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嗯,一起去。

    还有,我要去县衙一趟,去看看于斌几个怎么判的。

    罗平的目光就是一凝:对,这个一定要弄清楚,否则就是一个后患。

    放心吧,爹。如今浩德兄不是外人。

    对对对!罗平眉开眼笑,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他娘,做饭。

    然后转头对罗青道:青儿,随为父习武。

    然后便大步离去,罗信向着大哥做出了一个加油的动作,罗青狠狠地一点头,举步跟着父亲走了出去。罗信看了一眼母亲,便见到母亲脸上写满了忧虑,便上前握住母亲的手,轻声道:

    娘,不用担心。将来我会照顾大哥的。

    罗氏脸上的忧虑微微减轻,伸手摸着罗信的头,低声道:

    信儿,娘知道你有一颗通透的心。你大哥却和你爹一样憨直,你要早早高中做官,这才能够照顾你大哥,你要努力啊!

    是,娘,信儿知道。

    院子里。

    罗平站在罗青的面前,目光深邃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儿子,低声道:

    青儿,你告诉爹,你为什么要从军?只是想要做一代名将吗?你要知道我罗家先祖罗艺曾经贵为燕郡王,却也没有得善终,这才是我们罗家隐世的原因。

    罗青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罗平将手放在了罗青的肩膀上低声道:

    说吧!

    爹!罗青低声道:小弟从小到大都是我照顾,但是小弟自从读书之后,却是反过来照顾我。我不想总这样被小弟照顾,哪怕我再也没有能力去照顾小弟,最起码我希望我能够帮助小弟,甚至在关键的时候为小弟抵挡来自任何方向的暗箭。

    这几日和大兄,二兄在一起,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一直在家里务农下去,会和小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就是连为小弟抵挡暗箭的资格都不会有。我没有别的心思,只想要小弟知道,大哥永远的他的大哥,大哥永远能够为他遮风避雨。所以,我需要做官,但是我不是读书了料子,只能够从军。

    罗平伸出的大手有些颤抖,轻轻地抚摸着罗青的头,低声说道:

    青儿,你做的对!你们是亲兄弟,亲兄弟就该如此。信儿虽然走得是文官的路子,但是爹在打行这一个月也听闻了不少关于官场的龌蹉之事,其凶险并不下于战场。信儿需要你的帮助,需要你的照顾,你要努力啊!

    是,爹,青儿知道。

    娘,我回屋读书了!罗信松开了握着娘亲的手。

    去吧,娘给你们做好吃的!罗氏又慈爱地抚摸着罗信的头。

    青儿,随爹练!罗平大步走到了院子中间,拉开了架势。

    是,爹!罗青紧随在罗平的身后。

    罗信走出了东厢,路过厨房的时候,从没有关紧的房门中听到了外面父亲和大哥练武的呼喝声,连续露出了笑容,脚步轻快地回到了自己的西厢,取出了《五经传注细细地看了起来。

    这一年多来,他已经将记忆中的诗词文章抄写完毕,装了满满一大箱子。而他也不想成为一个大书法家,如此他那一笔字已经足够了,说句不谦虚的话,他那一笔字已经可以站在大明文人书法的顶端阶层了。

    所以如今的他已经不需要练字。不用再抄写诗词文章,不用再练字,罗信的时间便一下子空出了很多,将这些空余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这些日子他已经感觉自己对于书中精义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罗信曾经计算了一下,以他如今读书的速度,待到明年,陆府中的藏书就应该被他读完了,也不必再去借书了。

    夜晚。

    罗青和罗信已经沉沉睡去,在东厢房中,罗平夫妇却依旧没有睡。

    他爹,真的让青儿去从军啊?罗氏依旧不放心地说道。

    嗯!罗平倒是下定了决心:好男儿志在四方。与其碌碌无为地过一辈子,不如让青儿去闯闯。虽死无悔!

    罗氏的眼泪便流了下来,罗平也默不作声。半响,罗青低声道:

    寻个好人家的姑娘,给青儿取个媳妇吧!在他从军之前,留下一男半女。

    罗氏闻听,泪水流得就更多了,轻轻地抽泣了起来。

    别哭了,我们还是商议一下村子里的那家姑娘适合青儿!

    第二天一早。

    一家人吃完了早饭,父子三人就离开了家。罗平赶着牛车,罗青和罗信哥俩坐在牛车上,向着阳林县行去。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八十四章 于典史
    求收藏!求推荐票!

