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n
第1545章 苏州
张居正默然沉思,半响叹息了一声道:“你说的对。但是我坚持我的理想。”
“这就是问题所在!”罗信凝声道:“葛守礼也坚持他的理想。”
“所以……”张居正苦涩道:“我在户部的麻烦还会持续,持续很久”
“应该吧。”罗信点头道。
两个人都不再言语,各自思索着各自的事情。
第二天。
徐阶继续召开内阁会议,不过罗信就不参加了。而是开始准备动身前往南方的准备。他以钦差大臣和使臣的身份前往南方。
钦差大臣的身份总督南方军政一切事宜,使臣的身份是要和藩国,华夏国接触。代国出使。
第三天。
罗信带着一千禁军,还有一百锦衣卫动身前往南方。
五日后。
罗信到达苏州,被苏州都督俞大猷迎进了都督府。
酒宴之后,其他人俱都离去,酒席也撤了下去,大堂的房门关上,外面有着卫兵把手。大堂内便只剩下了罗信和俞大猷两个人。俞大猷面现忧虑地说道:
“大人,如今局势堪忧啊!不管是西方藩国的舰队胜了,还是华夏国的舰队胜了,他们很可能膨胀起来,想要染指我们大明江山。”
罗信摆摆手道:“俞将军,也不要将事情想得太严重。我们和华夏国一直有着往来,这些年关系也都非常友好。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关系稳定住,继续下去。当然,经过了这次战争之后,我大明应该向水师有着一定的倾斜,将水师发展了起来。将来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扬帆大海,不可能一直在陆地上被动挨打。”
俞大猷闻听罗信有着发现水师的想法,心中便不由大喜。要知道,罗信原来也有着发展水师的说法,而且如今水师能够发展到如此程度,也和罗信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那个时候的罗信,毕竟还没有入阁,只是一个小人物。
如今却是不同了。
罗信可是内阁大学士,在内阁六个人当中,还不是排名最后的一个,而是排名第五。俞大猷虽然远在苏州,但是对朝廷也十分关注。
更何况……
俞大猷虽然没有成为成为罗信的心腹,但是却也表态站在了罗信的阵营。怎么能不关心罗信在京城的一切
从他得到了消息情况,他能够分析出来,张居正和马芳都遇到了麻烦,这个钱荒可不是好解决的。如果解决不了,张居正便三年不能理政,虽然贵为内阁大学士,但是却只能够干司值郎的活。有着这三年的时间,罗信和张居正之间的差距就会变成鸿沟。也就是说,最起码,罗信在内阁的第五个位子是坐稳了。
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说出要对水师倾斜,想必罗信是能够做到的。而就在俞大猷兴奋的时候,罗信继续开口道:
“但是,想要让朝廷有钱向着水师倾斜,就必须尽快解决市舶司的问题,而想要解决市舶司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海上的战争。”
“对
啊!”俞大猷道:“大人,可是如何解决”
罗信含笑道:“我方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这些年我们大明和华夏国的关系一直维持的不错。便是海上的秩序也是我们大明水师和华夏国水师联合管理。想必俞将军能够联系到华夏国的人吧”
“这倒是能,大人想要做什么”
“我要和他们谈谈。既然他们华夏国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那就让我们大明也出一份力。”
&
第1546章 风云
不过严纳受到的压力要少很多,而罗信又不在京城,所有的压力便主要集中在徐阶和高拱的身上。
而徐阶原本就是不同意一条鞭法的,所以他大多时候是保持沉默,如此绝大部分的压力都压在了高拱的身上,只是一天的功夫,高拱便满嘴燎泡。
而且一条鞭法也不是万能的,自然有着它的缺陷,那些官员抓住那些缺陷弹劾,一弹一个准,完全都在道理上,而且弹劾的声势越来越大。因为很多官员观察了几天,发现徐阶的态度似乎就不支持一条鞭法,如此更加的不留情,弹劾如同雪片一般。将负责南方的张居正和负责北边的马芳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张居正和马芳也上书辩解,但是在大势之下,他们两个的话声太弱,完全被大浪淹没。
马芳还好,毕竟是老兵部出身,即便是被猛烈的弹劾,对于兵部的掌控还在。即便是徐阶的人王国光是兵部尚书,但是却因为王崇古的不配合,让王国光对兵部的掌控力非常弱。
但是,张居正的户部就不同了!
