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凌风笑诺
张绣应声收招,拱手道:“师兄有何吩咐”
张任:“恩师老人家身体可好”
张绣:“恩师天性洒脱,喜云游。我已十五年未曾见过恩师了,就是小师弟亦有近十年未见师尊踪影了。”
张任:“小师弟”
张绣:“是的,师尊在离开我后还收了一位关门弟子。”
张任:“你可见过这位小师弟”
张绣:“当然见过,前两年我们还一起并肩作战呢!”
张任:“哦小师弟也在刘骠骑麾下为将”
张绣笑笑道:“呵呵,岂止是为将现在小师弟可是主公手下为数不多的一方统帅!”
张任有一些收讶:“哦不知小师弟何名以师弟你的年纪来推算,他应该年纪不大才是。年纪青青居然有如此作为!不知枪法如何”
张绣:“小师弟三十有二,早在虎门关前便已扬名天下,乃常山人氏赵云赵子龙也!”
“啊!”张任当然知道三英战吕布,也知道刘琦的龙骑营,也自然知道赵云、关羽之名了:“果然英雄尔!师尊的眼光果然不凡!”
张绣:“小师弟确实天纵奇才,其自创七探盘蛇枪法已不在师尊的百鸟朝凤之下,假以时日,必将自成一派宗师。”
&nbs
第284章 会师
马超看着徐庶在这儿不紧不慢地分析形式,心中有些着急:“将军,你既然说我军难破剑门之险,为何还如此淡定破不了剑门,我们如何完成主公交予的任务”
徐庶见马超意会错了刘琦的意思,只好把刘琦的意思向在座的几位将领表述下:“诸位,你们可能理解错了主公的意思了!”
张燕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哦将军,难道主公并不想让我军强取益州”
徐庶摇摇头:“非也!这一次,益州定然会成为主公囊中之物!”
张绣问道:“将军已有破剑门关之计”
徐庶:“剑门天下险,世人皆知。想要破之,谈何容易”
马超似乎想到了他早上跟徐庶说的气话:“将军是说主公会先攻进成都”
徐庶点了点头,这个马超有的时候是比较冲动,但是只要能够控制好情绪还是有一些头脑的,多加锻炼是很有机会成为关羽赵云一类的武艺高强的统帅型将领的:“你们要相信主公与奉孝先生的能力,从并州平叛到虎牢讨董再到征战天下,你们可曾听过有主公和奉孝先生同时在的战争有过失败”
这一点张燕最有发言权,迫降他与黑山大军的时候这两个人就在其中:“奉孝先生被主公称为鬼才,奇谋诡计多不胜数;主公本身又文武超群,他二人从小交好、心意相通,每每主公亲征总是愿意带着奉孝先生。主公身边有典将军和甘将军相随,益州之南又无剑门这样的险关,他们确实会比我们更快到达益州腹地平原的可能。”
张绣似乎也明白了他们这一路大军的主要作用是牵制而不是强攻:“也就是说,剑门关能不能打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牵制住大师兄这个益州第一将和他手中的大军,为主公赢得攻取成都的机会”
徐庶:“然也!”
大家都明白了自己的主要任务后,也就不再纠结能不能打到成都,拿下益州了。
既然徐庶说了明日可得霞萌关,那就多等一夜罢了。
其实,文聘和诸葛亮的大军也已经跟吴懿和泠苞设伏的伏兵交上手了。
诸葛亮生性谨慎,在北上之前还特意找来李严和费观仔细地研究了沿西汉水而上的途中地型。因为李严在投降后为诸葛亮和文聘分析了益州的人员配置和主要人员的能力。而张任是他重点强调的能人。
以诸葛亮的性格怎么会不防其设伏
所以,一路走来大军的前方五到十里的都有两路各五百的斥侯在探路。
也就是说吴懿不但没有等到文聘大军进入他的伏击圈,反而被文聘和关平带着人给围在南马山。
吴懿这个人头脑是有的,但是能力确实一般。
不过他的心眼是比较多的,不然他在历史上也不会从了刘璋从刘备,都能够混的很不错。
发现自己很难完成张任交待的任务,他怕回去受罚,又怕死,所以心中便有了降意。
但是,泠苞是张任的心腹,他不可能能说服泠苞跟自己一起降刘琦。而且他怕刘璋会为难自己的家人,所以他做了一出戏。
吴懿大义凛然地对泠苞说:“泠将军带着五百弟兄赶紧从山后的小道退回霞萌关吧!敌军某来挡之!”
