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否则萧世廉这一支大军可能就要面对短时间内粮草不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萧世廉准备不充分,本来萧世廉为了不引起汉中这边的警觉,从下令到出兵就只有一天的时间,粮草也不过刚刚准备妥当罢了,虽然名义上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这粮草几乎可以说是和大军同时出发的。

    蜀道艰难,为了能够加快行军速




第745章 旗帜
    就在这时,一面旗帜突兀的出现在队伍的后方,江风呼啸,旗面舒展,一个偌大的“萧”字出现在眼帘之中。唐中在这一刹那间,除了松了一口气之外,只觉得很是羞愧。

    自己终究没有能在萧世廉赶到之前将这个营寨拿下来。

    “将士们,我们还没有输!”洪亮的声音拔地而起,一下子将军中的嘈杂和慌乱镇压下去。

    一张张脸抬起来,一双双眼睛看过来。

    人潮向两侧分开,萧世廉飞身下马,提着自己的佩刀大步走到队伍的最前列,一把抢过来一名士卒手中的旗帜,那旗帜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战斗,旗面上满是箭矢穿过留下的孔洞和烟熏火燎的痕迹,甚至都快看不出来原来的颜色。

    但是越是这样一面旗帜,越是奋力的在风中招展着,似乎向每一个看着它的人述说它曾经参加过的一场又一场战斗,向对面的敌人宣告,任何的抵抗最终都将被击败!

    周围一切的声音都已经平息下去,甚至就连风都在这个时候下意识的保持了缄默。

    “追随某,突破!”

    萧世廉猛地一挥旗帜,越众而出。他孤单的身影出现在有些凌乱的散兵线之外。

    “突破!”唐中第一个发足狂奔,手中的刀直指向前方。

    “突破!”无数的巴蜀将士这一次没有犹豫,他们悄悄扭向后方的脚踵再一次变换方向。

    “突破!”怒吼声在这一刹那打破死一般的寂静,在旷野之上骤然炸响。

    平地起惊雷!

    唐中第一个在萧世廉的身边冲过去。

    而在他的身后,一名名幢将、仗主,一名名普通的将士都在疯狂的向前奔跑。

    他们最后一丝一毫体能在这一刻似乎都被压榨出来,他们最后一点儿力气都在被充分的利用。长枪端平、刀剑高举,阳光洒下来,一片耀眼的光芒,片刻之后,无数的光点汇聚在一起,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只能看到黑压压的人影重叠在一起,翻涌着向前!

    站在草料场所处的低矮山坡上,李谈只觉得有些恍惚。他是李询的堂弟,也是一名偏将军,只不过大家都清楚,这个偏将军升为杂号将军只是时间的问题,毕竟现在李询也只是杂号将军,等李询升上去,本来就有不少功绩在身的李谈自然也没有丝毫问题。

    所以李谈分外重视这一战。现在汉中正是敌众我寡的时候,所以李询也好,李谈也罢,不指望着能够战胜就算是兵力弱势照样可以大获全胜的李荩忱,只要他们能够守住汉中甚至只是拖延时间、和李荩忱打的有来有回就足够了。

    北周朝廷也好,韦孝宽也罢,本来就没有对他们有太多的期待,只需要他们拖延时间让北周朝廷能够来得及反应就可以。

    这也是为什么李谈也好、李询也罢,并没有乱阵脚,打败李荩忱的能力他们没有,但是拖住李荩忱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可是当李谈真正和萧世廉交手的时候,方才知道这些家伙到底有多么棘手。李谈自问自己也算是在寨墙上下布置的很严密了,可是谁曾想到在敌人的攻击下甚至连一个时辰都没有坚持住,他们的进攻就像狂风暴雨一样,狠狠的撞上来,摧枯拉朽一般的向前推进,那一道寨墙只是让这向前滚动的潮流稍稍停滞了一下。

