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所以哪怕是陛下之前有所叮嘱,这一份奏章依旧是写的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没有结果就是没有结果,陛下就算是真的想要怪罪,也找不到罪名。但是幕后凶手到底是谁,这根本不需要任何证据,大家都心知肚明。
至于陈顼说的是哪个儿子,徐陵当然也清楚。目光重新将奏章大略扫过一遍,徐陵缓缓的合上,沉声说道:“扬州刺史这一次做的虽然足以掩人耳目,但是其心”
陈顼霍然回过头看向徐陵。
似乎感受到了陈顼目光之中的凛冽,徐陵顿了一下,却还是昂起头,白须在风中舞动,老人一挥衣袖,正色说道:“其心可诛!”
四个字掷地有声。周围追随的宦官们都是吓了一跳,原本就微微弯曲的身子现在都快趴在地上了。这个时候他们只是恨自己怎么多生了两个耳朵,这样的话听到了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你!”陈顼一皱眉,一个字陡然从嘴中抛出,不过旋即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语气对于一向视为师傅的徐陵似乎有些不妥,脸色勉强缓和一下,“这”
陈顼的目光在周围瑟瑟发抖的宦官们身上扫过,冷声说道:“你们都退下,刚才所说的话,若是有一字一句流传出去,就等死吧!”
宦官们仓皇退下。而徐陵淡淡说道:“陛下何须如此,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话。”
陈顼怔了一下,徐陵这句话就算是传出去了,和陈顼自然是没有半点儿关系,就算是陈叔陵真的想要怨恨,肯定也是怨恨徐陵。可是对于徐陵来说,陈叔陵的怨恨更或者是报复,又算得了什么
单单说这辈子经历的大风大浪,徐陵这个七十岁的老臣可不是陈叔陵能够相比的。
“普天之下,心胸若此的,恐怕也就只有卿家了。”陈顼正色说道,这一次他并没有用自己一贯的“孝穆公”称呼,显然现在的陈顼不是以晚辈,而是以皇帝的身份在赞扬徐陵。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
萧家归根结底算不得几代传承的豪门望族,实际上财富都是在萧摩诃这一代才开始积攒,再加上之前萧摩诃一直在军中,家里在军中前线诸如梁郡、钟离郡都有数套宅院,因此对于建康府的宅邸也就没有那么多充足的资金购买打理。
建康府最繁华也是最惹人注目的乌衣巷自然就别想了,不过说到底萧摩诃也不是什么平庸之人,因此萧家在其余除了乌衣巷的繁华地段购买一套宅院的资本还是有的。
过朱雀桥,再过夫子庙,萧家的宅院就隐藏在夫子庙后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小巷之中。谁都不会想到,在这只能容许一辆马车通行的小巷之中,竟然会有一座五进五出、带有园林风情的宅院。
主人不喜喧嚣和热闹的性格在这宅院的选址上就已经可见一斑,而如此庞大的宅院又表明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贵。毕竟这建康府内寸土寸金,随便一块砖头下去就有可能砸死两个九品官,能够在建康府买上这么一套宅院,哪怕不是在乌衣巷两侧,也非凡人。
按照之前在钟离时候的例子,萧世廉直接做主将宅子一侧预留出来的偏院给了李家兄妹,让他们先行歇息,而自己急匆匆的去后宅见母亲去了。
说是偏院,实际上甚至已经和萧家在钟离的整个宅子差不多大,换做建康城中的普通人家,根本不可能住得起这么大的宅子。
李怜儿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宅院,刚刚进门便轻掩小嘴,下意识的伸手拽住李荩忱的袖子。李荩忱微微一笑,转过身,轻轻拍了拍自家妹妹的小脑袋:“是不是很壮观”
李怜儿点了点头,而李荩忱沉声说道:“怜儿你放心,总有一天,某也会让你住上这样的屋舍。”
微微错愕的抬起头,李怜儿攥紧了李荩忱的手腕,摇了摇头:“阿兄,怜儿真的不求什么,只要能够看着阿兄平平安安的,怜儿就已经很开心了。”
顿了一下,李怜儿环顾四周,这么大的宅院给她的感官显然除了惊讶之外,更多的还有恐惧和不安全感:“这院子再大,若是没有人陪着怜儿,又有何用现在怜儿在这世间唯一的亲人就是阿兄了。阿兄你一定不能出意外,咱们就这样活下去,就好”
沉沉的嗯了一声,李荩忱昂起头看着屋檐,李成、宋老爷子、郑老爷子、郑庆、宋飞、李求还有很多很多村子中的人,此时此刻他们的面容就像凭空出现一般悬在屋檐上,或是狰狞、或是愁怨、或是激昂、或是轻松,虽然申请有所不同,但是每一个人、每一道目光都在紧紧盯着李荩忱。
李荩忱深深吸了一口气,荣华富贵他可以不去争取,功名利禄他可以弃之若敝履,但是这血海深仇,不能不报。
虽然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但是村子中二百多人的倒下,可不是为了让他李荩忱在乱世之中苟且偷生!那幽深洞窟之中的尸体,但是他们的魂灵还在天上盘旋,看着李荩忱是如何在这世间卷动风潮!
