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罗信是什么人?
大明财神!
和罗信搭伙做生意,那肯定一赚一个准啊!
罗信和张洵他们是什么关系?
那真是亲如兄弟啊!是绝对不会骗人的。
这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张氏都感觉到自己眼睛湿润了,就要哭了。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这才轻声问道:
罗叔叔带着你们做什么生意呀?
哦
众人神色就是一怔,然后便是一阵尴尬,张洵讪讪地望着罗信道:
那个不器我们做什么生意?
罗信大手一摆道:现在说给你们听,你们也不明白。这样吧,十天后,大家都上我家里,到时候把其它几家人也都请去,周玉他们不在,就把嫂子们和孩子们都请去,然后我把产品拿给你们看。
你有现成的产品?
我这十天先做点儿。
行!众人一股脑地信任点头。
张氏也眉开眼笑道:我再去给叔叔们加个菜。
这一顿酒,一直喝到了午夜之后,罗信他们也没有回家,但是张洵家又太小,没有他们睡觉的地方,干脆后半夜,五个人就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一直到天明,五个人便一起去上班了。
罗信到了礼部,忍着困意,迅速地给黄生,刘文秀和周玉各自写了一封信,然后让鲁大庆派人送往南方。此时三个人都在南方任职,实际上罗智也在南京,不过罗信就不通知他了,直接给罗智半成份子。以罗智的性子,不会觉得罗信对他施舍,反而会很高兴,至于小婶那就会更高兴。
等到鲁大庆返回来,罗信已经写好了一些材料的清单,让鲁大庆派人出去购买,然后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这一上午,罗信,张洵,云知秋,陶兴彦和海正都在衙门趴着睡觉,但是其他官员就闹大了,都在嚷嚷着,商量着涨俸禄的事情,到了下午,这些人见到徐阶和高拱还没有动静,这些官员已经识破了徐阶和高拱的拖字诀,只要拖过了这个年关,大家的心气也就散了七七八八,所以这些人便开始串联,然后纷纷开始写奏章。
他们已经看出来了,徐阶和高拱不可能率领他们向陛下进言,这就只能够靠他们自己了。他们不仅是自己写奏章,要求涨俸禄,还联合同僚,甚至是逼迫同僚。
像罗信,张洵他们几个就是被逼迫的。
实际上他们不想写奏章,因为他们都知道写了也没有用。但是别的同僚都写,你不写,所有的官员都要和你绝交。
张洵等人愁眉苦脸地用尿遁躲了出来,然后跑来找罗信,罗信此时也处于被逼迫之中。五个人寻了一个地方喝茶,陶兴彦道:
不器,事情闹大了。不仅是在京城的官员人人都写奏章,不写,就会被官员孤立,而且那些官员还在给地方官员写信,让他们也给陛下上奏。
这已经成了大势!
是啊!罗信揉了揉眉心道:写了,便得罪了陛下。不写,便得罪了百官。
陛下得罪不起,但是百官也得罪不起啊!
是啊!海正也挠头道:如果只是一两个官员,得罪了也就得罪了,但是这次是几乎所有的官员,如果得罪了,真的以后在官场寸步难行了。我们说的话,不会有人听了。
怎么办啊?不器?张洵望向了罗信。
第1435章 除夕
第1435章除夕
写吧。罗信想了想道:顺大流写,不要写的言辞激烈,最好混在奏章中,不显山不露水就好。如此,我们写了,百官也不会记恨和孤立我们。陛下也不会责怪我们,毕竟我们不出头,只是顺大流。
那如果陛下要是责怪呢?云知秋问道。
责怪就责怪吧。罗信此时已经恢复了淡然的神色道:我们写的言辞温和,即便是陛下责怪,也不至于要了我们的性命。等陛下等裕王登基之后,我们自然会再回来。而且,在我看来,只要我们不挑头,陛下也不会责怪到我们这些顺大流的人头上。
也对!
众人闻听,纷纷点头。
那就散了吧!罗信站起来道:我们再不回去,表明我们也写奏章,恐怕就会被孤立了。
走!
走!
此时有了主心骨,张洵等人也都不慌了。走出了茶楼,各自分散,向着自己的衙门走去。罗信刚刚走进礼部,便见到礼部尚书严纳迎面走了过来,见到罗信便道:
不器,你去哪儿了?
哦,心里烦闷,出去转了一圈。
不器,我已经决定上奏陛下,请求陛下为百官涨俸禄,不器以为如何?
大人高义!罗信拱手道:下官必定追随大人。
那你什么时候写,大家都串联好了,今天都得交上去。我这是写完了,准备让书吏送到内阁。你写完也送到书吏那里。
好!