    不过李谈相信,强弩之末,不可穿鲁缟。他不相信人体的力量不会没有极限,也不相信眼前的这些家伙都是刀枪不入的天兵天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突破寨墙,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可以继续向前突破自己布置下的每一道防线。

    因巴蜀军队被弓弩压制住,败退下去



第七百四十二章 没有动静
    当萧世廉的亲卫们心有余悸的将萧世廉连拉带拽的拖下山坡的时候,那一面旗帜已经出现在了北周军队的阵列前,双方的阵线狠狠的碰撞、僵持,不过很快那一条原本看上去无可逾越的阵线被硬生生的撕开口子,紧接着就是崩溃。

    亲卫们无声的对视一眼,说到底都是一帮热血青年,刚才冲上去的时候,大家都是气血冲上头,什么都不管不顾,现在想想这么危险的情况让将军带头冲锋,实在是危险。

    不过好在上天眷顾。

    亲卫们低低喘着气,打量着前方的战场。而萧世廉的目光和他们一样。当战线松动的时候,萧世廉就没有再勉强留在前面。

    那一面旗帜一直冲在最前面,并且突破了北周军队再一次匆忙组织起来的防御,怒吼着向前的巴蜀将士将山坡上的北周军队分割包围。而还有一部分人趁此机会直接冲入草料场中。

    “唐中这小子,倒是没有忘了什么是最重要的。”萧世廉不由得笑骂一声。

    之前的失败他并不怪唐中,说到底唐中也就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将领罢了,只是跟随萧世廉和李荩忱参与过几次战斗,并没有自己独自指挥过作战,这一次萧世廉以他为前锋,一来是看中他敢打敢冲的性格,二来也是想要磨练磨练他。

    事实证明唐中已经完成的很好了,萧世廉自己甚至都不敢保证如果是第一次指挥作战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说不定到最后送了命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此时想起来自己当时带领百余名将士就激动难耐的情景,萧世廉只能自失的一笑。一个将领的成长是需要时间考验和战火磨砺的,甚至说难听和现实点儿,就是用累累白骨堆积起来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有如李荩忱那么妖孽,也少有天生的不败名将,唐中的表现已经足够证明他的能力了,假以时日肯定也是一方重将。

    “左翼包抄,右边给某挡住!”唐中的声音再一次从山坡上响起,相比于之前的无奈和狰狞,这一次变得从容了很多。一队队巴蜀将士追随着舞动的旗帜四下奔走,北周军队在接二连三被突破防线之后,终于丧失了斗志,不可避免的溃败。

    李谈在几个亲卫的护卫下仓皇沿着另外一侧的山坡后退。这山坡下就是奔流的沔水。不过显然巴蜀军队更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残兵败将,而是山坡上的粮食和草料,因此一时间竟然也没有人直接冲上来。

    更或者对于他们来说,沔水在前,这些溃兵在没有船的情况下根本就是瓮中之鳖。

    刹那间李谈有些后悔自己之前做出的决定。

    之前他害怕在南岸保留船只有可能会给一向擅长奇兵突进的萧世廉可乘之机,所以干脆将所有的船只都调往北岸,沔水虽然水流湍急,但是还算不上非常宽阔,就算是这边打起来之后,北岸的船只再赶过来支援都来得及。

    毕竟北岸和这个营寨隔河相望的还有几个汉中守军的营寨,虽然那里的守军也不过只有两千余人,但是支援一下战斗甚至掩护李谈他们撤退还是可以的。

    只是一直到现在,北岸一点儿动静都没有,那几个营寨似乎就这样在眼睁睁的看着。

    隔岸观火,恐怕就是如此。

    李谈长叹了一口气,他不知道牛弘到底想干什么,但是在这一刻他隐约感觉到,这一战远没有李询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和简单。李荩忱不仅仅是有备而来。

    没有动静的北岸,似乎在告诉李谈。

    汉中早就已经是李荩忱的了,而他们才是在这里艰难转战的孤军。

     