“阿兄知道该怎么做,”李荩忱沉声说道,“怜儿你放心便是。”
李怜儿松开紧握李荩忱手腕的手,轻轻按住心口,点头应道:“阿兄既然已经决定,那就放手去做,怜儿绝对不会给阿兄拖后腿的!”
“怜儿阿兄做的不好,你不要怪阿兄。”李荩忱缓缓蹲下来,郑重说道。
“那也是怜儿的兄长!”怜儿笑着说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
一声咳嗽打破了御书房之中有些诡异的寂静。
听到徐陵的咳嗽声,陈顼这才回过神来,目光微微一转,刚才咳嗽的徐陵,此时眼观鼻、鼻观口、口关心,坐的甚是端正,甚至可以说整个人都快成了一尊坐佛,一丝动作都没有,仿佛刚才那一声咳嗽根本不是从他那里发出来的。
作为一个官场混迹数十年的老狐狸,徐陵早就已经将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功夫修炼到了极致。
而吴明彻刚才说了这么一大段话,身体显然有些受不了,此时正微微掩嘴,低声咳嗽两下,紧接着端起来水杯微微抿了几口水。这些老臣的身体状况,宫里面伺候的宦官们都心知肚明,与其等着陛下吩咐,倒不如先送上来。
毕竟在宫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眼力价儿”,而陈顼正是那种对老臣素来甚是恭敬的君主。
也不知道是说完这么多话身体实在受不了,还是只是不想率先开口,吴明彻微微低头,显然是坚决不打算当出头鸟了。
吴明彻和徐陵都是一言不发,萧摩诃正想站起来,不料陈顼率先说道:“原本北齐以四分之天下的国力,尚且能够在吕梁之地坚持,现在北方一统,北周之强大,朕也能够有所预料正如司空所言,既然这淮北之路走不动,又应该向何方西梁”
顿了一下,陈顼并没有着急逼问吴明彻,而是继续看着萧摩诃:“不知道左卫将军有何看法”
萧摩诃郑重一拱手:“陛下所言实际上已中臣下心思。”
“哦”陈顼眉毛一挑,“你是打算对西梁动兵”
萧摩诃点了点头:“西梁背靠襄阳、占据江陵,所有之地都为天下一等一富庶之地,而且西梁所处之地数百年来都是我南朝之地,如果不是因为北周蛮夷的扶持,恐怕早在高祖的时候就已经拿下西梁。”
微微停顿,萧摩诃起身走到那一张舆图面前:“陛下请看,这西梁地不大,却堵住了我军从荆州北上进攻襄阳再进攻中原的道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军只能选择从淮北进攻,西梁是北周蛮夷的棋子,更是我们北伐道路上的钉子!”
“就算是我们不走江陵北上进攻,而是从淮北进攻,也得时时刻刻提防蛮夷从襄阳南下进攻我腹地,这也是现在朝廷不得不在荆州一带屯驻大军的原因,这一支屯驻大军占据了我大陈总军力的三分之一,如果能够将这一支大军解放出来,就算是对上北朝蛮夷之主力,我们又何惧之有这一次吕梁之战便是吃亏在兵微将寡,只要拿下西梁,这个亏以后就不会再吃!”
