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但是再快,那也需要半个月二十天,所以罗信需要在苏州再呆一段时间,而且罗信也不想那么早回京城,陷入到那个旋涡之中。
京城。
老好人严纳此时也焦头烂额,上善若水是好的,但是若水成了习惯,终于成为了内阁带头大哥之后,发现这个带头大哥真的不好当。他的性格已经在百官面前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印象。如今想要改变,却换来了汹涌的抵制,他的政令出了内阁竟然不好使。
实际上这很正常。
如果这个时候,徐阶和高拱已经彻底滚蛋回家了,百官绝对会对严纳产生忌惮心里。那个时候,严纳风格大变,那些人也不敢过分抵制。而且很可能慢慢地习惯了严纳新的风格。
但是……
现在徐阶和高拱只是按照规则在家里呆一段时间好不好
所以高党和徐党的人不停严纳的话,也就很正常了。而且正因为严纳一直是老好人的形象,在朝堂上没有得罪什么人,但是也没有坚定支持他的人。这就让严纳坐蜡了,大明的朝堂就更乱了。
至于马芳和张居正……
两个戴罪之身,有什么话语权
就在这种情况下,罗信的信摆在了隆庆帝的面前。隆庆帝听说是罗信的亲笔信,立刻就打开看了起来。只是看了几行,知道罗信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悬起来的心就放了下去。等到将信全部看完,隆庆帝的脸上终于现出了笑容。
“罗师就是罗师,罗师出马,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一旁站着的冯宝赶紧低下了头,目光闪烁,心中暗道:“以后要好好奉承罗信了。”
隆庆帝兴奋地在房间里转了几个圈之后,脸上又浮现出忧虑。毕竟罗信说,要等海上战事和市舶司的问题完全解决,怎么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还要一个月的时间啊!会不会出问题啊!
不会!
一定不会!
因为那是罗师。”
匆匆地回到了御书案后坐下,拿起了罗信的信件又看了一遍,然后让冯宝去将严纳,马芳和张居正叫过来,又吩咐人去将徐阶和高拱叫过来。
很快,严纳,马芳和张居正就来到了御书房,隆庆帝将罗信的信件交给了三个人传阅,当三个人看完,脸上都是一片楞然。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罗信会将事情处理得如此快速。
严纳此时的心中很不是滋味,他上善如水地左右逢源,终于坐上了老大的位置,虽然只是一个暂时的,但是事情拖下去,说不定就梦想真的成真了呢!
但是,却没有想到罗信的能力如此强。就算是高拱和徐阶被赶回家,自己坐
第1553章 隆庆发怒
见到徐阶和高拱不言语,隆庆帝脸色阴沉道:“如果这点儿事情你们都做不到,这个内阁首辅和次辅做的也就太不称职了。”
“臣遵旨!”
“众卿还有何事”
“陛下!”马芳沉声道:“如今三个月的时间早过,臣对于解决钱荒的事情没有半点儿办法,当初首辅大人曾经立下规矩,如果我和张大人解决不了钱荒问题,臣就自动降一位,张大人不得理政,只能够在内阁学习三年。
如今臣已经自动降到了严大人之后,还请陛下下旨,令张大人学习三年。”
实际上马芳心中憋着一股气,徐阶和高拱回家,原本应该是自己当内阁的暂时带头大哥,但是隆庆帝却让严纳当了这个带头大哥。
好吧!
这个就算是对自己没有解决钱荒问题的惩罚,但是为什么张居正没有受到惩罚
凭什么
就凭他是内阁首辅徐阶的学生
一想到这里,他就对高拱满腹怨言。
真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高拱这个老大太不给力,徐阶能够保住张居正,你高拱就保不住我
保不住小弟,你当什么老大
所以,今天马芳就破罐子破摔了。而且这也算是给罗信交一个投名状。所以,在他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接着说道:
“而且陛下说过,如果罗大人这次真的解决了南方战事和市舶司,便会将罗大人提升一个排位,我愿意排在罗大人后面。”
高拱心中欢喜,朝着马芳投去了赞赏的一眼。他倒是没有想到马芳已经暗中投奔了罗信,只是认为马芳这是为了让张居正闲置三年,豁上了自己。一旦让张居正在内阁失去话语权三年,自己和徐阶争起来,底气就足了很多。
“多好的人啊!”