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
    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选择退避,更多的是选择阻拦,而不是跟着那一个身影向前。最终孤独的英雄在敌人的铜墙铁壁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哪怕他依旧声嘶力竭的嚎呼酣战,却并没有人在之后进跟上他的步伐。

    最终他之前取得的突破被敌人源源不断的补上,最终他的一切功绩都化为乌有,留给后人感慨曾经有可能取得的成功。

    英雄有的时候总是寂寞的,因为他们的理想过于高尚,因为他们想要为之牺牲和付出的勇气和胆量不是常人所能理解和具备的。当他们独自一人往前走的时候,更多的人选择的并不是追随他们,而是在他们的后面拖拽,想要让他停下来等等他们,想要让他和他们一起享受偏安和苟且。

    当初的陈庆之无疑就是这样的英雄,可惜在他的身后,再也没有后来者。等到南朝再一次出兵北上的时候已经改朝换代。而还有震烁古今的岳爷爷,也是这样的人物,在他的背嵬军之后,是寥寥可数的支持者,更多的人甚至明知道秦桧不是什么能臣,却依旧跟着秦桧向前走,因为秦桧能够带给他们想要的安定。

    因此最终能够走到天下最顶端的往往是枭雄而不是英雄。相比于英雄,枭雄更懂得应该如何利用这些团结在自己身边的人,带着他们一起向前走,或者从他们的身上获得力量,让自己一直不断地向前走。当然也有的枭雄最终还是受困于庞大的阻力,即使是走到了前面却也不得不退回来,曾经一度北伐成功的刘裕当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后方的不稳定使得这个一度扫平河洛的枭雄不得不放弃到手的一切撤军返回。

    英雄是寂寞的,因为他们注定了要牺牲。

    萧世廉当然不希望李荩忱变成一个英雄,这样这一个团体注定将会分崩离析,因为英雄的理想实在是高尚,使得团结在他周围的人注定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一拍而散,而英雄也终究只能在底层挣扎,没有办法决定云端之上的人到底想要做什么。

    李荩忱的所作所为也注定让他不可能变成一个英雄,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结束这乱世,就是要将这天下一统,当他离开建康府的时候,当他下令向汉中发动进攻的时候,他的野心就已经无须遮掩。他的手段一向不算仁慈,对于敌人他不吝惜于杀戮,对于云端之上的压迫,他也不吝惜于抵抗。

    虽然以李荩忱的性格,最终恐怕也很难变成一个心狠手辣的枭雄,但是他注定了不会成为寂寞的英雄。从云端之上到滚滚尘埃里,李荩忱都经历过、都打拼过,而且他很年轻,他有在这乱世之中挣扎的最大资本!

    现在李荩忱向汉中进兵,说明这一场争霸天下的大战已经要拉开帷幕。而萧世廉此时此刻,就站在这一场有可能是三百年来最为宏大的战场的最前沿。

    看着前方奔流的沔水,看着远方天边连绵的群山,萧世廉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不管最终成败与否,至少自己在这里轰轰烈烈的战斗过。

    ————————————--

    “这个萧伯清,跑的倒是快。”李荩忱看着舆图,不由得笑道。

    而旁边的裴子烈也面带笑容,声音微微上挑:“突破蜀道之后,这家伙几乎一路马不停蹄,据说后面的辎重部队每天都以看到队伍的尾巴为目标,但是这么长时间来从来都没有实现过。”



第七百四十四章 会面
    李荩忱的这个变化,也不是不难理解。

    现在的巴蜀已经完成了夏收,粮草充足,同时巴人安置工作的完成,使得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轨,无论是农田耕作、工坊建设,还是兵马训练和日常工作处理,让巴蜀已经自成一体,不再需要外界的帮助。