萧摩诃的话掷地有声,而陈顼的脸上一流露出一抹赞赏的神色。同时坐在陈顼下手的徐陵缓缓抬起头,看了陈旭一眼,微微颔首。
陈顼并没有激动的直接站起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显然这一位南陈的皇帝还在犹豫:“攻打西梁是上策固然不假,可是上一次攻打西梁,虽然卿家不在军中,想必也知道吧。”
对于西梁,南陈不是没有过来往。
九年之前,韩子高谋反失败,和韩子高素有来往的湘州刺史华皎害怕朝廷追查怪罪,转而投降西梁,而西梁和北周自然不会放过这等上好机会,借此机会发动大规模进攻,希望一举将内政也动荡不安的南陈陷入死地。只可惜他们的对手吴明彻不是那么好惹的,很快西梁和北周惨败而归,
而借此机会,刚刚废掉陈伯宗的陈顼也希望能够一口吞掉西梁,一来可以解决南陈数代以来的边
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么样的君王
宫城之外大街上,一处茶铺。
来来往往的车队人流让整个大街显得热闹非凡,毕竟这条直通宫城的道路是南陈都城的御街,也是整个建康府的主干道,城中好的商铺和酒楼基本都集中在这御街周围,即使是已经快到傍晚,照样难掩喧嚣之气。
“怎么还不出来,真是快急死人了!”萧世廉端着茶杯,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从皇宫中出来,无论是前往乌衣巷吴府还是前往夫子庙后萧府,都得从这里经过,可是他和李荩忱坐在这里也有小半个时辰了,怎么两家马车的影子一点儿都没有看到
“伯清别着急,不会有事的。”李荩忱优哉游哉的品着茶,实际上这只是路边最常见的大碗茶,而这也就只是遮风挡雨的茶铺显然并不是给达官贵人享受,而是给那些脚夫、车夫解渴的。
不过这里相比于周围两侧巷子里的茶楼,终究是视野开阔一些,而都是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李荩忱也好、萧世廉也罢,都没有那么多讲究。
萧世廉哼了一声,一副敢情不是你爹爹的样子。
放下茶碗,李荩忱沉声说道:“大都督还有裴尚书都在,就算是将军真的因为性格直爽,有可能出言不逊,两位大人也不会看着他受责罚的,更何况令尊在官场上素来谨慎,肯定会拿捏清楚,估计也是陛下着急问计,所以才用时久了些。”
萧世廉苦笑一声:“但愿如此。”
李荩忱眯了眯眼,下意识的看向皇城方向。
汇报不顺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相比于其余人,实际上李荩忱对陈顼的性格琢磨的更为透彻,毕竟他有着历史常识,知道陈顼在未来做出的一些决断,而更重要的是,李荩忱是以一个穿越客的角度在看陈顼,而其余人是以君臣的角度在看陈顼。
私自揣摩上意在任何时候都是大忌讳,即使是吴明彻,平素谈论问题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有站在陈顼的角度考虑问题。
简而言之,所有人都是站在自己的方向上,而李荩忱却是站在了陈顼的方向上。很多或许吴明彻和萧摩诃等前线将领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到了陈顼那里就不一定理所当然了。
历史上对于陈顼的评价就众说纷纭,而在李荩忱自己看来,陈顼应该是一个介于雄才大略和志大才疏之间的君王,他看不惯醉生梦死,看不惯偏安一隅,想要建功立业、想要收复北方故土,完成南朝三百年一统天下的宏愿。
可是在一定程度上,陈顼又总是看不清现实,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他太渴望一场真正的、彻彻底底的胜利,但是老天爷并不总是眷顾他,而北伐也不可能都像南陈进攻淮南那样顺顺利利。
吕梁之战的起因就是陈顼低估了北齐的实力,不断催促吴明彻动兵,吴明彻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挥师北上,最后更是险些因为其害怕违背皇命和没有办法建功立业的心情而将整个大军断送。
但要是单纯的说陈顼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君主,又似乎有些贬低他,毕竟陈顼发展国内经济、注重经营荆州、江南的防卫,同时重用贤臣,使得南陈能够在北方强大的压力下依旧平稳的发展进步,能够做到这一点,陈顼确确实实有本事。
也正是因为陈顼的潜心经营,南陈虽然不容易北上,但是北朝也不是那么容易打过来的。
