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裴忌径直走到门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而许善心也知道这是人家要送客了,自己当然不能继续赖在这里,当下里他也不多犹豫,一甩衣袖走过。
当许善心在裴忌身边走过的时候,裴忌低声说道:“许君,此去巴蜀一定要小心为上,凡事多斟酌而行。”
许善心顿时怔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么,郑重的一颔首。
看着许善心离开,裴忌轻轻叹息一声,他知道自己到头来也没有帮助许善心多少,该说的话不过是点到为止,接下来许善心自己能够领悟到多少,那就要看他自己了。
在这乱世之中,裴忌可没有那么多好心去救每一个人。
裴蕴快步走过来,有些诧异的说道:“爹爹,现在李荩忱在巴蜀依旧立足未稳,甚至一些偏远州府只能依靠周人原本的官吏进行管理,对他不满或者怀疑的肯定大有人在,许善心虽然不是什么聪明厉害的人物,但是如果稍微流露出来那么一点儿拉拢的意思,自然会有人眼巴巴的找上门去,到时候这巴蜀说不定就先乱成一锅粥了,这才是孩儿觉得比较靠谱的”
“可以了。”裴忌此时淡淡的说道,打断了裴蕴。
裴蕴怔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爹爹到底在担心什么,之前许君在的时候不让孩儿说出来,现在甚至只有我们两个人,还不允许孩儿阐述一下么”
此时裴蕴显然已经有点儿生气,他对于自己的计策还是有些信心的,自家爹爹虽然是长辈,但是总该听自己说完吧,原来的爹爹可不是这样蛮不讲理的人。
“这些话你最好是烂在自己的肚子里,”裴忌声音更是变得冰冷了几分,“最好不要和其余人说。”
“这”裴蕴更是迷惑。他才不相信自家爹爹所谓的什么“有损阴德”,这不过是官场上很常见的挑拨离间罢了,李荩忱行军打仗的时候,这样的计策使用的最多,现在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按理说并没有什么问题。
宦海浮沉这么久,这样的手段对于初入官场又性格耿直的许善心来说,或许还想不到,但是对于已经身处高位的裴忌来说,就算是想不到也不可能不会接受。
尤其是还找出来道义上的理由,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裴蕴才不相信这个时候自家爹爹竟然在考虑什么道义伦理的问题。
裴忌轻轻叹息一声,侧头看过来:“孩子,你想的没有什么错,真的用起来应该也足够李荩忱消受的,可是这样的阴谋不应该拿来用在李荩忱的身上,明白么”
裴蕴顿时怔住了,直直的看着自家爹爹的目光,良久之后方才不由得苦笑一声:“爹爹,你们现在都已经开始盘算到那么久之后,若是让陛下知道了,死罪可免怕也是活罪难逃啊。”
这一次裴忌没有接话,只是抬头看向天空。
四五月份,正是江南
第六百零九章 来信
巴蜀地形崎岖,面向外面的几个方向都有雄关漫道,北方有葭萌关到剑阁、又有蜀道,而东方则有三峡和夔门,有白帝城这样扼守大江咽喉的重镇,因此常人想要进入巴蜀不容易,想要从巴蜀出去也不容易,巴蜀自成一体,独立于世外。
但是李荩忱并不想被困在这里,等到巴蜀内部局势稳定了,他肯定是要对外出手的。
如果给李荩忱充足的时间,李荩忱保证自己可以做到,毕竟他有着领先于这个时代的行政管理思路,有着不少历史经验,一点一点的发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现在却没有这么多时间,李荩忱必须用最简单而有效地办法将巴蜀的局势稳定下来,然后腾出足够的力量去对付北周或者南陈,更或者同时和这两个势力为敌。
李荩忱的眼前骤然暗了下来,他只道是蜡烛被吹灭了,下意识的抬头看过去,一道绰约身影站在烛火前。李荩忱笑了笑:“湘儿,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萧湘一边将手中的一封信递给李荩忱,一边走过去轻轻的给李荩忱捏肩膀:“夫君,时候不早了,早些休息吧,夫君今天在城里城外各处地方跑了一整天了,不要累着。”
李荩忱点了点头,反正这些委任令也要等明天自己见到了那些地方的吏员才能决定是不是要颁发下去,这个时候倒是不用慌张。他反倒是对萧湘手中的信比较好奇,接过来只是看到信封上的笔迹,就已经知道是谁写的了。
娟秀的笔迹曾经是李荩忱很乐意见到的,可是现在李荩忱却觉得自己没有脸去面见这信的主人。
萧湘淡淡说道:“夫君,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五封了,还不知道有多少正在路上,你难道真的不打算回信么”
李荩忱将信放在桌子上:“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信某也都没有拆开,因为某真的不想去面对这些如果有谁是某愧对的,乐昌必然是其中之一,所以能够逃避未尝也不是一件对我和她都好的事情,总比继续伤她的心来得好。”
萧湘轻笑一声:“没想到天不怕地不怕的镇西将军,也有害怕和不想见的人啊。”
如果是换作原来,李荩忱肯定会打趣两句,但是现在他却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只能缓缓说道:“不得不说陈顼对人的心思把握的还是很准确的。”
李荩忱和乐昌之间的情感恐怕他们两个都很难说的清楚,那应该是一种在绝境之中油然而生的依赖和依存之爱,这种骤然形成的羁绊深藏在心底,当上面更平添“家国”这两个字的时候,就显得沉重万分。这也是李荩忱现在甚至不想去面对的原因。