    当有足够的人手和足够有经验的官吏情况下,巴蜀正在展现出来身为“天府之国”的潜力。这就让李荩忱的底气越来越硬。

    随着这一次李荩忱和南陈朝廷撕破脸皮,他自然不可能继续和萧摩诃保持之前近乎于上下级的关系。李荩忱需要重新定位他和萧摩诃之间的从属关系,这样李荩忱才能给自己的团体一个交代,至少得让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告诉他们这条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管他们想走还是不想走,现在都已经没有其余的选择。

    李荩忱一挥手:“传令,水师加快前进,同时让蜀郡官员前来见某。”

    几名将领轰然应诺,而等着他们离开之后,裴子烈放在抬头看向窗外。

    云雾缭绕青山。

    而在这朦胧的雾气之中,裴子烈感觉似有所变化。

    这雾气流转,如天下风雷,隐隐欲动。

    ——————————————-

    说句实话,当牛弘坐上小船的时候,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

    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终究不是杨素那个家伙,即使是天下风雷已经在耳边蓄势待发,依旧能够捧着一卷书靠在窗前看的悠然自得,哪怕是下一刻风雨就要透过窗户吹进来,都无动于衷。

    此时的牛弘就身在前往沔水南岸的船上,看着身后的营寨越来越远,看着自己距离前方河岸上飘扬的旗帜越来越近,此情此景,牛弘心中又怎么可能不紧张

    毕竟他要做的,说好听一点儿是“弃暗投明”,说难听一点儿是“背主谋反”。刹那间牛弘想到了三百年前,同样是在这一条奔流的沔水上——只不过那个时候还叫做汉水——一叶小舟轻渡,王平将曹操军队的安排布置尽数告诉了刘备,而刘备也以此为契机制定计划,最终击败曹操、全有巴蜀汉中。

    不知道当时身在汉水之上的王平,又在想些什么

    实际上杨素交给牛弘的任务主要是稳住李询,可是谁曾想到李询竟然没有待在沔水防线这边,而是前往了定军山。不过这也怪不得李询,有自己的弟弟李谈把守南岸,北岸又有牛弘率领汉中守军的主力接应,李询确实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只不过他算漏了一点,那就是在他面前诚惶诚恐的威烈将军牛弘,嘴上所说的和心中所想的并不一样。

    说实在的,牛弘也没有想到萧世廉竟然会来的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被李询作为沔水以南唯一也是最坚固屏障的李谈所部,竟然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直接崩溃。这也让牛弘对于李荩忱所部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

    这群疯子明明昨天才刚刚从蜀道之中冲出来,转眼就直接将李谈重兵把守的营寨冲垮。算起来他们一路上得马不停蹄、一点儿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才能赶在这个时候抵达沔水南岸,若是换做自己的部下,早就已经筋疲力尽,可是这把家伙竟然硬生生的将草料场给拿了下来。

    想到这里,牛弘不得不感慨杨素的眼光。

    李荩忱的潜力单纯让牛弘来看,他自问是看不出来的。

    只希望李荩忱可以一直维持这样的能力和实力,一直到登临大宝。



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安夜色
    而萧世廉似乎知道牛弘心中的疑惑是什么,微笑着说道:“汉中侯可不只是想成为汉中侯,这一次难得的好机会,他不会放过的,至于最终能够走到哪里,恐怕不是汉中侯说了算,而是得看宇文宪和杨坚的了。”

    牛弘微微点头,李荩忱的野心有多大他并不清楚,但是现在北周朝堂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他却很明白。若是在这样任其发展,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阳平关那边还有多少可战之兵”萧世廉适时地转移话题,他不奢望着牛弘能够因为几次战斗和会面就会对李荩忱忠心耿耿,牛弘之所以愿意追随李荩忱,更多是因为他和杨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他对于李荩忱心服口服。

    但是这一切的信任都是需要时间的,萧世廉愿意给牛弘机会,不过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这些道理更应该让牛弘自己去体会。当前萧世廉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拿下阳平关。
1...170171172173174...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