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附身高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乌溪散人

    高顺缓缓说话,道出心中打算。现如今,他大势已成,也不惧宋宪和侯成二人会有怎样的小心思。

    胡昭是个书呆子,名义上是高顺的小师弟,其实正在和高顺学习楷书,习得“永”字八法。听完高顺之言后,他脸色不变也没发言。

    钟繇闻言后,心中泛起波澜:“我这位师弟不简单啊!原来在帝国边境还有一支骑兵,势力不弱!”他率先抱拳:“师弟!这般安排很妙!”

    “善!大善!若是可以,德厚兄每年可安排一部分部曲至军中历练一番!呵呵!”娄圭跟在钟繇之后说话。与此同时,他眸中精光一闪,手捋额下胡须,心中暗叹:“早就觉得高德厚不简单,原来还有这么一手好棋!”

    高岚和张汎自然没提出异议,唯高顺马首是瞻。郭襄却提出异议:“主公!如此这般,你在京师的安危堪忧啊!”

    宋宪和侯成闻听高顺之言后,本来已是满脸含笑。见郭襄又提出疑问,顿时脸色一变,面色沉重的看向高顺。

    “呵呵!”高顺微微一笑。随后又道:“无妨!有马达林和麴子优二人在安全无虑!”

    就这样,众人议论一番后才去用餐。娄圭和钟繇两人,见高顺讨论如此的重要大事都没避开他们,心中很是高兴,也把高顺当作刎颈之交来看待。

    接下来几日,又是一番送别的节奏。先是宋宪和侯成,跟随郭襄等人北上雁门;后是钟繇在高狐难离等人的护卫下,南下颍川长社县。

    而胡昭却正式留在高顺身边,以高顺为师为友。高顺其实不知道,眼前这位“孔明”胡昭在三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是大书法家和经学家,还曾传授过司马懿的书法之道。

    已经成为刘宽弟子的公孙瓒自然不用返回辽西了,几乎每日都来高顺府邸小酌。有一日,他激动的告知高顺,“德厚兄!辽西郡已举荐小弟为孝廉,我们算是同期孝廉啊!”

    话说这个年代,同期的孝廉和茂才,和后来的同期中进士一样,大家是同年有同期之谊的说法。

    于是乎,高顺和公孙瓒约定,三日后一起去太尉公府报到,领取孝廉复试的验传。这年头,被举荐而来的士人是要考试的,写一篇策论也成。

    期间,一直未离去的娄圭突然暗示高顺:“见德厚家中缺一名管理部曲的食客,小弟




第十七章 贾诩装病
    看见此况,曾在体制内混过的高顺瞬间明白了缘由。

    “这是要索贿的节奏啊!”高顺心想。内心深处想结识一下三国智慧绝顶之人贾诩,他于是不动声色的挤上前去,手持两枚马蹄金,和自己的验传一起递给李冰。

    高顺的动作很隐蔽,两块马蹄金无声无息的坠入李冰的宽袖之内。他和贾诩并排站立,温声说道:“李曹掾!这是本人验传,你一并检验一下是否有误!”随后又道:“帝国每年只有一百多名孝廉,无人敢冒名顶替啊!”

    这时,坐在隔壁木案后的田丰也点了点头,“李曹掾!贾文和是阎孟才公亲自举荐,定不会有误!小弟也愿担保!”

    田丰口中的阎孟才公,是凉州名士阎忠,字孟才,凉州汉阳人,帝国疆域内四海闻名。

    李冰收到高顺的贿赂后,其实眉头已经舒展,故意又看了看手中的竹简,道:“孟才公举荐之人,自然是忠孝之士!”说话间,他提笔在竹简上记录“验明确是本人!”的结果。随后把竹简递给一旁的田丰。

    田丰接到竹简后,也没抬头看一下贾诩,随手录下一些文字。完事后,他拿出一块柳木做的孝廉复试验传递给贾诩,“文和兄!三日后来此参加孝廉复试!”

