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附身高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乌溪散人

    德阳殿高三丈,陛高一丈,长约一百来丈,宽约八十多丈,可容下一万多人同时议政,建在一座高大的平台上。

    高大平台至德阳门有九十九个条石台阶。德阳殿气势恢宏,因建在高台上,雒阳城外的五十多里处,都能看到其砖瓦飞檐等。

    因是雪后,德阳殿外覆盖了三尺多高的积雪,行走艰难。皇宫不比他处,此处的积雪,自然是由一帮执戟郎来清扫了。

    仅仅两百多位虎贲郎中,要打扫这么一大片区域,难度可想而知。不但如此,他们今日的任务是将这一片区域的积雪清扫干净。见日头已高,众执戟郎都在杂乱无章的劳作,高顺有点慌了。

    他来到无所事事的韩馥身旁,谏言:“韩侍郎!场地太大,积雪太多,应当分工负责,分组劳作才可!以属下之计,六层人负责扫雪,一层人负责装卸,三层人负责运输,方可快速清扫完此地积雪!”

    闻言后,韩馥微皱的眉头忽然舒展开来,含笑道:“善!德厚此计大善!”旋即,他便按照高顺的提议安排众人行事。




第二十一章 臧旻复官
    自从和高顺暗讽袁术后,公孙瓒愈发和高顺亲善起来。每日轮值后,都会来高顺家小坐一番,时而小酌,时而谈古论今。一来二去,他在高顺府中也认识了田丰。

    田丰却有点孤傲,看不上有些虚浮的公孙瓒。他每次来高顺府中,必定先吐槽一番帝国时政之弊端,再和高顺讨论怎么去施政才能革除弊政。公孙瓒也不喜田丰,倒是帮高顺打理家业的审配却越来越尊敬田丰,与之交往甚密。

    京师闲人许攸见高顺家热闹,时常领着乡党逢纪来访。逢纪字元图,刚刚二十岁荆州南阳人,身高七尺左右,相貌还算俊朗,是许攸乡党。

    逢纪有急智,行事果断,被许攸邀来做袁绍的谋主。他结识同郡娄圭后,独自一人来高顺的府中已有多次。

    高顺家中资产钜亿,行事又慷慨大方。无论是相识的士人还是不熟悉的黔首平民,只要来到高顺府中,他都会热情招待。久而久之,高顺的大名已在雒阳城里传开,世人始以“第九厨”来尊称高顺。

    “厨”者,在帝国是对愿意慷慨解囊资助他人的名士之尊称,和后世的慈善家一个意思。

    这一日,高顺轮值回来还未卸甲,与前来拜访的田丰和逢纪寒暄。

    臧洪却满面春风的从外面走来。“德厚兄!我家大人复起了!呵呵…太尉府征辟我家大人,拜为议郎!”臧洪脸色微红,含笑说话。

    “善!”高顺闻言后惊呼。旋即,他邀请田丰、逢纪、审配和娄圭等人,一起去臧旻府中道贺。

    臧旻家的正堂里,已是高朋满座,都是京师名士。

    有高顺认识的孔融、蔡邕、曹操、杨彪、袁术、许攸……等人,还有众多高顺不认识的高士官吏。

    见此,高顺快步走到臧旻跟前,躬身行礼:“臧公!德厚恭贺你再入太尉府,替帝国分忧!”

    “呵呵!德厚,自己找个位置坐下,一会儿将设宴款客!”臧旻手扶额下长髯,满脸含笑。

    见礼过后,高顺和田丰等人走向门边的木案空位。“德厚兄!快来此入座!”这时,不远处的孔融举手呼唤。循声望去,高顺发现孔融附近确有几个空位,便和众人一起前去。

    毗邻高顺右手的是一位年轻官吏,和高顺年纪相仿。身材不高七尺左右,清秀长脸,浓眉大眼颇有几分威严。他身穿黑色官袍,配黑绶悬铜印,应是秩六百石的官员。

    一番攀谈,高顺已知此人根底。此人名叫沮授,字公予,翼州广平人氏。他出身官宦之家,官居议郎一职,和臧旻同为光禄勋麾下议郎。

    沮授性格刚烈,足智多谋,是名扬三国的顶级谋士,为袁绍定鼎河北立下汗马功劳。官渡之战后,他被曹操俘虏,为袁绍尽忠而亡。

    开宴后,高顺想和这位三国顶级谋士结交一番,便举斛敬沮授:“公予兄!小弟不善饮酒,以水代酒敬兄一斛酒!请!”