    接近中午牛车进入到县城,父子三人先是寻了一家饭馆吃了午饭,然后才去了陆府。陆庭芳没有在家,罗信便很快地在书房内换了一本书,然后又和陆管家支取了三百两银子。

    罗信并不知道这个时代的马和兵器多少钱,当初也没有研究这个。只是隐约地记得《水浒传中有杨志卖刀,当初杨志喊出来的价格是三千贯,那也就是三千两银子。不过人家那是宝刀,在阳林县又买不到宝刀,也就是普通刀,那就去个零,也需要三百两银子。再考虑到县城根本就没有卖关刀的,需要打造一个,就县城这种铁匠的水平,估计一百五十两最多了。

    马的价格罗信也不知道,罗平也不知道。不过罗信记得《隋唐演义中有秦琼卖马,里面的单雄信最终给了秦琼三十两银子,虽然有着时代差异,应该所差也不多。更何况秦琼的马可是宝马,在阳林县会有宝马吗?

    再一个,罗信觉得阎王好见小鬼难搪,虽然周玉会关注于斌那三个人,但是打点一下衙役也是有好处的。最好能够将于斌几个给弄死。所以他才支取了三百两银子。

    从陆府中出来,父子三人便先去寻找铁匠铺。县城里只有两家铁匠铺,都是打造一些菜刀,锄头之类的,而且还只有一家答应给罗青打造一把关刀。这还是好说歹说对方才肯,因为对方根本就没有打造兵器的经验。更没有关刀的图谱。

    于是,罗信又亲自画了一个图谱,罗青试了试力量,最终要求关刀的重力为三十二斤。这也就是一个暂时的兵器,随着罗信的身材长高,力气增长,肯定还是要换刀,所以罗信也没有太高的要求,罗青就更不会有了,有一把真刀给他用就让他高兴得睡不着了。

    铁匠也知道自己的手艺不行,而且还是人家给的图谱,只是要了八十两银子。罗平想了一下,又出了五十两银子让铁匠给他打造一把铁枪,这样他也能够用罗家枪给罗青喂招。

    枪要比关刀好打多了,铁匠自然同意。罗信也看着眼馋,想着让铁匠给他打造一把剑,想了想铁匠那个手艺,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和铁匠约定一个月后来取一刀一枪,留下了五十两银子定金,父子三人便离开了铁匠铺。

    走出铁匠铺,罗信便和父亲,大哥约好了在城门口集合,双方便分开。罗平和罗青去买马,罗信揣着五十两银子前往衙门。

    在去衙门之前,罗信先是去了银铺,将一锭十两重的元宝换成了八个一两重的小元宝,又换了二两碎银。

    来到了衙门前,其中的一个衙役正是上次见过罗信的那个,他可是知道罗信在知县老爷眼中的地位,便点头哈腰地上前道:

    公子,您来见大人?

    罗信便摇头道:周公子可在?

    在!小的这就给你通报去。说完,便想要转身去通报。

    慢!罗信唤住了那个衙役道:典史可在?

    罗信知道自己这件事最终还是要落在典史身上,因为县衙中典史正管刑狱这一块。那衙役神色便是一怔,继而又媚笑道:

    于典史在。

    罗信便不着痕迹地递过去一块小碎银道:带路。

    那衙役极为熟练地接过了那小块碎银,脸上的媚笑更甚,哈着腰在前面引路道:

    公子,请!

    嗯!罗信淡淡点头。

    罗信不是书呆子,不要小看小人物,往往小人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会有极大的帮助。

    再说了

    如今罗信随手撒出一点点钱财,那不是送礼,而是赏赐,效果完全不同。

    跟着那个衙役一路向着衙内走去,路上罗信还淡淡地问了那个衙役的姓名,这让那个衙役更是受宠若惊。来到了典史房,那衙役便上前轻轻敲门道:

    于大人,罗信罗公子找您。

    于典史正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处理着一些公务,闻听立刻就站了起来,作为知县的左膀右臂,他怎么可能不知道罗信?

    紧走了几步,打开门便朝着罗信拱手道:罗公子快请,今日怎么有闲暇?

    罗信笑了笑,也没有言语,还礼之后便走进了房间。那个衙役识趣地离开,于典史将房门关上,宾主落座之后,于典史便问道:

    罗公子可是找老夫有事?