罗信痛快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然后不痛不痒的写完了奏章,然后送到了书吏那里。罗信也写了奏章的消息传到了严纳那里,老尚书终于松了一口气,否则自己的礼部有人不写,那还真会被其他官员嘲笑。
夜!
嘉靖帝看着奏章,最先看的便是徐阶的奏章。徐阶终于扛不住压力,也写了奏章。这要是不写,他的政令出不去内阁。出去了,也不会有人听。而跟着他的人,心也散了,会纷纷散去。
这种情况,高拱自然也存在,所以高拱也写了奏章。不过两个人的心思都和罗信一样。这两个人满心都是心眼,罗信能够看透的东西,他们两个怎么会看不透?
但是,即便是不痛不痒地写,那也是要求涨俸禄。
看着一本一本奏章,脸上却也没有生气,多的是不屑一顾,根本没有往心里去的神色。看了几本奏章之后,便一扔,闭目养神。
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看到嘉靖帝闭目,便向着黄锦使眼神儿,黄锦便蹑手蹑脚地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又走了进来。嘉靖帝闭着眼道:
又怎么了?
这那些官员又去内阁闹了,要求面见陛下。
嘉靖帝神色一怔,随后面容变得狰狞。
哗啦抬手将桌子上的奏章掀飞了出去道:涨俸禄?之前只能够发出一半俸禄,也没有见到他们饿死,如今能够将他们的俸禄发齐了,他们还跳起来要涨俸禄了?那都是朕的钱,想要分朕的钱,这帮子畜牲,该杀。
黄锦低着头不敢言语,嘉靖帝也没骂一会儿,不是他不想骂,而是他们没有力气骂了。只是骂了几句,便在那里气喘吁吁。黄锦急忙道: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嘉靖帝喘息了一会儿,有些力不从心地喝道:他们为了过一个好年,就不让朕过一个好年。都是乱臣贼子。该杀,该死!
又过了一会儿,嘉靖帝才平息了呼吸。黄锦轻声道:
陛下,这些奏章?
呵呵嘉靖帝冷笑道:他们想过一个好年,不让朕过一个好年,朕偏偏不如他们的意。朕要过一个好年,不让他们过一个好年。哈哈不用搭理他们,一切等过完年再说。
这黄锦的脸上现出犹豫之色。
嗯?嘉靖帝抬起了眼皮。
老奴怕那些官员在大朝会上
大朝会!嘉靖帝淡淡地说道:那就来吧,我等着,只是他们敢吗?
除夕。
过了这一天,就是新的一年,这一天的午夜,便是辞旧迎新之时,所有人今天都要守夜,不睡觉,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精神抖擞。
这一天的白天,祭神祭祖等各种仪式都要进行,年三十对华夏有着很深的烙印,所以这一天也是年味最浓的,过了这一天,年味就会渐渐地淡了下来。等过了十五,年节就正式过去。
这一天,不管是贫贱富贵,都起得非常早,天不亮就要起床。起床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贴对联。习俗上是邻居之间,谁家先贴上对联,便会在新的一年里,过得比别家好,这叫作抢福。
在这一点上,劳苦人家和富贵人家没有什么区别。
贴完对联之后,劳苦人家和富贵人家便有了区别。
平民百姓在贴完对联之后,会在窗户上贴窗花,这些窗花都是用彩纸剪裁出来的各种图案,比如年年有余,鹤松延年等等,将节日的气氛烘托得红红火火。
但是富贵人家不同,他们会将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派富丽堂皇。那种气派不是平民百姓家能够相比的。
做完这一切,不管男人和女人,还有小孩,都开始梳洗打扮,换上新衣,开始祭神祭祖,这对于贫贱富贵的人家来说,都是头等大事。而且华夏人的传统的快祭神慢祭祭祖。祭神的速度非常快,不到一刻钟就结束,但是祭祖的时间却非常漫长。
劳苦人家还好说,也没有什么祠堂,就祭奠一下自己的父母,最多是祖父母。但是大户人家不同,要进祠堂,请出列宗列祖,要耗费半个多时辰的时间。
忙忙乎乎就到了晚上,便到了爆竹声声辞旧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燃起了鞭炮,让整个京城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让人的情绪都一下子亢奋了起来,忙乎了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不见。
一直到午夜时分,又到了华夏人吃饺子的时候。饺子寓意交子,也就是子时,新旧更替的意思。这个时候,家里的成员一定要齐,寓意团圆饭。
网址:
第1436章 心乱
在这个时刻,无论是贫贱富贵,都将心中的不顺暂时放下,享受这一年一次的幸福时光。
按理说,作为华夏的中心,大明的皇宫应该更为热闹。而且历朝历代也确实如此。但是,偏偏在大明嘉靖年间不同。这是因为嘉靖帝修道,讲究太上忘情,不喜这种热闹。
太上忘情讲究的就是斩情,如何能够过这种团圆有情的节日?
