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但是,这到年关了,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朝廷那点儿俸禄我还债都不够,原本想着在管家父要点儿,但是月前家父来信,问问我这里有没有钱,想向我拿一些。

    不器,你也知道,咱们北方这几年就没有消停,战争,天灾不断,家父年纪大了,体弱多病,每月看病的钱就花不少,家里也没有余钱,还借了不少。如今快到年关了,崔债的人多,家父才想到我。

    我心里原本就不舒服,娘子又怼了我几句,我们两个便吵了起来,唉

    伯父有病,需要钱,你怎么不早和我说?罗信急道。

    张洵翻了一个白眼道:你不是不在京城吗?你以为我会和你客气?但是你都跑江西大山里面了,我上哪儿找你?

    那你来我府上找我娘啊?还有可以找我爹啊?

    张洵沉默不语,罗信也闭上了嘴巴。罗信和张洵是铁磁,张洵在确定罗信有能力的情况下,不会客气,但是却不会去和罗信的父母借钱,他还是要脸面的。

    算了,不说这些了。伯父那边需要多少银两?

    家父那边已经借了三百两了,听家父来信说,若要治好,恐怕还需要三百两。

    罗信起身走了出去,不一会儿拿着一个小箱子回来,放在了张洵的面前道:

    这是一千两,伯父不仅要治病,还需要增加一些营养。你都寄回去吧。至于年货你就不用管了,今夜来不及了,明天我让陆元准备好,晚上我给你送去,别和嫂子生气。

    我不生气,是生我自己的气。

    不器,我家的年货还没有买呢。云知秋道。

    我家的也没有买!陶兴彦也说道。

    张洵感激地看了他们两个人一眼,他的心里知道,云知秋和陶兴彦是陪着他,以免他的脸皮不好看。

    行,都送。罗信乐呵呵地说道。

    不过!陶兴彦道:这个俸禄真的要涨啊。否则大明的官员实在是过不下去啊。

    嗯!罗信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

    怎么?三个人都望着罗信。

    难啊!罗信叹息了一声道:就陛下那个性子真闹起来,恐怕不仅不会涨俸禄,还会在午门仗背一批官员。

    但是

    坚持一段时间吧!

    大家都不言语了,知道罗信的意思,想要在嘉靖帝的身上拔毛,那根本不可能,只能够等着嘉靖帝死了,裕王登基,将希望寄托在裕王的身上。

    啪!张洵一拍桌子道:昏君,整天就知道修道,他修道每天花的银子如流水。却让我们这些官员连年都过不下去。

    这样下去,要出大事啊!陶兴彦也叹息了一声。

    年关临近。

    内阁两个阁老实行了拖的政策,装聋作哑。俸禄是发下去了,但是要债的人早就登门了。这点儿俸禄还不够还那一屁股债的。

    平常那些沉稳从容的官员,那些饱读诗书的人,天天被媳妇吵闹,一个个都神色憔悴。

    年关年关,真他娘的是一关,过不去的一关!

    如果是之前,大明财政困难,大家也就忍了,知道去闹也没有用。

    但是

    如今不同了啊!

    大明财政很好好不好?

    南有市舶司,北有互市,大明虽然还不至于富得流油,但是库房里已经有了大量的银钱,而且看这个趋势,如今大明太平,这财政只会越来越好。

    如此还让他们过不去年,忍了无数年的官员,在被讨债人所逼,被自己的娘子所逼,再也没有了沉稳从容,而是彻底爆了。

    这些官员开始串联,然后汇聚在内阁,吵吵嚷嚷,要面见两位阁老。

    徐阶和高拱坐在值房内,满脸的郁闷。

    这大年关的,他们两个也想过一个好年,被这些官员这么一闹,这年还怎么过?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躲的问题了。看这些官员的情绪,他们不出去,晚上这些官员就能够闹到他们家里。

    真是不要斯文了!徐阶气愤地说道。

    过不下去了啊!高拱淡淡地说道。

    你也别说风凉话,你有办法赶紧说。徐阶的脸上带着不耐烦。

    你是首辅,你说的算。高拱依旧神色淡淡。

    你那我这个首辅命令你这个次辅解决此事。徐阶气哼哼地说道。

    没问题,首辅给个章程。

    我又章程,还用你去解决?徐阶的脸都黑了。

    高拱双手一摊道:那我就没有办法了。

    没办法,你也得去!