葛守礼原本对张居正一个小年轻坐在自己头上就不满,只是碍于徐阶的面子,才无奈为之。如今更是不在乎张居正了,张居正几乎已经失去了对户部的掌控权。
张居正现在非常的苦恼,而且他发现自己的苦闷无人诉说。不由想起了罗信。说来也奇怪,他和罗信分属两个阵营,而且是直接的竞争关系。但是他偏偏觉得罗信是他唯一的倾诉对象。只是如今罗信不在京城。
张居正此时坐在自己的小院里,手中拿着酒壶,桌子上只有一个凉菜,吃了一半,醉眼朦胧,喝了一口酒,抬头望着空中的弦月,叹息了一声,自言自语道:
“不器,你倒是躲开了旋涡。你说的对,别人给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的,别人能够给你,就能够拿走。就像恩师,他如今沉默,那些弹劾我的人就更多了。还是你说的对,只有自己掌握的才是属于自己的。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苏州。
罗信站在窗前,手中拿着一张纸,那是王翠翘通过秘密渠道送来的京城详细的消息。罗信将那张纸收进了怀里,抬头望着空中的弦月,低声自言自语道:
“如今太岳和徐阶恐怕心生龌龊了。呵呵……”
京城。
张居正的嘴角向上弯起,露出了自嘲的笑容,口中喷着酒气道:
“不器,你说我是不是太冲动了是不是应该学学严纳在内阁老老实实地当一个老好先生可是……我不想……”
张居正的声音猛然提高:“我不想一声碌碌无为,我挖空心思进入内阁,不是为了那个位子,而是为了真正地做点儿事儿。我不想像严纳那般混日子。”
苏州。
“太岳兄!”罗信站在窗前,悠悠地低语道:“如今内阁六人,只有严纳被弹劾的最少,你是不是对严纳心存鄙视
但是……唉……”
罗信轻轻叹息了一声道|:“上善若水啊!严纳是掌握了精髓啊!你又怎么知道他就没有理想你有怎么知道他不是在等着渔翁得利等到他掌控内阁的时候,再实现自己的理想
你我还是年轻气躁,有些操切了啊!
自身没有底蕴,想要依仗别人做出一番大事,终究是镜花水月,当别人不让你依仗的时候,我们随时会倒下,这就是依仗的结果。
靠人不如靠己啊!”
张洵的书房内。
张洵,陶兴彦,云知秋和海正聚在一起
第1547章 单刀赴会
“我总感觉不止如此!”张洵微微摇头道:“我总感觉徐阶在下一盘好大的棋。”
“徐阶一直在下一盘好大的棋!”海正感慨道:“从遗诏开始,他就在下一盘好大的棋,连陛下都成为了他的棋子。”
“是啊!”陶兴彦感慨道:“真是一个老妖怪,智慧如海啊!我们还是太年轻了。跟不上他的思路。”
“但是我们人多,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呢,今天我们就好好分析分析。”海正道。
“我估计……”张洵思索着说道:“徐阶是准备将高拱彻底整垮,将高拱赶出内阁。”
“不好说啊!”陶兴彦思索着道:“这一条鞭法如今弄到了这个程度,说不定真的能够因此将高拱整垮。但是张居正呢难道徐阶就不考虑张居正”
“张居正……”张洵拧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道:“张居正让徐阶失望了。”
张洵的眉头舒展开来,眸中闪过智慧的光芒道:“徐阶当初使尽手段,将张居正弄进内阁,便是希望张居正作为对付高拱的先锋。”
张洵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道:“徐阶作为内阁首辅,自视甚高,让他亲自冲锋和高拱争斗,这不是他的性格,也不是他愿意做的。如果他真的那样赤膊上阵,即便是将高拱赶出去,风评也会极差。所以,他需要一个先锋,而张居正正是这样一把好刀。而且他还想着将张居正培养成接班人。”
“从一条鞭这件事上,徐阶看到了危机。绝对不是师徒生出嫌隙那么简单,徐阶看到了张居正有着和高拱联手的可能性,即便是不会联手,这两个人也不会势同水火。而这正是徐阶不能够容忍的。”
“为什么不能够容忍难道内阁就要弄得势成水火”海正不服气道。
“那是因为徐阶也知道自己不会在内阁太久,毕竟他的岁数大了。他要在他告老还乡之前,将高拱赶出内阁。
但是……
徐阶一旦告老还乡,以高拱和陛下的情分,陛下很可能会起复高拱,成为内阁首辅,这绝对不是徐阶能够承受的。
不要忘记了,徐阶是怎么对付严嵩的,所以他非常害怕未来的高拱像他对付严嵩那般对付他。”
陶兴彦眼睛一亮道:“所以他需要一个和高拱势同水火的张居正,而不是一个和高拱眉来眼去的张居正!”