    贾诩接过验传后,用凉州官话说:“多谢元皓兄相助!”旋即,他离开队伍走出太尉府。“贾诩怎生如此无礼都没跟我客套一句就走了!”见此,高顺心中暗道。

    尽管不快,高顺仍未露出半分破绽,面不改色的完成自己的手续。期间,他还和另外一位三国聪明绝顶之士田丰交谈几句。一番寒暄,搞清了田丰的根底。

    田丰字元皓,翼州钜鹿人氏,比高小两岁,因至孝之名被太尉刘宽征辟来太尉府当任曹掾。

    “袁绍麾下第一谋士田丰这么早就在帝国露头了,估计许攸也把他记入要拉拢的高士名单里吧!”看着田丰一脸青葱的模样,高顺心中暗暗惋惜。

    田丰不但才高而且还愚忠,被袁绍所杀却没凭智慧逃脱,比起刚才离去的贾诩要有骨气多了。

    揣着惊讶之意,高顺离开队伍,来到太尉公府门外,准备等一下还在办理手续的公孙瓒。然后,两人一起回自己在三里巷的主宅。

    “多谢德厚兄慷慨解囊,贿赂李冰助小弟过关!”这时,等在门外的贾诩来到高顺的身旁,朝高顺抱拳作揖行礼。

    这个时代,行贿和受贿一样有辱名声。闻听此言,高顺面无表情的说:“文和兄何出此言”行贿李冰两块马蹄金有宽大衣袖作掩盖,他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当然不会承认。

    “哈哈哈!威震北疆的高血虎!帝国四大杰出青年名士!自己做出的事,却不敢承认么”见高顺装糊涂,贾诩又笑道。不过,他笑意里却透着一股善意,眸眼中闪烁着狡黠之色。

    见此,高顺更是一本正经说:“文和兄!你可不要败坏小弟的名声啊!”说话间,他还故意朝贾诩一瞪眼,露出一股无形的杀气。听说贾诩胆小,他要试探一下。

    “哈哈哈!”见此,贾诩大笑起来。片刻后,他才收敛笑容和高顺寒暄起来。等到与公孙瓒汇合后,三人又是一番吹牛打屁。聊至高兴去,一致决定去高顺家小酌。

    途中,贾诩勒索高顺:“德厚兄!小弟来雒阳后一直在客舍居住,所带盘旋不多囊中羞涩!从今日起,便在贵府安身了!”

    “好好好!文和兄尽管挑房舍,小弟家别的不多,房舍却还有几套!呵呵!”

    &nb



第十八章 娄圭归心
    此时,客房里烛光摇曳。

    抱病在榻的贾诩,也突然大笑:“小弟计拙,果然未瞒住子伯兄和德厚兄两位高士!”说话间,他眉眼扫视了一下众人。

    高顺见此,目视陪在一旁的众部曲侍卫。麴良见此,带着众人离开客房。房间里,只剩下高顺、娄圭和贾诩三人。

    看见这一幕,贾诩压低声音道:“当今朝局,明面上是陛下和曹节、王莆等人争权,实际上是张让、赵忠等新一辈阉寺和曹节等老一辈阉寺争权而已啊!”

    此言有新意,高顺闻所未闻。于是,他看向一旁的娄圭,以求证实。而娄圭此时,也不住点头,手捋额下长须。

    “帝国权柄,自肃宗孝章皇帝始,已落入阉寺和外戚手中焉!百年来,至今已历八帝,还未有哪位皇帝寿元超过四十岁!当今陛下是第九帝,寿元定不会超过四十岁,如此这般,究竟为何”贾诩自问。

    正在读汉史的高顺明白贾诩所言属实,闻言后连连点头。东汉自孝明帝以下,的确没有一位皇帝寿元超过四十岁。他按照以往的经验,叹道:“为帝者无所节制,旦旦而伐,自然寿短!”

    “呵呵!”闻听高顺之言,贾诩却呵呵一笑。

    娄圭也摇了摇头,道:“当今帝国,三公九卿之家,美姬众多不下百人。他们也旦旦而伐,且有人夜夜新婚,为何能长寿皇帝寿元之事,和阴阳交.合无关啊!”

    “那与何有关”高顺惊呼。

    贾诩看了看娄圭和高顺一眼,低声说:“现如今的帝国,皇帝只不过是传代的傀儡!皇帝寿元皆由阉寺所控也!”