只可惜在历史上,陈顼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础,到头来被陈叔宝糟蹋的干净。那些潜心修筑的防线也在陈叔宝的不管不问之中荒芜,最后隋朝大军轻易渡江,而陈叔宝竟然还对萧摩诃依托京城防卫节节防守的策略嗤之以鼻。
&nb
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么样的胜利
陈顼脸上微微抽搐一下,紧攥的拳头缓缓松开。
萧摩诃字字句句,敲打在他心头最痛的地方。成为一个圣明的皇帝,是陈顼多年以来的梦想,而在这乱世之中想要做到这一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统乱世。
古往今来,开创大统一王朝的帝王都将受到后世的赞扬,比如“祖龙”秦始皇,又比如汉高祖,又比如汉光武,这样名垂青史的机会,要说陈顼不想要那是不可能的。
而想要统一乱世,就要北伐。
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北伐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阻碍,九年之前江陵之败,九年之后吕梁之退,都在明明白白的告诉陈顼,他积攒了那么多年的力量,下定了那么坚决的决心,到头来却还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际上这九年中,整个南陈上下都没有闲着,一边舔舐早年侯景之乱和后来韩子高之乱留下的伤口,一边不断地向北推进。至少在这九年间,南陈的国力蒸蒸日上,并且终于拿回来了淮南之地,也让陈顼心中多少有些安慰。
但是单单只是这样的安慰还是远远不够的,收复淮南只能说是收复失地,因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淮南就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南方土地,按理说这就应该是南朝的地盘,所以拿下淮南并没有办法带给陈顼多少满足感。
这条北伐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却再一次遭受了吕梁之战的挫折。
陈顼的目光缓缓在御书房中每一个脸庞上扫过,徐陵重新正襟危坐,吴明彻似乎着急想要说什么,而裴忌微微抬身紧盯着舆图,至于萧摩诃,他至始至终都盯着陈顼。
九年马不停蹄,到头来拿到的只有淮南,甚至就连江陵还有川蜀南部都还在北周和西梁手中。陈顼不想推卸责任,他是南陈的皇帝,是下达进攻命令的人,现在的无所收获主要问题也肯定在他身上。
或许真的如萧摩诃所说,自己太急躁了
深深吸了一口气,陈顼坐回到椅子上,沉声说道:“卿家所言之‘等’字,到底应该等多久,应该等什么”
一直不知道在看什么的徐陵,此时豁然睁开眼睛,老人瞥了陈顼一眼,虽然还是依旧默不作声,但是脸上多少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轻松神色。
萧摩诃当即一拱手:“等突厥动手,或者等宇文邕对突厥动手!”
“突厥”陈顼声音微微提高,下意识的看向舆图,这个时候他才有些尴尬的发现,自己这一张涵盖了整个南陈以及半边北周的舆图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突厥人的标注。
毕竟突厥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草原上民族,而且相对于江南,他们实在是太遥远了。当陈顼始终都把自己的目光集中在淮南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阴山南北的事情。
当然没有考虑过并不代表着没有听说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然素来对突厥人没有什么好感——毕竟他们来自于草原,和建立北朝的鲜卑人在根本上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但是陈顼还是看过不少关于突厥人的资料和报告。
陈顼知道突厥人很嚣张,甚至向来不把北齐和北周看在眼里。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北齐灭亡了,北周一举从当年的三线作战变成现在的两线作战,尤其是在淮北全盘接收了北齐潜心经营的防线,用不了太多的军队就可以成功抵御南陈的小规模进攻,这就意味着北周有足够多的机动兵力。
猜你喜欢