李荩忱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胆怯——说起来自己似乎还没有乐昌这个女儿家更加主动——但是李荩忱并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错。
因为现在李荩忱也不过是刚刚有了一片稳定的立足之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跟随着自己的这些人能不能好好地,李荩忱的肩膀上承担的东西太多,他并不想要逃避责任,而是觉得自己继续承担更多的话,只会辜负更多的人。
萧湘直接拿过来那一封信,却并没有拆开,声音凝重了几分:“陛下赐婚,以后乐昌姊姊就是家中大妇,现在妾身僭越礼数,就替乐昌姊姊问夫君一个问题。”
李荩忱对于萧湘突如其来的严肃有些诧异,他沉声说道:“你且说吧,可能某得考虑考虑。”
萧湘秀眉微蹙:“夫君可喜欢乐昌姊姊”
第六百一十章 润物细无声
“这几项事宜先落实下去,”李荩忱对几名跟着他快步走过回廊的吏员吩咐道,“从城中粮草的统计再到那边几个街道的修缮,都不可忽视。”
“诺!”几名吏员急忙答应,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激动的神情,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得到李荩忱的召见真的是少有的荣幸,毕竟现在李荩忱是什么身份地位,大家都心知肚明,已经俨然是巴蜀的土皇帝了,而能够得到这样的人的召见,这可不是之前一个小吏能够想象的。
因此李荩忱安排吩咐下来的任务,他们更是要竭尽全力去完成。
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主要还是李荩忱势力接收蜀郡之后的善后,但是李荩忱能够在诸多事务之中敏锐的察觉到这些细节,就已经足够让这些吏员惊讶,似乎李荩忱每时每刻都在和他们一起工作,否则他们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疏漏是怎么被李荩忱发现的。
这更让这些吏员们打起精神,说什么下一次不能让李荩忱找到瑕疵和纰漏。
几名吏员快步离开,而跟在后面一直没有说话的唐亦舜微笑着说道:“现在看来这些家伙都充满斗志啊,将军这一次直截了当的指出了他们工作上的欠缺,定然让他们之后不敢松懈。”
李荩忱摇了摇头:“这也是从市井之中听到的一些言论罢了,毕竟有时候高处不胜寒,想要温暖自己,还是得主动跳入到凡尘中去啊。”
“高处不胜寒”唐亦舜咀嚼着李荩忱这句话的含义,若有所思。
此言不假,为君者、为上官者,往往会因为身在高位而被奸佞和昏庸之辈闭塞视听,因此只有主动融入到红尘之中,才会知道自己颁布的政策错误在哪里,又有多少不符合社会规律的。
养在深宫中的皇帝,总是很难取得有如开国帝皇那样的丰功伟绩,有的时候变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他们久在高处,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人间百态。
李荩忱沉声说道:“能够发现这几点问题也是因为凑巧罢了,不过也说明这些问题在民间也不是一次两次讨论到了,能够尽快解决终究是好事。”
唐亦舜微微颔首,而李荩忱紧接着说道:“某看这几个官吏都是老成稳重之人,倒是可以托付给他们一些更重的任务,而类似的人选在各处州府也要开始挑选。”
“遵命!”唐亦舜急忙应了一声。
李荩忱微微眯了眯眼,抬头看着天上的云。说句实话,如果让他选择的话,他更倾向于先在蜀郡这一处展开这样实验性的委任和提拔,在一年甚至两三年之后可以确定效果还不错,再推行下去。可是现在李荩忱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他必须要尽快通过这种办法来稳固自己尚且脆弱的统治根基。
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要让巴蜀的百姓知有李荩忱,而不知有南陈,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可李荩忱是他们的统治者,甚至李荩忱还想要通过自己正确的政策在这些百姓的心中建立对自己的拥戴乃至于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真正有外侮的时候,整个巴蜀,无论是汉人还是巴人,无论是文官商贾还是士子将士,都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李荩忱清楚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是他想要一步步的去实现这些。巴蜀是他的根基之地,他要将巴蜀彻底团结成一个整体,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整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荩忱在没有足够的人才和资金支持下,很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先通过尽量完善这些现有政策上的缺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只是不知道这种悄然的改变是否真的能
第六百一十一章 时也,命也!