    罗信便笑着将四锭银子摆在了桌子上,望着于典史道:于典史,你知道我和于斌,李二,王四狗的关系吧?

    于典史便点点头,望了一眼桌子上的四十两银子,眼中闪过了一丝贪婪。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他此时已经明白了罗信此来的目的,神色犹豫了一下道:

    罗公子,他们如果是突然死了,大人问起,不好交代啊!

    罗信便笑道:我没有让你杀人!

    噢?于典史的眼睛就是一亮。

    我只是不想给家人留下后患,毕竟于斌三个都是习武之人。就算我们爷三不怕,家里还有母亲。

    于典史闻听便立刻一拍胸脯,脸上露出狠厉之色道:这一点请罗公子放心,弄不死他们,但是废了他们却没有任何问题。

    罗信便含笑起身一边向外走一边道:那就麻烦于典史了。

    罗公子,您忘了银子

    他虽然很想收下那四十两银子,但是却又害怕罗信将此时告知知县大人,罗信一边往外走一边摆摆手道:

    于典史,我从来没有找过你!

    话落,已经走出了房门。于典史闻言,脸上就露出了喜色,这是罗信在向他承诺,不会将银子之事说出去,飞快地将桌子上的银子收起来,既然罗信那样说了,他也自然不会去送罗信,让人看到了反而不好。望着罗信在门口消失的背影,于典史的眼中露出了赞叹。

    心狠手辣,将来必定不凡。

    罗信从于典史的房间里出来,便顺着石板路向着后衙走去,他来过一次,自然是记得路。在后衙遇到了一个衙役,便道:

    周公子可在?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八十五章 由下至上
    求收藏!求推荐票!

    周公子和大人在书房!

    劳烦通报,就说罗信来访。

    是,请随小人来!

    那个衙役自然也认识罗信,便引着罗信来到了周知县的书房,先请罗信留步,然后上前轻敲房门道:

    大人,罗信罗公子来访。

    吱呀房门打开,周玉一步迈了出来,来到罗信身前执手道:昨日分别,信弟今日就至,可是想为兄了?

    今日随家父进城,便来看望浩德兄。

    周玉闻听,便向着罗信身后望去:伯父呢?

    家父和大哥在城里办事。

    哦!快进来,正好有事找你商议!

    周玉拉着罗信走进了书房,反手将房门关上。那个衙役已经离去。房门内,罗信恭恭敬敬地朝着周知县拜下去。

    信儿拜见义父!

    周知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竟然绕过桌子来到了罗信的身前,亲自将罗信扶了起来,满脸慈祥地说道:

    第一次义父也就接受了你的大礼,以后就是一家人,不必如此。

    是,义父!罗信垂手而立。

    来,坐!正好有事情和你商议一下。

    罗信便道:信儿惶恐!

    周知县便揽须而笑,示意罗信和周玉落座,两个人便坐在了周知县的对面。周知县望着罗信道:

    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嗯,也算是有件事情。罗信轻声道。

    何事?

    就是想问问于斌那三个人的事情,家母有些害怕。罗信轻声言道。

    这件事情啊!周知县轻松地说道:你放心,我会把他们发配三千里。

    罗信闻听便放下了心,于斌三个人被发配三千里,在有于典史暗中将那三个人废了,就算活着一条命,也不可能对自己一家造成任何威胁。

    多谢义父!罗信恭敬施礼。

    周知县便摆摆手道:这也是正常断案,并没有冤枉他们。信儿,你今日前来,正好有一件事情和你商议。

    罗信神色便是微微一愣,自己在怎么神童,也不过是一个九岁的孩童,一县父母官,有什么事情会和自己商议?

    这太高看自己了吧?

    于是,罗信急忙站起道:信儿惶恐!

    坐!

    周知县示意罗信坐下,然后温和地说道:听浩德说是你想出来线穿九孔的方法?

    是我大哥

    罗信急忙辩解道。但是随后看到周知县那饱含深意的眼神,就知道自己的小心思瞒得过周玉,却是瞒不过周知县。但是他也下定决心这件事情坚决不能够承认。

    看着罗信的模样,周知县便温和一笑,不再提及。同时对罗信更有信心了,如此成熟的心智,倒是可以和他商议一番。
1...3637383940...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