    闻听此言后,高顺不禁剑眉倒竖:“鼠辈安敢如此帝国士人和皇室外戚等为何不管三公袁家为何不管刘氏皇族为何不管……”

    话音落下后,房间里一片寂静,三人都未说话。

    高顺也渐渐明悟,有能力阻止此事的三公、外戚之流,其实也不想管而已,除非到了生死关头。大家都在偷偷增加自己的土地和人口,何乐而不为呢那些记录史册的政变,恐怕是银分赃不均而起啊!

    如此说来,高顺等人三路大军三万骑兵并伐鲜卑一战,是败于赵忠和张让等人之手!两万多条活生生的年青壮丁,竟然被几位阉寺的阴谋葬送。

    “此仇一定要报!一干阉寺应该族灭!”一念至此,高顺暗暗滋生一道誓言。

    这时,贾诩再次打破平静,开口说话,“小弟此番来京师,就是要见一见扬名天下的帝国四大杰出青年名士!”

    见贾诩提及此事,高顺不禁老脸有些发红。帝国四大杰出青年名士,是他一手操办的营销手段。他想借助袁绍、曹操和公孙瓒等人的名声,扬自己的名声而已。

    “呵呵!德厚是虚名!小弟,不敢与袁本初、曹孟德和公孙伯珪等三位高士并列!”于是乎,高顺呵呵一笑,连忙撇开与此事的关联。

    与此同时,高顺也明白贾诩之意。贾诩这般智者已看破东汉帝国的危机,知道国家将乱要改朝换代,特意来京城一看,希望找到未来要投靠的主公。见识一番后,自然要回到老家潜伏,待天下大乱再出仕。

    见高顺自谦,贾诩沉吟了片刻,叹息一声:

    “小弟入京师后,已见诸位高贤。公孙伯珪虽勇却无谋,又不敢真心待人,恐不得善终;袁本初虚名在外,实则优柔寡断,不敢以身试炼官海,又怎能掌御天下曹孟德极度自私,却又是阉寺之后,虽有枭雄之姿前路恐怕不顺!哎…”

    &n



第十九章 田丰交心
    定下主臣之位,二人再次跪坐下,气氛显得更加融洽。

    高顺问娄圭:“子伯兄!贾文和评论帝国四大杰出青年名士,言辞犀利,为何漏下小弟一人难道是,小弟更加不堪他碍于情面不好当面定论”

    “呵呵!”娄圭闻言,微微一笑。他捋了捋额下长髯,含笑道:“贾文和主动移居主公之宅,其实已说明缘由了!哈哈哈…”

    “喔!”高顺闻听此言,便是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得一热:“贾诩居然认为我高顺有人主之资!呵呵呵!有点小激动啊!”

    心中虽然激动,高顺的脸色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喜不悲。看到这一幕,娄圭更是满意高顺的表现:“德厚兄喜怒不形于色,不愧是我娄子伯选定的主公!”旋即,他问高顺:“主公!你怎么看审正南此人”

    “正南兄行事谨慎,言行一致,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颇有古人之风!若能倾心相投,定是以命报效的忠臣!哎……”闻言后,高顺赞叹道。言语之中,夹杂了浓浓的仰慕之意。

    见高顺如此夸赞审配,娄圭已知高顺想招揽此人。他捋须一笑:“主公!名士择主全凭心意,强求不得!不过,审正南此时举棋不定,主公可安排重职给他一试,或许能让他下定决心,抛弃袁本初!”

    听到这个好消息,高顺还是有点小激动的。他和娄圭讨论好久,最后决定把高家庄园的产业叫给审配来遥控管理。高家庄园主产香烛、香胰、高郎纸、良马等,由魏续家的魏氏负责经销。可谓是,能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第二日,高顺把象征高家庄园产业权柄的玉印交给审配时,他双眸中光芒闪烁,郑重给高顺行礼:“德厚兄以国士待小弟!正南必定不负君之所托!”看到这一幕,高顺知道已经赢了:从此后,袁绍将和审配无缘。

    过了一日,苍穹灰蒙蒙的一片,雒阳城里却披上了一层鹅黄色的淡妆。昨夜,一场冬雪袭击京师。这场夜雪很是怪异,不是白色却是鹅黄色。今天已是孝廉复试之日,高顺、贾诩和公孙瓒结伴,来到太尉公府参加复试。

    新任太尉是河南人,名叫孟诚字有彧。孟诚是从九卿之位提拔的,自然想做一番事业得以青史留名。

    于是乎,孝廉复试也因此严格起来。高顺等人进入复试大堂时,居然要主动交出夹带之物还要搜身,简直有辱斯文!今年的孝廉复试不比以往走个形式,要每位孝廉士人完成一篇策论。

    高顺跟臧旻、孔融等人请教过,早就准备好一篇策论腹稿,在自己的木案旁跪坐好后,提笔写下:“定边强国论!”

