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财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小坑
最小的只有一岁多,最大也就十二三岁。这些孩子从马车上下来,麻木的眼神中带着恐惧和不安。
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眼神中更是带着警惕。看到这些孩子的眼神,刘瑾突然心里一痛。
刘瑾想到了自己,自己也是一个孤儿。最后被太监收养净身入宫,同样是苦命人。
现在看到这些孩子,刘瑾知道这些孩子受的苦难。
“来,孩子们,到这里来,这里有好吃的。”
刘瑾早就让人卤了一锅鸡腿。卤制的方法还是太子教的。当掀开锅盖之后,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孩子们看着刘瑾,一开始不敢上前。不过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却走了过来。
刘瑾亲自把这些鸡腿交给这些孩子,这些孩子拿到鸡腿之后立刻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乖孩子,慢点吃,还有,还有呢。”
刘瑾轻声说道,伸手把年龄最小的娃娃抱在怀里。这个娃娃刚会走路,连话还不会说呢。
孩子吃了一口鸡腿后,对着刘瑾甜甜的笑了一下。这个笑容让刘瑾心里一暖,眼睛竟然湿润了。
孩子伸出冻得不成样的小手给刘瑾擦了擦眼泪。这个动作让刘瑾浑身一颤,一股从来没有过的感受涌上心头。
作为太监,他们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传宗接代,不能享受人伦之乐。
现在抱着这个孩子,刘瑾突然有一种初为人父的感觉。再看看这些孩子,刘瑾心里猛地豁然开朗。
自己现在的身份,不正是他们的父亲吗自己是京城皇家福利院的院长,扮演的正是父亲的角色。
这一刻,刘瑾心情格外的激动。看着怀里的娃娃,笑容变得更加慈祥了。
“都愣着干嘛把孩子带进去啊。这么冷的天,冻着孩子怎么办”
刘瑾看着发愣的下人们严厉的说道。下面的人赶紧把这些孩子带到屋子里。
福利院的小楼都是六层筒子楼,不仅如此,朱厚照还奢侈的给福利院安装上了暖气。
进入屋子里,暖洋洋的房间让这
第38章 议商
西山的水泥路成为很多人议论的焦点,大批的工匠分段建设,整条道路上都是工匠们忙碌的身影。
水泥路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新鲜玩意,很多人都好奇的跑到现场去观看。毕竟这种修路方式他们从未见过。
第五天的时间,一半的道路已经可以通车了。大家行走在水泥路上,才感觉到水泥路的好处,
平整不颠簸,这让通行速度增加了很多。就连推独轮车都比之前的道路轻松的多。
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些卖蜂窝煤的小贩。之前走一趟需要两个时辰,现在走在水泥路上,一个半时辰就到了。
而且比以前要省力气,这样的道路让他们喜出望外。
十天时间过的很快,到了第十天,整条道路已经修建完毕。看着宽敞笔直的水泥路,很多人围在哪里议论不已。
水泥路从京城直接到西山,干净的水泥路比往日泥泞的土路好太多太多了,仅从视觉上看着非常的舒服。
早朝过后,弘治皇帝带着众臣再次来到这里。这边早已经准备好了,大红布扯好,等着弘治皇帝剪彩。
“好啊……”
看着这笔直的水泥路,弘治皇帝满脸的笑容。众臣也好奇的看着水泥路满脸的新奇。
“父皇,您来剪彩吧。”
朱厚照笑着说,弘治皇帝也很乐意。直接和朱厚照一起剪彩,剪彩以后这条京西大道正式宣布通车。
弘治皇帝的马车先行,马车进入水泥路,颠簸立刻变得非常小,速度也比以往要快很多。
骑马的士兵也能感觉到变化,走在水泥路上,马匹的速度都增加了不少,而且还很平稳。
车队行走在水泥路上,一路狂奔向着西山奔去。二十多公里的路程,竟然连半个时辰都没有用到。
只有亲自体验,才能感觉到这水泥路的好处。这个时代的马车是非常颠簸的,根本没有减震,也没有橡胶轮胎。所以马车的舒服程度和道路的平整度有直接关系。
再次来到西山,众人感触良多。这水泥路真的是舒服啊。如果全国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那就方便多了。
“太子,这水泥路,造价如何啊”