    “请!”沮授回礼同饮。他声音大且不喜说话,只是和高顺应付一下了事。

    见此,高顺没再勉强,刻意与之交往。心想:“袁绍麾下的这位顶级谋士,看来是喜欢结交名门高士吧!”旋即,高顺和田丰、逢纪、审配等人组成小圈子,饮酒、吹牛打屁等等。

    酒至半酣,身材矮胖的蔡邕端着一斛美酒,行至大堂中央。蔡邕字伯喈,陈留圉县人,光禄勋袁滂麾下当红议郎。他圆脸酒糟鼻,长着一对鱼泡眼,相貌却很平常。



第二十二章 名士为友
    正堂里,众人都停下议论等待高顺下文。

    此时,悬挂在四壁的香烛,散发出阵阵清香,烛光随着众人的呼吸摇曳起来。

    见一干高士都如此,高顺举起酒斛,将斛中的井水一饮而尽,才缓缓说道:

    “北疆大漠中尽是黄土沙尘,北风肆孽时可将黄土挟裹至万丈以上的苍穹,黄土随风云南移可横跨不下万里。是以,小子推断:前几日的‘黄雪’,便是白雪包裹苍穹中的黄土所致!”

    闻听此言,已微醉的蔡邕顿时失态,啐道:“荒谬!一派胡言!那‘黄雪’应是昊天上帝令黄龙行雪所致,怎会是白雪挟裹黄土而成德厚休要胡言乱语!”

    大堂里,一干与宴的高士都露出敬佩的目光看向蔡邕,看向高顺的目光显然有些鄙夷。除了曹操、逢纪、沮授和田丰等一些聪慧之士,或者知道此事缘由的娄圭和审配等人,其他人都选择相信蔡邕。

    “呵呵!”高顺见此,冷笑几声。他脸色古井不波,镇定自若的站在那里,又缓缓说道:“众人皆知德厚家中房舍众多,家中冰窖自然也较多了!前几日大雪时,小子特意储存一些白雪以备夏日所用,当然也有一些黄雪了!”

    说话间,他看向在门口附近的审配。

    审配和娄圭就“天降黄雪”一事曾请教过高顺,被高顺的理论说服,还特意融雪一试。见蔡邕侮辱高顺,审配当然生气。他连忙返回高家府邸,取来一盆松散如初的鹅黄色雪团。

    在众目睽睽之下,审配用火融化黄雪。木盆之中,剩下了一滩黄色浑水。待浑水沉淀后倒去清水,木盆中的确只有黄色沙土遗留。

    “怎么样伯喈公!我家主公所言非虚吧”审配满脸怒色,把木盆举到蔡邕跟前,缓缓问话。

    “咦…哦!哈哈哈!原来如此!”蔡邕尴尬一笑。说笑间,他扬起脖子饮酒,趁机用宽大袍袖遮挡面部。

    前后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高顺用事实说话,告知在场的一干高士:不要空谈,空谈被打脸。

    见众人折服此事,高顺还未离开,在大堂中央站定,又缓缓说道:

    “天地之初,昊天上帝已在,亘古长存,与天地同寿。见天地混沌一片,他洒下一滴精血化身盘古,辟开天地。清气升形成九天,浊气沉凝成大地。昊天上帝居九天之巅,掌管寰宇生灵。”

    “那时候,大地苍茫并没人族,只有诸神,名叫洪荒!此事,《山海经》中有记载!昊天上帝不喜诸神,勒令诸神飞升九天,遂有天悬十日一说。后来,昊天上帝洒下一滴精血化为女娲。女娲搓土造人,便有了人族始祖。”

    “我等大汉子民都是昊天上帝所造始祖后裔,昊天上帝当然最爱我大汉子民了!况且,昊天上帝与天地同寿,大地若毁他也折寿,为何让地龙翻身昊天……”

    高顺款款而言,不慌不忙讲述自己的理论。现在他才知道,说了一句谎言要用无数的谎言来弥补掩盖。幸亏灵魂来自后世,读过许多洪荒网文玄幻小说,高顺要编出一套说服众人的洪荒历史,还是逻辑分明的。

    “呼!呼呼……”高顺言罢后,大堂里鸦雀无声,唯有众高士的呼吸声清晰可闻。四壁的烛光,都被吹得摇摆不定了。

    “你这般说辞来自何处难道林宗公的家藏书中也有记录”此时,缓过神来的蔡邕,脸色不善的问高顺。

    看见这一幕,高顺算是彻底了解蔡邕:一位被众名士惯坏的当红创作型歌唱家而已。

    话说这个年代,诗歌和赋都是名士聚会时吟唱的歌曲。蔡邕是创作型歌唱家,被世人追捧已不知天高地厚。只有遭受挫折后,才会成为蔡大家!

