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想到这里,陈叔英也只能叹息一声,南陈开国将近三十年,到头来竟然能够信任的将领也就只有这屈指可数的几个了。
“本王不走,这采石矶还没有陷落!”陈叔英皱着眉说道,当初他就做好了和采石矶共存亡的准备,毕竟过了采石矶前往姑熟城,这一路上可就真的无险可守了!
“殿下!”樊巡也不由得陈叔英多说了,“殿下是我们大陈的希望,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殿下若是战死在这里,南豫州就真的守不住了,到时候又有谁能够主持建康府的战事!若是被敌人包围上来,到时候殿下想走也没法走了!”
顿了一下,樊巡一招手:“快,带殿下离开这里!”
亲卫们急忙冲上来,但是也不敢真的将陈叔英怎么样。
&
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
汉王元年七月十四。
李荩忱率领大军和突破芜湖的裴子烈部会师姑熟城下。
南陈豫章王陈叔英率领残兵弃城而走,退守姑熟东北部的柳山到濮塘一线,和北部的江总各部遥相呼应,形成防守建康府西侧的最后一道防线。
李荩忱兵不血刃进入南豫州的郡治所在姑熟,而裴子烈先一步入城,已经在府衙外等着李荩忱。
“大士!”李荩忱有些无奈,“看来是某输了。”
裴子烈微笑道:“虽然是陈叔英挡在采石矶,使得采石矶的陈人斗志昂扬。但是事实如此,殿下当愿赌服输。”
“也罢也罢,反正咱们这儿女亲家是跑不了了。”李荩忱不由得哈哈大笑。按照他和裴子烈的赌注,若是裴子烈赢了,李荩忱便在以后许配一个女儿给裴家,若是李荩忱赢了,便是以后一个皇子迎娶裴家的女儿。
裴子烈微微颔首,略过不提此事:“陈叔英倒是跑得快啊”
李荩忱淡淡说道:“姑熟城外一马平川,陈叔英看到宛陵和芜湖等地的战况,自然就知道继续留在这里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还不如抓紧撤退。反倒是濮塘到柳山这里,地势高低起伏,而且还有沼泽,倒是不错的阻拦我们的地方。”
“如此一来南豫州就全都落在我们手中了,”裴子烈苦笑一声,“着的想不明白陈人到底在想什么,这样层层抵抗不过也就只能拖延时间罢了。若是某来主持战事,说不得会抽调江南甚至是岭南的兵马,直接和我们决一死战。这样胜利的话还有苟延残喘的机会,而失败了也能轰轰烈烈。”
李荩忱看向挂在墙上的舆图,并没有说话。历史上的南陈显然也是这样布防的,所以对于南陈朝廷会拿出这样的战略安排,李荩忱实际上并不觉得奇怪。
历史上坚守江南时间最长的就是东晋和南宋,而这两个朝代之所以可以做到,就是因为以襄阳到荆州一线作为脊梁,以两淮为陷阱,敌人只要攻破不了襄阳,就没有办法威胁到建康府的上游,也就没法和李荩忱这样顺流而下。至于两淮,看上去距离建康府很近,但是这里都是平原,而且河网密布,易攻难守、大军行进缓慢,一旦选择这里为突破口,就要做好长期拉锯的准备。
尤其是在南方水师占据优势的时候,实际上两淮防线是很难突破的,无论是当初曹魏几次进攻江南的东吴,还是后来的金国、蒙古从两淮南下,都无一例外遭受挫折,最后只能和南方王朝在漫长的水网之间拉锯。
因此当李荩忱拿下荆州的时候,南陈的国运实际上就已经注定了。
因此陈叔宝、江总等人也就只能抱着保存实力,支撑一会儿是一会儿的心理,认为只要能够依靠防线拦住敌军,并且使得敌军的伤亡达到一定的程度,双方自然就可以和谈。
其实不仅仅是南陈朝廷,包括在岭南的沈君高显然也有着类似的想法,只不过南陈朝廷和岭南显然已经各自为战,双方都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倾国之力,因此无论是沈君高战败于严关,还是陈叔英退走濮塘,实际上都在情理之中。
想到历史上南陈军民箪食壶浆以迎隋朝大军,李荩忱就有些感慨。显然自己现在的待遇也差不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南陈朝局的动荡,再加上一直没有改变的政治制度,已经让南陈
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
现在陈叔英和江总分成两道防线掩护建康府的整个西部,可以说所有的战略要点和通道都掌控在他们的手中,所以李荩忱实际上也没有其余更好的选择,就是直接强攻。