弘治皇帝好奇的问道,众臣也看着太子。对啊,造价如何啊虽然这水泥路神奇,但是如果造价太贵也不能全国推广啊。
“父皇,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每公里造价一万两白银。”
朱厚照说出了一个数字,这个数字让所有人吸了一口凉气。一万两白银一公里,这价格太贵了,简直就是天价啊。
这二十多公里的路,竟然需要数二十多万两白银,这个价格哪里造的起啊。按照这个价格,要是两京之间修一条这样的水泥路,千万两白银起步啊。
这哪里修的起啊,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这水泥路是好,但是也金贵啊。这那是水泥路啊,简直就是用银子铺出来的路。
“皇上,这水泥路虽好,但是这造价真是太贵了。不宜大规模建设……”
一个官员说道,其他人也点点头。好是好,就是太贵了。大明财政根本就支撑不起。
“父皇,水泥路虽贵。但是却物有所值,如果我大明道路皆是水泥路,我大明各地的互联互通将会加强。同时货物往来将会更加容易。”
朱厚照认真的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可不是一句空话。21世纪华夏之所以能够快速的崛起,很大的原因就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
大基建是促进经济的万能灵药。这一点朱厚照比谁都清楚。
“皇上,户部没有多余钱粮……”
户部尚书赶紧说道。户部可没有多余的钱粮来修路。现在虽然每年赋税不少,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水泥路这样的耗钱大户,更是
第39章 四轮马车
“父皇,儿臣今日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父皇。”
朱厚照神秘的说道,弘治皇帝和众臣也很是好奇。朱厚照摆了摆手,一架马车从大明皇家集团那边驶了出来。
最让人惊讶的是这马车竟然有四个轮子,外形也非常漂亮。马车从另一边走过,大家都盯着马车。
在众人的注视下,马车在前面不远处的拐弯处灵活的拐了一个弯,这一幕让人瞪大眼睛。四轮马车竟然可以拐弯,这太神奇了。
四轮马车之前不是没有,但是却根本没有普及。最大的原因就是四轮马车不会拐弯。
现在这辆四轮马车竟然会拐弯,这让所有人都好奇起来,弘治皇帝同样好奇无比。
马车稳稳的来到朱厚照的身边,驾车的马夫从车上下来给弘治皇帝行礼。
“父皇,这便是儿臣给您的礼物。父皇,容儿臣先给你详细的介绍一番。”
朱厚照小脸上全是职业性的微笑。弘治皇帝和众位大臣也好奇的看着四轮马车研究起来。
“父皇,这辆马车拥有四个轮子。采用非承载式车身……”
朱厚照开始给弘治皇帝介绍这辆马车。这辆马车可是费了朱厚照好大的劲才弄出来。
真的是手工打造,这辆马车和这个世界上的马车都不一样。
车厢和底盘是分开的,为了这辆车,朱厚照让工匠们手工打造出了轴承,连轴承里的钢珠都是手工一个个磨出来的。
整个底盘采供精钢打造,和木制的马车完全不同。前轮带有转向系统,可以自由的转向。
同时车子还带有弹簧减震,大大增加了车子的舒适性,精钢打造的轮圈外面还有轮胎。
不过这轮胎却不是橡胶的,而是用牛皮一层层缝制出来的。精心挑选出来的牛皮经过裁剪,粘贴,缝制,最后才弄出了这轮胎。
虽然耐磨性可能没有橡胶轮胎强,但是舒适度绝对不比橡胶轮胎差。
同时还有独立的刹车系统,让车子更加安全。
车厢采用上好的木头制作而成。整个车厢非常厚,而且分为好几层。
最外层是五厘米厚的木头,再接着便是一层五厘米的钢板。钢板里面又有两厘米厚的木头,然后便是皮革和棉花弄成的消音保暖层,最后再弄一层木板。
整个车厢的厚度高达二十厘米,这样的车厢,就算是威力巨大的床弩也别想近距离击穿。
和普通马车车门在前面不同,这辆马车的车门在两侧。每一侧都有两扇对开的车门。
每个车门上都有一个带有弧度的窗户,窗户上还有厚厚的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的技术并不难,只需要把切割好的玻璃加热到软化点,然后再均匀的冷却相应的的时间就可以得到钢化玻璃。
虽然这种玻璃无法和后世的防弹玻璃相比,但是阻挡普通的箭支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更何况窗户的内侧还有可以升降的钢板,一单发生混乱,车厢内的人可以在数秒内把钢板升起来。