    一念至此,高顺反问蔡邕:“蔡公之言又来自何处难道是‘董子’所著书籍‘董子’的书籍之论又来自何处”

    &n



第二十三章 会晤袁绍
    大汉帝国第一模范青年袁绍相召,高顺不得不去一会,也渴望前去一会。临近正旦大朝议,高顺和公孙瓒等一干执戟郎忙得像狗一般,他实在无暇去北邙山。

    话说这年头的帝国京官还是挺累的,大年初一,也就是正旦日还要上朝议政。高顺是执戟郎没资格进入德阳殿,只能手握长戟立在寒风里吃冷风。

    正旦过后,又是上元节。按理,皇帝刘宏应该移驾河水之畔,行辟雍大礼祭奠祖宗和诸神。这家伙性懒,把这事省了,高顺等人才有了空闲。

    正月十六,高顺轮休,在娄圭、审配和逢纪等人陪伴下,踏着初春积雪朝雒阳城外的北邙山而来。

    此时,春阳正艳,把白皑皑的北邙山映射得光芒闪耀。京师闲人许攸和帝国“八厨”之一的张邈,骑着高头大马从前领路,高顺一行六骑在刺骨的春风中尾随其后。

    张邈字孟卓,东平郡寿张县人,今年三十一岁。因家中资产钜亿又乐善好施,被帝国人列入“八厨”,也是袁绍金主之一。随着高顺的加入,这“八厨”应该称为“九厨”了。

    “袁绍不会是要勒索我吧!”高顺骑着马心中恶毒的想。他随着张邈,在马达林和麴良二人的护卫下,迎着朝霞从北邙山南的蜿蜒小道攀爬向上。

    临近晌午,太阳高悬头顶之时,众人才来到北邙山南麓之巅。一处茅草屋的村落呈现在众人眼前。

    这一片茅草屋村落,不下有百户人家。其中最气派的茅草屋院落,居然是一栋四进的大院落,显然已经违制,正是袁绍隐居此地的房舍了。

    “众高士,请去剑!”袁绍房舍外站岗的两位青年,对高顺等人朗声大喊。这两位青年很是雄壮,身高都超过八尺三寸,面相却有些稚嫩,不过十七八岁左右。

    见此,高顺解下腰畔的剑形马刀,递给身旁的马达林。“达林、子优!你们两人就在门外等候就行!”高顺随口吩咐马达林和麴良二人。

    “主公!你,你的安危…”身高七尺七寸的麴良,瞅了瞅门口的两位壮汉,小声嘀咕。

    高顺闻言,又扫了一眼面前的两位雄壮少年,嘴角含笑:“呵呵…无妨!我从血海而来,诸邪避让!”

    看到这一幕,高顺已知袁绍派两位壮硕少年在此站岗的深意:无非是壮声势而已,就像是走夜路的胆小之人,总是要高吼歌曲壮胆一般。

    “呵呵!无妨啊!这位是小弟乡党文孟拙,这位是琅邪临沂人颜伯善,都是骁勇忠义之士…”看见此况,许攸脸含微笑的介绍一番。

    皮肤稍黑的少年名叫文丑,字孟拙,荆州南阳宛城人;身高略矮的少年名叫颜良,字伯善,徐州琅邪临沂人。

    闻听到这些,高顺心中一愣:“文丑颜良《三国演义》里的河北四庭柱!他们不是翼州人吗怎么会是,一个徐州人,一个荆州人”揣着疑问,高顺却脸色不变,在许攸的指引下朝正堂走去。

    一路上,许攸解答高顺心中疑问。文丑出身南阳宛县大族文氏,因和南阳名士何颙是亲戚被袁绍招来;颜良出身名门,孔子七十二门徒颜回之后,因和党人名士吴脩同乡被推荐给袁绍。二人皆有虓虎之勇,宿卫袁绍左右。