泠苞有一些感动,说道:“不可,将军是主将,怎可以身犯险还是将军撤回去吧,泠某愿以命相后搏,为将军断后。”
吴懿:“你走吧,我在些还能调动这些将士们守上几日,你快点回去告诉张将军,霞萌关危矣,赶紧撤吧!只有剑门险关才能挡住这一群恶狼之师,晚了怕就来不急了!”
他要做一个全套的戏,因为他心里早已不满刘璋的不上进。他们吴家与刘焉交好,他愿意举家相随,是因为刘焉有野心,他跟着刘焉会有好的前途和得到更多的利益。可是现在的刘璋如此怯糯,而且用人也是不看关系,搞得他现在已经在权利中心没有话语权了。与其坐等刘璋败家,还不如为自己的前程搏上一搏!
但是他还得为
第285章 昏招?中计?
拿下霞萌关,北往汉中,南往巴西的路均已打通。粮草供给已无问题,徐庶便起大军六万直逼剑门关。
而刘琦大军有了严颜的投效,路上就畅通多了。
不得不承认严颜在益州军中的声望,一路走来,不说演人中那么夸张吧,也有二十多座城池关隘的三十多名大小将校直接开门投降了。
甘宁则沿长江继续西进,收取江阳郡后,沿沱水而上取资中,进逼广汉。
刘琦大军威名在外,加之有严颜开路,经过一月余的行军和一路收复各关隘城池后。两路大军渐渐地走出南部大山,进入到益州盆地的底部——成都平原。
这压力太大了。
不是刘璋不想防,而是张任被徐庶大军牵制在梓潼的剑门关,严颜已投敌。真正能率大军正面与刘琦大军相抗的将领还真没有。
刘璋是真急啊!
该怎么办
无奈的刘璋只能紧急向手下的谋臣们求助了。
主薄黄权建议刘璋收拢周边郡县兵马共守广汉。
广汉太守张肃附议。
而刘璋提拔的别一个年轻的谋臣法正却劝说刘璋投降刘琦。他认为刘琦大势已成,已不可违,还不如早点投降。也许刘琦会因为刘璋同是汉室宗亲的份儿上给刘璋一个好的结局。
都有道理,两拔人争执不下。
刘璋听得头大。
而他最为看重的益州别驾张松,此时却站在一旁低头不语。
刘璋只好主动开口询问:“子乔,可以计教我”
张松其实是真的有才能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做到刘璋手下的头号谋臣“益州别驾”。
不过他一直都看不起刘璋,在这乱世,坐拥益州这天府之国竟毫无进取之心。
长的丑却有才的人,是不甘于平庸的。
他本来就早在计划要把益州献给一个更有能力的明主的,他本有心说服刘璋臣服于曹操的。
可是眼下看来曹操是没有机会突破刘琦布的局而来收取益州的。
那么,最有可能成为益州新主的只可能是刘琦。
正好在刘琦对益州用兵之前他认识了一个跟他一样丑而有才华的人——凤雏庞统。
庞统劝他拉拢刘璋手下的势力向刘琦靠拢,得以在刘琦攻取益州时取得一些好的功劳,以后可以在刘琦麾下立足。
庞统的建议正合他心意,所以他拉拢了同样有大志而不甘于在刘璋手下蹉跎人生的法正。
他跟随刘焉父子多年,当然知道刘璋生性多疑,如果此时他站在法正一队,刘璋反而不会主要选择投降。所以他选择了另一个方式来帮刘璋出主意。
“主公,我等均为当局者,可能都心系益州安危,而不能客观看待当下的局势。大家在此争论可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某荐一人,乃荆州大才子,此时正在某府中作客。或许他能从旁观者的角度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建议。”
刘璋:“哦何人他愿意为我献计”
张松:“襄阳庞家的庞统庞士元!”
刘璋有点不太信:“那是何人真有大才”
张松:“此人乃庞家新一代中的翘楚,深得大贤庞德公喜爱,而且还师从水镜先生,就算放在整个荆州,也是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
刘璋:“哦是吗那还让人快快去请”
张松:“喏!”