傅縡也不和沈君高客气,当即毫不犹豫的反口相讥。
沈君高自失的一笑,做了一个请做的手势,同时将旁边的茶壶端起来,给傅縡倒了一杯茶:“天下纷乱不假,可是如果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已经乱了,那天下只可能会更乱,所以还不如坐下来喝一杯茶,至少先把心平静下来。”
傅縡瞪了沈君高一眼,不过终究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他不得不承认沈君高说得非常有道理,现在有些事情都已经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就算是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只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沈君高并不着急端起茶杯,而是微笑着看向傅縡。傅縡低低叹息一声:“你说咱们到头来是不是给大陈培养出来一个棘手的敌人”
沈君高知道傅縡说的是谁,这已经是现在的东宫文武们一直在尝试躲避,但是谁都清楚根本没有办法完全躲避开的话题。
李荩忱的崛起可不仅仅是因为李荩忱一个人的努力,和东宫这么长时间来明里暗中的支持都分不开,甚至当初李荩忱进攻巴蜀的时候,计划是得到了陈叔宝以降包括周确和萧摩诃这两个东宫文武之首同意了的。
甚至到现在李荩忱在名义上也是东宫体系之中的人,但是大家都清楚,以陈叔宝的名义或者东宫的名义发出去的命令显然已经不足以让李荩忱听从,之前李荩忱在和萧摩诃的通信之中,也是以一方主帅的身份平等的和萧摩诃对话。
如果说真的有什么谦恭之处,恐怕只是因为李荩忱的官职要比萧摩诃低,所以李荩忱依旧保持着下官面见上官的礼数罢了。
现在的李荩忱甚至已经不再受南陈朝廷完全的控制,更不要说东宫这个南陈朝廷的一部分了。
可是东宫也没有办法否认李荩忱的功绩,当时对付挑衅的陈叔陵,李荩忱确实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沈君高他们不敢相信,如果没有李荩忱的出谋划策,现在东宫是不是可以如此茁壮成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南陈朝堂上最大的势力。
而之后东宫想要对外扩张,也是李荩忱在背后策划了荆州之战,使得萧摩诃通过这一战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彻底将兵权掌握在手中,之前意图和萧摩诃、和东宫唱反调的樊毅兄弟自然而然的被边缘化,现在只能在京城中担当闲职。
更不要说李荩忱后来在乱兵之中救援陈叔宝,更是不折不扣的大功一件。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没有李荩忱,东宫至少没有办法走到现在的位置,有如此的规模。
甚至包括沈君高和傅縡等人也没有办法此时坐下来相对喝茶。这也是东宫群臣最为难的地方,如果他们公开反对李荩忱、和李荩忱为敌的话,那多少有些“卸磨杀驴”的感觉,这让东宫群臣心中都有些别扭。
可是现在李荩忱俨然已经是南陈的一个潜在威胁,动工不可能对此熟视无睹。随着陈顼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陈叔宝登基的日子甚至已经可以看到,而这就意味着东宫体系最终成为整个南陈朝廷体系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因此现在南陈的敌人也是不久之后东宫势力的敌人,东宫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姑息养奸。
李荩忱和南陈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今日,说句实话这至少是东宫群臣不愿意看到的,可是局势变动、造化弄人,这样的变化对于已经见识过太多世态的傅縡和沈君高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来客
雨依旧哗哗的下着,甚至风中只剩下了雨声。
傅縡轻轻敲着桌子,却并没有有如沈君高那样站起来,他只是微微侧头,看向窗外的景象,一言不发。
沈君高一挥衣袖:“傅兄,你可还有什么犹豫的”
傅縡却并没有着急回答这个问题,依旧直直盯着窗外,看着窗外的芭蕉叶在风雨中摇曳。
他不知道这样的话为什么会从沈君高这样的人嘴中说出来,这让傅縡一时间有些惊讶,因为这不应该是他认识的沈君高。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前来这里找沈君高,可不是为了和他一起喝茶听雨声的,就是想要沈君高刚才的答案。
沈君高给了傅縡想要的答案,可是傅縡却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或许是因为自己一直想要守护的一丝情义和道义在这一刻已经烟消云散了吧虽然李荩忱对东宫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是东宫对于李荩忱的支持也不少,双方勉强也能够算两清。
除此之外,傅縡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
不知道过了多久,傅縡低声说道:“沈兄言之有理。”
沈君高微微侧头看向傅縡,傅縡的腰微微佝偻,似乎苍老了些许。再也不像是那个斗志昂扬的傅縡了。
“这世事冷暖,最是消磨啊。”沈君高不由得低低叹息一声。
傅縡人没有老,但是心已经有些老了。
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
“请进来吧,”李荩忱低声说道,“某在议事堂,不,书房等着。”
李平急忙应了一声,而李荩忱重新看向手上的名剌
“北方来客”四个字写在名剌上,带着几分潇洒写意,可以想想对方应该也是一个洒脱豪爽的人。李荩忱很清楚这人是什么来路,之前他和韦孝宽达成的协议,之后韦孝宽会禀报朝廷派遣得力人手前来李荩忱这边,作为联络使者。
北周人才济济,而能够从其中脱颖而出,并且被杨坚和宇文宪这两个当朝枭雄同时看中的,必然更不是等闲之辈。尤其是现在李荩忱更不知道北周朝廷的态度,自然必须要打足精神来应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