历史上杨广和杨素率军进攻建康府,也是没有花巧的左右两翼齐攻。想到历史上陈叔宝的“神助攻”,李荩忱倒是有些期待,不知道这位逃得一死、刚刚坐上皇位的陈后主又会有什么神奇的操作
“殿下,岭南急报,萧将军正在安抚岭南各州府,冼夫人已经派人前来和萧将军会晤,这是奏章。”李平快步走过来。
李荩忱接过来还没有拆开火漆的奏章,对着裴子烈晃了晃:“这萧伯清在岭南也不消停啊。”
“冼夫人”裴子烈有些担忧。
冼夫人这个统筹岭南多年的女人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谁看小觑当年陈霸先能够平定江南,还是因为冼夫人在背后稳住了岭南,也就稳住了陈霸先的后方。可以说对于南陈,这位冼夫人也算得上开国功臣了。
现在冼夫人真的会站到蜀汉这一边么
“她会的,”李荩忱一边看着奏章,一边淡淡说道,“某真正担心的不是冼夫人,而是百越啊。”
“百越不是已经”萧世廉皱了皱眉。
百越是当初反抗南陈最为激烈的一支,也是长期以来岭南的不稳定因素,冼夫人就是依靠镇压百越而成名的,最终逼迫百越西走,躲入象郡等地的深山之中,逐渐和当地的乌浒蛮等融为一体,现在依旧以百越称呼之,但是早就不复当年越人占据整个南方山区的盛况了。
在东吴时期,越人可一直都是南方最大的问题,导致东吴的实际统治范围根本不出太湖沿岸,继续往南只能掌控当地的一些主要城镇。不过东吴也通过围剿和征调等手段,打压了越人的反抗力量,并且将越人引入军中,构成兵力的主要来源。
但是这样依旧让越人在南方保持了很大的力量,因此真正将越人驱赶出岭南的就是这位冼夫人,让岭南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归入了华夏的怀抱。但是这也让百越在西走的同时,对于华夏王朝抱有很大的敌意,不过至少在名义上百越还是服从于朝廷的。
“还记得江陵城外对陈叔宝的刺杀么”李荩忱沉声说道。
裴子烈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殿下是说见血封喉”
江陵城外护卫陈叔宝的时候遇险,可以说是李荩忱经受过的最大的考验,那一次不但手下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亲随差点儿全军覆没,而且李荩忱自己也为了保护乐昌跳入山谷,两个人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逃出来的。
而那一次很多杀手用的兵刃和箭矢上就有来自于岭南的见血封喉。
当时李荩忱和东宫对岭南都是鞭长莫及,这件事自然不了了之,毕竟陈顼也对陈叔陵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对于当时的东宫来说,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但是李荩忱当然不会忘记这件事,并且还在沈君高和傅縡被贬岭南的时候特意将此事告诉他们,希望他们可以暗中调查。
“殿下怀疑是百越人”裴子烈皱了皱眉。
“对于冼夫人来说,江南乱了可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百越来说却恰恰相反。”李荩忱凝神说道,“此事具体怎么办还是得让萧伯清自己判断,但是某必须要给他提醒一下。不过现在岭南正是最炎热的时候,大军不易轻动,让萧伯清提高警惕便是。”
“对
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
“根据我们的在这里的调查,百越之中很多部落都有对华夏的不臣之心,”傅縡沉声说道,“这从一些部落卷入曾经的陈叔陵江陵谋刺案中就可以看出,只有华夏乱了,他们才有割据一方的可乘之机。”
在座的官员和将领顿时交换了一个眼神。
汉王殿下对岭南是什么态度还不知道,但是对南中是很重视的,而从象郡这里继续向西穿越百越人的地盘就是南中,若是百越人、哪怕是一部分百越人对朝廷有不臣之心,都是一个问题。
“当然现在我们的证据还不算多,而且百越人在名义上还是臣服于我们的,”萧世廉紧接着说道,“我们初来乍到,对于此处还缺乏了解,所以一切都得静以待变,现在最重要的是接收城池,但是既然我们知道了,又是在面对百越人的时候,不可掉以轻心。”
顿了一下,萧世廉又加了一句:“不过大家放心,殿下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派遣了一队白袍前来探查这个问题。”
“诺!”