打开车门后,所有人都被内部所震惊。连弘治皇帝都好奇的走到马车旁边想看个究竟。
巨大的马车内部有四个对立座椅,座椅完全按照后世豪车的座椅风格去设计的。
细节之处处处用心,完全就是马车中的劳斯莱斯。弘治皇帝登上马车坐在座椅上,柔软的座椅让弘治皇帝感觉特别的舒服。
“父皇,这里还可以调节角度。如果累了,还可以躺下休息休息。这里还有腿撑可以打开……”
座椅可以手动调节角度,虽然只是简单的调节,但是在这个时代也够神奇的。
“父皇
第40章 交通部的成立
谁也不知道朱厚照在马车里和弘治皇帝说了什么。反正弘治皇帝从马车上下来后心情极好。
第二日便在早朝宣旨,大明成立交通部专管大明交通之事,同时让刑部拟相关只法,交通部不归六部,和专利司一样归皇帝直管。
交通部的成立让很多官员闻到了不一样的味道。交通部显然是分了工部的权利,以前这些事情都是属于工部负责。
现在却单独让交通部负责。相当于分了工部的权利。虽然交通部和专利司一样,主官只是正二品的官员,但是各级官员却能看到一些东西。
从专利司到交通部,弘治皇帝正在悄无声息的削减六部的权利。专利司是一个新鲜玩意,基本上没有触动任何人的权利。
但是交通部却直接削减了工部的权利,下一步还会有什么独立的部门成立,谁也不知道。
交通部成立让很多人在暗地里讨论了起来。但是却也只敢在暗地里讨论,谁也不敢阻止这件事情。
而工部尚书曾鉴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特别是弘治皇帝单独和曾鉴谈话之后,曾鉴更是积极的配合交通部的成立。
交通部的构架很简单,交通部下属暂有公路司,水运司,交通司。公路司主要负责公路和桥梁的建设。
水运司专管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运。
交通司专管交通秩序,负责交通指挥,交通处罚,交通事故处理等事情。
交通部一共四级机构,部,司,厅,局四个等级机构。这些意见自然是朱厚照给的。
交通部的负责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守仁。王守仁从专利司调往交通部任职。而专利司司首由其他人担任。
专利司现在已经基本上步入正轨,专利法发布之后,专利司的任务就变得简单很多。
每天主要工作就是审批专利,并没有太忙的事情。现在成立交通部,朱厚照自然愿意让王守仁担任这个重要职位。
相对于现在的专利司,现在的交通部显然是一个实权职位。别看小小的交通部,权利可是非常大。
特别是连海运都负责,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明朝实行海禁,海禁虽然防止了一些隐患,但是也大大阻碍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
趁着这次交通部成立,朱厚照直接把海运这个权利给弄了过来。等有实力了,那么大明就可以直接开海,到时候连海关都会归属于交通部,这样的重要职位,朱厚照自然不愿意交给别人。
从专利司到交通部,虽然官员等级没变。但是王守仁却彻彻底底的成为一个实权派的官员,权力之大仅次于六部尚书和内阁的几位大臣。
最关键的是王守仁是太子的人。这谁都知道,要不然王守仁怎么就突然成为专利司的司首呢。
现在太子要修路,他又成为了交通部的侍郎。这点事情是个官员都能看的出来。
就在朱厚照在京城折腾的时候,在北方的边关,一场谁也没想到的军事行动已经开始好些日子了。
自从入冬以来,草原便下起了雪。这是草原的特色,从每年的十月份便开始下雪。
和往年一样,鞑靼的骑兵入冬以来便屡次骚扰边境,不过大明边关对于防备鞑靼骑兵已经很有经验了,虽然骚扰的比较厉害,却损失不大。
霍云是守卫边关的一个骑兵校尉。掌管着一营之兵1600骑。
霍云今年只有二十四岁,但是却是一个老兵了。霍云最崇拜的就是霍去病,总是梦想着自己带领骑兵去草原征战。
&
第41章 大明骑兵的战争
天黑之后霍云还没回来,边关守将便感觉不对劲。当查了霍云他们走的时候带的装备后,他们知道出事了。
出去侦查哪里需要带十五天的口粮啊。还带着这么多手雷,这显然不是去侦查去了。
虽然愤怒,但是边关守将现在也没办法派人去把他们追回来。霍云已经走了一天了,在这茫茫草原,想要找他们是很不容易的。
“立刻通知下去。加紧边关守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