    也行!高拱站起来道:我就去告诉他们,首辅没有办法。我听首辅的。

    你给我站住。徐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肃清,我们还是商量一个办法吧?

    高拱摇头道:真没有办法。不涨俸禄,说什么都没有用。涨俸禄,你我说的又不算。如果我们两个去和陛下说,大家都不用过年了。

    是啊!徐阶叹息了一声。此时外面闹哄哄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闯进来的趋势,徐阶站了起来道:

    肃清,我们先出去劝劝吧。

    htt:

    天才本站地址:。




第1431章 热闹大了
    好!

    两个走了出来,众官员便是一静,都眼巴巴地望着两个人,两个人也将自己的口才充分发挥了出来,舌灿莲花,巧舌如簧,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要体谅朝廷的难处,朝廷虽然有点儿钱,但是花销的地方更大。

    但是

    他们两个说得嘴干舌燥,真是两个人都如此,别看高拱在值房内怼徐阶,但是在关键时候,还是不遗余力和徐阶配合,两个人甚至都觉得从来没有这样配合默契过,甚至有种惺惺相惜之感,但是就是没有人听。

    而且闻讯赶来的官员是越来越多,很快就超过了一百,超过了两百,超过了三百

    几乎京城所有的大小官员都来了。

    而且这人一旦多了,便人来疯了。

    相互打气,群情激奋,谁都想嚷几句,结果就是大家都在嚷嚷,不仅是徐阶和高拱的话,到后来都被掩盖了下去,便是那些嚷嚷的人也都听不清谁说什么。越是这样,心中的不平之气越浓。而就在这个时候,作为徐阶和高拱的学生,张居正和王锡爵不得不站出来,帮助老师。

    这些人不敢怼徐阶和高拱,怼张居正和高拱就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甚至开始推推搡搡,想要揍张居正和王锡爵。

    好在已经不耐烦的徐阶和高拱彻底火了!

    这能不火吗?

    自己都喊哑嗓子了,这帮子官员还要揍他的学生。这两个阁老一火,那数百官员怕了。

    真的怕了!

    那徐阶和高拱的眼睛都瞪得像牛眼,冒着火,但是这些人也不肯离去,不过也不敢推搡和嚷嚷了,改成静立了。

    徐阶和高拱无法,只有再次施展拖字诀,说是要研究一下,好歹将这些人给糊弄回去了。

    罗信这个时候没有在礼部,他到礼部就呆了一盏茶的时间,发现大家都没有什么事儿,或者是说大家都不做事儿,都在那里谈论俸禄的事情,他又不想参与,便请假回家了。

    等到他听到这个消息,都下午了。

    罗信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也想起来要给张洵他们送年货,便将陆元喊了过来。

    老爷!大冬天,陆元都忙的满头汗,小跑着过来。

    让你今天准备的年货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总共八家,都准备好了。

    既然要送,罗信就不准备只送一家,干脆将九杰中的其他八个也都送了,准备整整八大车。罗信换了便服,亲自去送。

    总不能够派下人去送,都是真正的好哥们,不亲自去,不尊重。哥们们也都是要脸的人。

    罗信想了一下张洵,周玉等八个人的住址,计划了一个路线,然后开始去送年货。虽然周玉几个人过年也不会回来,在外面做官,但是家人还在京城,做兄弟的就要照顾一下。

    罗信一路送,送完一家,下人就赶着空车回府,所以越送剩下的车越少。

    周玉,黄生,罗智和刘文秀如今都外放为官,京城也只剩下了罗信,张洵,云知秋,陶兴彦和海正五个人。

    罗信昨天已经和张洵说好了,最后一家去他家,然后在他家里吃饭喝酒。此时送年货的车只剩下一辆,这一辆车鸡鸭鱼肉粮,糖果干货等等装的上尖,足够张洵一家吃一个月的。

    车虽然只有一辆,但是后面却跟着四乘轿子,里面分别坐着罗信,云知秋,陶兴彦和海正四个人。

    九杰如今在京城就剩下五个,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五个人聚聚。

    此时的张洵正趴在床上,哎呦哎呦地喊疼。他的妻子正用一个热毛巾在给他敷着腰。

    张洵怎么了?

