是一阵激动,有多少家里兄弟之间为了争夺家产争斗不休,甚至有暗害兄弟之间的事情发生。但是信儿却将这么一份家业随随便便地交给了大哥打理,足证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做母亲的还有什么比看到儿子们之间和睦更高兴的?
好,娘收起来,你好好读书吧。
嗯,我先把陆家要的画画出来。
母亲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不知道把契约藏到了什么地方。罗信铺好了纸,这才想起了炭棒,便有出去取了炭棒在地上细磨,然后便开始画画。虽然需要二十多幅,但是只是素描,罗信画得很快,父亲和罗青还在外面习武,他就已经画完。
一张一张地看着,纸上的一个个萌萌的动物,罗信的目光有些迷离,他想起了前世的种种,想起了前世的父母,还有自己的弟弟。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罗信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伸手抹去了眼角的一滴泪水,起身将那些画放进了大木箱子里。然后收拾了心情,开始坐在了桌子旁誊写记忆中的诗词文章。
门一响,父亲和大哥走了进来,罗信抬头望去,见到父亲欲言又止的模样,便道:
爹,有事?
没事,你好好读书。罗平见到罗信正在书写,便按下了心中的念头。
罗信放下笔笑道:爹,您有什么事就说吧,我也有些累了。
罗平的眼睛就是一亮:信儿,走,出去练一趟关刀,青儿说的不清楚。
好!
父子三人又来到了院子里,罗信接过大哥手中的关刀呼呼地练了起来,罗平和罗青眼睛不眨地盯着罗信。待罗信练完最后一招的时候,罗平不由喝了一声:
好!
罗平习武多年,眼力比罗青不知道高了多少倍。他的眼中露出了震惊之色,在他看来,这罗信根本就不是初学关刀,给他的感觉就像是练了几十年,所差的不过是力量。真是不知道信儿是怎么练的,难道信儿还是一个练武奇才?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三十八章 烂泥扶不上墙
求收藏!求推荐票!
信儿,给爹说说。罗平也拿起了一把关刀,站在了院子中央。
好!
罗信开始再一次舞起了关刀,这次速度慢了许多,每舞一式,便将刀诀诵出,三十六式关刀舞完,罗信便退到了一边,只余罗平持刀站在了院子中央沉默着。
习武了一辈子的罗平有了刀式又有了刀诀,自然领悟极快,大约一刻钟之后,罗平便开始再次舞起了关刀,初始很慢,随后越来越快,刀刀快若闪电,舞出层层刀影,如同飞舞的雪片。
呼!
罗平练完了最后一式,吐出了胸中一口浊气,然后望着罗信道:如何?
说实话,罗信此时对罗平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前世练了二十几年关刀也不如罗平练了这么一会儿,但是他毕竟练了二十几年,而且有舅舅倾力传授,虽然他没有练到境界,但是舅舅经常批评他的一些缺点他却是记得。而罗平的刀法中就有着几个那样的缺点。于是,罗信便将这些缺点一一指出。
罗平听了罗信的指点,略微寻思了一下,然后又重新舞起了关刀,一趟关刀舞完之后,他双目放光地望着罗信。
罗信刚才的指点实在是太准确了,在他看来那就是宗师级别的指点。自己这个儿子了不得啊!如今就是年龄小,力气弱,如果有着大鱼大肉养着,苦练几年,那绝对会成为一代大家。
但是,一想到罗信如今已经走上了读书人的路,心中便有些黯然,不过他也知道如今在大明读书才是正途,倒是没有糊涂地让罗信弃文练武。不过随后却将目光落在了罗青的身上,心道,等着开始领陆家的份子钱之后,自己就可以留在家里,到那个时候一定好好操练青儿这个小子。那罗青还站在那里不知道苦日子就要落在他的身上,一副敬佩地目光望着自己的父亲。
第二天。
罗平便返回了县城。而罗信又恢复了自己的生活规律。在林秀才的家里,林秀才对于罗信是越来越满意,而且他对罗信字的长进甚至有了一丝惊讶,罗信的字长进太快了,在他看来已经接近中成境界了。
从林秀才的家里返回,没有见到大哥,便知道大哥去地里干活了。便放下书箱,扛起了一把锄头向着门外走去。罗氏看到罗信扛着锄头往门外走,便道:
信儿,你这是去干什么?
去帮大哥翻地。
赶紧放下来。罗氏紧走了几步伸手就去抢罗信肩膀上的锄头道:你一个读书人去翻什么地?白得让邻居笑话。你看有那个读书人干农活的?远的不说,你看你小叔什么时候去地里拔过一根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