“为了帮助我打击徐阶,竟然将自己都豁上了。”
他完全没有考虑到罗信提升了一位,可就排在内阁第四位了。而以严纳那个老好人,罗信超越严纳,坐在第三位的日子还会远吗
他现在就剩下高兴了,一旦隆庆帝同意封杀张居正,他在内阁就轻松了不少。
但是,张居正心中却是一沉,心中充满了愤怒。
这个愤怒有对马芳的,也有对徐阶的!
是的!
就是针对徐阶的愤怒!
在他看来,徐阶这次揪住一条鞭不放,以此来攻击高拱,根本就没有考虑他这个学生。完全把他当成了牺牲品。
而此时的徐阶也是面沉似水,他是把张居正当枪了,但是却没有想将这杆枪封存到库房内。一旦张居正被封杀三年,他辛辛苦苦把张居正弄进内阁,岂不是白费力气
但是,他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在马芳拼了一身剐的情况下,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果然,听了马芳的话之后,隆庆帝毫不犹豫地点头道:
“张居正就再学习三年吧!”
张居正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奋斗的多年,进入了内阁,却得到了这个结果,成为了朝堂的笑话,自己以后还有前途吗
或者是说,自己以特旨进入内阁就是一个错误
马芳如今在内阁排位第四,下降一位,张居正三年不得理政的消息很快就传播了朝堂,朝堂一下子就寂静了下来。弹劾也消停了下来。因为徐阶和高拱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这么弹劾下去,恐怕他们两个都要离开内阁了。
最关键的是,如今大家都在等罗信那边的消息。
 
第1554章 迟迟不到的消息
这一段时间,狂轰乱炸一般的弹劾,最后让徐阶和高拱都按规矩呆在家里,内阁积累了大量的工作,所以此时内阁几个人都集中在大办公室内,集体工作,遇到棘手的问题,立刻展开研究。
严纳和马芳也都老老实实地处理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工作,他们两个都知道徐阶和高拱为什么面沉似水,心情极其恶劣。
这是因为这次双方的弹劾,已经到了撕破脸,没有底线的程度。徐党将高拱从读书到如今每一个可以拿来做文章的事情都挖了出来,甚至还有一些瞎编的污水。而高党也将徐阶弹劾得体无完肤,而且很多都是实锤。
这就不是小孩吵架了,而是让两个人遍体鳞伤,名声大毁,不说一辈子恐怕都愈合不了今天的伤痕,便是脸面上都没有了在内阁待下去的勇气。最重要的是,隆庆帝真的可以借此机会,将他们赶出内阁,而不会有任何后遗症,不会有人说隆庆帝的昏君。
对比起高拱和徐阶,实际上,高拱现在有些怕了。他一边批阅着文案,一边拧着眉头,面色阴沉。
因为他知道他和徐阶相互攻击都已经达到了极致,不会再有什么新鲜的攻击点。但是,自己攻击徐阶的方方面面,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而徐阶攻击自己的方面却有着未来的不可确定性。
是什么呢
便是一条鞭。
而钱荒就是一条鞭的引子,只要钱荒的问题不解决,待罗信回来之后,便会立刻爆发出弹劾一条鞭的事情。那个时候,又是一场焦头烂额。只要能够解决钱荒的问题,一条鞭就能够继续下去,也就破解了徐阶的攻击,那个时候,高拱就不惧徐阶。
但是……
如何解决
“唉……”
高拱在心中不由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希望罗信先把南方的事情解决掉吧,否则这次真的抵挡不住徐党的攻击啊!
张居正站在自己值房的门外,望着漫天的雨丝,伸出手,雨丝落入手心,但是他的心却更冷。
他已经没有了理政的资格,三年内不能理政,只能够学习,如同一个司值郎。
一个内阁大学士,却干着司值郎的事情,呵呵……
张居正微微眯起了眼睛,狭长的眼睛中闪过一丝厉芒,低声呢喃道:
“冬天总会过去,只要一场雷雨,春天就会来临!”