一柱香的时间后,庞统在张松的侍从的引领下来到了益州州府。
刘璋一看庞统,心里还是有一丝丝不太爽。
怎么回事
难道大汉有才之士都长的很丑吗
这庞统的长相跟那个张松真是有得一拼,小眼睛、塌鼻梁、吞天嘴……
果然物以类聚!
哎!不过人家张松也确实是有才华的,他推荐的人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何况庞统的家世和师承确实让人羡慕,能让庞德公和水镜先生看重,那才华肯定不会在张松之下的。
来都来了,那就听听他怎么说吧。反正采不采用主动权还在他自己手中。
有求于人,还是客气一点吧。长时间与张松打交道,当然也不象曹操孙权那样太在意能人的长像。
“庞先生,今我益州遭逢大难,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教我脱困”
&n
第286章 凤雏心计
完全在庞统的计划之中。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虽然事实证明他们并未达到如此高度,但是,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他们的能力确实高人一等。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论是亲魏的《三国志》还是亲蜀的《三国演义》,都在某些历史特定环境下有失偏颇。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的学的历史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
不论后世的专家也罢,学者也好,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总会加入自己的偏好和个人见解。
不论是所谓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亦或者民间传说的野史。至少对卧龙风雏的评价都是瞒高的。
虽然诸葛亮的知名度更高,那主要是因为庞统死得太早。
而这一次被改变了历史轨迹的汉末,因为刘琦的到来也让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偏差。
比如早死的郭嘉、被胁迫的徐庶、被出卖的吕布……都因为刘琦的关系,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庞统也一样!他没有再去投奔孙权。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自从当年刘琦在襄阳高看了他一眼以后,庞统从心底认为刘琦就是天下唯一的明主。不说学识胆色,只是初次见到他表现的那份从容。没有歧视,相反给予他的是看重和鼓励。
他虽然早就有心投效刘琦,却不想象常人一样主动送上门或者待在家里等着别人来请。他要主动出击,立下功劳以为敲门砖。
所以等他成年便去了益州。以他的聪明才智,当然看得出刘琦一定会先下益州而谋中原和江东的。因为目前留下的对手中,也就刘璋在益州比较好对付了。如果从东往西打,不论是孙权还是刘备,或者是曹操若被赶到益州。这大汉天下恐怕就不是短时间能够一统的了。
庞统以襄阳庞氏的身份到益州游学,在益州走访了不少的能人与重臣。
能与张松走到一起也确实是张松跟他差不多是一路人——丑丑的能人。
张松确实也挺看好这个年轻人。
物以类聚!
他二人很快便成了忘年之交。
得知张松不甘于一个平庸的主公之下后,庞统便拿定主意从他下手,争取到一部有才能的益州官员在刘琦兵进益州的时候为其提供由内而出的帮助。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他不但拉拢了张松,还通过张松拉拢了同样不甘于平庸一辈子的法正和其他一些与张松法正交好的人员。
法正不用说了,历史上的刘备得了益州之后的第一军师。就连诸葛亮都叹服他的统兵用计之才能。虽然诸葛亮被称为智绝,但他的模板其实跟荀彧非常相似。更侧重于理政和保障后勤!也有人拿他与萧何并论,个人认为其实诸葛亮在内政上可与萧何相比,而计谋上又要比萧何高出一截的。
而这个能被诸葛亮非常认可的法正,是一个类似于荀攸、鲁肃般的谋主型人才,战场把握时的能力非常强。如果能好好利用,至少跟庞统差不多。
其他的一些大小官员虽然没有那么突出,但是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掌握着刘璋手下的各个部门或者城池的命脉。虽然不一定能给刘琦收复益州带来多大的帮助,却能够给他平稳接收益州少去许多麻烦。
庞统这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甚至可以说他带给刘琦的可不只是一点点拿下益州的功劳而已,而是帮他争取到了许多可堪大用的人才。
这时候和张松与法正一喝一和,明上是各执已见,实际上却把握了益州内外的主动权。
可以说刘璋最后选择了听从一个所谓“旁观者”的外人的意见算是一大昏招。
天上不会掉馅饼,也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帮你。
尤其是士族之人,在他们没有确定自己的利益前是不会随便出力去帮助哪一方诸侯的。何况庞家在益州并无家产,似乎没有值得庞家出手相助的理由。除非他们非常看好刘璋,并能在这件事中给自己捞得好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