    腰扭了!

    怎么扭的?

    这话说长了,今天百官去内阁闹事,云知秋,陶兴彦和海正都没有去。这三个人相对来说,日子还能够过下去。陶兴彦和云知秋是因为着大半年跟着罗信,混吃混喝,自己的俸禄都攒下来的,不愁过年。海正的家庭条件不错,今天一早上,又听云知秋说今天晚上罗信送年货,所以也不愁过年。

    更何况

    云知秋将昨天在罗信家里,罗信说的那番话说给了海正听,海正就没有去内阁跟着起哄。

    实际上,张洵昨日听了罗信的话,也知道去闹也没有用,只能够等着嘉靖帝死了,裕王登基,才有可能涨俸禄。

    但是,他和海正他们不同,他是真过不去年,老父亲又生病,虽然罗信资助,但是心中总是觉得有些不得劲儿,不是自己赚的钱。心中又憋着火,被同僚一鼓动,又抹不开脸,便被同僚拉着去了。

    到了那里,开始的时候,张洵也不吱声,就是站在人群中看着,后来群情汹涌,他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便也嚷嚷了起来,到了最后便是发生了推搡事件。张洵还真是没有推搡,他觉得这样事情就闹大了,特别是想起来昨天罗信的话,心中就有些后悔。

    但是,这个时候被夹在人群中,想要挤出去都不可能了。这前后左右的被这么一挤,不由自主地一个踉跄,这腰就扭了!

    实际上,扭腰的官员不止他一个。不少人或是扭了腰,或是闪了肩膀,不少人受伤。

    这张洵坚持回来之后,便趴在了床上。一边哎呦,一边唉声叹气。

    别哎呦了!张氏心痛道:还是给你请个医生吧。

    别!张洵急忙摇头道:家里哪里有钱请医生?

    这还不都怪你?罗叔叔给了你千两银子,我昨夜说,我们留下一百两,给公爹送去九百两。公爹欠下三百两,在需要三百两,也就六百量,我们给九百两,再多三百两,已经够了。如果我们留下一百两,请什么医生不够?

    唉张洵叹息了一声道:我爹那人我了解,他为了不给我压力,一定没有说实话,我都不知道送去了一千两够不够?

    我已经让阿才回去之后,好好打听一下,如果够了还好,如果不够,我还得去和不器拆借。

    没事,热敷一下就好了!



第1432章 罗医生
    罗叔叔他们一会儿就好过来了,你这个样子如何见人?

    没什么,都是知根知底的兄弟。张洵摇了摇头道。

    张氏的眼泪流下来道:就算有罗叔叔送来的年货,也就过这个年,年好过,日子难熬。我们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啊?

    这债越欠越多对了,相公,你不是说,罗叔叔家里有很多生意吗?能不能让我们参一股?

    我倒是想,但是有钱吗?

    说起来有些后悔,当初父亲送给我买房的银两,我就不应该买房,这京城的房子太贵了。我就应该先租一个房子,将钱投给不器,让他带我一股。

    说实话,罗信当初邀请过我们,我们几个抹不开面子,总觉得那是白拿不器的钱,都没有同意。唉

    现在就是想参一股,也没有钱啊。

    而且不器根本就不缺钱,就是想帮我们。当初没有同意,现在又去这怎么说得出口?

    老爷!

    管家小跑着进来道:罗大人,云大人,陶大人和海大人来了。

    哎,扶我起来,哎呦

    子玉,你这是怎么了?罗信四个人谈笑风生地走了进来。

    见过四位叔叔!张氏急忙起身施礼。

    罗信四个人急忙还礼:嫂子,您就别客气了。子玉这是怎么了?

    他张氏脸色一苦道:他今天和同僚去内阁,然后扭了腰。

    你去内阁了?陶兴彦吃惊地问道。

    嗯!张洵将脑袋埋在枕头上,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陶兴彦指着埋着头的张洵,不过想了想,却是叹息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扭了腰,看医生啊!海正走了过来道。

    好了!罗信摆摆手,他心中知道张洵是怎么回事儿,他两个是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他对张洵太了解了,而且也对张洵的父亲太了解了,知道张洵此时手中无钱,才没有看医生,便道:
1...688689690691692...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