但是,嘉靖帝不过年,不意味着那些宫女太监不过。只不过不敢明目张胆地过罢了,却也偷偷弄些好吃好喝的,如何聚在一起耍耍钱,也有一番年味。
玉熙宫内。
没有一丝年味,安静极了,如同鬼殿。数排烛火摇曳,如同鬼火一般。
在这寂静中,在这按照天罡地煞位置摆放的烛火之中,身穿黑色道袍的嘉靖帝,盘膝坐在那里。烛光摇曳,青烟缥缈,嘉靖帝如神如仙。
大明家家户户请神请的各不相同,大概也都是福禄寿三神,但是作为大明掌控者,一心修道的嘉靖帝自然不会请这样的小神,他请的是居住在三十三层天的太上老君。
嘉靖帝年轻时,刚开始修道的时候,年三十请神,心神并不宁静,诸多事情在心头纷至沓来。但是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修道时间变长,每当这个时候,便真的如同太上忘情一般,他的心境会达到一种空灵,仿佛是在和太上老君神交一般,甚至有时候,感觉自己能够听到太上老君在自己的耳边传授天地大道。
所以,他每年都非常重视年十三请神!
但是,今天他依旧双腿大盘坐在那里,可是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怎么也达不到那种空灵的状态,就更不用说聆听到太上老君的传道了。坚持了许久,不仅没有空灵,反而愈加的烦躁。眼中露出了哀伤,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低声呢喃:
老祖,您抛弃了弟子吗?
一想到自己被太上老君抛弃,心中的杂念纷生。恍惚间看到了几个人影,十分美丽,细细看去,却是张皇后,方皇后,陈皇后等人,这些皇后还是在嘉靖帝道心不坚的时候,宠幸过的,对他们有着深刻的印象,当初也对她们付出过感情。
此时,这几个美丽女子仿佛正在和他窃窃私语,诉说着思念之情。
嘉靖帝的心情愈加的躁动了起来,闭上了眼睛,努力让自己太上忘情,随后猛然睁开了眼睛喝道:
想要动我道心,滚!
那几个女子的身影散去,嘉靖帝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烦躁的心情略微平静,眼中现出了一丝得意之色。为自己的道心坚固欣喜。但是,随后目光一滞,他有看到了三个人影出现,分别是哀冲太子,庄敬太子和景王。
当初还没有二龙不相见这件事之前,嘉靖帝深为宠爱哀冲太子和庄敬太子,此时那哀冲太子和庄敬太子正一脸的敬爱和思念,而那景王却是手指着嘉靖帝破口大骂。
嘉靖帝再一次闭上了眼睛,心中默念道德经,猛然再次睁开眼睛,口中喝道:
滚!
哀冲太子,庄敬太子和景王的身影瞬间破碎。正当嘉靖帝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神色便是一僵,他看到了面前出现了兴献皇帝和章圣太后,也就是他的父母。他的脸上便露出了惊恐之色。
父王母后,难道儿子大限已到,你们是来接儿子的吗?
随后他的神色又变得狰狞:朕是修道之人,朕会修成正果,直上天庭。朕要太上忘情,和你们已经斩断了恩情,休要前来蛊惑与我,给朕滚。
兴献皇帝和章圣太后的影子破碎,嘉靖帝佝偻着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浑身冷汗。
踏踏踏
轻轻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大殿内十分清晰,嘉靖帝猛然抬起头来,神色狰狞地望去,将走过来的黄锦吓得差点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哆哆嗦嗦地呼道:
陛下!
嘉靖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方才先后见到了那么多已经死去的人,如今看到活的黄锦站在自己的面前,嘉靖帝便感觉自己仿佛从冰冷的地狱回到了人间,心头一暖。狰狞的神色也缓和了下来。
何事?
见到嘉靖帝的神色缓了下来,黄锦悬起来的心一松,脸上现出笑容道:
陛下,该吃饺子了。
嘉靖帝抬眼望去,便见到在黄锦的身后,有着一个小太监正拎着一个食盒。
一想起那食盒内的饺子,嘉靖帝的肚子便咕噜地叫了两声。他现在觉得自己浑身冰冷,方才的经历让他仿佛经历了地狱。心中很渴望能够吃点儿热乎乎的人间食物。便点点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