文武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对于“白袍”这个新组建的机构他们并不熟悉,但是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干什么的。
李荩忱是白袍军后代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以“白袍”命名的队伍肯定是类似于羽林骑那样,而且更擅长孤军作战的队伍。
实际上白袍就是李荩忱长期以来规划的密谍情报组织,其初步的组建在李荩忱入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不过那个时候还只是局限在各路兵马的斥候之中,到了襄阳之战后,李荩忱终于站稳了脚跟,开始准备进攻江南,因此这密谍情报组织的组建也就提上了日程。
蜀汉是诞生在南陈国祚之中的,因此本来就沿用的南陈的火德,再加上蜀汉继承“汉”之国号,汉之德便是火德,所以旗帜颜色尚赤,而为了统筹区分蜀汉内部的军队,北方的军队为赤旗镶青边,这是因为北周为木德,旗帜为青色,赤色镶嵌青色有“火烧北周之木”的意思。而南方的军队旗帜为赤旗镶嵌黑边,黑为水,自然就有“水灭南陈之火”的意思。
至于李荩忱亲自坐镇的中军和水师,则是赤旗镶金边,金色代表富贵和权威,表示其归属于李荩忱直接指挥的荣耀。
不过不管是哪种旗帜,这里面都没有白色的立足之地。并且南火克西金,用白色这“金”德的象征色在对付南陈似乎也不对劲。
为了表达对已经故去的李成等白袍军老人的敬意,李荩忱干脆就把这个名字赋予了新组建的密谍机构,这个密谍机构主要是对外刺探情报,以及防范敌人的间谍。
而之所以长久以来这个机构都只是一个框架,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的麾下缺少人才,也缺少能够超然于各个团体之中,真正被李荩忱信任的人。当然这样的人并不是没有,李荩忱嫡系的萧世廉、裴子烈和陈智深、曹忠等人显然都能够担任这个职务,但是李荩忱征战天下,还少不得他们的帮助。
萧世廉和裴子烈必然是未来的两大重号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而陈智深和曹忠作为从龙早的两大元戎,肯定也少不得“四征”的封号,从而支撑起整个李汉的军事体系。
所以新任的白袍统帅是刚刚加入蜀汉的陈禹其实也不难理解。
萧摩诃对蜀汉保持的是不合作也不反对的态度,但是并没有阻拦他的
第一千三十五章 冯小怜和张丽华
建康府,大内。
孔范低头快步走入御书房。
在陈顼统治时期,这里应该是所有的文武官员们最害怕的地方,主要是因为陈顼喜欢在黑暗之中思考,因此御书房的光线一向比较暗,再加上这位老皇帝在年迈之后、尤其是近几年喜怒无常,所以这御书房之中总是压抑的令人难以承受,曾几何时,整个御书房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但是文武官员们依旧不喜欢来。
之前是害怕,现在是无奈。
陈叔宝一改陈顼的画风,所有象征皇家权威的浅黄色和红色帘幕全部都换成了令人只觉得轻浮的粉色,而隔着帘幕能够看到衣带飘然的宫女来来往往,手中的托盘上捧着瓜果和酒水,只为了给坐在最上面的那个人享受。
更重要的是来这里的官员根本无法抬头,因为坐在上面的其实不是一个人。陈叔宝坐在龙椅上,而他的大腿上还坐着一个娇俏的佳人,一边帮着陈叔宝批阅奏章,一边伸手捻起来瓜果,小心的送到陈叔宝的嘴中。