    听到这,高顺也明白了:文丑和颜良,这两位大将是袁绍亲自带入翼州的。

    说话间,高顺等人穿过三进院落,来到袁绍房舍的正堂。袁绍家的房舍,从外表来看虽



第二十四章 袁阀出招
    袁绍此举,不但娄圭、审配和逢纪等三人感到惊讶无比;就连许攸和何颙等人,也是脸色大变,一脸不解。

    许攸不停的给袁绍使眼色,示意他制怒;何颙脸带尴尬之笑,冲高顺抱拳表示歉意。伍琼、吴脩和张邈等三人,都目光诧异的看向袁绍。从他们举动上来看,袁绍显然未按预设的剧本演绎。

    就在这时,高顺忽然冷笑:“呵呵!本初兄原籍豫州汝南,家乡不乏高山幽静之地,为何不在家乡隐居埋名难道对京师的龙气有所窥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初兄还是做好自己才行啊!”

    “你…你大胆!”闻言后,袁绍爆喝一声。

    “哗啦啦…”一阵阵脚步临近。几十名精壮青年家丁,循声从堂外走来,冲进正堂之内。

    看见此况,高顺眸眼微眯,冷冷盯着已经站起身来的袁绍。他缓缓起身,冷声道:“袁本初!你难道要和我动武难道要杀绝此地九人灭口”说话间,他伸手指了指在座的娄圭和许攸等人。

    娄圭、审配和逢纪见此,也相继站起身来。审配面带怒色,移步护在高顺右侧;逢纪面带一丝惧意,但仍然表情坚毅的护在高顺左侧。就连有些柔弱的娄圭,也前驱高顺身前,怒视袁绍。

    看到这一幕,高顺心生一丝小激动:“经此突变,娄圭、审配和逢纪等三人,定已归心于我!呵呵!”心中这么乐,他脸色却没有任何变化。他轻轻推开娄圭,却朝袁绍缓缓走去。

    “退下!谁叫尔等闯入正堂!”看见此况,何颙朝冲进来的众家丁怒斥一声。众家丁闻言后却未动弹,仍然虎视眈眈的盯着高顺。看见此况,何颙也面露狐疑之色,看向满脸怒气的袁绍。

    许攸此时却哈哈大笑:“哈哈哈…本初兄请息怒!德厚兄是郭林宗公门下,忠义之士啊!德厚兄,你向本初兄道个歉,大家都是名门之后,都是要为帝国效力的!”说话间,他却已经离席,缓缓往外退去。

    “呵呵!子远兄言之有理!”伍琼、吴脩和张邈三人也含笑附和许攸,一边说着话却一边朝门外退去。

    看见此况,高顺心中更是一乐:“如此看来,这帮和袁绍相交为友的高士,也和袁绍不交心啊!一句话,一个简单的离间计,众人都有退出门外的逃跑之意!”思量间,他更是加快步伐朝袁绍逼近。

    袁绍见此,心中已经怒火中烧:“恐吓之计已经失败!高顺果然如传说中的一般脾气倔强。还狡猾如狐狼,居然敢离间我和诸位名士之谊!”想到这,他冷哼一声:“尔等休得无礼,都退下!是谁让你们冲进大堂的,鞭三百!”

    “喏!”几十名青壮家丁领命离去。

    “诸位高贤,小弟家中还有俗务缠身,德厚告辞了!”见家丁已退,高顺来到袁绍身旁,朝许攸等人行礼。

    见会晤出现变化,何颙等人也不好意思,脸带尴尬之色给高顺回礼。袁绍此时已换上一副面孔,也含着笑朝高顺行礼。

    而高顺却拉着袁绍之手,笑道:“本初兄!室外阳光正艳,小弟又要离去,兄应该亲自送行,才不负兄之大名啊!呵呵!”说话间,他拉着袁绍朝茅草屋外走去。

    就这样,众人一直来到山脚下,高顺才和被夹持而来的袁绍等人告别。

    “本初!汝为何动怒,又为何让家丁冲入正堂”回到正堂后,何颙冷着脸问袁绍。他得袁家庇护之恩逃过党锢之祸,所以才极力帮助袁绍。

    跪坐好的袁绍闻言,叹了口气:“哎…伯求兄!小弟用得正是诸君商量好的威压之策啊!只不过,小弟操之过盛了。而且,那位边境鄙民高顺也太倔强……”
1...1415161718...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