“对!”张洵点头道:“只要徐阶在告老还乡前,将张居正推到了内阁首辅的位子上,而且让张居正和高拱势同水火,成为仇人。到那个时候,徐阶才能够安心告老还乡。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陛下想要起复高拱,只要作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不同意,陛下也徒唤奈何。如此徐阶才能够安享晚年。”
“真是不不计算啊!”几个人不由感慨道。
“不错!”张洵点头道:“但是,徐阶没有想到张居正也不是一个老实人,或者是说,不是一个听话的人。竟然在徐阶不同意一条鞭的情况下,暗中和不器联手,间接搭上了高拱。这是徐阶不能够承受的。所以,徐阶必定借此机会,狠狠地敲打张居正。倒是不会将张居正赶出内阁。当然,这要张居正向徐阶承认错误,变得听话。否则,徐阶对张居正一样不会手软。”
“那张居正会认错听话吗”
“应该会!”张洵点头道:“张居正不简单,应该懂得隐忍。他应该知道,如果还不认错听话,便会被他的恩师赶出内阁。”
“如此说来,张居正会成为徐阶攻击高拱的手中一把刀”
“不这么做,又能够如何”张洵淡淡地一笑道:“除非他放弃他的前程。”
“那我们怎么办”
“高拱已经成为了靶子,只是不知道高拱是否已经知道徐阶的这盘棋,明天我约王锡爵吃顿饭吧。”
&n
第1548章 海上
罗信等着俞大猷的消息,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七日后海上会面。
而这个时候,锦衣卫的消息已经摆在了隆庆帝的御书案前。一看到这个消息,隆庆帝就慌了。
罗信要出海,而且还是单刀赴会!
这太危险了!
如果罗师死了……
一想到这里,隆庆帝就心神不安,在他的心中,他真正的依仗不是高拱,而是罗信。这也是为什么一出问题,隆庆帝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罗信,将罗信派到了苏州的原因,如果罗信死了,隆庆帝会觉得天塌了。
隆庆帝立刻召集内阁成员,徐阶,高拱,马芳,严纳和张居正都来到了御书房。
锦衣卫的消息是非常快的,而此时徐阶和高拱等人还没有得到来自苏州的消息,得到隆庆帝让他们都去内阁的消息,五个人心中各自惴惴不安。隆庆帝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等到他们来到了御书房,看完了锦衣卫的消息,御书房内寂静了下来。不管这五个人心中对罗信的印象如何,但是在这一刻,对罗信都充满了钦佩。
单刀赴会啊!
而且还是在海上,九死一生啊!
“不能让罗师这么做,朕要立刻下旨,命令罗师停止行动。你们内阁怎么说”
徐阶和高拱等人都纷纷点头,他们能够怎么说
难道让罗信去送死
隆庆帝匆匆下了圣旨,八百里加急送往苏州,然后坐下道
“关于南方之事,你们有什么办法”
众人有沉默了下来,如果有办法,还会让罗信去江南吗
就是因为没有办法,才让罗信前往江南,而且他们的心中都随着罗信前往江南,放松了下来。这锅终于有人背了,只要罗信处理不好,这责任就都是罗信的。
但是,如今隆庆帝又问计与他们,这便让他们的心又悬了起来。
隆庆帝等了能有半刻钟的时间,见到五个人没有一个开口,当即就怒了。
“朕将这大明江山托付给你们,你们就如此尸位素餐
罗师在前方单刀赴会,再看看你们在京城都干了些什么
弹劾,攻讦!
就不能够做一些对大明有益的事情”
徐阶低着头不语,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虽然这次是他在幕后主导针对高拱的行动,但是他的心境已经修炼到古井不波。
高拱咬了咬牙,继续沉默。王锡爵已经将张洵的推测告知了他,所以这一段时间,他虽然被大量言官弹劾,却一直保持沉默。他明白隆庆帝这些话就是说给徐阶听的,心中不由有些得意。
即便你起复了老臣又如何
即便你掌控了朝堂又如何
不要忘记了这是君权无上的大明,只要陛下相信我,你又奈我何
实际上,高拱想的真没有错,这是一个君权无上的年代,而高拱深得隆庆帝信任,封为上柱国,这意味着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