不过好在陈叔宝似乎只是喜欢抱着这美人,并没有直接在龙椅上就动手动脚,不过大臣们觉得现在的皇帝陛下和那位让自己的妃子——天下著名的美人冯小怜——在所有人面前玉体横陈的北齐后主相比,也就好一点儿罢了。
要知道北齐才灭亡了四五年啊,血淋淋的前车之鉴就摆在这里。
更有趣的是,北周灭了北齐之后,宇文邕将冯小怜赐给代王宇文达,而冯小怜在宇文氏依旧和出身陇西李氏、兄长正是李询的代王正妃李氏争风吃醋,害的李氏差点儿自杀。
而宇文达跟随宇文宪在代地起兵——代地就在邺城的北侧,宇文达不管是真心还是被迫,也没得选——留在长安城的家眷被杨坚一股脑的丢给了当时还没有投降蜀汉的李询。
历史上的冯小怜因为差点儿害死李氏,而被李询的母亲逼迫自杀,但是这个时代,宇文赟登基更早,正在下功夫收罗美女,而杨坚也乐得见宇文赟如此,这样也更能让自己掌控朝政,所以干脆把这冯小怜分出来献给了宇文赟,宇文赟高兴之下直接以妃位封之,若不是正宫杨丽华表示了不满,宇文赟差点儿就直接把冯小怜也封了皇后。
这事被李荩忱知道了之后也是啼笑皆非,冯小怜这个出了名的红颜祸水算起来也应该不过是二十冒头,正是风华绝代的时候,对于宇文赟这个毛头小子自然诱惑力非凡,只是历史上真正被宇文赟抢走的原属于宗室的女子应该是尉迟炽繁才对。
想到这里,李荩忱也只能感慨世事无常,这老天爷也真是不亏待宇文赟,说起来真的有点儿羡慕。
这样的想法若是让家里的大小老婆们知道了,恐怕李荩忱得吃不了兜着走,不过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本来就是男人的通病
当然李荩忱对于被齐后主高纬拉着开过无(和谐)遮大会的冯小怜并没有什么兴趣,这点儿精神洁癖还是有的。
而此时坐在陈叔宝膝上的正是以身娇体柔出名的张丽华。
张丽华和冯小怜实际上出身有些相似,冯小怜是高纬的皇后穆氏的婢女出身,而张丽华则是陈叔宝的妃嫔龚氏的婢女,被陈叔宝偶然看到,一眼就看中了,自此独宠
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
华林苑是建康皇宫北侧的皇家花园,向南连接御花园,向北直通钟山,景致乃是这建康府中一等一的。而层林掩映之间,亭台楼阁、曲院回廊,别是一方不同于宫城的景色。
陈顼在位期间,对于这之前被侯景之乱的兵灾破坏的皇家御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东宫掌权之后就开始大力整修华林苑,逐渐成为自陈叔宝以降,南陈君臣享乐的地方。
不过当初陈顼还没有驾崩,所以东宫还不敢明目张胆,现在陈叔宝坐在皇位上,恨不得天天都待在华林苑,看着这别有洞天的山水风景,把什么朝政都丢在脑后。
历史上错生帝王家的皇帝不在少数,除了当皇帝之外啥都不会的宋徽宗算一个,以词留名的南唐后主李煜算一个,而因为一曲《玉树后庭花》展现出来自己的诗词音乐天赋的陈叔宝当然也算一个,或许让他当一个音乐家、诗人和园林建筑家更合适一些。
此时孔范坐立不安,看着下面翩翩起舞的宫女。张丽华显然也意识到皇帝陛下的心情不太好,所以亲自下场领舞,水袖纷飞,靡靡歌声也随着响起: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玉树流光照后庭”
月光和烛光一并洒下来,张丽华曼妙的身姿被紧凑的宫裙勾勒,而水袖随着蚀人肌骨的歌声舞动,又在这皇帝独享的娇躯外面裹上一层薄纱,让人看得神魂颠倒、热血沸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