    “…夫帝国边患不绝,宛若巨人流血不止,久而久之,国将无力。如今之计,可徙无田农人定居三边,以赋税减免之策稳其心。一来可行官屯之策强国力;二来可编练屯民为戊卒以防鲜卑寇钞;三来可防无田农人流窜为匪,祸害帝国…”

    高顺有如神助,洋洋洒洒,千言之文一蹴而就。两炷香的时间不到,他便一气呵成交卷离开。与试者皆侧目相望,有人惊叹,有人嫉妒。

    行至太尉公府的一回廊中,高顺与田丰迎头相遇。“德厚兄!汝还未找到复试大堂小弟领你去!”田丰见此,目露诧异之色的问话。

    “多谢元皓兄好意!小弟已完成策论交卷了!”见田丰如此热心,高顺面带感激的笑意,拱手回礼。

    “哦!”田丰更加震惊。

    于是乎,两人移步一座凉亭,跪坐下来交谈。

    “小



第二十章 虎贲郎中
    几日后,高顺、贾诩、公孙瓒和田丰等四人,都通过太尉府的复试,被三公府征辟授官。

    田丰官职最高,为司空公府辖下的少府门下侍御使,秩六百石,配黑绶悬铜印,专门弹劾百官;高顺、贾诩和公孙瓒三人来自三边州郡,被授予虎贲郎中,秩比三百石,配黄绶悬铜印,执戟护卫北宫,在虎贲中郎袁术麾下听令。

    虎贲郎中又名虎贲郎,在汉武帝执政时曾是大汉精锐的代表。现如今,已是沦落到执戟站岗的花架子,帝国人称之为“执戟郎”。

    领到绶印后,高顺在家中摆宴庆贺,田丰前来赴宴小酌,贾诩也拖着“病躯”参加宴席。于是乎,贾诩和田丰,这两位三国最顶尖的智谋之士,便是在高顺的住宅中结识。

    入夜。

    因为完成第一步小计划,高顺格外兴奋。卧室里新制的胡床,因此而真的散架了。魏馨儿不堪鞭挞,连夜唤来两名同乡美姬侍寝。“权力果然是男人的春药!”看着木榻上昏昏睡去的三位美娇娘,高顺呢喃一语。

    贾诩还是走了,回凉州蛰伏,甚至都未去袁术麾下报到。贾诩的理由是:邪气入体,病人膏肓!因此,太尉公府无人敢上门来验明此事。高顺命魏续率领二十名血虎先登部曲,护送贾诩还乡凉州姑臧。

    贾诩离别那日,雒阳城里白皑皑的一片,突如其来的大雪终于停下。兴致高昂的公孙瓒和高顺结伴而行至郎署,到袁术麾下报到。

    袁术字公路,袁绍的亲弟弟,身材不高皮肤微黑,眼睛不大一字眉毛却有点骇人,稍稍有点刻薄之相。他官居虎贲中郎,配黑绶悬铜印,秩比六百石,一般情况是不用执戟站岗的。

    或许是高顺出生粗鄙,或许是高顺夺了袁术十位美姬。袁术对高顺的态度不善,目光冷淡无比。高顺看了看这位曹操口中的“坟中枯骨”,心中觉得好笑。

    “文节!新上任的两位郎中由你统领!”袁术对身旁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军官吩咐道。

    青年军官名叫韩馥字文节,豫州颍川人,是袁逢门下弟子。他身高七尺多,相貌俊朗,和高顺年龄相仿,因出自袁氏门下,现如今已是虎贲侍郎,秩比六百石,在袁术麾下行走。

    “喏!”韩馥毕恭毕敬的给袁术行礼。

    高顺和公孙瓒等人,在韩馥的率领下穿过北宫德阳门,来到北宫的德阳殿。因太上皇后窦太后移居南宫,皇帝刘宏便移到德阳殿来办公裁决国事。
1...1314151617...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