京城在等,南方在等,整个大明都在等,等待罗信的消息。苏州的每一天的消息,都以极快的速度向着整个大明传播。大明的领土上,所有的茶坊酒肆,说书人都在讲罗信的故事。而如今最受欢迎的故事,便是罗信海上单刀赴会。
没有人知道罗信在乌篷船内商谈的真正内容,但是不妨碍那些说书人编造,罗信已经成为了大明的英雄。
孤胆英雄!
而就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期盼中,俞大猷带着大明水师出发了,而且罗信也亲自披挂上阵,和俞大猷一起出海,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将目光投向了东南,每天都有消息向着四面八方传递。
京城。
徐阶,高拱,严纳和马芳依旧在处理政务,张居正也进入到大办公室,但是却不能够理政,只是在一旁打下手。
这还是徐阶和高拱争执了一番,才给张居正争来的机会。而且高拱也只是呛了徐阶几句,发泄自己的不爽,他也知道,这件事阻挡不了张居正。张居正只是不许理政,学习观察是张居正的权利。
“砰!”
房门被推开,众人神色一愣,特别是情绪一直不好的徐阶和高拱,更是愤怒的瞪向了大门口,谁这么大的胆子,敢直接冲进来
然后他们两个人的屁股低下就像是被弹簧弹了起来一般,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完全不像是两个五六十岁的老人。
&nb
第1555章 鸟尽弓藏
张洵的书房内。
几个人都忧心忡忡,海正满脸忧虑道:
“子玉,如今不器被捧得太高了。”
“是啊!”张洵叹息了一声道:“如果罗信成功了还好,一旦失败了,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啊!”
“那怎么办啊”
“这里恐怕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啊!”
“你是说徐党”
徐府。
书房。
徐鲁卿不解地问道:“父亲,我们为什么要帮忙吹捧罗信”
“呵呵……”徐阶冷笑了两声道:“捧的越高,摔得越重嘛。如果罗信最终铩羽而归,你说那些对他期望甚高的老百姓会怎么做那些对罗信非常期待的官员会怎么做
现在他们怎么捧的罗信,那个时候,就会用多大力气去踩罗信。”
“那……如果罗信成功了呢”
“功高盖主嘛,呵呵……”
转眼过去了三十八天,大明已经焦头烂额。
钱荒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有多地开始抵抗一条鞭法。甚至发生了冲突。而北方草原的异动似乎更加明显,有着入侵大明的征兆。
更为严重的是,之前经过了汹涌澎湃的徐党和高党之间的相互弹劾,让两党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彼此之间都有了抵触情绪,就是正常的公务,双方也都抵触,扯皮,让这个大明的机器运转起来,困难重重。效率极其低下,让大明上下,越来越混乱。
就连懒政的隆庆帝,也不得不按时上朝,虽然他什么也不懂,心中也极其厌烦上朝。但是却不得不为之。
三十八天了啊!
罗信依旧没有消息,这让朝堂之上如同阴云密布,更加地沉默,连那些喜欢在朝堂之上争吵草地言官,都没有了兴致。
“轰……”
寂静的朝堂上,隆庆帝正烦躁地看着下面那些沉默的官员,却猛然听到皇宫外出现了骚动,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向着皇宫的方向汹涌而来。隆庆帝脸色一变,朝中大臣也脸上变色。
这些日子,因为钱荒的问题,大明各地出现了多次冲突,难道京城也发生了冲突
或者是,北方的鞑子打过来了
“发生了什么”隆庆帝的声音有些哆嗦。
“速探!”高拱喝道。
便有人匆忙离去,大殿内寂静一片,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倾听着。想要从皇宫外那纷乱的声音中听出一些什么。
“陛下,似乎是……捷报两个字。”
还是张居正年轻,竖起耳朵倾听了一会儿,隐约听到好像是外面再喊捷报。他这句话一出口,“轰”的一声,朝堂就炸锅了。隆庆帝的脸上也猛然现出了激动之色,转头对站在身旁的冯宝道:
“快去探查,你亲自去。”
冯宝的脸上也现出了激动之色,小跑着冲出了大殿。隆庆帝的脸上激动得现出了红晕道:
“如此说来,是罗师得胜凯旋了”
“应该是!”高拱也是一脸的喜色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徐阶也出班道:“罗大人立此大功,陛下应封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